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敢触碰南怀瑾先生的作品,因其名气太大,涉猎极广,几乎囊括儒释道各家学说,甚或兼通堪舆风水,五行八卦,精深的专业知识与坊间俚俗兼而通之,著述甚丰,硕果累累。不是我妄自菲薄,实则担心自己浅薄的知识,难以驾驭南先生作品里面的文字,变成囫囵吞枣,像吞食夹生饭样,落得个肠胃不适,消化不良之病状。
假期休闲时日较多,闲散时间用于细嚼南先生的著作,倒也能充实假期无序的生活,于是早早就购回一本由练性乾整理编著的《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我自认为这本书大体上能窥测到南先生渊博的学识,以及他本人所涉足的知识领域。记得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泥步修行》一文中说道:人一上了年纪,都不愿再谈“人生哲理”了……凡是还在谈的,一定还比较年轻。南先生和余先生都是我所敬仰的学者,而且两位先生在学术上的建树,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想来,南先生的历史与人生当不在余先生“人生哲理理论”的范畴吧!假期一到,此书在手,一壶清茗,几支香烟,在炎炎烈日的夏季中寻找自己心灵的清静,于是又以十二分的虔诚,认真翻阅南先生的作品,试图从字里行间,旁征博引里一探究竟。
这些大家的著述只可呷啜,而且在品读的过程中,不时还需调动头脑里存储的零散知识,若阅读者在某一领域没有接触过或闻所未闻,还需经多种渠道查阅并补充,方可大体理解书中内容,否则若狼吞虎咽,一目十行,等读完一本书,充其量也只证明读过,至于书中内容,恐怕会一问三不知,好一点儿的,也许最多也只能算是个一知半解吧! 1 试举这本书其中一个章节------《重论诗教》里的一段话,“中国上古的文化,不像西方的文化把宗教放在那么重要的地位,中国上古文化注重于诗的文学境界,它有宗教的情感,也具有哲学的情操,上古的诗,就包括了现在批发市场的整个文艺在内。所以孔子告诉学生们, 修养方面,多注重一下文学的修养,‘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中国古代的文臣武将,在文学上都有基本修养,从正史上看,关羽就是研究《春秋》学的专家;岳飞等人,学问都是非常好的,都有他们文学的境界。退休的朋友们走这个路线是不错的,不然就去研究宗教,最怕是退休闲居的人,自己内心没有一点中心修养,除了工作以外就没有人生,很可怜,所以学一门艺术也可以,自己要有自己精神方面的天地,这是很重要的。所以孔子说,你们年轻人,何不学诗?”此处摘取一段文字,可能因管窥所及难见一斑,但相信大家也能看得出来,南先生本人对于儒家的、哲学的、宗教的、历史的等的研究与理解,比如上古文化,本就离我们太久远,人们只注意到上古文化侧重于情感的渲泄,专注于其文学的味道,但在南先生看来,上古文化不单有文学的境界,更有宗教和哲学的艺术,而且在这本书中,南先生还多次提到过中国古代诗词的哲学与宗教思想。
谁说中国文化没有哲学?又有谁能怀疑中国的宗教只是舶来品?中国的文学汗牛充栋,沉浸浓郁,含英咀华,而且在每个朝代都有其文学的价值取向及主要的文学思想流派,并衍生大量优秀的作品传流于世,余秋雨先生所言的“中国文脉”大抵可以相对完全了解!正是这些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主导着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文学作品依靠文字一一串联,兼容并蓄,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读完这本书,折服于南怀瑾先生的广博深邃,惊异于先生的行文,如探囊取物样,娓娓道来似唠家常。也许多数读书人都有一些经历,当某人、某物、某景或某事引动内心情绪波澜时,头脑中会立时闪现出相应的画面,无数看似零散的文字犹如涓涓细流,随思绪调动,一一串起,形成有组织有条理的语言,储备的文字信息越多,汇集起来的语言力量就越大,带给人的震撼也就越强。
我这样说,也许大多数人会不屑一顾,的确,有些人天生对语言敏感,不需要过多倚重于文字,中国古代也有许多这样的事例,仅凭借着口口相传而世代传承,就连禅宗也是一门不立文字的学问。但毕竟语言和文字是一脉相承的文化孪生,很多时候,文字能承载的信息是语言无法达到的,何况我们现在的读书,并不像古人一样“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更不会落得个“千古腐儒骑瘦马”的窘迫,若能像南怀瑾先生一样做个文化的传承者,自然更好,若不能,最不济也会使自己老来“退而不休”,内心有个中心修养吧!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读书如此,为人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古人所言极是!以为训诫,更为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