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大禹
文/博山 夏伦稳
一、大禹,我的先祖
我家住在博山,三面环山,城西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主神。山名曰禹王山,庙曰禹王庙,主神曰禹王。
禹王山,别名饴山、马耳山、原山,是淄博市博山区、莱芜市、章丘市三地的界山,山脉连绵数十里,面积约100多平方公里。主峰位于博山区岭西村,主峰海拔797.8米,相对高度约550米。
禹王山峰奇伟壮观。站在禹王山顶,一览众山小,博山城里尽收眼底。夏天的时候,山上有时候亦有雪花飘飘,古颜神八景之一的“禹王积雪”就出自于此。
我曾经在一个夏日,随同事登顶禹王山,传说大禹治水时曾经经过此地,山上筑有禹王庙。
从小我就听父亲说,我们这个夏姓来源,可以追溯到大禹。大禹因为治理水患有功,被他的领导舜指定禅让为接班人。后来,他的儿子启,又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从此,夏的后人以国为姓。这就是夏姓的渊源。
我在博山禹王山上禹王庙,拜祭瞻仰先祖大禹雕塑遗容,感慨万千。
二、大禹治水
大禹,他的名字叫文命。禹的父亲叫鲧,算起来,他还是黄帝的后代。他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
当尧还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大禹治水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边,对他们说:“各位大臣,如今水患当头,人民受尽了苦难,必须要把这大水治住,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于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鲧。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鲧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无办法,而且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
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这水,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
大禹实在是一个贤良的人,他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职责啊!他哪里敢懈怠分毫。考虑到这一特殊的任务,舜又派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
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就踏上了征程。
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大禹感到自己的父亲没有完成治水的大业而空留遗憾,而在他的手上这任务一定要完成。他沿途看到无数的人民都在洪水中挣扎,他一次次在那些流离失所的人民面前流下了自己的清泪,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都会向他献上最珍贵的东西,当然他不会收下这些东西,但是他感到人民的情意实在太浓太浓,这也倍增了他的决心和信心。
大禹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
他生活简朴,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但是在水利工程他又是最肯花钱的,每当治理一处水患而缺少钱,他都亲自去争取。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回去亲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骑马飞奔而走了。
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
然后他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大禹治水讲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就是如此。龙门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水被疏导到梁山时,不料被龙门山挡住了,过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觉得这地方非得凿开不可,但是诺大一个龙门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因为龙门太高了,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许多鱼拼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据说只要能跳龙门,马上鱼就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四、《山海经》里禹的故事
中国最早最著名的一本地理志《山海经》,亦载了禹的故事。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五、《史记》里记载的禹
在《史记》中太史公司马迁也为禹著书立说。
《史记·夏本纪》“予娶涂山”,“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司马贞索隐:“《系本》曰‘涂山氏女名女娲’,是禹娶涂山氏号女娲也。”亦称““女娇”、““女趫”。
六、禹王宫和禹王庙
后代人们感念大禹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我们的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
禹的忘我的精神,成为中国人民优秀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在中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关于禹的遗址。河南开封有“禹王台”,传说他曾在治水时住过这里,禹县有“禹王锁蛟井”,相传禹曾在此降服兴风作浪的蛟龙。浙江绍兴有“禹庙”和“大禹陵”,传说他晚年在此大会诸侯,死在这里。此外,山西省的河津县还有“禹门口”、夏县有“禹王城”等,相传禹曾在这些地方凿山治水等等。这些遗址,都说明了人们对这位上古时期治水英雄的怀念和尊敬。
禹会村遗址,禹会也称禹墟,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地考察发展其是淮河流域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总面积为50万平方米。大禹生活的年代正是龙山文化时期。涂山既有大会诸侯遗址,又有娶女首领为妻的涂山氏国遗址,并留有禹王宫、启母石(亦即望夫石)、(生启之地的)台桑、防风冢、禹墟等多处遗迹,山上禹王宫有数千年历史,历代文人名宦如狄仁杰、柳宗元、吴文魁、苏轼、苏辙、宋濂、邓石如等,均来此游览凭吊并留下大量诗文铭刻。
有大禹庙的地方是黎民百姓为纪念大禹曾经治理水患经过而建。
我想博山禹王山禹王庙也是据此而建吧?
现在,博山禹王山下有开发商在开发小区,筹建禹王山居。
七、我与大禹的第一次邂逅及反思
我在湖北鄂州求学时,城里亦有座禹王宫。大学图书馆的阿姨丈夫也姓夏,她带我去她家做客吃饭,她送我一张她拍摄的禹王宫照片,并说在禹王诞辰日,世界各地的夏氏后人相聚禹王宫,一起祭祖,甚是隆重。看着照片,睹物思人,这算是我与大禹的第一次美丽邂逅。
从父亲口中关于先祖的传说,到教科书上读到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再到有缘人赠我大禹王宫的照片,我对先祖大禹了解的越来越多,期盼有一天我也能参加祭祀先祖大禹的盛典。
夜深人静,我常常一个人静思。一想到先祖大禹在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伟大业绩和功德,我就想我能为人类做点什么?我活着的时候能为大禹做点什么?比如,写一个故事?写一首诗?画一幅画?写一本书?留下一个又一个传说?还是谱写一曲新歌?续写新的精神?
八、禹的传说是非遗
根据文献记载,现存遗迹印证,专家学者考证,民间传说故事,民间习俗传承,认定四川省北川市禹里镇禹穴沟景区是古代治水英雄,华夏文明的奠基者,羌民族的祖先大禹的诞生地。2007年北川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大禹文化之乡”。 2009年北川“大禹祭祀习俗”成功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禹的传说”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川禹里镇是大禹永久祭祀地之一。2014年7月2日农历六月初六,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在北川禹里镇民间祭祀大禹活动现场宣读关于同意把北川禹里和绍兴禹陵作为大禹祭祀地的批复文件。当日,北川禹里石纽村和浙江绍兴禹陵村签订友好协作村落协议,以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加强交流协作,弘扬大禹精神,共同传承发展大禹文化。
据说,原石泉县历届县令上任之初的头等大事就是身披黄色马褂,头戴七品贵冠(代表当朝皇上)率领文武百官,以盛大的仪仗为先导,百余人着装整齐,抬着牛、羊、猪、帛、斗装五谷等祭品从县衙(今禹里镇)出发,县内外成百上千的老百姓及社会名流紧随其后,浩浩荡荡地开赴禹庙,以太牢之礼仪祭祀大禹,祭祀活动由主持人逐项宣布实施:全体肃立、鸣礼炮、敬献祭品。敬香、施大礼县令二叩六拜,县令代表皇帝宣读祭文,各界人士三叩九拜相继施礼、祈福敬香,求大禹神灵保一方平安,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整个活动期间都充满热烈、庄严、隆重的气氛。
农历六月初六,传说是大禹的圣诞之日。
纪念大禹的祭祀活动,从古至今都在不同时代,不同层面以相似的方式进行着。随着时代的久远,人们把大禹尊为神(神仙),民间祭祀多以供俸神灵的方式进行,每到大禹生日或清明节,十里八乡的百姓自发地汇聚于大禹庙或大禹出生地,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大禹祭祀,即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文化。它传承者华夏五千年的文明。
作为大禹的后人,夏朝的遗民,我知道我们现在沿用的历法,农历,又叫夏历,就是从夏朝开始用的。所以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夏禹相关的民俗文化挖掘、整理、传承并发扬光大。
九、祭禹,源远流长
早在封建帝王时代,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不远千里亲赴会稽隆重祭祀大禹开始,几千年来,会稽大禹陵祭祀活动香火不断,声势越来越大,且一直坚持高规格的国祭大典。
大禹陵,古称禹穴,是大禹的葬地。它背靠会稽山,前临禹池,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南稽山门外会稽山麓,距绍兴城区3公里。
大禹是上古时代一位治水英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君,被后人尊为“立国之祖”。明太祖洪武年间,大禹陵即被钦定为全国该祭的36座王陵之一。
绍兴公祭大禹陵的历史十分悠久。公元前2059年左右,从大禹的儿子夏启开端,祭会稽大禹陵已有定例,夏启首创的祭禹祀典,是中华民族国家祭典的雏形。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一月,秦始皇东巡狩,上会稽,祭大禹,登秦望山,眺南海,感叹之余,命宰相李斯撰文刻于石上以歌颂秦始皇赢政,故又名“李斯碑”。碑文字属秦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颁行的文字。
1995年,浙江省和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公祭典礼,恢复祭禹传统。 1996年,大禹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大禹陵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大禹祭典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大禹精神
禹是治理洪水的最高领导人,但他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躬亲劳苦,手执工具,与下民一起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
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的忘我的精神,成为中国人民优秀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禹治水精神,亦是大禹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十一、祈愿
我祈愿我们每个姓夏的人,不忘先祖大禹精神。我更祈愿我们每个华夏儿女,不忘大禹精神,追随大禹遗志,继续奋斗,把我们自己的家园和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地更加美好!
十二、献给大禹的诗
怀念先祖大禹,伦稳以诗纪念:
雄哉大禹,生在乱世。
洪水泛滥,灾民无数。
天下有难,百姓求之。
谁堪大任,救民于水?
壮哉大禹,治水疏导。
顺天应地,依法办事。
伟哉大禹,一心为公。
三过家门,含泪不入。
水患治理,恩泽千古!
大禹精神,吾辈牢记!
2019年1月11日星期五 写于 禹王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