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堵河》的头像

《堵河》

内刊会员

散文
202008/26
分享

文庙随想

¨ 卢洪鑫

             

我也还算是个读书人,多少与文庙有些渊源,竹山文庙是竹山人的文胆,少不了要进去拜一拜。

展谒文庙遗址,眼前的情景与原貌相差甚远,我们所能看到的仅存大成殿房屋,还有几棵老树没有忘记自己的历史责任,依然日夜守卫着这座数百年的学宫遗址。若不是他身处闹市,若不是职教集团的数千名师生员工,冷落和凄凉是不言而喻的。我努力翻阅着古代《竹山县志》,试图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竹山文庙,址于县城北门坡(职教集团校园内)。始建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知县杨明善与邑绅陈杰祥重建,阅三载而告竣。建大成殿于正中,面阔五间两层,面积600平方米,砖木结构,重檐叠山式,陶质龙云简脊,盖无釉陶制筒瓦,南角陶质吻饰高翘。殿内正中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东配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西配宗圣曾子,亚圣孟子。东西序各六哲,东庑先贤名目三十九,西庑先贤名目三十八,东西庑先儒名目各二十四。殿前为大成门,门前为月宫桥、泮池,甃石齐整,左右碑亭二座:名宦祠、乡贤祠。又前为棂星门,建石为坊,视大成门尤峻。坊前照墙一屏,左右过街二小石坊。又前为泮池。大成殿后建崇圣祠三间,庙后及左右皆墙围之。自元季明初立庙以来,未有若此美备者。文庙又名学宫,是祭祀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堂,又是古代社会官办的学堂,它是庙学合一的教育机构,是传播儒文化的神圣殿堂。   

她迎朝阳,伴星月,阅尽人间春色;历沧桑,跨世纪,德播四海五洲。无不为乐育天下之材。虽经清末民初几次修复,依然毁于兵燹、匪患、文革,仅存大成殿而已。1949年以后,政府多次维修,终未恢复原貌。岁月日久,倾圮剥落甚矣,犹如明珠沉落灰土。岁序2007年,县政府令其城建局设计图纸,教育局拟定方案。20089月,吕正操施工队始维新之。修复屋脊破损,泥灰刷新;更泥瓦为无釉筒瓦,固横梁直柱,红漆刷新;修墙补壁,更破损栏杆,油漆一新。惜未能复旧,大成殿布展无果,实乃遗憾之至。

无论何时,走进大成殿前,仿佛看到那时的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宗圣池、月宫桥,一年四季,人流如织,仪式不绝,学子们擦肩摩踵,孔子像前香烟袅袅;依稀听到学子们唇枪舌战,谈笑风生,书声朗朗。不难想到他是竹山文脉的根基,文化传递的舞台,一代代的竹山人从这里驰向文明的彼岸。他伴随竹山一中的创办、发展,职业教育的兴起。先贤们在这里被供奉了数百余年,他们的思想体系、政治主张和学说无论对统治阶级,还是对老百姓都产生过重要的深远影响,今天,他们的思想仍然放射出灿烂的光芒。我看着他们那一张张肃穆的脸,那一尊尊凛凛的姿态,仿佛听见他们在说:仁者爱人。这不正是我们今天倡导的构筑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基础吗?看着这些历史文化瑰宝,我仿佛感到老的是岁月,不老的是文化,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抚育教诲了一代一代的少男少女,使他们的灵魂得以净化。无论何时,我们都不会忘记融入血液的文化精髓。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