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下,神农架北面,有个“山林四塞,有如房室”古称房州的地方,叫房县。房县有条古老古老的街,叫西关老街,分为下西关、中西关、小西关三段。西关历来有“川陕锁钥”之称,是古盐道、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历时三年修旧如旧的西关老街,有了一个新的诗意的名字,叫西关印象,它成了千里房县一张芳香诗意魅力四射的靓丽名片,吸引了八方游客。我还是习惯叫它西关老街,因为我见证它的存在已经30多年了。说它老,因为它已经老的只留下“印象”;说它老,因为它一直都在,陪着时光,见证历史风物;说它老,因为西周太师《诗经》编纂者尹吉甫在这里收集过民歌,汉代举国出名的孝子黄香就生活在这条街,唐中宗李显在这里御居14年。你说,它不老吗?人,越老越不中用,越老越修不好。老街,越老越有价值,老很了可以再把它修好。
艳阳高照,晴川历历,西关老街像一位时光老人卧在雎水之滨,阅读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阅读沉淀在街道上的历史,阅读房县人风花雪月的故事。
走进房县,随时可以感受到醇香的诗经文化,拜谒尹吉甫家庙,逛逛诗经广场,看看诗经小镇,溜溜沿河吉甫路,都是不错的选择,都能让你全身心沁满诗香。更有那条绕了几个弯,把县城揽在怀里的雎水,就是《诗经》名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美好爱情故事发生地和编纂者采风地。在河边写诗作画,谈情聊天,时有白鹭和鸠鸟唧唧飞飞,真是天高地阔,好不闲适。说起《诗经》,你一定知道西周大臣尹吉甫,他官至太师,极力辅佐周宣王中兴周室,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武能带兵北伐猃狁,南征徐戎,文能收集下至基层乡野上至宫廷的诗歌,加上自己勤于创作,历时数年,整理、编纂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成为中华诗歌的源头,成为后代多少文人墨客仰望的诗歌创作高度,所以,它流传千古而越传越丰富。有说:不读诗,无以言;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这里的诗就指《诗经》。
如今的房县人,男女老少,皆能吟诗经,唱诗经,赋诗作词。走在大街小巷,你都能听到诗经民歌的原声。我亲眼见到,诗经传唱人康桂春大姐,她在泉子里洗衣服,边洗边唱诗经民歌,病了在社区门诊打针,边打针边唱诗经民歌,惹的大家掌声笑声不断,她走到哪里,都能搅活一池快活的空气。她还带出了不少唱诗经的徒弟。她经历两次婚姻失败,可她依然把日子过的井井有条,开心快乐,充满歌声,这就源于她热爱诗经。她文化不多,却能把诗经多数篇目背得滚瓜乱熟,唱得温润甜美字正腔圆,县里多次排练诗经民歌节目去央视《我要上春晚》《农民春晚》演出,她都是唱女一号。
三碗房县黄酒过后,在好友陪伴下,走进西关印象,随时可以在国风广场听到几班子唱诗经的民间艺术团,他们摆开架势,有自弹自唱自娱自乐的,有一溜拉开七八种乐器配合伴奏轮流演唱的,从上午到下午,从黄昏到午夜,如果有时间,你会像我一样,听的不想走,遇到熟悉的唱段,还不时跟着唱几句。被这样的诗经和音乐氛围熏陶着,你说你会老吗?
这还不说,当你踩着青石板巷道,一路瞻仰位于中西关的房县第一任县长雷天明烈士的纪念馆,参观黄孝子祠,来到百戏楼,一场场宏大的文化盛宴,你都可以入座享受,随到随听。你看,“关关雎鸠往前走,在河之洲求配偶,窈窕淑女洗衣服,君子好逑往拢俅......”一场庆祝房县诗经黄酒文化节的文艺演出正精彩纷呈。
房县人对诗经的爱好是有血脉禀赋的,对诗经文化的挖掘、保护、抢救是认真的,对诗经文化的丰富、传承、弘扬是有责任的。房县诗经文化《尹吉甫传说》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房县还被授予“中国诗经文化之乡”,这是房县人对诗经的敬意和敬畏。
西关老街上,每个卵石,每间老屋,都被诗经浸润着。不信,你摸摸石径上的卵石,都光滑如玉,那是先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穿梭西关的印记,是他们用汗水滋润和木屐磨砺出来的,你敲敲老屋的花格门窗,那回声里都会传出“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走在西关老街,你就在不断穿越时光隧道。品鉴一段诗经后,穿越历史大约1700年,就从西周来到了大唐。由于房县优越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有历史记录的就有14位帝王将相被流放到古房州。其中,最有影响力流放时间长达14年之久的唐中宗李显,最为传奇。
那一年,中宗李显携韦后、子女、亲近及侍从千余人离开长安,车马劳顿,风雨兼程,月余,到达房州城西30里地的化龙,李显贵为天子,即为龙身,忌讳“化龙”二字。后又搬到现今房县城南凤凰山脚下,在一个叫炳公的地方,仿照大唐长安的风格建立城池,炳公谐音“秉公”,寓意李显希望母后武则天有朝一日开恩,秉公办事,让自己复帝位。这正应了现在的那句话,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历朝历代,大江南北,那么多被流放之人,仅有李显流放后重登皇位。就是因为他在困境甚至绝望中依然心怀梦想。是啊,有梦想就会有力量,只要努力,梦想是有可能实现的。
西关老街处处彰显出大唐风范,是源于李显带来了高端的宫廷文化、丰富的饮食文化,特别是酿造黄酒的宫廷秘方。14年啊,地方每年要出生多少新人,14年就是14茬新人,这些人和李显皇宫派系的人互相融合,互相学习,得受到多大的影响啊。所以,现在,房县流传下来的衣食住行规矩礼仪都带有皇家的讲究和大气。
西关老街,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雕花门窗,翘檐灰瓦,处处皆是唐风古迹。入西关的“三官台”和出西关的“川陕锁钥”两座城门楼,高大雄伟,城墙厚达几十米,大气磅礴,每每穿过,都感受到一种宫廷的威严和力量。
进得里街,空气中弥散着糯米黄酒的香味,长安城里的特色面食样样都刺激你的味蕾,诸如捏面人、烤面筋、烤冷面、一根面、BB面、空心面、油泼辣子面等,还有烤豆皮、豌豆黄、宫廷卷卷、唐市玩具等应有尽有。还有最可心的糖葫芦,那是李显一行奔赴房州时半路出生的“房州籍”大唐安乐公主李裹儿的最爱。呵呵,房县新鲜事多吧。
穿过一条条老街巷道,观赏一座座四合院,你是在翻阅历史,品味经典。要数有情调的“三闾书院”“房山晴诗”“一杯情书”“悦诗阁”等深深深几许的院落,你或休憩闲聊,或吟诗作对,或浅尝美食,你想唱歌、谈情、品酒,都可以找到你的远方,不再被那些“截至某日”的纷杂事务所羁绊。《百家讲坛》大师纪连海都说,房县是个有酒有诗有故事适合人深养的宝地。行到街深处,坐看人流时,左转便是老舍茶馆,进去或体验一桌细腻讲究高端的宫廷宴,或咂摸一派有成色上档次的茶礼,高雅,舒服。
李显读书习字的那座四合院,高大的门楣上书“紫气东来”四个鎏金大字,显示着中宗卧薪尝胆、能屈能伸的定力。如果唐朝就有了手机,李显会把他在房州诚心“改过”、用心学习且难熬的日子,拍成图片录成视频,偶尔发给母后,时而发个朋友圈,以解其愁闷和乡思,也能间接向母后报告情况,多一点了解母后的心情和宫廷动向。不至于每次母后冷不丁派人来看望,吓得李显都惶惑不安,生怕来人下毒手。正是因为李显每次见到宫里来人,他都诚惶诚恐,如履薄冰,从而表现的糊涂而中庸,才得以保存实力。
冯氏中草药堂、房州百草堂、余永美协大药房等中草药的经方、验方、效方,都是李显带来的御医留下得宝贵药方。房县素来是神农尝百草之地,是李时珍《本草纲目》采药验药之地,又有李显生活14年的治医重医之道,这些都是前人留给房县的一笔宝贵财富。
漫步西关老街,你得慢慢地走,像朝圣一样得慢慢走,因为你踩的都是遗迹,吃的都是文化,看的都是历史。失意之人,醉卧房州,稍事修养,定会像庐陵王一样,东山再起。得意之人,漫游房州,可沐皇家温泉,阅千年诗经,赏大唐风范,吟诗酒远方。来到西关老街,你留下的足迹、声音、目光,都会给老街烙上一层珍贵的釉。
回望西关老街,一股香风袭来,那是中宗李显携着家眷策马回宫的队伍抖落的宫廷御香脂粉,看,还有一溜烟尘在老街深处尚未落定。
那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石板路,在仄仄的仄里,远去了多少鼓角争鸣,湮没了多少刀光剑影。朝代更迭,人事兴替,多少朝代多少人,都活不过西关老街。西关老街一直活着,活在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人口口相传文脉相连的记忆中,活成了一尊佛,一座雕像,一个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