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夏伦稳博山见贤思齐教育咨询工作室的头像

夏伦稳博山见贤思齐教育咨询工作室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9/19
分享

阅读改变了我们一家三代人的生活

 

文/ 聊城 夏伦稳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题记

“你爸爸喜欢看书,我挑了他平时爱看的两本杂志,都放在这个包裹里。你到时候和他平时用的刮胡刀等一起放到他的棺材里.....”岳父出殡时,岳母哽咽地叮嘱我。

我翻开包裹,看到一期《今古传奇》、一期《北京文学》,我又把我送他的北京大学校友董良翚《忆我的爸爸董必武》、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小说《蛙》两本书,一起放进包裹,期望在九泉之下的岳父,在天堂里能继续看他喜欢看的书。

岳父和我一样,都是农民的儿子,他四十年代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叫闫觉寺的村庄,父母世代务农,到了他上学的时候,刚好赶上新中国的好政策,五六十年代国家开始扫盲和普及教育。1965年岳父由聊城三中考上北京大学,先在北大生命科学系读预科,后又转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疗专业。北京协和医学院现在亦属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

退休后的岳父,经常收到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三个顶级学府校庆时发来的校友邀请函。每次只要条件允许,他都会欣然去北京赴约,参加校友会。而这些来之不易的机会,对于一个农民的儿子来说,还要感谢多年养成的一个阅读习惯,喜欢看书,广泛阅读,打下了一生升学考试、工作、科研的坚实基础。

阅读改变命运。通过一点点阅读、学习、积累,岳父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实习医生,一步步晋升为助理医师、医师、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泰安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儿科专家,先后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华儿童保健杂志》等国家、省级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完成市二、三级科研成果3项。

岳父说在他读书时代,那个年代人们响应毛主席号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校园里自发建立各种学习兴趣小组。课余时间,同学们互相抱团学习,一起攻克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岳父在聊城三中读书时,当年一起抱团学习的学习小组被命名为“三人行”学习小组,同学有闫同学、隋同学、张同学。这三人当年一起立志报考北京大学,最终这三个同学都一起考进了北京大学,圆梦北大。这在当时是空前的,成了聊城三中建校以来的一个传奇和神话。

那个年代缺衣少食,课外复习资料更是难得,常常这个同学有一本新书来了,看完了之后,都是再在同学之间互相传阅、相互学习。同学之间由此接下的友谊非同一般。岳母说岳父在北京上大学那会,有时候过年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有位初中考上师范的邬同学,就邮寄钱给他回家过年。这些同学后来在各个地方不同岗位参加工作,但是他们一直联系着,逢年过节,还经常走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岳父不抽烟,不打牌,最大的爱好是读书看报阅读杂志,家里常年订阅报纸、杂志。书房里除了有专业的医学书籍外,还收藏了许多非医学类的各种书籍,比如,文学、地方史志、小说、名人传记、养花种草等闲书。秉义而行,无书不读。在他的影响下,孩子们的爱好也是喜欢阅读,看书,儿女们都相继考上大学,参加工作。

聊城是文化名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岳父的书架上我读过《张自忠传》、《孔繁森》、《季羡林选集》等。张将军、孔先生、季老都是岳父的聊城老乡。岳母的老家是临清,所以读季老的文字格外亲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完了这些书,我又分别到这些名人的故居、纪念馆参观凭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岳父的儿媳,我的弟妹,她也是一个从小生活在农村,父母也都是农民,也是家族里、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她专科就读于泰安医学院,后来专升本,考研又考上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生。在协和读研究生时又考上了博士。试想如果不是喜欢读书学习,她会像许多多多农村女孩一样,或务农,或打工。

“阅读带来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在这两代人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阅读从娃娃抓起。现在家族的第三代,最小的孙子辈已经在幼儿园上大班了,小朋友在幼儿园活泼可爱,识字量非常大,这和平时陪她亲子阅读,一起看书,读绘本,读故事分不开的。在家里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只要有空,都陪她读书。慢慢她也养成了喜欢看书的好习惯,家里的电视机、电脑很少开。她每天生活中最大的爱好,如爷爷一样是读书。孩子每次从幼儿园得到奖状都会高兴地回来嚷嚷:“爷爷,爷爷,快看,我又得到一张奖状了。快帮我贴到墙上。”家里墙上张贴着许多小女孩获得的“阅读小明星”、“书香宝宝”、“书香家庭”等奖状。这说明学校和幼儿园现在提倡阅读,鼓励亲子阅读。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各级机构都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从娃娃抓起,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风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因为家家户户都有娃娃,娃娃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而阅读是点亮这个希望的最好心灯。阅读是提高人口和国民素质及修养的最好良药。爷爷和母亲已经通过阅读学习改变了命运,从农村走向城市,从无知获得有知,有平凡到卓越,有默默无闻到社会精英。这一家人中的第三代已经也开始沐浴在阅读带来的快乐和实惠之中。

阅读书写人生。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是一个阅读受益者,据在他家干了30年的管家安东尼·塞内卡尔告诉纽约时报:“最佩服的不是别的,是他一天只睡4个小时,黎明前必定起床,看完报纸后打球,然后开始一天工作......”

阅读成就梦想。近平总书记在16岁时,下乡插队到陕西梁家河大队,从北京带着一个大木箱,里面装满了书。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喜欢阅读的近平同志,从阅读中汲取养料,像一棵茁壮成长的禾苗,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经史典籍中种下理想的种子,扎根,发芽,泥土芬芳,从一位像千千万万个普通的村书记一样,一步一步,渐行渐远,步步高升,成长为13亿人口大国的总书记,大当家,领袖人物。

阅读带来诗意。这个中秋节的夜晚,我一个人走在京杭大运河聊城段的河畔,在灯光下,一边追寻岳父的足迹,一边读着岳父遗留文集。这是他参加北京大学校友聚会带回来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九十年校友纪念文集》,阅读时浮想联翩,若有所思,思念刚刚逝去四日的岳父,含着泪,写下一首献给岳父大人的诗:

每逢佳节倍思亲,

又是中秋月儿圆。

全家团聚成奢望,

水城谁人把君奠?

神犬天上咬残月,

羔羊地下乳焦阳。

倒骑毛驴寻岳父,

嫦娥设宴共饮酒。

手捧北大校友集,

眼望秋水念旧友。

阴阳守望书为媒,

月上柳枝攀高楼。

阅读赐予一份善缘。但我们读着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有时候常常浮想联翩,或被感动,或想见故事中的人物,起心动念,常常感召一段善缘。当我读到《北京文学》师力斌先生编辑的梁衡文章《《沈公榕,眺望大海150年》》,就非常想见作者梁衡本人。那是我第一次读到梁衡先生的文字,非常喜欢,震撼心灵。我喜欢在大海里游泳的感觉,可是我却写不出这样优美、洗涤心灵的文字。喜欢一篇文,崇拜一个人。当时我想如果今生今世有缘见到梁衡老师,死而无憾。有幸在2018年的暑假,我辅导学生参加《中国校园文学》杂志举办的首届中国校园文学奖征文大赛。有幸我的学生和我女儿通过决赛,我被应邀参加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颁奖典礼,幸运地遇到了我心中的偶像梁衡老师。我主动向他打招呼,他给我签名,和我合影留念。

阅读可以创造奇迹。当我在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教室,手捧着我订阅的刚刚到来的最新一期《北京文学》,读着子兮老师编辑的徐则臣先生写的评论《我们听见王海天倒吸一口凉气》。那天下午岳父的北大校友徐则臣老师居然应邀此地进行讲座,我激动地请他在这期《北京文学》上刊有他名字的地方签名纪念,邀请和他合影,他欣然应允。后来我又买他的书阅读,成了他的粉丝,最近他又获得了矛盾文学奖。而在半年前生活在偏僻的乡下小城里的我,对徐则臣是谁都还不知道,这不能不说是我阅读史上遇到的奇迹。

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必将受益一生。通过读有用的书和好的书,岳父比同龄人、同村人已经走的要远,相信只要坚持阅读,同样也可以让我们这家族第二代、第三代一定比上一辈走得更远、更强、更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