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荣
初春的早晨气候寒冷。一大早,我和所长柯贝赶了十多里山路,不到八点就到了疫情防控包保点——城关镇刘家山村。
这是个依山傍水的大村庄,全村共有4个村小组402户村民,散居在东、西、南三大片区12个山坡和茶园里,西边山坡上散落零星几十户。我们首先来到村党支部书记韦杰家。年轻的村支书看见我们吃惊地说:“你们这么早……”然后便热情地招呼我们:“快进屋烤火,烤火……”
入户排查、测温开始了。我们就象挎上钢枪骑上骏马的战士,出征了。
征途中,我们无遐留恋春天鸟语花香的美景,却冒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打着露水,踩着泥泞,走过一遍遍田野,翻越一座座山岭,穿过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和许多个疫情防控的日子一样,我们一边入户排查,一边向村民讲解疫情防控新知识,新政策,解答村民疑难问题。稍有微词的,我们更是不烦不燥、不恼不火,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就这样,我们一户一户的测量,一户一户的核查,顺着山坡我们爬上爬下,马不停蹄,累得气喘吁吁。
一阵寒风吹来,我不由得裹了裹了棉衣,心里涌起了感动,一股暖意在心中升起,近几天经常想起的那句话,又再一次浮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疫情爆发以来,更多的感动,来自战“疫”一线。被百姓称为“国宝”的钟南山,以84岁的高龄亲赴一线。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彭银华,在抗击疫情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经抢救无效去世。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正月初八,应该是他最值得期盼的日子,办公桌抽屉里还没来得及分发的请柬,是对妻子最大的愧疚!”他推迟婚礼,义无反顾走上抗击疫情一线,却永远地倒在了病魔面前!
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类似的例子太多了,人们已经“感动不过来了”,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不仅是在抗“疫”一线,这样的感动在我们身边也时时发生:在我们的城区和乡村,那些自愿在小区门前卡口昼夜值守的志愿者,那些在村头站岗放哨的人们,那些从外地归来却自觉在村外搭帐篷隔离的“游子”……
平凡的人给我们太多感动。水有源,树有根。人是理性动物,每一个行动都是选择的结果。感动之后,我常常想,是什么力量在驱动着他们奋勇前行?是使命?还是责任?对,和我们一样,这是一种神圣的历史责任。在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已成为每个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
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午,天空飘下了雪花,丝丝点点。宅在家里的村民已开始做午饭了。我们也在一农户家泡上一盒自带的大碗面,狼吞虎咽地一扫而光。而后,继续前行,尽量要赶到天黑前把全村400多农户走一遍。与我们同行的村支书走在最前面,他虽然年轻却很稳重,年近半百的所长柯贝脚步那样矫健,紧跟其后,亦是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村民都戴了口罩,虽看不清对方的模样,但通过语言交流,感觉村民对国家抗击疫情是支持的,是理解的。雪下大了,大片、大片地飘下,落在了树枝上、屋顶上、小路旁,落在我们的志愿服务的小红帽子上。大地一片苍茫,村庄恬静祥和,雪花中看见我们走村串户、抗击疫情的脚步匆匆……
走完最后一户,天已经黑了。村子的上空升起了缕缕炊烟,家家户户点亮了灯,就象天上的星星照亮我们脚下的路。谢绝了村支书盛情的挽留和香喷喷的饭菜,我们踏上了归程。雪花从四面八方袭来,一切都笼罩在雪色里,只看见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峰,近处时断时续的炊烟。可想起今天的任务已圆满完成,一天的劳累竟自浑然不觉。
轻轻掸落身上的雪花,猛然看见胸前党徽在闪耀,心中不免肃然起敬:正是这金色的徽章,伴我们走过座座村庄、条条小路,去开展户户走到、测量体温;正是这金色的徽章,伴我们走过寒冬腊月,去进行围追堵截、抗击疫情。工作中,它提醒我们肩负神圣职责,要认真,谨慎;生活中,它告诉我们快乐属于勤奋的人,要努力,上进。
今夜,我们踏雪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