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堵河》的头像

《堵河》

内刊会员

散文
202007/07
分享

春游挡鱼看老屋

¨ 范本庆

 

农历二月,蛰伏了一冬的挡鱼河开始苏醒过来,像一位多情的的少女,带着几份羞涩和几分腼腆,把充满着希望、饱含着诗情画意的亮丽奉献给人间。挡鱼河的早春最迷人。这个时节来到挡鱼河,映入眼帘的是乡清澈的河水。它是那般安宁,水边枯草变绿,河边杨柳发青,偶有几位洗衣大嫂一边揉衣拍打河水,一边谈笑风生。还有那一河两岸的麦田翻起阵阵绿浪,金黄色的油菜花耀眼闪光,她是河的项链,是山的裙带。伴随着乡村早春的气息,不经意间你就到了挡鱼河中游,屹立于路边的一处古老四合大院就进入了你的视线。这个大院属古式建筑,属明朝薇派石木结构,青石青砖垒就墙壁,木柱木梁支撑着青瓦房皮,历经岁月沧桑却不失典雅古香。天井院由石匠打制的青石板铺就,青石台阶,青石屋檐地面。那青石之上有花纹图案,栩栩如生,在天井院里,幽深风雅的感觉油然而起。四合院的正门是由青石门凳、青石门槛和青石门方构成,大门过桥也是青石所搭,门眉之上有一长方形的墙框,上有“德绍麦舟”四个仿宋大字耀眼醒目。

据当地老人介绍,这个风格别致的四合院是挡鱼河范氏家族的老屋。那是在明朝时代,朝廷实行大移民,时居山西省太原府洪洞县南部的范氏宗族范国公、范国根等6位亲兄弟从大槐树下南迁。挡鱼河就是他们最早的落脚点。那时的挡鱼河荒芜人烟,土地稀少,范氏兄弟在这里打草开荒,筑寨栖息,直到人丁兴旺后开始建房、盖楼。后来就有了范家寨、范家老屋、范家客栈。位于竹园的大四合院是范氏最有代表性的一处老屋。听老人介绍说,竹园大院是一块面积很大的院子,从正院进去曾有五个大四合院,土改时拆去两个,几年前大院居户建楼房又拆了两个。现在剩下的四合院因被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幸免于难

时至清朝,挡鱼河范氏宗族处于旺盛时期。道光六年第九世传人范希越科举考取郧阳府第八位贡生,人称“八贡”。嘉庆、同治年间,范希环和儿子范第扬先后试取庠生。同治十年春,新试取文庠生的范第扬闻讯郧阳府周边遭灾闹饥荒,毅然捐出自家万余斤小麦,亲自用木船从堵河运往郧阳府,救济受灾百姓。同治皇帝得知此事后,亲笔题写“德绍麦舟”对范第扬表示褒扬“德绍麦舟”四字门扁成了范氏后人的家风和荣耀,也成为一个典故。

1931年春,居住在竹园大院的范文华,时任国民党沧浪区团防队长,对苏维埃政府之事有了耳闻,几次萌生弃暗投明的念头。当年6月中旬,在曹家湾、后沟和平沟苏维埃乡政府几位主席主持下,在竹园大院成立了挡鱼苏维埃乡政府,并推举范文华任主席。当年7月,范文华及挡鱼苏维埃乡政府成员共捐300多块银元400万文铜钱支援红三军。

竹园大院,似如沧桑老人,静坐时光之中而不论世事变迁和物转星移,在不被世人遗忘的挡鱼河畔,永葆自己的古典、繁华与清幽。时逢春天,竹园大院像一位老人又年轻一次,焕发出他不竭的魅力。笔者灵感至,以一首打油诗舒怀:春游老屋心悠然,沧桑老人又少年,寻根何须去槐乡,挡鱼河畔小洞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