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堵河》的头像

《堵河》

内刊会员

散文
202207/12
分享

南山行

李传喜

乡里乡亲

那一年的中秋时节,我们四人结伴,游访竹山县的南部,经历了几日深入高山乡村生活的乐趣。领队的县摄影家协会主席贺茂棠家住南山乡,素称“父子摄影家”的汤国祝、汤明一起随行。作为家乡,我们虽然对南山并不生疏,但每一次的经历总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南部山区是指县城以南的竹山地区,主要包括上庸镇、官渡镇和柳林乡,是全县风景最为集中、最为秀丽、最有特色的地带,沧桑古镇上庸,“天然动植物园”九女峰森林公园、文化古镇官渡、鬼斧神工武陵峡、绝壁天成瓮子口、柳林古盐道、民主绮丽溶洞等,都散落于南山一线……“官渡府,峪口县,田家坝是座金銮殿,无事不到外国转”,一段曾经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对南部山区的注解可窥一斑。

南山之行100多公里都穿行于堵河两岸和在崇山峻岭、峡谷河道之间,驱车时而“云端”,时而“谷底”,一路风光,一路险途,一路惊心,一路仙境。

堵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之一,古名“武陵水”、“孔阳水”,俗称“陡河”,由神农架大九湖发源,接洪坪后横穿柳林乡和官渡镇,贯穿竹山全境。上世纪以前,南部从田家坝(现上庸镇)以上无公路,进出深山的物资运输主要依赖于堵河,水运直达黄龙滩。随着南部公路纵深贯通,加之水利水电的开发利用,早已告别水运,堵河纤夫和船工号子成为久远的传说。

如今的堵河,宛如空中飘逸的绿色绸带,变幻莫测,缠绵于南部山区曲曲折折的百里风景之中。南山旅行,遇到宽敞的地段,可以下车一睹堵河风光、山川奇景。在悬崖峭壁边放眼眺望,壁立千仞,峰峦叠翠,苍茫萧瑟之间,堵河、峰峦、绿色、蓝天……犹如一幅壮阔的画卷,让人情不自禁涌发出一种沧桑感、质朴感、豪气感和亲近感。

车行间云端盘行、险象环生的道路似乎减少,溪流潺潺,鸟儿唧唧,空气中散发着山野里各类花草的沁香,也不时嗅到阵阵稻谷飘香。沁心氛围中,笔者的脑海里似乎沉湎于梦中,过往脑海里的行程仿佛是多年前”勤工俭学”跑邮班,徒步而过的田家坝、两河口、九华山、桃子湾、磨滩、峪口、洋滩、松树岭、百里河、新码头、百步梯、白河口、老码头…地名地貌虽已变迁,记忆却不遥远。

田家坝是一个千年古镇,一水之隔分为南坝、北坝,那陈痕光亮的青石老街、古色古香的木板门、静幽的黄州会馆、淳朴友善的街坊犹在眼前。曾经,缓步走下青石坎,来到堵河岸边等船看景,期待的眼光远望着河对面,追随着渡船离岸、艄公表演,但见拿着长长撑杆,沉稳的神态、利索的动作、优雅的姿态,如同掌控着水面“魔方”,使满员的渡船稳稳靠岸……如今,原汁原味的老街古镇带着记忆,已经被湮没在碧波荡漾的堵河之下,一个欣欣向荣的移民重镇开始崛起。

经过文化名镇官渡镇,建设中的官渡镇新居与老街景象又在脑海叠加。悠悠哉哉的吊桥、民俗浓厚的老街、民间艺术的韵味、迷人的旅游风韵,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当地一位有识雅士兴建的秦巴民俗博物馆,汇集不少文物精粹,堪称秦巴文化的宝库。还有引人入胜的旅游胜境武陵峡、驴头峡等寻奇探险景观。行驶在官渡河、梁家河畔,忆想起此地一度火爆的漂流旅游,多年前,经当地就职的好友邀约,促成一次快乐的漂流之旅……

随着行程的深入,深山峡谷气息更加浓郁。因了堵河水的滋润,沿路散发着潮湿的清新,我们陶醉在淡淡的花香之中,深邃寂寥间给人别样的感觉。道路两旁或狭窄,或开朗,或荒芜,或丰润,路边山腰的老土屋、新瓦房在眼前掠过。高山地区正值的秋收时节,但见路旁金黄的稻田,成熟的玉米棒,不时看见乡民忙碌的身影。

我们走走停停,下车活动活动筋骨,与路边或忙或闲的乡民聊几句,抓拍一下照片。我们还走进稻田,看着一家人割稻谷、板仓、拢谷杆,各有分工,和谐有序。主人家看见我们,用当地口音与我们热情打着招呼,一声“请问客人从啷个来的嘛?”拉开交谈,让我们感受到深山乡村温馨的气氛。沿途我们不断拍到乡民在地头、在稻田辛勤劳作的画面,那种朴实、真切、美丽的场景,仿佛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再现。

到达墨池正午偏后,山里暖阳融融。此地位于竹山县最南端,地处峰峦叠嶂、峡谷林海的盆地之中,形状如砚池,俗称“墨池”。我们身处群山间一条似街非街的民居地,周边的奇峰秀岚近在眼前,老屋的瓦梁晾晒的辣椒分外亮眼,乡民忙乎的身影伴着乡音俚语,此景此刻不禁使人心旷神怡。此后几天,我们进一步体验到“青山相对溪游龙,寂野翠色冲奇峰;十里路径行人稀,偶见炊烟飘云中”的妙境。

由于贺主席是“本地通”,我们很快在乡民家安顿了下来。大山深处的生活别有情趣,每天面对的是百分百的纯天然氧吧,远离喧嚣的宁静,养眼怡心的山野,随遇而安的自在,温暖惬意的情调,真情朴实的交流。我们的镜头里,装不尽宽敞的绮丽风景、老屋道场、绿油油的菜园、多彩的田地、暖暖的农居、纯朴的风情、憨厚的乡民、兴趣盎然的少年……还有房檐下金灿灿的玉米,厨房里红彤彤的灶火,乡嫂的灵巧的身影,都成为我们捕捉的瞬间。

遥想数十年,深山换人间,昔日的深山僻壤已蜕变为开放富足的新农村,随着党的富民政策深入落实,相信明天的南山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高山草甸

如果你没有去过呼伦贝尔,假若你对大草原情有独钟,你可以到秦巴深处的“高山草甸”体验一下那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牛儿跑”的“准草原”风情,也别有一番情趣。

“高山草甸”是湖北省迄今发现的最大的连片高山草坪,深藏于海拔2700多米的深山,风景独特而位置奇险,虽有竹山县、竹溪县两条线路可达,但极少有人前往。“高山草甸”又被称为葱坪山,从柳林乡洪坪的墨池上山,道路更为崎岖,轻装徒步也需四、五个小时。

南山之行中,我如愿探访了令人神往的高山草甸。

墨池是名为“令牌寨”奇峰下的一个小村。得力于贺茂棠主席的熟人熟路,我们在墨池寄停了自驾车辆,搭上当地乡民的拖拉机,直奔高山草甸脚下的长村坝。这是一段曲曲弯弯、坑坑洼洼的山路,坡道多,又因暴雨的侵袭损坏,我们不得不多次全员下来推车。老式拖拉机带着“嘟嘟嘟”的刺耳“伴奏”,窄小的车厢使人蹲坐不安,即使这样大家仍然一路谈笑风生,看着路边绿色的景致,吸收着山间田野花香果芳,不时与擦肩而过的老乡搭讪几句,听着当地口音的欢声笑语。心情舒坦,时间也过的快,走走停停地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住宿之地。

只见一排五厢土坯房,掩隐在一片果树、竹林之中,很是幽静;门口的道场和几条长凳的笸箩、簸箕里,晾晒着五颜六色谷物或干果,空气里飘溢着浓浓的乡村气息。这是村干部董存新的家。当晚,热情好客的主人以地道丰盛的农家餐招待了我们,并告知父子俩将一起带路陪我们上草甸,让我们很是感激,也急切盼望着新的一天来到。

第二天凌晨,当空寂的高山之顶露出曙光,我们一行六人带着行囊和足量的食物已经出发。遥望神秘的高山草甸,大家踌躇满志,大有西天取经的架势。虽然没有神仙保佑和孙悟空护驾,但是有董家父子做向导,我们信心满满。

秋天的高山清晨,空气里渗透着湿润,寒气阵阵袭人。旷野里只有纷踏的脚步声、偶而的鸟声,假如一个人独行在这幽暗的山野,还真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导游介绍说,我们这里已多年没有人上过草甸,只能凭印象感觉来探路,沿途虽然有稀少人家,但到达山顶的道一直是崎岖不平。他十岁开外的儿子很懂事,紧随大人们不说话,手里的砍柴刀却没有闲着,利索的动作不亚于父亲。

时而短暂的顺脚路,时而杂草丛生的荒坡,时而遮天蔽日的树扒,时而颤巍巍的趟溪水、过朽木桥……走走歇歇,说说笑笑,累也愉快着。导游父子毕竟是常年山里摸爬滚打,一人拿着一把柴刀砍树枝、劈刺架、探草深,为我们带路显得轻松自若。

高山生态丰富,我们却无暇细致欣赏。探路渐入佳境,经过原始森林,丛林茂密深幽,蔽日遮天。但见参天的、斜倚的、躺卧的或大树或朽木,都是满身沧桑,有的还攀附着绿绿的青苔、肥润的野菌、翠弱的小草,给人一种“寒风萧瑟阴气凉,草木摇落不见光,空山幽暗不见人,罕有鸟影少声响”的意境。我们对着古树朽木、奇景异色选角度、调光圈,犹如考古般进行琢磨,摄入镜头珍藏。

在阴森森的树林里行走,我不时在遐想,是否会有豺狼虎豹出现?仰或《西游记》中的妖怪显身?更有神农架的野人是否会迁徙“潜伏”到这高山老林来呢?这时候,突然听见前方有异样声音传来,我们不禁有点惊悚,随后一个肩负背篓的农妇走出来。我还沉浸在神游中,猜想她会不会是妖怪的化身呢?到近前打过招呼,才知道是当地采药的乡民。喧寒之间,我为这些代代顽强生活于深山的村民肃然起敬。

历经几个小时的曲折坎坷,我们从深深的荒树林钻了出来。这时眼前一亮,仰望蓝天白云之下“高山草甸”近在眼前,顿时忘记了疲劳,激动地加快速度在棘荆山花中“冲刺”。谁料想,上山后却是又一片茂密的灌木林,真是山外有山、林外有林啊。当终于踏进草甸,蓦然回首,大有“披荆斩棘探险来,历经艰难坎坷道,天外有天云深处,高山草甸任逍遥”的感慨。

摇曳的蒲公英、缤纷的山野花首先笑迎着我们。放眼望去,天高云淡,宽阔起伏的秋色草地绵延于天际和群山之中,远望一棵伞形绿树独立,也许是这块偌大的高山草地的守护神吧?年复一年,她护佑着高山上的生灵,注目着领土上的一举一动,使这里免于外来的侵扰和破坏。我们惊叹,密林高山之巅,竟有如此广阔、宁静、独特的神圣之境。

忽然之间,只见远方的天边突然窜出一群动物,貌似向我们狂奔而来。见我们惊异,导游笑道:别怕,那是山上的“主人”前来欢迎稀罕的客人了。虚惊之间,几十头不同肤色的壮牛已簇拥到我们面前,并且鱼贯式的涌动,以至于我们因紧张而显得“手足无措”。当“热烈”的场面平静下来,看着群牛有的英姿勃勃、有的顶天立地、有的威风凛凛、有的气定神闲的情形,我们忍俊不俊,猜测群牛常年孤处荒野中,对偶然来客自然激动,那狂躁的应该是冲动,不安分的是撒欢,引颈发声的是献歌,相互碰撞的是表演,也有淡定吃草的可能是腼腆……牛群的热情让我们忙不迭的左顾右盼,狂拍猛照,“咔咔咔”的快门声此起彼伏。

这是一段让人欢愉而难以忘怀的相聚场景。当高潮散去,一直围在我们旁边的牛群三群五伙地陆续离去,但仍然有几头牛一直不舍地相随在我们身边。我们很惊奇于高山草甸的牛群,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海拔高,基本不长树木,也没有凶猛野兽,所以一直是一个天然牧场。每年春季,就近的住户就把牛犊子赶上山,任由牠们自个生长,偶尔也放放羊,到了秋冬年尾,老百姓再上山把已成年的牛领回家,草甸上就形成了牛羊成群不衰的情形。

在温暖的阳光下,远远近近的牛们悠闲自在地吃草、嬉戏,它们也如同一群远离父母、少小自我成长的孩子,经风雨,见世面,长年在野外天当床地当房,绿色食物不定量,和睦相处,悠哉乐哉,每天在高山草甸上演独特的情景剧。

我们在广阔的”高山草原”活动了两、三个小时,大家不敢走离太远,只能在有限的视线内聚聚散散,远去近来,看天品地,追牛顾人,悬崖览山,观峰赏景,愉快地穷尽力气……期间,我们小憩,憨厚的牛们还给我们演了一个小插曲:大家集中解决饥饿后,清理垃圾准备出发时发现,周边干干净净,装食物的废弃塑料袋一个不见,大家面面相觑是谁打扫了卫生?结果发现,一头牛的嘴里还在细嚼塑料袋碎片,原来是这些可爱的家伙在山上食物单调,把食品塑料袋当作美味佳肴全部享用了。

大自然真是神奇,总是给人类制造一些新奇惊奇,“高山草甸”正犹如神来之笔。我们相信,野趣之间一定有着待发现的宝藏,艰难之旅也是户外探险爱好者的向往乐园。虽然贪恋这别有洞天的高山美景,因天色渐晚,我们也不得不下山返程。高山草甸之行,一场美好的际遇,为我们留下了惊险而不失安逸,枯燥而不失变化,静寞而不失快乐,纯净而不失芬芳的特别记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