搜索
韩清云的头像

韩清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1/06
分享

韩家三代,逐梦名山的“农垦情”

 韩家三代,逐梦名山的“农垦情”

        文/韩清云

  无私奉献,双手刨出新田地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 提起父亲韩耀奇,名山农场方圆几十里的乡亲大多不陌生,因为他会推拿技艺,免费为乡亲们治疗伤病几十年。2016年,我在《名山家园》网站里,结识几位曾是父亲的“知青战士”,他们向我回忆父亲当官历程的故事。那时我才明白,小的时候父亲为啥经常不回家,原来是一直和“老三届”的知青一起,屯垦戍边开发北大荒。

1959年,父亲响应国家开发北大荒的号召,带着母亲和三个幼小的哥哥,离开山东省梁山县老家,来到黑龙江边陲的开荒点“三十二庄---名山农场14连。近有水泡子的大荒草甸子里,晚上时常听见野狼嚎叫。三九天里刮“大烟炮”是家常饭,冷上加冷,比沙尘暴猛烈。夏日里蚊虫肆虐,劳累一天的垦荒队员从地里回来,一个个脸部、手上被咬得“胖”了许多。平时大家啃野菜窝头,睡在草帘子苫的草屋里。一下雨坑洼的土路就变成了“大酱缸”,出行十分困难。面对如此恶劣环境,父亲依然选择留在北大荒,再也没回过山东老家,直至长眠在这片他为之奉献一辈子的黑土地上。

196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建设兵团正式成立。1969年,家乡更名为黑龙江建设兵团二师十二团十四连。这年,上海知青姜永年分配到父亲带领的8排27班。时隔四十多年,他依然记得当年父亲的模样,浓眉大眼很有神,身材魁梧。平时,父亲同知青战士相处很融洽,干活实诚还讲效率。带领27班不仅干的活儿多,完成的任务也多。在一次的大会战中,同样的任务,27班比别班干地多,排长却表扬别的班。27班知青都来自大城市,十六七岁的年纪,从没干过繁重的体力农活儿。听排长一说都觉得不平衡,指望当班长的父亲为27班撑腰,父亲笑笑说:“都是给国家干活,亏不着。”战士们便笑话他没“本事”“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父亲没有理会,依旧笑着催促他们下地干活。

父亲集体荣誉感很强,总是尽最大力量完成任务,从来不讲价钱,这一切都被连里领导看在眼里。有一年,连里让他担任场院检斤组组长。父亲认真负责工作,因此得罪了位职工而发生争吵。最后,父亲照样不讲情面,带领全组人员坚持连队的规定执行,使凝聚全连心血晒干扬净的小麦,被一袋袋地入囤或装车运走,打好麦收环节的最后一仗。

  段春利是1972年到十四连的北京知青,他向我说起父亲带领知青的“绝招”:“不管干什么农活儿和大会战,你父亲身为排长,总会第一个冲在前面。”那时,父亲虽已中年,带头肩扛180斤小麦的麻袋一点都不含糊,麻利稳当地走过长长的跳板进仓入囤。深秋“莲花泡”泡麻的时候,父亲是第一个跳入冰凉刺骨的臭水塘。冬季积肥大会战时,他熟练地抡起大锤砸钎,准而有力度。

其实,在家乡有很多像父亲一样的垦荒前辈,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开垦拓荒,艰苦创业,为家乡建设默默无闻地奉献。他们觉得这是分内的事,必须负责做到最好,没必要做后当个事显摆。

勤劳实干,大哥种地有奔头

 大哥韩清进今年70岁,从小挨饿没上过学。有时候,他会当着父亲、哥哥们和弟弟面前,唠叨没有上学。每到这时候大家不吱声。后来,大哥参加连队里的扫盲班,认识一些常用的字,用在生活上还算过得去。

 1989年,名山农场实行土地承包经营,连里推广“旱改水”种植,大哥报名种几垧“旱改水”种植。几年的水田种植,大哥没挣到钱反倒是亏本。大嫂沉不住气了,对着大哥数落:“当初一直种旱田多好,多少还能挣点钱。”大哥也不明白,当初连里说种植水稻田比旱田的效益高,可咋就挣不着钱呢?这几年和大哥一起“旱改水”的职工,已经推掉埂子又改回种旱田。当初大哥“旱改水”的过程很辛苦,时间紧迫,很多繁重的农活儿等着大哥来干。叠埂子、插秧、灌水、施肥等活计,他们是跟着季节天天起早贪黑地忙活,总担心水稻田里哪个环节的农活儿没干好,怕耽误下一环节农活儿的正常进行,直接影响一年的收成。大哥依旧坚持种植水田,相信只要付出勤劳一定会有回报的。

大哥大嫂辛苦一春夏,最忙的收获季节到了,从10月初一直忙到年底。初冬的天气虽不算冷,带单手套干活儿还是冻手。大哥大嫂割晒水稻后,赶紧把摊晒的水稻棵打捆起垛。长时间在严寒天气下干活儿,大哥大嫂手上都裂开几个血口子,碰到或沾水时就疼得钻心。当时还没有水稻收割机,脱粒水稻得在大冻后的三九天才能脱粒干净。最麻烦的是工序繁多,全部是手工作业。从稻捆装车,拉到脱粒机跟前卸车,再打开稻捆放在脱粒机上脱粒,最后清理水稻和稻草,一干起活儿来,大哥大嫂顾不得手痛,坚持到天黑才收手。那几年,大哥只有一个念头:“只要勤劳经营照管好庄稼,生活一定会有奔头。”

科技机械化,耕耘出新天地

 大侄儿韩炳辉今年45岁,一米八的大个儿,干起活儿来一个顶仨。从名山农场职业高中毕业后,跟随大哥种植水稻田,后来大哥退休后,由炳辉管理经营,他干了几年后,不满足现状,又向连里承包十几垧土地,扩大水田和旱田的种植面积。当初大哥不赞成扩大种植面积,怕炳辉管理不过来。“现在哪像你们那样,干啥活都得出苦力。”炳辉反驳大哥。别看炳辉一人种地,其实他有帮手。最近几年,农场倡导科技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炳辉赶上国家好政策,花几万元添置高速乘坐式插秧机,不仅插秧苗多、速度快,插秧株数和深浅也适宜。还投入10多万购买90多马力高花胎农用拖拉机,更新配套农机具。炳辉还采用无人机和飞机航化进行春、夏田间的管理,种地方式和大哥不一样,舍得大投入,既高效又省时省力。

现在,刚过完春节,炳辉结束场部小楼的猫冬生活,开着小轿车返回连队。招呼亲戚清理育秧基地的积雪,扣好四个育秧大棚。平时,他是自家地里的“长工”,从春到秋忙中偷闲,不像大哥那样忙乎,似乎只有这样心里才踏实点。该忙的时候炳辉既是老板又是专业司机。插秧季节天刚亮,他已经开着满载水稻秧盘的拖拉机下地了,然后下水田熟练地开着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最近几年每到这时候,大哥便从在外地生活的二侄那里回到北大荒,帮着炳辉打理家里地里的事情。中午,大哥开电动车送来午饭,炳辉和三个雇工这时才歇会儿。照这进度干下去,如果老天不下雨的话,十多垧地水稻田插秧的活计,不到五天就干完。

 有时秋收季节赶上天气变化无常,偏偏三天两头下点小雨,昼夜温差大,早晨地表上有水地方结一层薄冰。这可急坏了大哥和炳辉。天越来越冷,他们怕成熟的金灿灿水稻被大雪覆盖,一年二三十万元投入和辛劳全部打水漂。炳辉赶紧把水稻收割机车轮换上履带,随时下地收割水稻。那些天,炳辉手机不离身,时时关注农场天气预报。天天下地观察水稻的水分是否达到收割的标准,等到天放晴后及时开镰。收完庄稼,承包田全部黑色越冬!

  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种田模式,如今在家乡很普遍,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和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加之现在人们都认可北大荒大米,都给炳辉带来坚持种地的信心。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韩家三代名山人一直坚守北大荒边陲,从父亲屯垦戍边,到大哥、大侄儿接力发展北大荒,三代把全部精力放在了黑土地上,在这片沃土上开垦、种植,书写平凡美好的生活。“北大荒精神“是他们最引以自豪的情愫。曾经的千里荒原如今成为绿色平原,中华大粮仓。金不换的“土”饭碗,这可是家乡几代垦荒人的幸福愿望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