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蔡汉伦的头像

蔡汉伦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18
分享

接送孙子

接送在校读书的孙子孙女,是当今社会老人“消耗”岁月的一项义务,也是中华老人的美德。

看似简单的时间“消耗”,里面也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学问。

退休后,我也进入了这经年累月的“消耗”行列。屈指可数已经八个年头,如果儿子不再生育第三胎,我还要“消耗”六个年头。这样计算,命理好的话人生也到了耄耋之年了。

这“消耗”固然比不上在职的时间长,可那是“倒时计”的消耗,年轻时的拼搏与年老了退下来,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倒时计”之年能有机会“消耗”,这也是老人的荣幸。

回头看看,这几十年,就有人等不到这一天:有的操劳到儿女长大自己也完成“任务”了;有的还没等到孙子孙女降世就“两不相见”了;有的孙子孙女还处在婴儿阶段就等不及“赶路”了;有的自身就是“拖累”,看着孙子孙女只能“干着急”......

中国的传统,哪个老人不想子孙绕膝?子孙绕膝,当今社会就绕不开接送孙子孙女读书的事儿。

在幼儿园或小学校门口,老人们有的拉着自行车、有的坐着电动车、有的拖着小轮车(放书包)或三轮车、有的走路、有个别驾着小车赶来,等待着小孩子放学。无论是晴天雨天,他们都得“坚守岗位”,是数年如一日的“全天候”忠实“卫士”,无愧是农庄的老黄牛——任劳任怨。

我两个孙子,一个读五年级,一个读一年级,从他们读幼儿园起就开始了接送任务,见证了孙子们从婴儿至幼儿、从幼稚至童真的历程,这也是天伦之乐的过程。

大孙子比小孙子长五年。这五年若放在成人堆上,年龄差距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感觉,可是凭我的观察,这五年就是他们学龄前期转变成学龄期的区别:什么是幼稚?什么是童真?

小孙子进入小学一年级头几个月的时间里,每逢放学出到学校门口看到我,好像冲出笼子的小鸟扑到我身上,又攀又爬,有时拉我蹲下讲悄悄话,有时坐上我的大腿数白发......

那段时间,我不时看到小孙子额头、脸庞贴着小红花、大拇指等卡通图纸乃至糖果的鼓励,最引人注目的是,还不时拿着一张盖着老师个人图章的小小奖状.....

这些动作、这些鼓励,不会出现在读五年级的大孙子身上。

我不时在想,一年级,应该是小孩子从学龄前期转到学龄期的关键拐点,也赞赏这些老师有丰富的儿童心里学知识,让小孩子们开开心心地度过幼稚到童真的缓冲期。

我的大小孙子都同在一间小学读书,放学时间小孙子早大孙子迟,小孙子放学后会守在学校门口等哥哥出来。一看见哥哥这个班的牌子出来,他大海捞针似的冲入队伍找哥哥。不几天时间,大孙子班上的不少同学都认得这个“弟弟”小同学,大家经常抱搡,好一幅“戏闹图”。

两个孙子回到家里,最爱玩军事游戏,你卧我冲,我躲你藏,大厅、房间变成了战场,一派天真烂漫。我和爱人说“如果还是执行‘一孩化’的政策,大孙子就没有童真了”。此事怎么说?

大孙子幼儿的时候还处在“一孩化”计划生育年代,可能是独生子女的特点,或许是家庭的“宠儿”,又或许是他爸妈的引导,他的智商与同龄人有别,幼儿园中班就能阅读图文并茂的儿童书籍。当时,作为隔代的爷爷偷偷地在二元店买一副中国象棋试探孙子爱好,想不到恋上了,一发不可收拾。中国象棋成了他业余时间的爱好,从幼儿园回到家,如饥似渴地阅读他爸爸网购、且是大部头的象棋书籍。读书成了他业余最大的兴趣,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都浏览,对幼儿、儿童玩具反之不大感兴趣。

一次,他奶奶扮栗子给看书的大孙子吃,他只看书不看栗子,手摸着奶奶的手当栗子引得奶奶笑哈哈。奶奶说“孙子呀,你看书比中学生还入隐。”

在我的眼里,大孙子太成熟了,倘若还是“一孩化”年代,除了在学校接触到同龄人之外,回家周边都是成年人,他哪里还有童真?好在他四岁的时候政策放开生二胎,有了一个弟弟与他一起玩耍,才不至于“丢掉”了童真。

说大孙子童真,也给了我区分小孩子学龄前期与学龄期的感受。

近段时间,在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中,兴起了一股“拍烟盒”的游戏。我两个孙子玩游戏的方式就截然不同:小孙子用实物玩游戏,大孙子用电脑设计游戏大家来玩,简单讲就是哥哥制造游戏弟弟玩游戏。

从中,看出他们两个智力的差别:哥哥会运用电脑程序设计游戏和玩游戏,弟弟还不会电脑,只能用传统的方式玩游戏。

也许,这就是小孩子幼儿与儿童的区别吧!

接送孙子孙女,时间成了老人的“回炉”课。

孙子开学了,我对孙子说“我也要跟你们回学校了”。孙子们听了大惑不解,其实这是自我提醒也是自我“回炉”。老人接送孙子孙女是被动性的,是听从儿女根据自己工作时间的安排,尽管有规律性,可也要记住接送的时间,不然就“丢包”。

我退休还未有接送孙子任务的时候,最记得是退休金几时到账的时间,其他的时间就很模糊,也没有星期几的概念。承担接送孙子任务后,时间观念好像增强了,其实是死记硬背的无奈,既要记住星期几,也要记住上、下午,还要记住几点钟出发,成了不是上班的上班族。

小孙子妈妈坐月子的时候,我接送就读幼儿园的大孙子,他看到别家的小孩子都有车子接送,问我“爷爷,我们家有小车你怎么不用车子接送我呀?”我说“爷爷不会坐自行车,也不会开摩托车、汽车,只会开飞机”。他听后说“唉,县城没有飞机场呀”。长大了他说“我知道爷爷在骗我,怕我吃不了苦”。

大孙子只说对了一半,爷爷是有意识地磨练他的意志,更重要的一点是爷爷为了自己:借机会锻炼身体。

进入晚年,我对驾车一类全不“感冒”,只将走路作为最大的乐趣。所以,借每天接孙子来散步,既享天伦之乐,又能舒筋活络,以防“人老先从腿上老”。

由于儿子、儿媳的工作关系,送孙子去学校不用我操心,接回在校读书孙子是我的任务。孙子进入小学后,放学走路回家已经不现实,因为路途远和书包重,我只能和孙子打滴滴回家。

故此,有人看到我这么“奢侈”,说我是接孙的另类。他们没有说错,不过,我觉得钱花在孙子身上值得,这也是退休金支出的重要项目呀。

上段,我的一个同事说自己有单案件。我感到奇怪,老人还有什么案件?原来,他乘电动车载孙女去医院看病,一时心急,违反交通规则,碰撞了另外一个乘电动车的人,致使别人两处骨折,一下子领了单交通案件,真是破财又焦心。

从中反思,人上了年纪不得不承认人老心懵,在驾车一事上就是反应迟钝,慢人半拍,奔跑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稍不留神就会“中招”。当然,这种事情发生的机率不太高,但是发生一单就是大事,甚至是倾家荡产、人命案的大事。

你说,我走路去打滴滴回接孙子既锻炼身体又完成了任务还预防“万一”这样不是更好吗?

走路接孙子,我还有一个在职时遗留下的“秘诀”:边走路边为文章打腹稿。在职的时候,每当我接到写文章任务的时候,不会着急,待到第二天早上登山时思考,登上山顶腹稿也打好了,成了几十年的习惯。退休后儿子鼓励我多用脑以防痴呆,这习惯也成了我接孙子“不可告人”的癖好。去接孙子时候专走林荫僻静的沿江路,思考要写的文章,一个钟头下来,腹稿形成,文章也有了头绪。

我这些“不合群”的接送孙子方式尽管是另类,却为家庭谋获了最大的收益,穰穰满家,何乐而不为?!

“爷孙牵手相视笑,天伦之乐尽逍遥”。接送读书孙子孙女是老人“倒时计”最“消耗”的岁月,可也是老一辈享受天伦之乐最逍遥快乐的时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