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丙申年小雪节的一个周末,听说小雪节后即将降温,有雨雪天气。懒得出门,呆在家里翻书喝茶敲键盘。《四十自述》这本书,作者是胡适先生。
书中,胡适先生谈到一桩往事。1923年,其拟议“新宇宙观和新人生观的轮廓”,被质疑者“以恶作剧的口吻”,称之“胡适的新十诫”。摘抄胡适先生的一段话,就是下面这一段文字:“根据于一切科学,叫人知道宇宙及其万物的运行变迁皆是自然的,——自己如此的,——用不着超自然的主宰或造物者”。
解放后,宣传新民主、新文化的胡适先生,曾一度被列为战犯,排位还十分靠前。似乎,罪不可赦。拟定这份名单的关键人物,毛泽东在年轻时,当年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时,给胡适写信、写明信片、听胡适的课乃至登门拜访,态度曾经是尊敬和谦卑地。
当然,也有人说,胡适先生也不是个很会做人的人。他曾公开地驳斥过蒋介石的观点,以至于在其身后,蒋介石前往祭吊时,亲书挽联一副:新文化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评价,是褒是贬,还真不好说。有学者称:蒋在胡适去世当天的日记中写道,闻胡适心脏病暴卒,对革命事业确实去除了一个障碍。蒋介石读书成绩不错,这幅挽联中,他耍了文化流氓的手段。似乎可以这样理解:上联,是比喻一个人被评选成先进份子,却被说成是先进中的后进份子;下联,则是后进份子中的先进份子的意思。
一直以为,阅读与摘抄皆是属于闲情一类。起码,算是有些怡情的事体。个人所仰慕的大家名人,皆有摘抄习惯。摘抄,我算是学步。古人言:积跬步,以行千里。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神曲》里的这句名言,举世闻名,曾经被人当作励志格言。当然,与许多国人一样,个人也曾错误地认为,这句话是鲁迅先生说的。因为最早读到这句话,便是来自鲁迅先生的文章。
现在,走路的讲究多了。在前人智慧的指引下,走自己的路,也是自身积累的捷径之一。还有被舆论牵住鼻子走的,被洋人牵住鼻子走的。总之,人们相信有路总比无路好。
当下流行网络微信与文摘类的刊物,流行所谓“心灵鸡汤”。个人,一直就不太相信这些,更不会迷信这些东西。“心灵鸡汤”喝多了,算是“穿别人定做的鞋子,走自己方向不清的路”。至于,当下有人攻击“心灵鸡汤”大师于丹,还是觉得大可不必。毕竟,她是靠演讲吃饭的。但,许多人会认为《论语》不是她讲得最深刻,近代国学大师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风靡全世界的华人文化圈。
当年,胡适先生所提倡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重怀疑,重实证,与《论语》中有些地方所重点强调的愚民,似乎有不可调和的冲突与矛盾。因此,曾经给自己如此一个建议:有没有鞋子,也要走路。当年玩博客写文章时,就曾经取了这样一个名字:人亦在,蓑笠行,路将远。这个博客名,有些伪装文艺范。实质上,是在鞭策自己在人生行走中,多多阅读而已。
是不是年纪越老越瞎想,思考的问题越繁琐。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往往是会表现在具体行为中的。小时候,长辈们在下雨的时候,嘱咐我们要穿着雨靴,我们敢趟过不知深浅的水洼。现在,即使穿了雨靴,也会绕过水洼。相互之间,防备的东西多了。这世界,也就都陌生了。
无忧,无寂。上面的话,算是给个人的下一段路打底稿。闲时里的每一份闲情,都是绝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