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郑能新的头像

郑能新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报告文学
202101/08
分享

爱上一座山

     爱上一座山

                   

   郑能新

 

                              

一座山,谓之牛背脊骨土气而奇特,然,却有赫赫声

横亘荆楚,锁控江淮,已使它具有地理上的霸气。佐以红色圣土陶家河地界,又因红二十五军长征前的一场恶仗在此打响,那威名就传播四方了。

牛背脊骨大战”,是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例。3800红军对4国民党精锐之师,上有飞机轰炸,下有重兵围剿,最终以280多位烈士之躯凝成山魂,挡住反动军匪的联合进攻,为红二十五军主力转移北上长征赢得了时间,于是乎,这个有点土气的名字就走出了属于它的地界,成为人们称颂的“英雄山”“红军山”。

山是好山,雄奇险峻,势如奔牛。战争的沧桑赋予其厚重,险要的地势增强其灵气。可谓青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只是,过去几十年,因为山高路远,交通闭塞,它,一直被“养在深闺人未识”,倒有附近的山里人偶得闲暇,登高望远,自我欣赏一番罢了。

                            

直到一个人出现,这座山才迎来了转机。他,牛背脊骨山下胡家退伍军人胡顺是

当过兵,创过业的胡顺怀揣着辛辛苦苦赚来的400万元,从大都市回到山旮旯里的故乡时,所有疑惑的目光都把他硌得生疼。

打造“红军山”?你不是说胡话吧?那是太平洋上的马里亚纳海沟---无底洞,你那点钱投进去,水泡也不冒个!

胡顺笑了笑,我们总不能老是守个“金饭碗”讨饭吧?这么好的红色资源优势不利用,祖祖辈辈过着穷日子,胡家湾何时是个头呢?

很小的时候,胡顺就听老人们讲红军故事。那时候红四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先后在此囤驻,尤其是红二十五军在此驻扎月有余,并突破国民党重兵围剿,从此出发,北上长征。讲到牛背脊骨大战的惨烈,老人们总忍不住撩起衣裳抹泪。故事听多了,胡顺心中就有个梦想,要在山上竖纪念碑、建纪念馆,他要让那些飘零的烈士灵魂得到安息。他还想开辟红色旅游线路,把牛背脊骨打造成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当然,他也想修建避暑山庄,发展茶叶基地,带动一方致富。

但这一切,谈何容易!人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个人,再大的志向,没有人帮助也会势单力孤,何况这是一个体系工程,仅以一己之力,那是难上加难。

机会如期而至。能人回乡,又有退伍军人身份,胡顺被推到村支书的位子上了。甫一上任,他就扎裤撸袖,大干一场。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是好事,但钱从哪里来?村里人都把眼睛望着他。胡顺知道,幸福不会从天降,等、看是求不来的,只有干中求!于是,他斩钉截铁地说,钱,我先垫上,不够,我去想办法。从资金角度考虑,村里准备先按3米路宽设计,但陶河乡党委书记徐涛似乎看得更远,说,要干,一次性干好,不能影响将来来来往往的旅游车辆通行。胡顺望着年轻的书记笑了,一股子豪气从心底升上来,好,那就按徐书记说的干!如今,一条4米宽的平坦水泥路面联通乡道直达牛背脊骨山顶。

路通了,一切都顺畅起来。纪念塔如期建成,红军墓一一修复,战斗场景浮雕栩栩如生展现在游人面前。纪念馆已经破土动工了,胡顺最初的梦想也一步一步实现了。

位于山腰的林场已经闲置多年了,从来没有人觉得它还能够发挥作用,胡顺一眼就看中了这地方。通过一番提档升级改造和重建,一处幽静的避暑山庄呈现在游客面前,其中最显眼最漂亮的建筑就是“红军之家”,住到这里的人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幸福时代。

人说,林深出俊鸟,山高有好茶。胡家的茶树漫山遍野生长,垸前屋后,田埂沟畔,山坡野地到处都是。那茶带着云山雾海的质朴自然,也带着狂风暴雨的斗士野性,喝一口满嘴生香,回味悠长。物质匮乏年代,不值钱,山里人自给自足,好茶待客。但如今,生活富足的人们更喜欢这种纯天然的山野茶,经常出现一茶难求的状况。胡顺看准了这个商机,除了疏浚自然野生茶树,他还大力开发连片基地,注册茶叶商标“陶阳春”,看,如今“茶园绕山”也成了胡家的一道靓丽景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本来,胡顺完全可以凭着他的400万在山里过上神仙一样的好日子,但他就是怀着“一人富积恶,众人富为善”的忧民之心,带领大家共奔富路。几年来,他先后创建了农业综合开发合作社、茶叶加工厂、酒厂、黑毛猪养殖场、中药材基地等经济实体,不仅安排退伍军人就业,还为几十名贫困村民提供生活保障

付出终有回报。他先后被英山县人民政府和黄冈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十佳创业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但他更高兴的是,胡家从村集体到村民的经济状况都大为改善了,山里人乘着精准扶贫的东风,彻底甩掉贫困的帽子,都过上了舒心的日子。不过,胡顺自己却觉得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爱着一村人,苦点累点也心愿;爱上一座山,他的追梦旅程永无休止!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我应如是”。

登上牛背脊骨山顶,顿觉天境高远,白云低垂,极目空辽,豪情顿生。北看毕升湖清澈明净,娜多姿,给这方天地注入无比灵气;东望明堂山魅力四射,钟鼓旗伞,四山分列,撩起人们无限遐思;顾,英山尖云缠雾罩,仙气郁郁不觉令人心向神往;西巡,篓子石赫然列立神形兼备,带你进入美丽传说之中。俯首,鄂皖交界的红色圣地陶家河,一览无余,尽收眼底。这个以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而写进中国历史的小地方,如今早是今非昔比了。陪同我们的陶家河乡党委书记徐涛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用手一划:过去,一条小街贯穿南北,小镇就像一条肠子。这些年,我们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资源,大力拓展现代化城镇建设格局,看,湖北大道钟鼓大道长征路沿河路四条大道,让我们这个英山最年轻的乡镇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他还说,高起点就是不一样,你们刚刚看过耀仑老师的故乡英太寨村的规划设计,那都是请清华大学做的!乡长盛皖告诉我们,陶家河乡人民现在确实富了,存款达2.5亿是全县人均存款最多的乡镇!徐涛接过话题,党的精准扶贫、强农富民政策,确实让我们老百姓受益呀!

看得出,两位年轻的领导对变化对民生还是颇为满意,但他们也有遗憾,说,陶家河红色资源赫赫,但红二十五军纪念馆至今还不是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一定要积极争取!听完这话,我亦骇然,若论其历史地位和贡献,应该早就成为省保国保单位了,但愿有关部门多多为其出谋划策,争取早日成功,以慰先烈!

通往“牛颈”的路,还保留着原生态。胡顺告诉我们,这是为了保护战场遗址,除了竖碑立牌,几乎再无人工痕迹。沿路,野核桃山楂到处都是,娇滴滴的勾起了我们的食欲,据说,当年红军为了减少扰民,竟以此充饥。途中,常有卧龙松横道不知是否为当年飞机轰炸留下的绝作?当然,最多的还是杜鹃,漫山遍野,无处不是。有诗曰:北国南疆行迹遍,春来最忆大别山。家家祭扫红军墓,漫野时开红杜鹃。”牛背脊骨杜鹃七彩颜色,花开时节,惊天动地,那气势,真的让人无法语言形容。奇的是,漫山都是七彩色,独有战壕为血红还真是,战壕两侧,杜鹃都像约好了似的只开一个色彩,血红血红!或许,真是红军鲜血浸染而成?

一棵松树以难以想象的姿态傲立。这个遭受雷劈的树木,主干千疮百孔,长长的一段连树皮都不见,腐烂得只剩胳膊粗细了,不知道何以存活至今?看它那苍翠的枝丫倒是越来越滋润,树心不腐,初心永恒!它,是否在向我们昭示着当年红军精神?

这样的地方颇有吸引力。于是,我们拉着专程从武汉赶回的刘耀仑老师一起拍下了值得纪念的瞬间。

山坳里,一台挖掘机正在忙忙碌碌的工作。胡顺告诉我们,战地纪念馆动工了!看着这大架势,我忍不住问他,为这座山,你投入了多少?他不假思索的回答:4000万。他说,乡里也支持,军人事务局也非常给力,但投入实在太大了!没办法,我爱上这座山了,再苦再累再难,我都认了!说完这话,这个敦实的中年汉子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

那一刻,我忽然发觉,自己什么时候也深深地爱上这座山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