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是一个人,一个男人,一个男人的网名。
未识其人,先闻其“鸣”。乌鸦闯进我的视线,缘自他发起的一次募捐活动,在襄阳掀起了一股爱心“龙卷风”。2016年3月初,襄阳市区一个卖窝窝头的女摊主,做早点时因煤气坛起火烧成重伤,巨额医疗费让女摊主一家陷入困境。乌鸦得知此事,迅速到医院采访,并在多个平台发起《以爱和生命的名义》捐款倡议,短短三天,竟然有6000多人自发捐款,一股股爱心汇聚的暖流,让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天变得暖意融融。
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职业敏感,激发了我“解剖”这只不同寻常的乌鸦的兴趣。
瘦瘦高高的个子,黑红的脸膛,尖鼻子,亮闪闪的头顶只有几绺头发贴在上面……初见乌鸦,颇让我失望,潜意识里,以为在网络上玩得风声水起,肯定是一个帅哥或美女,没想到却是一个年过半百的大叔。
乌鸦本名周政,是襄阳商业系统的一名普通职工,2000年单位破产后下岗。“我也可以和其他人一样,每天喝点小酒,打点小麻将,不过,那不是我想过的生活,否则,与混吃等死有啥区别!”少时曾做过文学梦,后因生活所迫而中断的他,想起下岗前曾在襄阳日报社参加过新闻通讯员培训,决定重拾梦想,以民间写作者的身份,“用笔和相机记录这个伟大时代,让后人知道这个时代是什么样子。”心中一旦有了理想,激情之火便开始熊熊燃烧。一次,他偶然看到《灵乌赋》中说,“知我者谓吉之先,不知我者谓凶之类……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几句话拨动了他心底深处的弦,灵光一闪,“天下乌鸦”成为网名,很快火遍襄江两岸。
和其他网络大V不同,乌鸦的写作和摄影纯是为了圆自己的文学梦,而不是为了炒作出名,不需要去凑热闹,他把笔和镜头对准了身边的普通人物:卖糊辣汤的小贩、夫妻环卫工人、皮影艺人、泥塑高手、做杆秤的匠人……
一旦一个人真正从内心里喜欢一件事,便会沉醉其中,以苦其乐。为了拍摄一对夫妻环卫工人的生活,他每天凌晨3点起床,花了一周时间跟拍;为了拍摄一个农村皮影艺人,坐公交换三轮辗转跑了十几趟……一篇篇沾着泥土味、冒着烟火气的图文,经过精心编发后,引来众多粉丝追捧。一些媒体和单位纷纷慕名索稿索图,他是有求必应,并且全部提供原片,分文不取,他说: “只要把襄阳宣传出去就行!”
2018年秋,襄阳市举办“荆风楚韵——中国著名作家襄阳行”大型采风活动,著名作家蒋子龙、叶辛、刘兆林、李贯通、邓刚、葛水平、龙一、李寂荡、黄孝阳等前来采风,活动期间,需要一名摄影师跟拍。我负责活动的联络协调工作,由于没有经费,找一名摄影师十分不易。思来想去,我决定找乌鸦一试,没想到话未落地,他便答应,“我一分钱不要,跟着名家学习,好难得的机会吧!”此后几天,他像个永动机似地跑前跑后,或跪或站或爬或卧地拍摄,一点儿也不像个五十多岁的人,让蒋子龙等一众作家称赞不已。老作家李贯通在感动之余,专门为他写了一篇散文《倾城的乌鸦》,文中说,“六天的时间里,乌鸦扮演着众多的角色:领队涂主任的高参,各处景点的导游助理,就餐时的服务员,下雨时发放雨伞的迎宾先生,登山时搀扶老迈的‘青年志愿者’,专业摄影师——为了抓拍到更多更珍贵的图片,他要先行探路,也要断后收阵,无数次见他单膝跪在湿滑的地面,无数见他斜倚危石枯枝。一个年过半百的人,似乎分身有术,前后左右,忽然而已!同行的朋友们一次次地感叹:襄阳居然有这么大的一只好乌鸦!”
也许是此次跟拍,启发了乌鸦与作家合作的思路。不久,他在新媒体上发出“英雄帖”,“诚邀广大作家共同参与‘襄村振兴’大型采访,费用AA制!”一个民间人士,竟然把目光瞄准国家战略,既没有经费,别人还不一定理解,图什么?面对置疑,他不为所动,“脱贫攻坚是国家大事,农村巨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何况我也是农村出来的!”两年来,他自费跑了80多个村庄,一个个脱贫攻坚的生动故事,从笔端不断流出,通过他的“鸣叫”飞向更高更远的天空。他组建的志愿采访团队也由当初的三人,变成了近百名作家组成的团队,至今仍穿行于阡陌纵横的田野……
今年初,新冠肺炎突至,未知的事物让天空布满乌云,害怕、孤独、焦虑……各种情绪纷至沓来。一个大雪纷飞的中午,我正在防控指挥部忙碌时,乌鸦突然来电话说,想采访十个社区居委会书记,记录他们的工作状态。元月初,他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半个多月,按他的话来说:“如果不是发现及时,都熄火了!”大病初愈,却要冒险采访,我劝他生命至上。他拒绝我的好意说,“这次疫情前所未有,既是危机,更是机遇,我不能错过记录这个大事件的机会,即便死了也值得!”就这样,他和众多医护人员一样,逆风飞翔在疫情笼罩的天空下,采取全天候跟拍的办法,用数千张照片定格了14名一线抗疫人员的感人故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乌鸦,人如其名,像一只永不知疲倦的鸟儿,为着自己的目标,为着自己的理想,在天空下振翅奋飞。如今,在襄阳大地上,在蓝天白云下,越来越多的鸟儿,像乌鸦一样,为着心中或微小或宏大的梦想,永远在飞行的路上。
——本文首发于《湖北日报》2020年9月18日“东湖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