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之人国树棠
文/孙方之
萌山之巅,现劈为公园,游人如织,东熙西攘。那里耸立着一幢功德碑,是萌水镇党委、政府为东衣村国树棠老先生树立的。碑的正面,竖书两行大字:剪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概括了为国树棠先生立碑之宗旨。这幢功德碑,潜移默化,是以德治国的生动教材。国树棠,为今萌水镇东衣村人。出生于1864年,那一年是清朝同治三年。
那时候的中国积弱积贫,百姓生活贫困,观念落后。国树棠先生在艰难困苦中长大。但他家中老人深明大义,多大困难也要让他读书认字。他刻苦学习,奋发努力,成绩优异。20岁考取秀才时,由于家贫,他借来一件大褂,为避免把大褂弄脏,进村时就把大褂穿在身上,没人处,就把大褂脱下搭在胳膊上。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他考取了秀才。在举人考试中,本来很有希望取得做官资格,但是由于家庭实在贫困,他将试卷卖与别人。
他一生游走民间,靠给有钱人家当私塾先生谋生。先生为人恪守道德,讲究礼仪,不义之财分文不取,学问又深厚,故他在邻村声望极高,都愿意聘请他当教书先生。他在井家河沈家当私塾先生时,东家要给他100亩良田,终生聘请他任塾师。东家说,先生咬不动豆腐的时候可以撤馆。他说,感谢东家的情谊。给我良田不是劳动所得;年纪大了,不能为东家效力,赖在这里不走,那是白吃闲饭。这两条他都没有答应。
民国早年,他去淄川西关赶集,在路上捡到一个褡裢,内有500块银元。那时候旳银元非常值钱,500银元,要顶现在人民币差不多50多万元。他认为丢钱人这时候应该非常着急,于是也不赶集了,坐在原地等候失主来认领。到了天黑,也没有等到失主。第二天,他又到原地等候。一连等了几天,失主也没有出现。于是,他写了招领启事,一连数天步行奔波,到数村张贴启事。但是,仍然没人认领这笔巨款。三年后,他把这笔拣拾到的遗款公开,决定为百姓修桥。他用这笔款项,在东衣村、北衣村,到萌水必经之路的三里河上修建了两座桥,方便了百姓出行。钱不足,他又亲自募捐,凑足了修桥的款项。这两座桥,百姓俗称为“东三里河桥”“西三里河桥”。两桥完工后,尚有余款,他便在去望娘沟的路上又修建一座两孔桥,并铺设了一段道路。
国树棠一生从不与人讲价钱。每次买物品,他总是拿出钱,叫卖方留足物品所值。有人不解,他解释说:小商小贩,是为了养家糊口,挣口饭吃,才肩挑贸易的,他们不容易。不能为了省几个钱与他们斤斤计较。晚年,他撤帐归家,每天早早起来背着粪筐拾粪。他拾粪也有一个原则:在地里的粪不捡。他的理由是:拾粪本意是为肥田,粪本来就在地里,再拣出来,多此一举。每年麦季,他总要等到别人拣完麦子,才去地里复收剩余的麦子。他每年在麦地里总要拣拾一个多月,就连有一个麦粒的麦穗也不放过。他说,我是农民,知道种麦子不易,不能瞎了粮食。
晚年,他什么也干不了了,就在村内道路上,拣拾石头瓦块荆棘树枝,丢弃到沟内,为行路的人清除障碍。有时候他用粪筐把路上的石头、瓦块背走,有时候用衣服的大襟兜起,丢弃到沟内。先生制定家训曰:学吃亏、学认错、学会读书。有著作《师竹公家训》、《读史萃言》留世。
国树堂先生做地并非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高尚操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他的事迹平凡而又崇高,后人不会忘记他。
2020年9月3日
另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