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启兴的头像

周启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20
分享

冬至情怀

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冬至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牢牢占据着我记忆的一隅。每逢此时,无论身在何方,家的温暖与节日的仪式感总能交织成最温情的画面。

我家位于楚头吴尾的一个小镇,这里的冬至,有着古老而温馨的庆祝方式。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的寒意,厨房里便传来了锅铲与铁锅交织的和弦,那是阿母正在准备冬至的特色食物--包坨。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包坨的清香,与那即将煮熟的汤圆的甜气交织,勾起了我对这个节日的无限期待。

我走进厨房,帮忙摆放碗筷,聊起往年冬至的趣事。记得小时候,最让我兴奋的莫过于和阿爷一起制作冬至大饼一那是一种用糯米粉、红糖、芝麻等材料揉制而成的厚实甜品。阿爷总是先教我如何将糯米粉和水混合均匀,再揉成光滑的面团,接着在面团上均匀地铺上一层红糖和芝麻,那香甜的味道仿佛能预见到冬日里的温暖与甜蜜。待大饼烤熟,金黄的外皮透着诱人的光泽,咬一口,软糯香甜,至今回味无穷。

然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年冬至,我第一次尝试写七律诗来吟咏这个节日。那时,我正值青涩的少年,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书桌上,我提笔沉思,想要捕捉冬至的韵味。笔尖轻舞,我写下:

阴极阳回此际彰,寒云欲去待春翔。

霜凌枯草孤村暮,冰锁山川古渡茫。

谢女吟笺幽思重,少陵诗墨别情长。

且观雪褪红梅绽,瑞气盈杯岁月香。

写完后,我轻轻吟诵,仿佛能听到岁月的回声,与古人对话,感受着千百年来,冬至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节气的变迁,更是家人间的深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阿爷和阿母听后,也频频点头,赞许我的创作。那一刻,我仿佛与古往今来的诗人们一样,用诗歌串联起了过去与现在,连接了自然与人情。

傍晚时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着丰盛的晚餐。桌上,不仅有香气四溢的包坨,还有那刚出炉的冬至大饼及红薯粉粑,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与满足。我们边吃边聊,谈论着各自的生活琐事,也不忘回忆往昔的冬至,是多么简单却又温馨。阿爷讲起他年轻时,如何和村里的人一起在冬至这天祭祖、祈福,那份对传统的尊重与坚守,让我深受触动。

夜幕降临,寒风吹过,但家的温暖却让人忘却了冬日的严寒。我们一家人,或坐或立,或品茶或赏月,共同度过了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冬至之夜。这时,我再次吟诵起那首七律诗,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家的眷恋,对传统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冬至,不仅是一个节气的交替,更是家的团聚,是文化的传承,是情感的交融。在这个古老而又温馨的节日里,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珍惜,更学会了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无论未来走向何方,这份冬至的记忆,都将是我心中最温暖的力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