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星火 注定燎原
——向建党百年、向房县革命先烈致敬
文/王琼
房县的革命斗争史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画卷,英雄的房县人民是这幅画卷中最美的风景。捧起这幅画卷,太多的人和事,都弥足珍贵,革命者就是染红祖国山河的红色星火,他们以血肉之躯,点燃烧旺革命的熊熊烈火,直至燎原。
李明铨是其中一人。李明铨1906出生在城关镇西关,上学后,他勤奋敏捷,成绩名列前茅。1920年,李明铨以优异成绩考取襄阳第二师范,在这里,在共产党员萧楚女及李实等人帮助下,他阅读《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立志以改造社会为己任,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受到萧楚女的称赞。
1926年3月,李明铨经李实介绍在老河口市李家巷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李明铨奉派赴广州,入黄埔军校政治大队学习,随贺龙部队出师北伐,参加南昌起义,建立鄂豫边区大革命后的第一支工农革命军,参与发动荆江两岸的年关暴动等。后来李明铨因患重病,隐居公安县一百姓家养病,得到这家百姓积极的暗中保护治疗。病愈后与贺龙失去联系,遂转道襄阳与鄂北党组织取得联系,领取了“隐聚力量,开发山城”的任务,奉命回房县开展工作。
1928年春,李明铨回到房县,他的工作由公开的跨马挥刀的武装斗争,转入秘密开展党的地下活动,当时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但李明铨遵照党的要求,秉持“胆大心细,要斗争,勿暴露”的原则,积极开展工作。他以教书为掩护,巧妙的开展地下斗争,秘密发展党员,宣讲革命真理,到1930年,全县党员总数达到30人,成立了中共房县特区委,李明铨任书记。
李明铨回到房县,他本身就像现在的一份绝密文件,当时的房县兵匪混乱,天是阴暗的,他的党员身份,他要做的工作,可以对谁公开,可以对谁揭秘,这都是随时随地生死攸关的致命考验。
白天,他以县城西南角的房县高等小学为阵地,这里是房县的高等学府,聚集了房县知识界的精英,是真正传授知识的课堂,也是夺取进步青年的战场。李明铨担任高年级国文课,教学内容上,古代文,他选择《陈涉世家》《方腊起义》等反映农民起义斗争生活的文章,现代文,他翻印鲁迅的《狂人日记》,让学生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性,唤醒大家起来反抗和斗争。在治学方法上,他反对使用戒尺等方式的奴化教育,提倡“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这些新内容、新观点使他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很多学生把他当作良师铮友。有一次,他组织学生“远足”活动,学校管政治的校长不批准,李明铨借口给学生上“写作课”,才得以批准把学生带到离县城十里的观音洞,以讲故事为名,介绍襄师学潮、北伐、东征的情况,以及南昌起义历史事件及意义,使不少学生敬慕、向往那种叱咤风云的战斗生活,跃跃欲试地要投入改造社会的斗争中。这些学生中,后来有不少都私下单个的主动联系李明铨,一起学习马列主义,探讨救国救民的道路,在长期的学习和活动中,秘密的被李明铨考察,并介绍入党,成为房县这片热血土地上革命的中坚力量。
休息时间,家里就是李明铨秘密工作和宣传发动培养党员的基地。每天放学后,来他家的客人总是络绎不绝。客人中有穷亲戚、老同学、孩童时代的朋友,他们在一起叙别后的遭遇,谈各自的见闻。渐渐地,李明铨从中又物色了十几名进步青年。星星之火的小油灯陪伴下,他给他们介绍苏俄革命后工农翻身的生活,讲述北伐、东征中为国为民捐驱的先烈的事迹,有时通霄达旦,他讲的热血沸腾,这些进步青年听的激情澎湃,摩拳擦掌。一次,夜已很深了,只剩下当了木匠的老同学王守训,他一个人迟迟不肯走,李明铨知道他有话要说,起身关好门,王守训拉着李明铨小声说:“铨哥,苏俄革命有叫啥子维克的领导,北伐东征人家手中有枪,我们房县一无头儿,二无枪,啥时间才能闹起来呀!”李明铨看着这个父亲被人逼死,从小失学流浪、苦大仇深的青年盼望革命的焦急神情,欣慰地感到,这是一个好材料。他压低声音说:“我们中国也有了布尔什维克,就是共产党。毛委员在井岗山竖起了红旗,贺龙在湘西拉起了队伍。房县能代表大多数农民利益的“布尔什维克”是谁?靠谁?就是我们自己,就得靠我们自己啊。”说得王守训瞪大了眼睛,握紧了拳头,激动地说:“铨哥,你领头,我随着你干!”
李明铨是房县最早的共产党员,他把党组织的火种带回到房县后,无时不刻牢记他领回的任务,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工作还是休息,总是的寻找对象寻找机会发展壮大房县的共产党队伍。在看似寂静的山城,其实革命洪流在地下涌动,他勤奋的机警的播下了无数革命的种子,并开始发芽了,古老而沉睡的山城在慢慢地苏醒。在李明铨的组织宣传带动下,进步青年们有时在某个家里,有时在郊外,有时在马棚里,秘密地争相传递阅读着革命的书刊,暗暗地讨论着国家的前途。
1928年夏,由于军阀混战,冯玉祥的队伍路经房县,在房县就地拉扶、派款、征粮,闹得山城鸡犬不宁。李明铨组织大批进步青年趁黑夜私下商量对策,并冒雨连夜组织实施,大街上贴标语,给农户散传单,宣传痛诉新军阀的灾祸殃民,揭露冯玉祥的老底,号召农民抗粮抗捐,活动声势浩大,轰轰烈烈,有效遏制了冯玉祥的队伍在房县的恶意计划,保护了人民安全,挽回了很多损失。这次正义行动,给农民心中点燃了一盏灯,虽然微小,但已给苦难的房县人民带来摸的着的希望,耳目一新的生存之路,这,就如黑夜中的一束星星之火,闪烁而明亮。
1928年8月,李明铨的入党介绍人李实受组织委托,秘密来到房县检查工作,在李明铨家中,李实听了李明铨的详细工作汇报,交待了“隐聚力量,开发山城”的发展党组织的成果,对李明铨在孤身作战危险重重的情况下,做出如此好的工作业绩,非常欣慰,并在他人掩护下以李明铨老师的身份,见到了李明铨的五哥李明祯和木匠王守训,也算是对这二人进行一次更深入的考察。并和李明铨研究了进一步暗中发展壮大组织的计划。1929年春,在一个黑暗的雨夜,房县党组织开了一片天,在房县南门外坟茔成片的校场坝树林中,由李明铨主持,秘密发展了李明祯、王守训为中共党员,至此,千里房县正式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小组,这支党组织力量,是五四精神的发展,是红船精神的传递,是长征精神的萌芽。他们坚定的宣读入党誓词的声音,成为大地上坚实的跫音,他们心中燃起的强大革命烈火,是中国革命熊熊大火中的一束光,直指革命成功的那条路,照亮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照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路,照亮中华大地的山山水水。
1931年春,贺龙部队到房县前夕,房县城谣言四起,说贺龙部队“杀人如麻”、“共产共妻”,闹得人心惶惶。李明铨继续以教师以宣传员身份秘密组织党小组成员及进步青年,一方面走街串巷,亲说亲、邻传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解说明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部队,让群众分清是非,不要恐慌,安心生活;另一方面,动员大批进步青年分组留守县城,加强对市民的正面宣传和引导,做好迎接红军的准备。
1931年农历五月初三,贺龙同志率领红三军来到房县。很快,李明铨同志与贺龙同志取得了联系,在一个夜晚,他们见面,贺龙紧握着李明铨的手说:“小李子,总算把你找到了,我到桑植县后,还专门派人到公安县找过你。”李明铨接着说:“多亏你委托的好心农民照料,我病好后,到沙市找不到你,就到了光化县,才辗转联系上了鄂北党组织,组织给我安排了任务,我就立即回房县了。”听到这些,贺龙同志高兴地说:“我们一到,房县群众就这么了解我们、信任我们,正看出你回房县后一定克服了很多困难,才做出这么好的工作成绩。”
站在一旁的特派员柳直荀听了非常高兴,激动的上前握住李明铨的手说:“你们房县的地下组织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为我们的武装斗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贺龙同志高兴的向随行的柳直荀、邓中夏介绍了李明铨,最后风趣的说:“小李子,把你房县的地下军,统统给我带来。”李明铨会心的一笑。
贺龙的红三军到达房县后,由于房县地下组织工作深入,群众基础好,很快攻克房县城,开辟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并在房县北街成立了党的领导机构——鄂西北临时分特委,柳直荀任书记,兼任房县县委书记(对外公开身份称特派员)。在房县城关镇西街天主堂建立房县苏维埃政府,李明铨任县政府副主席,分管地方武装,他多次带领地方武装配合红军作战,在北打张连山、东荡大刀会、西捉匪旅长武装斗争中,屡立战功。贺龙、邓中夏、柳直荀、许光达、朱勉之、汤慕禹等同志当时都在这里办公、开会,研究作战部署,领导红军和房县人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
县苏维埃政府下设军事委员会、肃反委员会、土地委员会、粮食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文化委员会、交通委员会、秘书处、收发室。对各委员会的职权也作了明确规定。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机要交通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担负着保护红色政权、配合武装斗争、联络地下党组织活动等要职。同时,红三军前委通过机要通道,上下联络,及时派出几批红军干部,配合县委安排的干部深入到房县各地组建区、乡苏维埃政府,在贺龙、柳直荀、李明铨领导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革命斗争如火如荼,短短几个月,全县共建立了14个区、105个乡苏维埃政府,公开的红色政权和秘密的地下党组织遍布山城房县,毅然成为房县人民的领导力量和地下洪流。
房县苏维埃政府立即着手开展土地革命运动。编印《怎样实行土地革命》的小册子,红三军前委下发《关于平分土地的通告》,举办土地革命训练班,全县革命根据地各区、乡苏维埃政府普遍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实行土地改革,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颁发土地证。除了政权建设,还建立了总工会、贫农团、劳动妇女协会、红色补充军、童子团、少先队等群众组织。开设了鄂北农民银行,发行了纸币和银元,当时发行的银元有两种,一种是马克思图像,一种是列宁图像,意在敬仰宣传学习马克思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当时的土地证和银元成为那个时期宝贵历史见证。
其中的地下党员李明祯在县苏维埃政府任军事委员、王守训任经济委员、彭老幺任交通委员。和李明铨接近的其它一批进步青年有的参加了红军、有的参加了各级苏维埃政府的工作。连李明铨十四岁的七弟李明钰也参加了红军。
由于全局革命斗争需要,1931年9月,贺龙部队从房县暂时撤走,他率领红军七、八师转战洪湖,李明铨继续随柳直荀同志主持房县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党的建设工作。
受苦受难深明大义的房县人民,一旦被马列主义唤醒,被英明的共产党统战起来,就爆发出势不可挡的力量,迅速成长为英雄的儿女,这片土地注定是红色的土地。
几年后,抗日战争爆发,房县最东边很快组建起一支革命力量——房县东边最早党支部水天坪党支部。
万峪河乡(原沙河乡)水天坪村位于房县东北边缘,与丹江口市盐池河镇接壤,距县城一百多公里,山高林密,荆棘丛生,海拔一千四百多米,常年气候寒冷,解放前水天坪村一百户两千多人,汪姓占九成,这里虽然是地道的高山旮旯,穷乡僻壤,却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党就在这极偏僻的地方,建立了基层组织,开展了有效的抗日活动。
1940年秋,中共均县(丹江口市旧称)南区区委书记张业进,奉组织上的指示,专门摸到水天坪村一带按照“发动群众,秘密建党,掌握力量,发展武装,等待时机”的原则,利用亲戚关系,秘密建立党的组织,开展抗战活动。水天坪不仅地域偏僻,还是土匪的出没巢穴,是国民党控制比较严密的地方,开展党的活动是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张业进在汪思远家住下后,深入到群众中间和有志青年接触,对他们进行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进步青年中,汪思远更显得有理想,有志气,受党的先进思想影响也最快最深。不久,就经张业进介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入党的还有其堂弟汪思炳。
在偏僻的高山上发展了两名有点知识的青年党员,增强了骨干力量,张业进的信心更足了,他和汪思远、汪思炳三人分头活动,走亲戚、串门子,和群众交心谈心,与青年谈学习谈理想前途,谈抗战话题。在取得群众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他们在夜间秘密教唱《国际歌》《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让这些青年懂得了什么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宣传活动中,汪思浩表现得十分积极,经常帮助张业进抄写材料,克服困难暗中出去传递情报,在斗争中受到锻炼,接受了不少新思想,积累了很多机要交通工作经验。1941年5月,由汪思远介绍,符建民主持,在水天坪村窑湾对面的树林里,汪思浩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时,水天坪地下党员已发展到3人。为了便于领导和更好的开展活动,经均县南区区委批准,在水天坪成立了一个党支部,是房县东乡最早最偏僻最隐蔽的党支部,汪思远任支部书记,汪思炳任宣传干事,汪思浩任支委。成立支部以后,为了方便工作,使党组织有个可靠固定公开的秘密活动点,张业进与大家商量,决定办一所“汪氏族立小学”,由张业进和汪思远任教。以教师为公开身份,白天开展教学活动,暗地进行抗日宣传。在积极有效的教学宣传活动中,又先后吸收了汪大青、汪青兰、汪冰华、汪冰荣等男女青年加入党组织,壮大了党支部的力量。
正当水天坪党支部的抗日救亡工作开展得比较红火的时候,国际国内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时,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投降活动更加肆无忌惮,地方反动势力也蠢蠢欲动,丧心病狂地摧残革命力量,不少地下党组织接连遭到破坏。水天坪党支部根据上级“停止发展,保存力量,长期隐蔽,等待时机”的精神,派汪思炳、汪思浩等同志到房县城报考了国民党第三期干训班,培训结束时集体加入了国民党,并被派任水天坪村伪保长职务。由组织批准,以秘密的共产党员身份打入敌人内部。这时整个革命形势处于低潮,水天坪支部的活动,也更加艰苦和隐蔽了。
1942年10月,由于叛徒告密,国民党地方政府突然包围了水天坪村,逮捕了来不及转移的部分共产党员,党组织遭到破坏,党支部停止工作。
1949年1月10日,房县解放,当时全县49名党员。到2019年底,全县党员近2万人。房县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共产党员活动的足迹和流下的血汗。
70多年过去了,水天坪村的党组织力量经历千难万险的考验,一直不间断发展、传递,如今生活在这里的族人,已经是汪氏族的第三、四、五、六代了,现在村村合并,这里划为一个小组,仅居住二十几户,一百多人。汪大政是水天坪村最早党支部的第三代接班人,他的爷字辈是汪思远这一代。汪大政是这个小组的共产党员兼组长,也是这山林的护林员,乡党委还安排他要带领这里的村民一起脱贫致富。
千里房县,红旗飘飘。房县这片富裕的土地是被鲜血染红的,这里发生的红色故事数不胜数,都已经载入共和国的历史,写在鲜艳的国旗党旗上,将永远激励后人,高举旗帜,不断奔跑,跑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跑出让中国强起来的速度,跑出迈进世界舞台中央的样子。
千里房县,诗酒远方;中国大地,红色星火,注定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