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叶舟的头像

一叶舟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12/02
分享

品读杜甫,感悟人生

小时候读杜甫的诗,如牧童骑牛摇头甩尾,只是简单会读,却不懂品,更不知忧愁是何滋味;如今经历了事阅历了人,再读杜甫的诗,自然就增加了品的味道,一些思想便油然而生,甚至有些想法还比较稀奇,让人见识一个不一样的“诗圣”。

有人说:一个人的诗,便是其人生的真实写照。这句话一点不假,诗中意境反映的是人之心境。杜甫的诗,也是他人生的一个缩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开挂的起端,逐步走向沧桑而又孤勇的结局。

早当立志更存高远

有人天生就是含着金钥匙粉墨登场,杜甫绝对算一个。

五岁便能领略剑器浑脱舞,七岁咏凤凰,小小童年过着“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的无忧无虑生活。更有诗为证: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是杜甫暮年漂泊到江南一带时感伤而作。诗中分别提到三个人物,你道他们是谁?岐王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隆范,属于皇亲国戚;崔九说的是中书令崔湜之弟,典型的高官门第;君便是李龟年,当时的著名歌手,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明星,如今追星尚且不易,更何况早在千年之前的唐朝。可见杜甫这把“金钥匙”不一般,既得益于自身才华横溢,也得益于他的家庭地位,方能在这些达官显贵的府邸做到寻常见、几度闻,令人好生羡慕。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也自夸到:“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正源于这样的开局,杜甫的心气神是很高的。至于高到什么程度,在他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便能深刻地体会到。也正源于这样的际遇,在他的理念里,百分百是要干大事。这件大事便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意思是说辅佐君王统治好国家,使皇帝的功绩在尧舜之上,使社会风俗变得敦厚淳朴。

很显然,这是杜甫的人生志向,也是他的政治抱负。虽然穷其一生未能实现这一远大理想,从憧憬的政治家变成一位伟大的诗人,个中演变也是值得深思与学习。

许多年轻人迷茫过:立志,谁不会?立大志远志,谁也都会。但天马行空,立了实现不了,立了又有何用,还不如切合实际,走一步瞧一步,干一步看一步,目标完成到哪里算哪里。这是眼前思维,毫无长远目光,也就等于把自己困惑在短暂梦想之中。

关于立志的话题,曾有品阶之说:立大志,可处中品;立中志,可处下品;立小志,则是无品。也就是说立大志,付诸行动后不一定能够实现,但你至少是在围绕大志这一目标不断努力奋斗,即使达不到上品这一档位,你也可以达到中品。反之立小志,你将面临的就是无品可言。

杜甫之所以能够完美地收获后人赋予“诗圣”这一光荣称号,这和他高大的志向是密不可分的。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他创作的灵感、素材均来自实现人生抱负路上的所遇所见所感,其中“三吏”“三别”更为深刻记录当时水深火热的百姓生活,堪称世间不朽之作。试想,假如杜甫的人生选择是教书先生、山野村夫或其他默默无闻的角色,他的人生轨迹也就彻底发生了改变,更不可能将这种爱国情怀深深地刻入骨子里,写进他的诗歌里。因此,他的理想未能成就上品,却因为理想这条路造就了另外一个上品。

当然,成功的案例也有许多,不妨列举两位伟人立志的故事。16岁的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学堂入学考试时作了一首言志诗,名为《咏蛙》。其中有两句这么写道:“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气势气场气魄,与生俱来,彰显出伟大领袖毛主席非凡的气质,面对财狼虎豹、日寇侵略毫不畏惧,救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缔造出一个新中国。12岁的周恩来在上修身课时,面对校长“为何读书”的提问,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心之所往便人之所向,奔赴法国勤工俭学、投身革命蓄须明志、日理万机夙夜在公,周总理的国之风范广为佳话,深受万众敬仰与爱戴。

由此可见,处于人生初期阶段,便要学会早立志,且当存高远,为之奋斗终生,方能无悔人生。

旅途漫漫风光无限

在奋斗人生目标的旅途上,杜甫走的是寻常路,他没有偏离那个朝代的游戏规则——漫游。

漫游似乎是唐朝时期文人骚客的“标签”。它除了增长见闻、丰富阅历外,还是在一个特殊背景下存在的,那就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在中国整整实行了一千三百年,对历朝历代选拔官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在唐朝初期刚刚确立这一考试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试卷”是没有密封的,考生姓名一栏在阅卷官面前是一览无余。假设这位考生是阅卷官认识的,或者是达官显贵疏通过关系的,亦或是考生本身就名声显赫的,诸类因素均会影响成绩的公平性。在没有人打破它之前大家都得接受这一现实,杜甫也不例外。

虽说他家境条件好,天资又聪慧,从小接触的朋友圈便很广阔,也很高贵。比如之前提到的岐王、崔九、李龟年等,就连郑州刺史崔尚、豫州刺史魏启心都曾夸赞他有班固、扬雄之风。刺史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一方诸侯,能够获得他们的肯定,可见杜甫在当地乃至周边地区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名声。但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天子在京民在野,这点名声是远远不够的,至少离他实现辅佐君王治理国家、造福百姓这一宏伟目标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他必须进一步扩大人脉圈,增加社会名气和地位,把自己这张“王牌”打磨得更加响亮。于是,杜甫开启了一生中美好、轻曼、洒脱的三次漫游。

第一次漫游他从河南老家跑到山西,再游吴越(今江浙一带),历时数年,好不风光。后被父亲喊回去参加乡贡,次年赶赴洛阳参加进士科考,结果名落孙山。也许是少年得志,也许是胸襟开阔,应举不第并没有影响杜甫的心情,他收拾行囊,邀请好友,游走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在其父亲的地盘上,过上了几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早年期间几篇脍炙人口的诗篇。在第三次漫游中,他相遇了李白和高适。话说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虽然当时已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处于事业低迷期,但在杜甫的眼里,李白就是诗坛中的偶像。得遇良缘,岂能错过?有酒有诗、畅游梁园、访仙问道,一路好不快哉。正如诗云: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三次漫游,大约十五年光景,正值大好年华,寄情于山水之间,赋诗于大地之上,这是诗人的浪漫,也是诗人的情怀。他们的行为艺术是欣赏,因为他们知道,一些风景错过便是永远错过。

反观现如今,忙忙碌碌的各行各业,有埋头拉车的,也有抬头看路的;有焦虑内燥的,也有狂喜不己的;有一路坦途的,也有山路十八弯的……,他们也许是在破解一道奥数题绞尽脑汁,也许是在维持一家生计疲于奔波,也许是在研究一项科研紧皱眉头。谚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绝对不是人人都是那个“状元”。人生光阴其实很短暂,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更别谈明天与灾难哪个会先到来。所以要懂得经营生活,在努力奋斗的同时学会放慢脚步,欣赏沿路的风景,哪怕是一场心灵的放飞、一场无意的邂逅、一场简单的旅行,都能捕捉生活的气息,提升生活的品质,实现生活的幸福。

不仅年轻人,许多老年人的思想也已经得到解放,过着一种高级式自娱自乐的生活。乘着周末、节假日,三三两两,或一家人,或一群同事好友,郊游也好,远行也罢,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一辈子能看多少是多少。有人说这纯粹是一种生活享乐主义,其实不然,在物质基础满足的情况下,这才是生活的真谛。人生在世,图的到底是什么?有人回答很实际:养儿育女传宗接代;有人回答很明智:干事创业大展宏图;也有人回答很高尚:造福一方流芳百世。不管哪种回答,人的思想都是上流的,有了这样的好便期待那样的好,忙与累得昏天暗地,却从未去留意那些沿路的风景。哪怕和风细雨、秋叶落地、日暮西山等微之又微的自然现象,在诗人的眼里它就是诗,在作家的眼里它就是文章,而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它同样能够净化心灵、沁人芳香。

不同的是,你是否善于去发现,懂得去欣赏。不然杜甫怎么会在落榜之后,仍骑着骏马,追逐雄鹰,有些乐不思蜀之感呢?

面对挫折孤勇前行

纵使杜甫一身才华、满腔抱负,但他毕竟没有赶上好时代,仕途路上可谓一把辛酸一把泪。

漫游结束后,三十五岁的杜甫又迎来了一次政治机遇,皇帝下诏通一门才艺者可到长安来应试。他信心满满地去参加考试,也信心满满地交卷,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榜上有名肯定板上钉钉。然而,世道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因当朝权相李林甫担心能人、高人进入朝野,动摇他的根基,便想了一损招,回禀陛下“野无遗贤”。意思是说有才艺的能人异士朝廷都已经重用,朝野之外已经没有人才了。一个是滑稽之谈,一个却听之信之,可见当时的政坛已经腐朽到不可想象的程度。

然而,杜甫郁闷了,内心里纠结了很长时间,再也没有以前的意气风发和从容淡定。试想而知,本来信心十足,可以说持才傲物,一击不中没在意,二击掉入深坑被贬得一文不值,这得是多大打击?普通人一般是难以接受,有的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有的怨天尤人恨世道不公,有的认清事实掉头寻她路。而杜甫的抗压能力还算可以,因为他接受了现实。为了心中的梦想,他放下了曾经高傲的身段,放下了诗人应有的情怀,抛家舍业游走在长安这个权利中心,一边作赋,一边拜访权贵,终究无果,一困就是十年!

人生有几个十年?更何况在那个医学不发达、营养不丰富、寿命不长久的古代社会,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客居他乡,仕途失意,但人总归是要生存。杜甫除了政客之见、文人之略,似乎没有其他手艺,城里的活肯定是干不了,便到城外山上去寻找草药,第二天进城去卖,勉勉强强填充饥饿的腹腔,干着那些违心的事情,结果还是用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猜想杜甫能够识辨草药的功夫估计是在漫游期间游山玩水学会的,可见人还是得多学点技能,不然困顿的时候就黔驴技穷了。

皇天不负苦心人,更不会亏待那些坚守人,机遇的天枰终于向杜甫倾斜。唐玄宗准备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三大盛典,他把写好的三《大礼赋》敬献上去,得到皇帝的赏识,待命集贤院。一听集贤院的名字,大家都知道是集中贤人和能人的地方,这种地方被达官显宦盯上实属正常,更何况还有一个权相李林甫。所以杜甫的机遇再次昙花一现,参列选序,等候分配。意思是告诉你有当官的资格了,但要排队,而且聘不聘用那就是我说了算。说白了你想当官当什么样的官就看你巴结和贿赂的程度,这对于生计窘迫且文人清高的杜甫来讲,永远不可能有巴结和贿赂的思想。这一等就是四年,而且等来的官职是河西尉,类似现在的县长助理,工作职责就是迎来送往阿谀奉承。“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杜甫讨价还价后选择了仓库保管员这一所学无用的闲职。

正得益于这一闲职,杜甫得空回家省亲。阔别十载,虽不是衣锦还乡,但想到能够立马见到自己的妻儿,他心里还是蛮高兴的。可谁又能料想得到,前面等待他的竟是一场生死离别。刚进家门,便听见一片哭泣声,方知小儿子被活活饿死。辛酸苦辣麻,打翻在杜甫的五脏六腑,翻江倒海,说不上是何滋味。他用最卑微的梦、最孤高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唱响出这首忧国忧民、忠君思家、怀才不遇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形象地揭示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凯豁。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挫折,杜甫未言放弃,他孤芳自赏孤军奋战孤勇前行,除非死了,否则志向不能转移。人生无常,坎坷波折实属常态,如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变幻多端,唯一不变的就是那颗永恒的心。

颠沛流离初心不改

几经风霜,又逢安史之乱。杜甫虽没有官居要职,但他忧国忧民的初心从未褪去,在颠沛流离的暮年生活里写下了许多壮丽的诗篇。

在余生十来年的岁月里,“三操心”让我们更加深刻体悟到杜甫国之大者的深切情怀。首先最基本的操心便是一家生计。没有生活来源,战乱四起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根本发不出来,杜甫听闻家中叔父居住的地方山水富足,适合定居,便举家搬迁。可谁知道,到了地方后发现人烟稀少,物资贫乏,哪里有什么世外桃源,都是人间疾苦。“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在流离失所期间,许多朋友接济过他,每当送一些青菜翘头之类的,杜甫都要赋上一首诗来表示感激涕零。在他的心里可以想象得到,自己或多或少还是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官,日子都过得这么紧巴,那些老百姓的日子就更加艰难。

其二他操心的便是这个支离破碎的国家。朝堂昏庸腐朽,奸贼当道;国家烽火连天,摇摇欲坠。一个繁花似锦、安详宁和的中唐盛世被弄得乌烟瘴气、遍地尸骸,杜甫十分惆怅难眠,他想救这个国家却始终恨自己怀才不遇、抱负难以施展。有心无力的他只能握起手中的笔痛斥和披露当时上流社会这种丑恶的现象,希望以此警醒朝野。尤其是辗转到了四川成都,在浣花草堂里写下这最为著名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其三随着他一路漂泊,看到疾苦不堪、无穷灾难、忍辱负重的芸芸众生,不得不去安慰和发声。这能怎么办呢?国家如此,朝廷如此,世道如此,平民百姓的生活总要活下去,为了平静的明天、美好的未来不得不上战场,不得不妻离子别,不得不流血牺牲。于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简称三吏三别)横空出世,写尽了世态炎凉,写满了人间沧桑,在杜甫眼神里透露出无数的无奈与叹息。

读到这里的时候,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便是杜甫的夫人杨氏。在杜甫困顿长安的十年里,尽心尽责做好一名母亲的职责,在那个社会一个女人抚养几个孩子,生活艰辛不言而喻;在杜甫四处漂泊、寄人篱下的日子里,依旧不离不弃,而且时常在身边慰籍他那颗正在滴血、正在落泪、正在郁结的心,在背后给他默默的支持和莫大的鼓舞,可见是一位多么明事理、通人情的女子。这也许是她的初心,认定选择了便是一辈子。但对于杜甫来说,这也是干事创业坚定的后方,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单从这方面来讲,这也许是他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乱世中尚存的一点“幸福感”吧!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首《登高》,借景寓情,抒发出杜甫的真实写照。而这也仅仅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千千万万的百姓又何得“俱欢颜”,这依旧是个色彩般的向往。最终,在无休的战乱里,在无尽的漂泊中,杜甫凄凄惨惨戚戚的一生在北归途中低沉地谢幕。

写在最后

如果把杜甫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20岁之前是他学习成长的阶段,可谓勤勉务学、志存高远;20至35岁期间是他漫游人生的阶段,可谓意气风发、豪迈纵情;35至45岁期间是他困守长安的阶段,可谓惨淡人生、孤勇奋进;45至59岁期间是他颠沛流离的阶段,可谓痛心疾首、低沉呻吟。从傲骨凛然的凌云壮志,到孤勇无助的以诗执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由盛到衰的时势政局,更让我们看到了这位伟大诗人追求不懈、永不言弃的高贵品格。

人生一辈子,追求与奋斗,坚定与执着,在他的诗中,蕴藏着世人皆想的答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