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7号,已是立冬节气,家乡十四连的初冬早晨,格外得清静,偶尔听见几声鸡打鸣声儿,劳作一秋的乡亲们也该好好睡个懒觉了。篱笆菜园里铺满一层凝霜,园里的秋菜、青葱、菠菜、油菜、香菜,一个个像是新娘披上白纱,温柔地英英玉立。
初冬时的日出,红彤彤的晕染开来,霞光满天。绚丽夺目,为初冬素颜的家乡,增添一抹亮丽的景观。阳光普照大地,不多时,秋菜绿莹莹的,焕发生机荣荣的样子,好似春意未阑珊。
放眼四周,视线豁然开阔,近处房屋、远处防护林、田畴尽收眼底。黑色越冬的田原风光,广袤无垠直至天际。
今年秋田,随时收割及时地翻地、旋耕、起垄作业,明年准备随时春播。现代化大型大犁,翻地厚度深,将土地表面碎秸秆与杂草翻入地里,不浪费资源转化为有机肥,持续地增加土地的效力。家乡初冬的天变得更蓝,空气更加清新。
近几年的初冬, 常常看见水稻户的田间地头,堆积农用机车打包的稻草卷儿,一个个又大又圆,堆积成山。头几天出远门,路上经常遇见运输稻草包的大货车,不知这用来做饲料草,还是其他用途,反正肯定有大用!腾出的水田一样黑色越冬,一犁紧扣着一犁,好似海里波浪逐波乘兴奔涌前行。
今这儿一年啊!乡亲们地从春播播种期望、夏田耕耘、直至收获秋收,其中的苦与乐,或许,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无奈与不甘,都将随着一犁犁散发着浓郁的黑土气息结束,翻新一年的篇章,耕耘稼穑前行。
这一年的光景,足够乡亲们冬日里谈资论足。经历多年市场经济,乡亲们抗压力大了,面对今年大环境下,卖粮价格低到谷底,乡相亲们精神面貌从容了许多。月缺月盈,云开雾散,都是日子里的平常遇见,日子该过的还得过,田地该种的还得种,在黑土地上,充实岁月里期望,依然传承着垦荒人特有的精神面貌:勇于艰苦奋斗、奉献。北大荒精神什么时候都不过时,早已根植于心。从父辈那年代开始,经历六十多年风雪,扎根北大荒偏僻的北疆,戍边开拓屯垦。一代又一代垦荒人,传递着第一代垦荒人开拓奋斗的干劲,和践行的,不断地发扬光大。
走过连里街道,沿街两旁树下堆积很多树叶,叶落归根。踩上去柔软、酥脆地哗哗响。白杨树裸露结实了树干,错落有致的枝条,都显得苍劲有力。一种叫不出名的小树丛,垂挂一串串小红果,格外得鲜艳夺目。一切都光景都很美,都从家乡初冬的风里走过,随着季节更迭而从容地变换着模样。乡亲们一样从容淡定,静待明年春暖,又是一年耕耘稼穑时。
走着走着,街里多了几分的寂静,偶尔遇到长住连里的几位乡亲,唠几句家常话。自从卖粮后,不少乡亲已陆续回楼猫冬,大部分居住在名山农场场部;有的在萝北县城,还有的居住宝泉岭管局啊,过上城镇人的生活,惬意又风光。
几乎家家都安装摄像头,留下看守紧锁的庭院,各种农机车和大型农具,有序整齐地摆放院里。不少家里有两台农用车,甚至有三台农用车,一个比一个型号大,科技含量高:数字化、智能化卫星定位。如今的乡亲认识机械化到位,不惜花大价钱,踊跃投资。童年时,父辈们屯垦戍边的艰难岁月,清晰如昨。全部是握着镰刀,低头弯腰地收割大豆、玉米地。
今昔之感,家乡变化很大啊!
常言道,进了立冬节气,冬季开始。今年初冬,照去年而言,暖和了很长时间,少了几许寒意。想起童年时的初冬,北大荒原野的冬风,野蛮疯狂。连续几天呼呼的西北风,刮人脸上,像刀割一样疼。即使那时天气及环境恶劣,父辈——第一代垦荒者仍战天斗地,戍边开垦并建立了美丽富饶的家乡,在昔日泥泞不堪的土道,打上了水泥路。
不知怎的,我想起早晨篱笆园里,有一朵蒲公英凝霜绽放。乡亲的朋友圈里,多了初冬异地旅游的风光。
初冬后,我和老伴贞哥第一次离开守望多年的垦荒庄,搬到场部电梯楼过冬。贞哥不再每天起早点炉子,岁数大了,很是辛苦的。等来年春再回来,继续春秋稼穑,守望家乡垦荒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