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蔡汉伦的头像

蔡汉伦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07
分享

剪纸特异功能

特异功能,是指个别人肌体某种器官或某个部位具有异乎常人的特殊机能。

剪纸也有特异功能,风马牛不相及?不用猜测,众人答案是否定的。

然则,你把剪纸创作也当作自己的“儿女”一样看待,赋予生命,它就会具有特异的功能——感应。这好像天方夜谭,却是我几十年剪纸创作的深悟。

那年县民协成立,这是民间艺人亦是剪纸艺人的组织。获悉后我为协会的成立设计了《双鹊报喜》图,又分别多次重剪50多幅,并征得组织方同意以民协名义盖上刻有庆贺的印章。

民协成立这一天,画友早早发信息给我:“你将当上副会长了”。原来,这位画友看到我积极为民协成立创作庆贺的剪纸,一定能够当上副会长。

其实,民协的成立我连会议都没有参加,也不想知道选举的情况。尔后,组织者告诉我“聘请你为剪纸顾问”。“顾问”,有顾即问也有问必答,这是不用选举的“恩赐”。

聘请我为剪纸顾问这一结果,在创作《双鹊报喜》剪纸的时候早已经“感应”到了。这“先知未卜”缘于载入《怀集县志》的剪纸技艺告诉了我,更缘于我为这批剪纸作品注入了心血。

注入了心血的剪纸作品,尽管是用纸剪成的东西,可也是小小的生灵。它是生灵,就具有了特异功能的基因,你说是吗?

记得,县作协为程老师文学创作50年召开座谈会,我参加会议时为程老师送上《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的剪纸,也为参加座谈会的80多位会员送上《四君子》剪纸,历经多年,这些满满祝福既为程老师的文学创作与指导如雨露滋润着文学爱好者,也为作协会员的文学作品送上源源创意;村里的九月九“老人节”活动,我向每位长者送上《松鹤图》剪纸,祝福他们松龄鹤寿,为活动开了个好头,几年时间过去,活动越发生机,不但乡亲们踊跃筹办,而且吸引了大批外嫁女和热心人士的参与,成为村里尊老敬老的名片;近年我创作的《旭日东升》《展翅飞翔》巨幅剪纸,分别在两场奖教助学会上拍卖了7000元和8000元,实现了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心愿......

所有这些创作,稿从脑中成,图从心中生,每一幅都赋予寓意,寄托着愿望和期盼,是心灵更是生灵,匡助我实现梦想!

剪纸的创作,会有人说别把那么一般的手作艺术捧得“高大上”了。其实不然,我剪纸几十年的感悟也经历了漫长认知过程。

我爱好剪纸,只不过是玩玩的心态。

读中学那年,我瞧见老师刊登在杂志上的作品而缠上了剪纸。在经济拮据的年代,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剪出心意的作品,它与国画相比、与版画相比、与油画相比,对穷学生来说是多么经济划算?爱好就是这么简单!

年少的岁月,越简单越容易上手,作一幅画,能够表达主题就行了。在学校出墙报,只要把纸张折叠多次,就可以剪出一条长长的墙报围边图案,多么的简单!哪里考虑剪出来的东西会有什么影响?更不会想到剪纸有特异功能——感应!

当剪纸创作“老到”了,我逐渐冒出“剪纸作品起作用吗”的念头。说白了,就是别人对剪纸的看法,深层次解读就是“感应”到别人吗?

剪纸“出道”的那几年,我的不少创作都是随意而作随手而剪,图的是媒体采用或得到老师的称赞,不爱惜、不收藏,更不理会别人的审美、评价,当回头看时已经没有了“痕迹”。刚改革开放,县城中旅社宴厅巨大屏幕上的金纸龙凤双喜图,就是我创作的剪纸作品,那个时候我还创作很多门神剪纸送给人们春节张贴,不图名誉不求报酬,作品剪出后“床底下点蚊香——没下文(蚊)”了。

参加工作后,我的剪纸创作感渐渐成熟,脑子多了几个问号,有点儿在乎别人“咀嚼”了,也希望所创作的作品影响着别人。那个时候,我每年都用生肖创作贺年卡送给朋友、同事,甚至领导和县外的同仁,把自己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寄托在一张小小的贺卡上,与大家分享;我自编自导自演的《剪纸》话剧在系统新春晚会上介绍剪纸历史、表演剪纸技艺、发送剪纸贺年卡将晚会推向高潮,给人们留下深深的记忆;儿子结婚那年,我以书签的形式创作鸳鸯戏水图剪纸发请帖,让这小小的书签寄托着我对新人的期望和早生贵子的期盼......

“感应”,在剪纸艺术一行里,我忖度没有人认同。反之,剪纸的价值在络续“热炒”。

一次,一位乡里向我求教剪纸技术。我问“你怎么想学剪纸呀?”他说“你的剪纸拍卖得这么高价格,可以赚钱,教教我吧?”我听了哈哈大笑说:“剪纸是最不赚钱的艺术”。他反问“为什么?你的剪纸又那么值钱?”

乡里是剪纸艺术的局外人,他把学剪纸与金钱联系在一起,不难理解,可是如今不少玩书画艺术的人却把自己与金钱捆绑得死死的,这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效应还是初心?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现在的书画艺术也包含剪纸艺术,经营信息把它捧得高高的,什么“国务院津贴的书画家”一字值多少万元、一幅画要多少万元一平尺,什么企业开张、开盘用多少钱请书画家挥毫,什么中华第一剪的作品被国外老板几十万元收购等等。总之,给人的感觉:书画艺术就是元宝!

剪纸是一门民间艺术,2009年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在我们国家,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成年人都会剪纸,只是简单与复杂、随意与刻意的区别而已。

改革开放,我国的文化艺术呈现了百花争鸣的局面,良莠不齐,铜臭味浸染了一大批文化艺人。一些剪纸艺人也不例外,他们惜纸如金,没有荣誉不“开剪”,没有金钱不“交货”,没有“指示”不参与。

有朋友曾经调侃我“你有机会不学国画而学剪纸,要不然就赚大钱了”。他们没有说错,70年代初我曾参加过当代岭南山水画名家林丰俗举办的美术培训班,学习国画没有跟上大师的步伐,而缠上了剪纸。当年一些学国画的人,如今一幅国画已经是几百几千元一平尺了,不少楼堂馆所都被大作妆点得“妖妖娆娆”。

学剪纸,我并不后悔,不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态,也是将妈妈当年剪布鞋面、皮鞋面花样尝试着艺术化,虽然说不上是继承遗志,可也是剪纸手艺的传承。

学剪纸,我虽是玩玩心态却没有“玩物丧志”。1998年,省级杂志《党风》在刊登剪纸《九龙迎珠》的同时,以《剪出一个人生境界》为题,介绍我钟爱艺术、陶冶性情、激励工作的剪纸之路,作了诠释——剪纸励志、丰富人生。我从集体职工成为公务员、统计员成长为部门领导,享受副县级待遇;获得广东省纪委、监察厅通报嘉奖和肇庆市委表彰及肇庆地区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学剪纸,我玩玩的“不务正业”然而得到鼓励。多年来,我的不少剪纸作品得到展览方或编辑的鼓励。如《歌舞升平》在全国首届少数民族风情书画大赛中获优秀奖,并于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配诗套色《竹石》在《星星》诗刊举办的第二届“乐山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中获优秀奖;《九龙迎珠》入选首部《中国民族艺术年鉴》;《文阁披霞》在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山西省右玉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四花”剪纸大赛中获奖展出,并由组委会收藏;《万燕朝阳》入选第八届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暨第十二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作品连续三届入选广东省剪纸艺术作品展。

学剪纸,我在玩玩中悟出了剪纸的“精髓”——特异功能。几十年的剪纸创作,我从不惜纸张、不怜技艺、不图荣誉,以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幅传播自己的剪纸作品,向人们祝福,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期盼。这种“仙女散花”的散播,诚然没有“招招见效”,可也“感应”到“招花引蝶”的瞵视和赞赏。在今年怀集蔡氏大宗祠重光陞座庆典,我剪送了1000幅《龙凤吉祥》图作为庆典留念,不仅祝福蔡氏家族枝繁叶茂、发扬光大,而且将剪纸艺术与祠堂文化结合起来,两大传统瑰宝相益生辉,彰显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社会反响十分强烈。

玩剪纸写剪纸,悟出特异功能,或许是独家“学说”。这一“学说”如在社会传开似乎“鹤立鸡群”,没有人共鸣没有人呐喊,成众矢之的。奈何?无所欲求的我只能躺平。不过,能借剪纸道出几十年的心里话,哪怕是自说自话,曲解“哗众取宠”,我也心情畅顺、学艺无憾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