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堵河》的头像

《堵河》

内刊会员

小说
202201/05
分享

家 谱

张晏清

1

“咚,咚……”,一阵烟花巨响传来。赵显耀仔细一听,声音来自路东侧李家老祠堂。他不由自主地刹车看个究竟。

赵显耀多年没回老家赵李村了。后天就是清明节,本来他是想回老家给祖坟挂个清明吊子、烧点纸钱的。现在,他想看个热闹。

李家老祠堂前聚集了三四百人,祠堂门头悬挂着红底黄字的横幅,距离远了看不太清写的啥。几十个烟花齐放,场面很是壮观。

赵显耀大半生还算一路顺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他在生产大队当过民兵连长、大队长。虽然文化不多,却很会周旋关系,后来混成公社干部,先后升为副区长、区长、区委书记,还当了一届县长助理,退休了享受副县级待遇,现在随儿子常住车城市区。他虽然年近八十,但挺着个大肚子,留着大背头,仍然派头十足。

下了车,赵显耀看见横幅上几个显赫大字:

热烈庆祝《李氏族谱》顺利出版发行!

“族人们,请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本次续修族谱理事会理事长,也是《李氏族谱》主编李史实老师讲话!”祠堂前临时搭起的主席台下顿时一片“啪啦啪啦……

李史实才满六十岁,现在是市一中退休语文教师。赵显耀心里开始隐隐羡慕李史实好风光。

赵李村居住的全是赵李两姓,早前这儿两条沟,分别叫赵家湾、李家湾,后来村组合并定名赵李村。

李氏老祠堂一直保持原貌。土改时,这栋祠堂分给了姓赵的几户贫农居住,后来他们都建新房搬家了。前几年,辈分较高的村民李守根召集族人商议,决定族人捐资补偿原来姓赵的住户,买下老祠堂维修一新。包工头李文涛一人就捐了十五万,还有几个当老板的分别捐了十万、八万不等。其他族人每户捐两百、五百不等,极少数困难户不勉强。今天的族谱出版发行仪式就在祠堂前的稻场举行。

“你是显耀吗?”有人从身后拍了一下赵显耀肩膀。赵显耀转身辨认出是与他同龄的李守根,李守根拉着赵显耀手说:“显耀,今儿个李氏家族大喜日子,巧遇你这老领导算是锦上添花了,相请不如偶遇,你是我李府的贵客!”

赵显耀与李守根聊天得知,李氏续谱前前后后花了四年时间。续谱以来,族人之间比以前和气些了。原来虽说家门之间没有大的矛盾,总少不了一些口角。现在条件好了,吃穿不愁。古话讲“亲戚无三代,家门永不休”,一个祖辈子下来的,续谱让大家寻根溯源,重新知道了长幼有序,遇到小矛盾都互相忍让,谁想落个不团结族人的坏名誉呢?

李守根边说边拉着赵显耀手往前走。没走几步,迎面碰上乡镇退休干部李论。李论赶紧握住赵显耀的手说:“啥风把老领导吹回来了啊?”

“论叔,你陪老领导一起上我家喝茶。”赵显耀不好推辞,就和李论一起来到李守根家。

李守根自建的小洋楼很是气派。赵显耀随李论一道上了二楼。宽敞的大客厅已是宾客满座,男男女女,有文化人模样的,有老板派调的。靠窗有位戴眼镜的白发老者让赵显耀眼熟,手里捧着红皮《李氏族谱》看得入神。赵显耀想了一会儿,想起他是原县教育局局长李文涛,也退休多年了。他起身走近打招呼——“老李,还是书迷呀。”

“哟,赵县长大驾光临,您好!您好!”

李文涛站起身向赵显耀握手问好。虽然赵显耀并没任过县长副县长,但这个地方人们喜欢按当官人享受的最高级别待遇尊称对方,赵显耀也早已习惯别人叫他“赵县长”。李文涛晃了晃手中翻开的族谱说:“我正在看我李氏一百零一世博士孙写的《李氏源流》,我族李氏还真是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后裔。”

李文涛话语里显得有些自豪和骄傲。

“我们赵家沟赵姓是宋太祖赵匡胤后代。”一个被请来帮忙装烟泡茶的小伙子插了句话。

“应该是啊。”李文涛回应。

“你看这谱序写得真有水平,李史实不愧为语文教师出身,文笔确实老道。”李文涛对赵显耀说:“你再看看这篇《李氏源流》,线条清晰,客观准确,有历史根据。”

“嗯,嗯”,赵显耀随声附和着。

李文涛不停地评说。翻到有李文涛照片的一页,李文涛连忙翻过,赵显耀伸手又翻了回来。

“哎,这没啥看的,我不让他们弄,几个后孙非要弄。”

赵显耀仔细一看,上面标题是——李氏现代优秀人士榜。

“家谱里还可以记这样的内容?”

“其实我不够条件上这榜,我在省城治病,是他们召开各支系族人开会评的。”

李文涛诚恳地说。

“你足够上榜条件,在职时哪年不是先进工作者呀,对我县教育事业还是做了不少贡献的,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赵显耀肯定地说。

2

宴席正式开始,李史实举起酒杯发表开场白:

“《李氏宗谱》顺利出版发行,是我李家族人一大幸事,承蒙赵县长光临,更令我李氏家族蓬荜生辉。俗话说,好亲不如近邻,赵氏家族长者给我们口述了很多赵李村李族历史重要信息,在此我代表组委会和李氏族人敬赵县长及赵氏宾客一杯薄酒。”

席间气氛一时活跃起来,大家敬洒,攀谈,互留电话号码,添加微信。

“显耀,我们赵姓也要把族谱续起来呀,趁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没死,还知道些老祖辈子情况。”酒过三巡,来帮忙招呼客的李守根姑父赵明盼对着赵显耀开了腔。

“叔说的是啊。”赵显耀停下筷子,似有所思。

“赵氏也是大家族,赵钱孙李,百家姓里可是排第一位。我们几个老家伙早年都想续谱,可老了不中用了。现在好多娃子都不晓得个人辈份了。”

接话的老头儿叫赵武能,是赵显耀远房爷爷,也是李家的亲戚。

“赵姓现在就缺人出来组织,人家刘氏、潘氏、杜氏都续好了谱。”

“对呀,显耀有能力组织。”

“是的,显耀出头张罗这事准成!”

你一言我一语,打动了赵显耀的心。他给在座的每位长辈奉罢菜,点点头说几位长辈的话我记在心里。

赵显耀在李守根家宿了一夜。第二天一早,给先人挂了青,烧了纸,与本家几个长辈打完招呼就开车回市区了。

赵显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翻看通信录。他首先拨通了县民政局副局长赵奇的电话;“好多姓氏都在续谱,我们也组织一下把谱续了?”

“好事呀,有事儿随时电话联系。”

赵奇五十多了,按辈份赵显耀把他叫叔。

“这会儿忙吗?”赵显耀又拨通了县劳动局干部赵想权的电话。

赵想权也是五十多岁,快退休了,是八十年代招聘的乡镇干部,幸亏赵显耀帮忙才吃上官家饭。

“显耀叔,有事你安排。”

“我们赵家也把谱续起来吧!”

“好事呀,但续谱也不是太容易的。”

“把赵家人组织起来了不就行了嘛。”

“还需要一笔钱啊。”

“钱的事儿再想办法。”

“那行,非得叔出面组织才行,需要做么事我听叔的。”

“叔,大胆组织搞,钱不是问题,我再联系我们姓赵的几个老板商量商量出钱的事。”赵显耀一挂电话,随即拨通了自已侄子赵涛手机。赵涛是多年在河北包砖厂的老板,这几年砖厂不太景气,年进账二三十万还是有的。

侄子爽快的回复令赵显耀很激动。接下来,赵显耀打开手机微信,建了一个“赵氏家族续谱联络群”,一个一个把手机通讯录里姓赵的干部职工、老板商人都拉进了群。

群员又互相拉,两天时间就有近三百赵氏家族人员入群。作为群主,赵显耀开始在群里发表语音讲话,他还是那么中气十足,话讲得通俗易懂,各种点赞表情刷了好长的屏,让赵显耀找回了当年在台上讲话的感觉。群里有身份的、有钱的、见过世面的互相招呼,展示自已,互相点赞,抢发红包,热闹红火。

六月的一个星期六,赵氏续谱启动大会在县城“发又发”宾馆包间召开了。会议由赵显耀主持,参会的是几名姓赵的退休干部和几个大款。赵涛堂叔赵九梗快九十了,听说赵氏要续家谱,就让赵涛接他来开会。

主要议程是成立续谱领导班子。赵显耀被推举为理事长,赵想权为副理事长兼主编,会议还推举到会及几位表态出钱的大款为副理事长或理事会成员,组建了编委会,下设秘书处,赵涛任秘书长;指定几个年龄大的老人为顾问委员,赵九梗年纪最大,出任顾问委主任。

职务一一安排完毕,赵九梗问了句:“老谱呢?”

“听说赵中立家里有老谱。”

“我也听赵中立在世时说过,不知他儿子赵孝义是不是还保存着。”

3

赵氏续谱启动大会的图片传到家族群内,各种点赞表情又一次长长的刷屏,群里下起了庆贺红包雨。

赵涛也很热心,联系了赵氏各大小老板协商捐款续谱的事。老板们一致意见:捐。他今儿回老家有事,赵显耀让他顺路到赵孝义家问问老谱的事儿。

“好事啊,父亲在世时把老谱当宝贝保管得紧紧的,他也常念叨要续谱。”赵孝义是村里评定的贫困户,住的是公家建的安置房。赵涛来到赵孝义家说明来意。

“我把老谱拿去让组委会先看。”

“什么组委会呀?”

“你没进赵氏家族微信群?”

“啥群?”

“你没玩儿微信?”

“微信耗流量,省点钱娃子在学校还能买几顿青菜吃,也不怕你笑话啦。”

“哦。”赵涛心里有点儿鄙视赵孝义。

“是这么回事,这次我们组成了赵氏续谱组委会,我为续谱理事会秘书长。我显耀叔是董事长。”赵涛很得意也有点不耐烦。

“要是我这儿没老谱你们工作咋开展法呀?”

“你这儿不是有嘛,有钱啥事都好办。”赵涛不高兴了。

“老谱不是钱能随便买的。”

“好啦,我很忙,有我就带上,没有算了。”赵涛开始不耐烦了。

“续谱是好事,我极力支持,我给你一份老谱复印件吧。”

赵涛接过厚厚的一沓老谱复印件,顺手扔在副驾座椅上,随即启动了车子。赵孝义追到车门前说:“我闲时整理了一些资料,或许续谱用得上。”

赵涛没答话,径直把车子开走了。

“看他那目中无人的样子,你就不该把谱给他!”赵孝义的瘫子哥责怪他说。

“谱是赵氏共有的,能把谱续起来,算是大功一件。”赵孝义说。

老谱是清朝光绪年间续的,不少繁体字,《谱序》《赵氏源流》都是文言文。即然老谱找到了,赵显耀认为事情就不难了。他也没好好研究老谱,对赵想权强调重要的是“不能厚古薄今,要古为今用”——新谱除了登记人名,更要把赵氏是赵匡胤后代这篇文章写好,这是赵氏的自豪;还要树赵氏现代能人典型,让后代学习榜样。理事会决定公开搞个捐款仪式,指定由赵涛主管财务,开支由赵显耀负责审批。

经过赵涛联系,十几个赵姓老板同意在市区某豪华宾馆举行捐款仪式。

没想到这次捐款总数只有两万多元,远远不够。组委会决定每户都要出钱,至少100元,多多益善。赵显耀指定了分片收款负责人。

赵涛负责赵李村,收了几户的钱后,到了赵孝义家。

“缓缓吧,过段时间我肯定给。”赵孝义显得难为情,才给俩孩子寄去了下月的生活费,这会儿家里还真没钱。

赵涛有几分不悦,准备离开。

“等等!”赵孝义的妻子刘敏从里屋出来,手里捏了沓50元的钞票。

“这是我摘茶叶攒的三百块钱,本想再攒点给孝义换个手机,他那手机用不成了,续谱大家都出钱,我们孝义不比别人少个耳朵。”

“嫂子存私房钱呀!”赵涛开起了玩笑。

“嫂子私房钱就这点,还不够弟媳妇儿打一把牌。”

“哥、刘嫂子,我走了啊”,赵涛这次比上次客气了点。

“等等!”赵孝义从里屋拿出一大沓有字的纸对赵涛说:“这是我十多年前根据老谱记载,又察看祖坟碑文,寻访老年人整理的资料,你拿去参考。”

“老谱你给了我们,谱里现成的。”赵涛觉得赵孝义想显摆,续谱委员会没你有能耐?微信群里都称赞续谱领导班子是赵氏精英呢。连微信都不玩儿的人懂个啥?

“你还是拿去吧,别弄丢了,用毕还给我!”

“人家都是有水平的人,没那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儿?你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啊。”赵孝义正准备递给赵涛资料,坐在旁边儿的哥哥一把抢了过去——哥哥早对赵涛目中无人的态度不满。

“哥,续谱不是很简单的事,我这整理的资料定应叔去年回来还看了的,他说很难得。”

“你与赵定应有联系?”赵涛赶忙问。

“有啊,他最近出国了,过几个月才能回来。我小儿子在北京读书他资助了不少,要不然凭我这条件两个娃子读大学供不起呢。”

赵孝义与赵定应有那么密切的关系,这是赵涛没想到的。他要了赵定应电话就走了。

赵定应是赵李村走出去的大老板,和赵孝义从小同学,孝义是个很称职的小叔叔,照顾定应这个远房侄儿不少,两人关系最好。赵定应考到北京对外经贸大学读书留在北京,现在据说是北京某房地产公司老板。赵李村的通村水泥路就是他捐资修的。

赵涛把这情况告知赵显耀,赵显耀按赵涛提供的电话号拨了几次都是提示:你拨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请稍后再拨。

赵显耀布置新谱名人榜要给赵定应写一页。编写组谁也没顾上翻看那本老谱复印版。

4

半年后的某一天,赵显耀在微信群留下语音讲话:“赵氏同根同祖的人员信息全部登录成册,《赵氏族谱》很快与族人见面,续谱伟业终将在我们这一辈完成……”后面就讲了续谱组委会如何克服困难,如何无私奉献之类的话。群里再次点赞刷屏。

紧接着召开赵氏家族续谱资料会审会议,说是审议,其实就是将已经写好的材料校对编辑成册,具体安排由赵想权负责撰写赵定应名人材料。

李姓续谱续四年,我赵姓不要两年就可出谱。赵显耀暗自得意。他打开手机查看家族群里的新消息,见有一不熟悉的族人邀请赵定应进入群聊,难道是北京大老板赵定应?惊喜的是赵定应还向他发来加好友的请求,他赶快按下“接受”。对方一会儿就反馈消息:叔叔好,您辛苦了。

不辛苦,你是赵李村赵立本儿子吗?

是,我爹就是赵立本。

你现在在哪?

我刚回北京,孝义叔儿子告诉我,您在主持续谱,老爷子辛苦了。

我就是动动嘴,那帮年轻娃子在具体做事。

进展咋样了?

基本上都弄好了,就是印刷资金还不够。

资金有困难您别担心,我最近要回老家一趟,我来解决。

赵显耀喜从心来,现在就等出现李氏家谱出版仪式一样的壮观场景,他将再次迎来人生的风光。赵显耀督促组委会人员加快了编写进度。

赵定应回老家来了。他告诉赵显耀先到镇政府和书记、镇长商量赵李村安全饮水工程开工事宜,回头再看望赵显耀等续谱组委会成员。赵显耀怎么会等赵定应先上门看望呀,他得知消息连夜就驱车回赵李村了。在赵定应回乡前几天,赵孝义两口子就把赵定应的老屋收拾得干干净净。赵定应老屋其实并不老,是十年前在原址建的四间两层小洋楼,父母相继去世后,赵定应把钥匙放了一套在赵孝义手里。赵显耀直接把车开到赵定应老屋门前。刘敏与几个年轻媳妇儿在掌厨。赵定应交待自已难得回家,让赵家的人都在他老屋聚一聚,一起吃顿饭。

赵显耀落座不久,赵定应父子谢绝镇政府为他安排的午餐,赶回与族人共进午餐。一顿饭进行了很长时间,赵定应一口乡音,与大家都显得很亲热。

“显耀,谱续好了吗?”赵明盼这时问起大家都关心的话题。

“好了,现在只等印刷,我专门回来就是与定应商量这事。”

“明盼太爷,你可是续谱领导班子成员,‘中顾委委员’啊。”一个上过高中的年轻媳妇开玩笑。

“什么顾问委员,我咋不知道?”赵明盼看来真的不知道自已是续谱组委会顾问委员。

“考虑到坐车等等不方便,平时我们没麻烦您。”赵显耀解释说。

“我不方便你们方便呀?谱都快续好了咋没见谁来问问我们这些老头子?你们把所有事都弄清楚了?”赵明盼不高兴,还有几分不放心。

“都弄好了,爷就莫多操心了吧。”赵显耀微笑着说。

“出谱前还是应该召集各支系族人代表及年龄大的老辈子一起认真研究,核对、审阅,做到万无一失,要留给赵氏后人一本高质量的《赵氏宗谱》。”

赵孝义话音一落,赵定应不紧不慢地接过话茬:“我赞成孝义叔的意见,家谱要全家族共同认可才好。”

“我也赞成,印刷前可要好好看。”

“……”

这群人也太过分了,特别赵孝义,穷的让共产党盖房住,还有啥资格说三道四?赵定应这个大老板说了话,赵显耀不好独断专行,挤出笑容说:“定应回来了,我们爷孙两个,还有续谱组委会是要商量的。”

“不管咋商量,出谱前要召开族人大会,大家都姓赵,家家户户都把交给你们,你们干活开的有工钱,不是让你们几个人随便代表所有事情。”赵明盼态度很坚决。

赵显耀觉得在家族中的权威被侵犯,心里很愤怒。

吃过晚饭,大家各自回家了。赵显耀、赵定应、赵孝义三人坐在一起商谈家谱的事儿。

“侄儿子回老家很忙,我专程回来把续谱的事亲自给侄儿说说情况。”赵显耀直接入正题。

“所有入谱资料全部整理好,并拿出了样本,现在就是与印刷厂洽谈印刷。”

“我说过所缺资金我解决。”赵定应给了赵显耀定心丸。

“必须召开族人代表大会审核后再定印谱的事。”赵孝义不是提建议,而是再次表明态度。

“没那个必要!”赵显耀态度也很坚决。“组委会一班人水平不差,大家来审阅,七嘴八舌听谁的?召集族人开会在哪儿开?请车、管饭费用开支从哪儿出?”

“照您那么说,谱写的对错好坏都得认?”赵孝义毫不退让。

“你不想认可以不认,十石芝麻少一颗不会少斤两!”赵显耀可真火了。

一直没言语的赵定应起身打和牌,给二位长辈每人上支烟后轻声细语地说:“孝义有话好好说,叔把赵氏家族组织起来很不容易,我们都该感谢叔。在你们说的基础上,我也提点建议供叔参考,谱的内容终归要与族人见面,大家想先看看也是可以的。我们把分居各地的族人代表接回老家聚一聚、联络下感情也是可以的。”

“吃住费用咋解决?哪些人参加?说事容易办事难啦!”赵定应发了话,赵显耀无可奈何地说。

最后确定国庆长假接各支系代表回赵李村审定《赵氏宗谱》,由赵孝义负责安排食宿,所有费用赵定应赞助。赵显耀虽不乐意,也只好安排赵想权把资料全部汇集,并复印十多套。

5

族人代表大会如期在赵李村村委会举行。赵九梗、赵明盼戴上老花镜首先翻看赵氏支系信息表,发现二十世以下才有名字信息登记。他俩是二十三世,名字登记在册。

“一到十九世记在哪儿?怎么没找到?”赵九梗问。赵想权解释说:“二十世以上我们也不知道,族人自已也不知道,没办法登记。”赵九梗生气地问:“你这谱统统从二十世划线记载下来的,难道所有族人都没有一世祖?这族人是半天空下来的?无根无襻儿?”赵九梗边说边把桌子拍得“咚咚”响。接着满屋子热闹开了:

“这叫啥谱啊?这记的啥名堂?”

“这叫续谱啊?说赵氏人口普查都不确切,人员关系都没记清楚,看不懂谁是老子,谁是娘,谁是谁媳妇。简直乱弹琴!”

“这不是续谱,名人榜就占了一大半,有的个人事迹介绍多达三千多字,这到底是续谱还是借续谱向族人、后人标榜自已?!”

“这赵氏源流写的也不对呀。怎么生拉硬拽说我族是赵匡胤后裔呢?要有历史根据啊。”

“这谱没啥看头,也不用印刷了,我们支系撤回,把我们交的钱退给我们。”

有位七十多岁的邻县族人从挎包里拿出一红布包裹,小心翼翼地打开说:“这是本族光绪年间续的谱,与你们的草稿核对一下。我请问理事长,我们的堂号、郡望是什么?我们的始祖是谁?你们世系表没记载呀。老谱一到十九世记载清清楚楚,你们为什么不衔接清楚而以二十世划线记载?什么意思?你们是根本没有老谱,还是不讲续谱的章法?”

接着,又有人发问:“请问理事长,名人榜里全部标榜的都是有钱、当官的。有的当包工头的虽然有钱却赌博成性,拖欠民工血汗钱多年不给,还雇用打手殴打人家,戴过手铐、进过拘留所,这样的人难道也是榜样?”

“上族谱名人榜,思想上必须是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守孝道、爱家庭,曾为国家、社会作过特殊贡献的,不能你们想写谁就写谁,要全体族人评议通过,仅看权、钱是不可取的!”

突如其来的发难使局面一时无法收拾,赵显耀本以为此时族人会捧他,敬他,臣服他,怎么会是这种结果?耳朵里接着射进更难听的话:“这是借续谱名义树个人形象”“打续谱旗子敛族人钱财”“不懂装懂乱编谱”。

赵定应也弄糊涂了,赶快从族人手中接过族谱草稿看究竟。

一会儿,赵定应明白了,老谱清楚记载了一到十九世的情况,他也看过赵孝义整理的资料,里面把世系关系梳理得很清楚。赵显耀他们根本没看老谱,也难怪族人有意见。

这时,有几位族人愤怒地说:“把我们出的钱退了,这样的谱我们不要也罢”。

委屈、尴尬、难受,赵显耀觉得有生以来第一次这么失败,他后悔像当年在位时习惯当甩手掌柜,过于相信组委会一班人的水平和责任心,后悔自己不认真研究续谱的讲究。

“族人们不要激动,大家聚在一起不容易,续谱本身不是最终目的,续谱是让大家认识到有同一个祖先,有血缘关系,目的是敦亲睦族,有什么问题坐下来好商量,今天请大家回来就是商量续谱的事情嘛。”赵定应毕竟是京城混得开的大老板,他的话还真管用,大家伙儿各就各位不吭声了。

赵定应贴着赵显耀左耳嘀咕了几句,赵显耀连连点头。赵定应扬了扬手中的《赵氏族谱》样稿,轻声细语开了腔:“请大家来,就是审定这本初稿,大家有什么意见建议提出来共同商议,正确的坚持,错误的纠正。相信我们一定能够续出高质量的《赵氏族谱》留给后人。”

赵定应的话获得一片掌声。

经过两天的讨论,特别是赵定应、赵孝义与参会族人代表尽力沟通,对编撰《赵氏族谱》组织人员进行了充实优化。

大家肯定了赵显耀组织续谱已经取得的成绩,同意他仍然出任理事长兼主编,增补赵定应的儿子——北大中文系毕业的赵佳文为常务副主编,并代写《谱序》,署名还是赵显耀,赵想权改任名誉主编;指定赵孝义的女儿、人大历史学在读博士研究生赵洁负责撰写《赵氏源流》;增补赵孝义和邻县另一持谱人为副主编,负责研读老谱,彻底厘清世系关系;重新评定《赵氏优秀人士》上榜名单,重新将有贡献的抗战老兵、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还有孝老爱亲的个人、勤学苦读的学子等代表性人物,纳入评定范围。

赵显耀还是被评为优秀人士。赵定应本人表示不参与优秀人士评选,他的观点是个人前途紧系于国家的发展,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归功于分享了时代的红利。他强调新谱要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先进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修订族训家规,族人要更加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赵定应还婉拒参与续谱组委会,表示续谱缺口资金全部由自己承担。

难怪赵定应书读得那么好,还能在北京混得那么牛,赵显耀彻底心悦诚服了。他想起一句玩笑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滩上。时代的浪潮确实早把自已拍到沙滩上了,数赵氏风流人物,真要看年轻一代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