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戴军的头像

戴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4/14
分享

仙鹤舞起的地方

 

从闻名遐迩的荆州古城出发,沿荆监一级公路驱车约40分钟左右,便进入江陵县政府驻地,被誉为仙鹤故乡的千年古镇——郝穴。车子所到之处,你除了感受到一股蓬勃兴起的建设热潮外,还会惊喜地发现,郝穴人对“鹤”字居然有着恒久不变的特殊感情。

漫步街头,除了忆起曾经有过的“鹤鸣文学社”和《仙鹤》邮刊外,如今,诸如白鹤酒楼、圆鹤酒楼、仙鹤桥、仙鹤楼、仙鹤商场等与“鹤”字相关的店铺和建筑在郝穴几乎随处可见。

郝穴人何以对“鹤”字情有独钟?究其缘由,还得回溯到1700多年前西晋羊祜“取鹤教舞”的典故中去。

南宋时期的地理书《方舆揽胜》记载,西晋(公元256年—280年)时,湖北江陵一带因沼泽、沙洲较多,引得无数仙鹤在此翩翩起舞、繁衍生息,其景甚为壮观,正巧有位生性爱鹤名叫羊祜的大臣,公元269年出任荆州大都督镇守荆襄,为“以娱宾客”,他经常在郝穴一带“取鹤教舞”,后来兴之所至,就命这块美丽的地方叫做“鹤穴”,“鹤穴”之名就这样沿袭下来了。后人为纪念羊祜,还在当地建了羊子庙(现庙址在镇东南十二公里处)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荆江大堤畔、内荆河旁修起一座仙鹤凌空、虹桥卧波的仙鹤楼。

仙鹤楼位于该镇西湖西岸,坐北朝南,呈赭褐色平面为六角型,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四重飞檐,内设旋转楼梯。底层有六根立柱,且有回廊,三楼窗楣上悬挂“仙鹤楼”门匾,楼顶6条张牙怒目的游龙。龙尾聚集楼顶中心,缠绕着一颗深黄的球珠合抱的球珠之上,一只灰白的展翅腾飞的仙鹤。

据史书记载,郝穴因郝穴河而得名,其地理位置正在其河口处,在河口堵塞之前,郝穴河为长江天然泄洪孔道之一。由于每到夏天,江水涨溢,洪水便由该河口流入,经沔水、汉水到现在的汉口入江,故在古代,这一水系又称夏水。所以,郝穴一带曾有“夏首”、“堵口”之称,直到西晋时因羊祜爱鹤的缘故而改称“鹤穴”。

宋朝年间,长江形成九穴十三口,鹤穴口为其一,所以这里又名“鹤穴口”,以后,在一些文人笔下,往往把“鹤穴”写成“鹤渚”,这实际上是由鹤穴与渚口二名综合而来,有些文章中,还有称之为“鹤江”的,但这些都只是郝穴的的别称而已,并非正式命名。

1609年,明公安派著名文学家袁中道于3月18日泊于郝穴,为“郝穴”地名第一次见于文字记载(见袁中道《东游日记》),直到明清中、后期,由于当地方言鹤、郝同音的缘故,民间才习惯性地把“鹤穴”改称“郝穴”,但在官方文书上,这里仍然以“鹤穴”为正式称谓。

光阴荏冉,日月如梭。尽管1942年郝穴改为“合协”,1945年又改为“鹤鸣”,1946年才正式恢复郝穴名称,几度易名,但郝穴人对“鹤”字感情依旧,以致当地留下多“仙鹤”的胜迹,就连今天江陵新区的主干道也被命名为“仙鹤大道”。郝穴与“鹤”如此有缘,难怪这方水土一直被当地人民誉为“仙鹤的故乡”了。

位于楚都近畿的古镇郝穴,从形成到现在,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抗战以前,由于郝穴外江内河,帆樯如林,加之交通便利、商贾云集,这里曾出现过“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的繁华景象。1994年10月,荆、沙地市的合并,郝穴,这座原江陵县东南部地区的商业重镇,被选定为新组建的江陵区区址。(1998年,江陵撤区置县,郝穴成为县政府所在地),此举不仅昭示着郝穴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更为郝穴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镇江铁牛伴忠骨,凌云仙鹤颂英灵”。这是1995年8月14日正式完工、由原中顾委委员谭友林将军和台湾祖国统一联盟主席胡秋原先生题写园名的江陵抗战纪念园牌坊上面嵌刻的一副楹联。站在郝穴铁牛矶以东近100米处的纪念园前,面向滔滔长江,不禁思绪泉涌,心潮澎湃:郝穴,地处江汉平原荆江北岸的这片沃土,不失为“仙鹤舞起的地方”!鹤鸣九皋声闻天,千里江陵小康路,愿“仙鹤”与郝穴人荣辱与共、长相厮守,愿“仙鹤”在春风中展翅翱翔,凌云九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