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华的头像

新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7/02
分享

我的高考记忆

在我的记忆中,考上大学,是自己的梦想,更是父母的希望!

我读的是高中七九级,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二届应届毕业生。

我学的是文科。当时有个口号,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选择学文科的人很少,我们文科班一共才七个人,简直就像一个特别训练班。

我们的成绩,绝对是普遍都差,所以,我那相对排名第四的成绩就算不上好了。特别是外语,不是一般的差。原因很简单,就是我对外语不只是不感兴趣,甚至还很反感!这大概应该归咎于小人书。因为我从小就爱听故事。父亲虽然文化不高,只读过一点旧学,但他对《三字经》情有独钟。知道我爱听故事,就常常给我讲《三字经》中的人物。当然,《三字经》中的故事毕竟是有限的。他说,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故事多得就像海里的水一样,自己文化少了,知道的那点就好比从海里面舀起的一碗水,微乎其微。你要想知道得多,就得努力读书。他也给我讲了许多战争故事,包括古代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那些,是他在镇上看连环画看来的。我上初中过后,他也经常带我一起去看。记忆中,父母没给过我一分压岁钱,但看连环画过年却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节目。我想,我那些朴素的仁义礼智信和爱国情怀就是通过三字经故事和小人书得来的。比如,看了许多和日本鬼子打仗的小人书,像《北洋淀》、《小兵张嘎》之类,书中的日本翻译官大多是坏人,让我切齿痛恨。偏偏教英语的周老师,又是一个戴眼镜的,脸有点园园胖胖的人,好像小人书中的翻译官!这种情况下,你说,我会学得好英语吗?

好在我们那届除了考外语专业外,英语考分是不计入总成绩的!

即便如此,我也是没有把握的,因为我们的上一届,一个也没考上。

但母亲却对我的期望很高。

在我在我幼小的时候,母亲对我的要求却不是这样的,她只是叫我要认真读书,不要像她一样当一个“睁眼瞎”。她说“睁眼瞎”如何如何的不好,买个东西都不放心,连写个领条都要请人……被人骗了还不知道,我想,这她大概是说的是她的亲身经历。

母亲生于新中国建立前的1946年,按理,多少应该有点文化,可是她却目不识丁。

她说自己很想读书的,但从旧社会过来的外公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何况兄弟姐妹七人,她虽然排行第四,但在女儿中却是老大。大哥二哥都分家立户,三哥上学,还有那么大家人要生活,你不帮家里干活,谁干?读书,想都别想!

母亲便成了“睁眼瞎”。

“睁眼瞎”真的不方便,很多情况下,不能单独去办事。所以,她找婆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男人要认得一些字。这样,老实巴交,读了点旧学,又是生产队会计的父亲,尽管比她大八岁,却成了她的至爱。

“睁眼瞎”不好,她当然不希望子女和自己一样。所以,我刚满6岁,她就把我送去了学校,希望我好好读书,认的字越多越好,将来成为她的“眼睛”。

后来,她的愿望似乎又调整了。

什么情况呢?小学时的一年暑假,院子里来了一位算八字的。不知其名,只知其姓,人称张八字。据说此人算的很灵,你什么都不要说,只需要将生辰八字说予他,他就能给你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大多数院邻为了孩子都去算了一张。我的父母赶热闹也去为我算了一张,结果是长大必做官。

“当他妈的啄木官哟!”母亲说,“饭都吃不饱,还当官,鬼才信!”

说是这么说,她心里多半还是觉得有些道理。她说,八字先生说得没错,但你不好好读书,就是白说,就是做梦!看那些当干部的,哪一个没得点文化。小学、初中可以当大队长、队长、会计、保管、计工员,咱读个高中,还不比他们强,就有可能当公社的脱产干部!

结果高中上着上着,传来国家恢复了高考的信息。

父母都觉得,这是国家给农民子弟成龙的好机会,不能错过。咱读个大学,到城里面当干部去,到大工厂当工人去!

可是,我却让他们失望了。我们那届文科,只能考大学,结果全军覆没!

没考上,出路不像原来只有当农民一条,当时有三条:一是进区公所办的乡镇企业,二是当农民,三是补习,继续考。说是三条,实际两条,因为进企业要交300元钱,这笔钱对我家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就像烧红的火钳,只可想象,不可捉摸。可是当农民,年龄又太小,还不到十五岁呢,在农村能干什么?父母心向补习,但还是叫我自己决定。我当然选了补习。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期间毕业的高中生,还记得喝“补脑汁”那些事吧?

不知生产“补脑汁”那些人自己喝过没有?反正,他们是很聪明的,知道千千万万老百姓最需要什么,把国家恢复高考带来的商机和刚刚改革开放急需繁荣市场的要求发挥到了极致。

神奇的“补脑汁”当时被高中生们称为“神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不过就是一款保健品,不吃不知道,长期吃了没得效!可是,家长们不那样看,只要能补出个大学生来,就是倾其所有也是值得的。

流行的东西就像流行歌曲一样,好坏管他三七二十一,总有那么多人追捧!

虽然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虽然改革开放了,农村生产力才刚释放,许多家庭都还很贫困,但并不影响他们买“补脑汁”来喝,舍不得吃肉,舍不得吃蛋,却舍得买“补脑汁”!

我补习到临考前的那个月,母亲不知道卖了多少鸡蛋,也买了两瓶让我喝。什么味道呢?就觉得和止咳糖浆无异。喝了有什么变化呢,说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成绩好的,没喝也考上了,成绩差一些的,如我,喝了还是没考出好成绩,考了个中专,却没有一所中专录取我。

我的语文老师也觉得很遗憾,就把我的情况告诉县师范,恳求县师范把我录取了,但人家一点也不给老师面子。

父母则很淡然,因为他们早有准备:如果没考上,再复读一回。为了给我加一把力,我一考完回家,他们就让我参加劳动——在赤日下面掰包谷。一天,两天……稚嫩的皮肤,晒得变了颜色,身上满是玉米叶割出的小口。可父亲一点也不心疼,反而安慰我说:“开始都这样,时间久了,习惯了就好了。”

所以,开学之际,父母还是和第一次一样,叫我自己选择,我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复读。

第二次补习,什么也没没喝,有鸡蛋就直接放在饭里蒸起吃。最后,考的结果是,超过大专录取线两分。虽然没被大专录取,但进入了一所重点中专。那时的中专也是很不错的,我对自己也很满意,因为毕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

是的,高考,改变了许多家庭的命运,也改变了无数个人的命运!

我的高考,虽然没有实现父母的期待,未圆自己的大学梦,但却给了我重要的人生经验,那就是:学习这东西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日积月累,临时抱佛脚、一时的恶补是没用的,平时不努力,临时喝“补脑汁”更是没用的;给予压力不但不能变为动力,也许还会适得其反。如果说能补,就要不断的用知识补心,用道理补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