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华的头像

新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23
分享

陶行知先生纪念馆

合川陶行知先生纪念馆位于重庆市北部的合川区草街街道古圣村。那里地处嘉陵江峡谷地带,位于嘉陵江左岸的凤凰山南麓,有渝合高速(兰海高速)从南面经过。渝合高速公路在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处开了一道口子,从那里下道,一是可以参观宏伟的航电枢纽大坝,欣赏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二是游览一段风光旖旎的峡谷景色,还可去草街鱼村这个有300多年历史的水码头访古。三就是向东北行驶大约两公里去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参观。

陶行知先生纪念馆由陈列馆、育才学校旧址、逸少斋、周子池、碑亭五个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8850平方米,建筑面积6950平方米。现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中国民主同盟传统教育基地和合川区师德师风教育基地。

育才学校旧址——古圣寺,原名虎声寺,因凤凰山的开拓者是理学鼻祖周敦颐,遂改名古圣寺。古圣寺在明末毁于兵火,于清咸丰年间重修。1939年初,卢作孚兄弟在古圣寺训练抗日武装,邀陶行知到古圣寺作抗日演讲,经卢子英促成,陶行知选择古圣寺为育才学校校址。育才学校是陶行知一生办学时间最长,理论和实践集大成的地方。

逸少斋在古圣寺右侧约200米处,是当年陶行知先生的住所,也是会客和接待贵客的地方。当年的“逸少斋”是茅草房,约150平方米,是校长办公室兼会客室,周恩来、冯玉祥到育才学校参观时曾留宿这里。

周子池在古圣寺和陈列馆之间,是一个荷花池。池子原本没有荷,是古圣寺的放生池,育才学校落户古圣寺后,陶行知在里面种下莲藕,并取名为周子池。周子,是指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周敦颐,他在合州任职时,其名篇《爱莲说》是莲的礼赞。陶行知将莲池取名周子显然是为了以“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来勉励育才师生,并纪念凤凰山的开拓者周敦颐。一首《荷叶歌舞》:“若问我来历,敦颐最先言。但开君子花.留芳千万年。”便是最好的证明。

碑亭位于陈列馆左侧,是 1999年育才学校建校60周年纪念时,由育才老校友捐资修建的。碑亭和纪念馆两处建筑风格统一和谐。碑亭内镶嵌的大理石碑上,镌刻着众多国家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各界名流缅怀陶行知先生的题词、育才革命烈士简介、陶行知先生名言及办学理念。

陈列馆由前厅、三个陈列厅和两个展厅组成。前厅的大门上方,是原育才学生李鹏同志题写的“陶行知先生纪念馆”金色馆名。厅廊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幅对联。前厅大门两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两端廊柱: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大门外廊柱: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三幅对联来自陶行知先生自创的格言,体现了他崇高的品德和治学精神。走进陈列馆参观,我看见的是一个伟人的足迹在延伸。

陶行知,1891年出生于安徽歙县一个书香世家。1914年,他从金陵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1917年,学成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19年,“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

为提高国民素质,他与黄炎培、晏阳初等人1923年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创办了平民学校,设立了平民问字间,编导了平民千字课本。在短短10个月内,平民教育运动波及到全国24个省。

在平民教育运动中,陶行知与农民朝夕相处,因而认识到“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所以发起乡村教育运动。他“要募集一百万元资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创办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并且“要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1927年3月,在北阀战争的炮火中,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乡村教师的乡村师范学校——南京试验乡村师范(晓庄师范)诞生了。它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和国民。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灾难日益深重。为了团结民众、保家卫国,陶行知发起了普及教育运动。他以不除庭草斋夫的笔名写了八万余字的教育连载小说《古庙敲钟录》,提出最好的模式是工学团,最好的学校是社会大学。他指出教育的出路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出路:一是教人少生孩子,二是教人创造富的社会,三是教人建立平等互助的社会。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陶行知与宋庆龄、沈君儒等人发起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及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在次年发起了国难教育运动,以国难教育来推进抗战运动。陶行知说:“我们除了反抗敌人的侵略,没有法子获得民族的解放;我们除了流血,不会获得民族自由。”

1938年9月,陶行知与邓颖超前往香港宣传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在去香港的轮船上,陶行知面对记者说:“我有三件大事要做:一是创办晓庄学院,以培养高级人才;二是在港创办中华业余补习学校,以教育方式发动侨胞救国;三是创办一所难童学校选拔有特殊才干之难童,作人才幼苗之培养。”

从香港回来后,他就积极筹办这三件事。三件事同时进行,前两件很快办成,第三件事过程稍长一些。

1938年10月,他去四川和云南两地考察,打算在两地中选择一地做育才学校校址。路经武汉时,他听说自己的好朋友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在宜昌,便立即去拜访。卢作孚听了朋友的打算后,非常支持,还写信给在重庆北碚接替自己任嘉陵江三峡乡村实验区区长的弟弟卢子英,叫他全力支持陶行知的事业。

陶行知在卢作孚的安排下,坐着民生轮于1938年10月下旬来到北碚,受到卢子英及北陪人民的热烈欢迎,各团体都争先恐后邀请他去做讲演。与此同时,卢子英还陪同他对实验区进行了考察,他考察后被实验区的一派欣欣向荣所吸引,决定不去云南了,就把育才学校选址选在北陪附近。

1939年3月1日,陶行知带人去乡下寻觅校址.累了一天,没什么收获。第二天,陶行知求计于卢子英,于是卢子英邀请他往草街子古圣寺一行。

草街子是合川县管辖的一个乡场,这里临近北陪,沿嘉陵江而下,直达北陪,沿嘉陵江溯江而上,直通合川。而古圣寺,距草街子5华里,山峦起伏,道路崎岖,一片原始森林,十分隐蔽。当时,寺庙里驻扎着集中整训的国军,这批军人即将出川入陕抗日。陶行知对他们进行了抗日救国宣传演讲,勉励他们奋勇杀敌,捷报早传。

演讲结束后,卢子英陪同陶行知游览古圣寺,并与住持隆树法师相商解决育才学校校址问题。隆树法师被陶行知的办学精神所感动,同意出租。就这样,古圣寺被陶行知租赁下来,租期商定为25年。

1939年7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和支持下,培养人才幼苗的新型学校育才学校在重庆市郊北温泉小学诞生,学生40余人。同年8月迁往合川草街古圣寺。初期有学生71人,年底增至近百人,皆为难童。1940年夏,学生增至168人。1944年冬,增至300余人。

学校创办之初,设有音乐组、戏剧组、文学组、绘画组、社会科学组,后又增设自然科学组、舞蹈组。陶行知先生先后聘请了贺绿汀、章泯、陈烟桥、魏东明、艾青、戴爱莲、方与严、王洞若等许多专家和学者到校任教。

学校践行他的生活教育理念,推行生活教育、素质教育、革命教育、创造教育,在艰苦卓绝的历史条件下,为中国革命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不少成为新中国的栋梁之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