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变的乡村
郑能新
引 子
电话里传来闻彬军那有点磁性又彬彬有礼的声音:非常欢迎您回来,但我建议您不要写我,写一写黄林冲村的党支部书记汪世雄吧,他的事迹真是感人,比我强多了!
这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在故乡英山,闻彬军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用不到一年时间打造的占地六千多亩的神峰山庄被称作“神峰速度”,用几年时间建设数万亩农业示范基地被许多人传为神话,他带动十里八乡致富的点点滴滴经常被各级媒体传播到全国,他是故乡唯一一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典型,扶贫领域,居然还有被他推崇的人?我一下子转不过弯来。
见我半天没有作声,大约感觉到产生了误会,于是,闻彬军在电话里跟我讲起了汪世雄的事迹。刚刚听完一个,我就迫不及待地说,好,就听您的!
在神峰山庄1号别墅,刚落座不久,就进来一个脸膛黝黑、敦敦实实的汉子。一旁的闻彬军起身介绍,这就是汪世雄!我心头一热,也顾不得尚在疫情防控阶段尽量不握手习惯,一把握住了他那有些粗糙的大手……
一
打动我的就是闻彬军讲述的那个故事。
晚年丧子。本属于人生之三大不幸,是很容易摧毁一个人的斗志的。但当这个不幸降临到汪世雄头上,他不但没有被击垮,反而越挫越勇,成就了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征程里无数故事中最感天动地的一个。
百里西河以它磅礴之势,从大别山深处奔涌而出,既滋润了生活在两岸的人民,但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不便,尤其是背靠大山的黄林冲村,一道宽阔的河流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天然屏障。
要想富,先修路。读过书当过兵见过世面的汪世雄自然深谙这个道理。2009年,他被黄林冲村民推到村主任的位子上时,他就发誓,要对得住信任自己的村民,要带着他们走出贫困,过上幸福的日子。他说,老百姓把他推到了舞台上,那么,自己一定要把这台戏唱好!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十几年来,他带着全村人从肩挑背驮干起,硬是把条条羊肠小道拓展成为汽车可以撒欢儿跑的宽阔马路;从原来车子跑过,就有一条黄龙跟随的通村土路,变成了如今的家家通的水泥路面。
村子里有了路网,很是方便了,但出村赴镇到县依然受到制约。美丽的西河像瓶颈一样勒得黄林冲有些喘不过气来。对面河堤上那黑幽幽的柏油马路通州达县,咫尺之遥,就让黄林冲成为另一个世界。
修桥!2013年,被推举为村支部书记不久的汪世雄,在一次村民代表会上刚刚说出这两个字,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也难怪,修桥不比修路,修路可以自己动手,但修桥是个技术活,有力使不上啊!再说,在这么宽的河面上修桥,那得多少钱啊!钱,说到钱,就连从不畏难的汪世雄的气也短了起来!
村级集体经济刚刚起步,还很稚嫩。靠上面拨款?也有难度,为一个村修一座桥,似乎少有先例。怎么办?等是等不来的,何不先干呢?但,这么大个事,不是一个人拍下脑袋可以作主的,必须一级级一层层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是第一关,这个坎无论如何得过。算账,对比,摆事实,讲道理,投入多少,资金出处,前景展望,早已成竹在胸,一项一项说得在座的代表都无可辩驳。那年,刚刚当上村主任的他,也是在村民代表会上提出要做新村部,下面有人嘀咕,你要是把村部做起来了,我倒着走路!第二年,那人站在新耸立的非常气派的村部面前对他说:汪主任,我服了,今后你不管决策什么,我都不会反对!言犹在耳。代表们面面相觑,尽管觉得这事就像天方夜谭,但还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或许他们知道,凭汪世雄的那股子闯劲,没有什么可以难住他。再说,这座桥直接决定着黄林冲的出路,只要你汪世雄有这个本事把桥修起来,受益的都是全体村民,何乐不为呢!
方案报到镇上,比预想的要容易,得到了大力支持。镇上还派了时任人武部长的叶胜兼任修桥指挥长。于是乎,这座注定改变黄林冲村民们命运也注定让汪世雄载入史册的大桥就这样动工了!
大桥施工进入到紧张阶段,汪世雄没日没夜的扑在工地上。那天,他忽然觉得一阵心绪不宁,同事们见他神色不对,以为他太过劳累,都劝他回家休息,但他见工程紧急坚决不愿离开。不久,噩耗传来,大学医学专业毕业的小儿子汪波,在离家不远的公路上出了车祸,当场不治身亡。
白发人送黑发人啦!是谁都难以承受,汪世雄的天都快要塌了。但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小儿子汪波的丧事还没处理完,汪世雄带着一双熊猫眼有些疲惫的出现在大桥施工现场。这还不算,他还把车祸方赔付给儿子的20多万元拿来垫付工程款。一向主动要钱的工程方,这回拿钱的手也在颤抖了。这一次,指挥长叶胜完全看不过眼了,把他狠狠的骂了一回。但是,在全镇干部大会上,叶胜哽咽着讲完这个故事,现场所有人都鸦雀无声,那一刻,他们心里受到的震撼,怕也不亚于我听到这个故事时的内心感受吧!
二
当在北京打拼多年的闻彬军,带着一千多万元的积蓄受邀回到故乡,并选定与黄林冲一山之隔的神峰山作为创业大本营时,汪世雄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这个年轻人的动态。“神峰速度”已让他夜不成寐。他不知道闻彬军哪来那么大的能量,每年能够把三四十万全国各地的游客吸引到这个小小的神峰山庄?随后,又源源不断把涵盖了十里八乡的农业基地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这个谜一样的年轻人究竟有着怎样一种超前思维?看,在似懂非懂之中;想,悟出的道理是闻彬军式的神话。算了,这个模式自己是学不来的,学不来不要紧,但可以借助闻彬军的力量发展。只是,闻彬军的基地不断拓展,甚至还延伸到邻县罗田,怎么一山之隔的黄林冲竟不入他的法眼?
坐不住的汪世雄主动找上门来。听说来了个谈土地流转的,总是忙得脚不沾地的闻彬军抽出片刻时间接见了他。闻彬军快言快语直奔主题,你们入冲公路沿线至水库那一带土地我看中了,可以流转不?原来,他早就把黄林冲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了。汪世雄一听有门了,喜不自禁,连声说,可以!可以!那好,我给你七天时间做工作。闻彬军说话做事从不拖泥带水。三天足够。汪世雄也干脆利落。
回到村里立马开会。汪世雄把在闻彬军那儿得到的承诺化成一笔笔经济账,算得村民们眉开眼笑。不光是土地流转收入翻了几倍,大家还可以在基地里做工拿工资,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种养技术,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
第二天,汪世雄再次微笑着站在闻彬军面前。这个把时间、速度当作生命的人也大感意外,他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拿下了那么一大片土地,与其他地方总要费上九牛二虎之力相比,这实在是来得太容易太出乎他意料了!从那一刻起,他就认定了汪世雄这个人。
其实,这次的容易是有原来的艰难作铺垫的。那年,为了让村民增加收入,汪世雄动员大家们调出田地种茶桑,被人戳了好长时间的脊梁骨。有人甚至当面呛他,茶桑能够当饭吃?手里有粮,心才不慌。没法,民以食为天。观念一下子转不过来,只得多做工作。人多场合,易结成反对联盟,他就改变方式,一家一家上门,一户一户算账。“人怕当面,树怕剥皮”,反对声逐渐减少了。这时候,他自己带头,然后鼓动亲友种茶养蚕,一些村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跟了上来。两年下来,收入大幅见长,尝到了甜头的村民们再见到他,那一张张笑脸就像太阳花一样。
三
说起汪世雄,镇人大主席叶胜感受颇深。他说,汪世雄是军人出身,经过部队六年的历练,养成了雷厉风行的性格,为人直爽,做事那真是没话说,有股拼命三郎的闯劲。说起当年修桥那事,叶胜眼里还闪着泪花。
是的,从干村主任算起,也才十几年时间,不拼是换不来黄林冲天翻地覆一样变化的。特别是近几年,借着精准扶贫的东风,更是快马扬鞭,一日千里。
刚刚当选村主任那年,一位姓龚的老人跟他说,村里这个穷样,连条像样的路也没有,男伢找不到媳妇,女伢说不去婆家,么办哪?老人的话,像一记重锤打在他的心上。大家信任他,把他选上来,那就一定要踏踏实实干事,要带领大家摆脱贫困,有尊严地生活。从那一刻起,他就像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人没歇脑子也没闲过。先从路入手,一条一条修通,一段一段拓宽,然后全部联通、硬化,如今,宽阔的水泥路像蛛网一样联结家家户户,洁净得皮鞋都不沾灰尘。修桥,别人预算得五六百万,最终,他以两百多万元搞定。不是偷工减料,而是他自己测量、计算,提出方案,自己带人施工,只让有资质施工单位严把技术质量关卡,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节省。河道治理更是费心费力,出冲的那道山溪,七弯八拐,平时到还温顺,一发洪水就野性十足,冲田毁地。汪世雄就带着大家把它裁弯改直,在2600多米的河道两边砌上了整齐石岸,变成了如今入村的一道靓丽景观。农田改造时,他采取并小扩大,增加面积;改善土壤结构,低产变高产;修建排灌系统,提升综合效能等措施,使村里田地质效大幅攀升。特别是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以后,那不断建成的蔬菜基地、中药材基地、猕猴桃基地、葡萄园、养殖场等等,都成为村民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他用好用足精准扶贫政策,迁移山头偏远地区农户,采取房屋整体规划,人口集中安置,现如今,黄林冲村清一色的小别墅,楼房做到了全覆盖,再也见不到一块土砖房了,放眼一望,百分之七十的农户门前都停着小汽车。环境好了,日子富了,人们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家长里短是是非非的农妇们再也不争争吵吵了,她们有空就聚在一起跳舞、健身,那光景,一点不比城里逊色!看着如今诗画一般的黄林冲,不光是我,就连那些精准扶贫检查的人,都激动不已!羡慕不已!
尾 声
回想着黄林冲村的前世今生,望着坐在我面前的两个人,我陷入了沉思。
一个靠着超前的理念,创造了“闻彬军神话”;成为全国扶贫典型,央视及全国媒体争相报道。一个虽然默默无闻,却被另一个正当红的名人所推崇。于我来说,这两个人都值得我敬重。我敬重闻彬军“赚农民的钱不叫本事,帮农民赚钱才是真本事”的朴素感情;我敬重汪世雄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像老黄牛一样负重前行。我很想知道,当黄林冲这样一个贫困村变成如今的明星村时,两人作何感想?但两人似乎都有意回避了这个话题,而是告诉我,下一步,他们的共同计划是:继续加大投入,把黄林冲村打造成为美丽富饶的“康养小镇”,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
我终于明白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这就是他们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