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国
荞 麦 情
“荞麦地里蓼子花——人家不夸自己夸”。蓼子花凭着自己高大的身躯、艳丽的花朵,在荞麦地里格外耀眼,而荞麦甘为蓼子花的陪衬。
作为粮食,荞麦是杂粮,而且是小杂粮,是名符其实的配角。然而,就是荞麦,不起眼的小杂粮,帮助我们一家人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1980年6月,竹山开始推行“大包干”。生产队下放时,将粮食、生产资料按照工分和各户经济余缺情况,一次性分解到户。我家6口人,工分少,还欠生产队103元3角7分钱,因而仅分得90斤苞谷、5亩2分已经撂荒一年多的劣等地、9个共计1亩1分全队最远最高的冷水田。队长还以我家欠队里钱为由,将90斤苞谷没去了。那时我17岁,我最小的妹妹6岁,还有两个弟弟。好在那是一个水丰草茂的季节,我家依靠大量的野草和向亲戚讨借的些许粮食度过饥荒,还播下了向朋友借的5升荞麦种子。荞麦不到一个星期就全部出芽,由于是撂荒地,草比荞麦苗还要密。我们全家人,包括妹妹,天晴下雨都忙着扯草。不等第一道扯完,第二道又起来了,连续扯了五道,直到草无力再长。我们见证了荞麦出芽、生长、开花、结果、成熟的整个过程。
荞麦收成淡薄,但是这年8月我家打了5担多荞麦,扁桶、晒席都堆满了,着实是一个收获季节。从此我家不用吃野草了,吃上各式各样的荞麦宴,什么荞麦糊、荞麦面籽、荞麦火镰、荞麦角子、荞麦煮角子、荞麦包子、荞麦馍等等。
我对荞麦感情深厚,了解了一些关于荞麦的故事。据传,一次,宋太宗及杨家将被辽军围于雁门关,几近断粮。太宗半饥半饱,全身无力。士兵也大多体力消耗殆尽,战斗力大减。此时,百姓拿出当地苦荞支援将士。饥饿多日的宋军吃了顿饱饭,太宗更是赞叹荞麦香醇味美。几日后,太宗体力充盈,受伤的将士不治自愈,军队战斗力得到恢复。众人无不称奇,认为这是上天在保佑大宋,就将苦荞称为“救皇粮”。后经几番苦战,杨家将击退辽军。得胜回朝后,太宗念念不忘,御书“中国第一荞”赠送当地百姓。
荞麦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也具有较高药用价值,但因产量低,种植的人越来越少,也更显金贵。
我对荞麦有一种难以取代、难以割舍的钟爱,不仅因为荞麦救了我一家人的性命。
野辣菜
很多人喜欢春天去挖野菜。殊不知,在寒冷的冬天,田野里还有一种野菜值得人们去品尝,那就是野辣菜。一个“野”字和一个“辣”字,形象地诠释野辣菜的特性。
它的确“野”。生长充满了野性。野辣菜是田野里自然生长的植物,无人种,无人管。大自然实在奇妙得很,秋天,阵阵秋风刮过,那些野辣菜、焊菜们仿佛受了某种刺激,争先恐后地从土壤里探出头来了!原野里,田埂上,河岸边,到处都是它们摇曳的身影。长相透着野性。乍看野辣菜,有点儿像油菜。但它叶色不像油菜那样葱绿,叶面也不像油菜那样润湿鲜亮。也许是经历风霜的缘故,它的叶色绿里泛紫,青中含红,叶面凸凹粗糙;它的叶边呈锯齿形,但锯齿不太整齐。它的茎和叶子上都长有短短的刺毛,看起来坚硬,用手一摸,却有绵软光滑的感觉。
它吃起来“辣”。刚刚采挖回来的野辣菜是不能入口的。它味道青涩苦口,辣味极浓,就是加工时,也呛得人眼泪鼻涕直掉。清洗干净之后,经过轻微焯水后,用鲜野辣菜炒回锅肉,或者作凉菜碗底子,虽然风味不错,也还是有明显的辣味,只有腌制或是泡制20天左右成为酸辣菜以后才会更好吃。
记得上小学时,到了冬天的某个周末,母亲对我说:“老大,和弟弟一起到田里挖些野辣菜回来,妈给你们腌咸菜。”于是,我和大弟弟就裹紧身上的小棉袄,拿着小铁铲,提着小竹篮,走进了村前的田野。
冬天里的田野,寒冷、空旷、寂静。河道、池塘、水渠的边上到处散落着亮晶晶的尚未融化的冰块。田地里,麦苗、蚕豆苗和油菜苗叶子都顽强的挺立在凛冽的风霜中。野辣菜们星散地生长在田埂上、麦地里和油菜间。它们褐绿色的四五片叶子平展展静悄悄地紧贴在潮湿的地面上,一动也不动,像卧在草丛中的小兔子,生怕被人发现而连根挖起。只有水塘南边朝阳生长的那些野辣菜们不同,它们平时享有充足的阳光,所以个大叶大,在寒风中肆意招展。当然,这儿的野辣菜也最易被人掳走。
我们兄弟俩弯着腰,低着头,在田间、地头、沟坎、塘边搜寻着野辣菜。不多久,大大小小、青青紫紫的野辣菜就装满了小竹篮。回到家,将野辣菜切去泥根,摘去黄叶,清洗、切碎,然后拌上细盐、生姜末、辣椒面,再严严实实地装进瓷坛子里。放置20天左右,把腌出的卤汁倒尽后,野辣菜便成了酸辣菜了,便可尽情地享用了。
酸辣菜蒸、炒都好吃。烧饭时,用小瓷碗装上半碗酸辣菜,倒上一点芝麻油,然后放在饭锅里蒸。饭烧好了,酸辣菜也就蒸熟了。当你揭开锅盖,闻到酸辣菜那种穿鼻的香味,看到那黄中泛绿、晶莹剔透的酸辣菜,你一定会垂涎欲滴。
将锅中放入少许清油,烧热,放入瘦肉末,加入葱末、蒜末等佐料,炒熟后,再放入酸辣菜轻炒,就成为极品酸菜肉末;也可以将瘦肉末换成粉条,就成为蚂蚁上树;还有直接清炒酸辣菜。它们既可以用来当饮酒的佳肴,也可以用来作吃饭喝粥的佐菜。用酸辣菜当馅做包子,也是不错的选择。假如你要吃酸辣菜,可千万别急着吃,一定要一点一点地慢慢品尝,其中有十分丰富而圆润的味道哟!
漫话地耳
前些天,吃到一盘堪称美味佳肴的“地耳鸡蛋米”,勾起了我的回忆。
地耳,是真菌与藻类结合的一种共生植物,生于地上,形似木耳,色似木耳,有称作地软、地木耳、地皮菇、野木耳、地见皮、地钱,也有称作天仙菜、绿菜。《本草纲目》上叫“地踏菰”,《养小录》中称“地踏菜”。
改革开放前,人们为温饱奔波,地耳是许多农家重要代食品之一。春夏时节,雨后湿气蒸腾,地耳便突然冒出来,滑溜溜,水灵灵。我常常和小伙伴们上山采摘。我们猫着腰,仔细地寻找着。每发现一处就大叫起来:“哇,这儿好多呀!”小伙伴们一下围过来,轻轻地拣。边拣边玩,我们的小竹篮不知不觉就满了。
地耳从山上捡来,里面有很多沙子,不洗干净,吃时会碜牙。洗的时候动作要轻,洗上八九次,入锅,稍微焯一会儿,捞出。调上盐、葱花和醋,再滴上几滴香油,就可以享用了。吃起来清凉爽口,润滑香甜。清代王磐编纂的《野菜谱》中收录了一首《地踏菜》歌词:“地踏菜,生雨中,晴日一照郊原空。庄前阿婆呼阿翁,相携儿女去匆匆。须臾采得青满笼,还家饱食忘岁凶。”歌谣记述了地耳救荒的情景,可见,地耳很早就是饥年重要度荒的天然野蔬。
地耳肉质虽比木耳薄,朵形比木耳小,味道不如木耳,但却是一种营养丰富、充满山野风味的佳蔬。据科学分析:地耳含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维生素、蓝藻素及钙、磷、铁等各种营养成分。尤其含钙特多,每500克含钙2000多毫克,在蔬莱中极为少见;蛋白质含量高于黄豆,碳水化合物高于许多蔬菜;提供的热量也相当可观,1个成年人1天吃1公斤鲜地耳即可满足需要。还含有肝糖等成分。在营养价值方面,它同木耳、发菜不相上下。曾作贡品,充作御膳。宣统皇帝的菜单上,有一道菜叫“鸭丁熘葛仙米”,就是用地耳做食材。
地耳,可以凉拌、热炒、熘烩、作汤、作馅,可荤可素,味道均佳。地耳以鸡汤下食,滑脆鲜美,味佳甘香,为山蔬第一;以精猪肉烹炒,鲜透齿颊,满口生香,尤其用鸡汤汆之,更是味盖参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