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荷城文艺》的头像

《荷城文艺》

内刊会员

散文
202204/12
分享

生锈的孩子

作者/樊 燕

上周回老家看母亲见到大哥,他一脸的怒容,嘴里骂骂叨叨的。我问他小孙子哪里去了,快叫他出来和我玩。大哥没好气地说,不知道。

我开玩笑说,你看你,年纪轻轻就当了十多年的爷爷,是谁惹我们这位年轻的爷爷了呢。大哥一脸不高兴地说,我才不想当爷爷,我想当孙子。自从有了孙子,我比孙子还孙子。大哥的话有些绕,把我逗笑了。他却还是一脸的不服气。

大哥说,你看看这些年我都过的是什么日子。前几年孙子小,一家人围着转,放个屁打个嗝都把一家人惊得四起四落。想着小孙子慢慢长大了会好些,谁知道上了幼儿园,我就跟着他读了一回幼儿园。什么手工啊,特长班啊,他学什么我学什么,他爱干什么我就得去学什么。又想着再大点,上了小学就好了。谁知上了小学,比以前更难侍候了。你看看,这都是什么日子嘛。

大哥怒气未消,我想笑都没敢笑。怪不得前几年,大哥忽然学起了葫芦丝,黑管,还爱上了踢足球。我还以为是他的兴趣爱好发生了改变呢。

看大哥的神情,他是真的生气了。我忙安慰他说,现在的孩子金贵,家家都是一个样的宠。我们单位老张家的孙子,比我们的小隐淘气多了,动不动就用爬窗子跳楼吓唬老张全家,要想好好教训他一顿,你抬起的手还没落下去,他早已把电话打到了派出所,说有家暴行为。弄得一家人哭笑不得,被警察教训一翻,还得忍下脾气来跟警察道歉。

大哥一脸的无奈,却又忙着去帮小孙子收拾书包,整理衣服。我说这些事让他自己做,都上五年级了,你不能样样都包办。生活自理能力也要让他学一学,将来才有生存的能力和本事,娇宠多了反而会害了他。大哥说他哪有这时间啊。

我又对大哥说,对孩子最大的爱,就是放手。让他们去尝试自己动手的责任和动手后的成就感。大哥撇撇嘴,你说得轻巧,放手,你放得了吗?等你当奶奶的时候,你就知道站着说话腰不疼是啥意思了。

我想起我们小的时候,母亲对我们兄弟姐妹管得很严。每一个人的分工都十分明确,她对我们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娇子不孝,娇狗上灶。当时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到我当了母亲,也见识了身边一些因过度宠爱而骄横跋扈的孩子。才渐渐明白了这句话的意义,也从内心深处对母亲由衷地生出深深的敬意。

母亲是典型的农村妇女,没什么文化。但她却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给我们灌输了很多让我们终生受用的知识和道理。

我提了提大哥给孙子小隐收拾好的书包,足足超过了五公斤重。我惊讶地拉开书包拉链,想看看书包里究竟装了些什么。整个书包除了书本和文具盒,并没有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我问大哥,这些都是小隐的学习用具吗?大哥说,还不止呢,我摩托车的座垫下还有补课的资料呢。我惊出一身冷汗来。

现在的孩子,家家都是捧在手心怕碎含在嘴里怕化。在街上和公园里,到处是爷爷奶奶追在小孩屁股后面,喊着“小公主”“小皇帝”“小祖宗”。这些“小公主”“小皇帝”“小祖宗”要是摔倒了,爷爷奶奶巴不得把身体给垫进去,让他们摔在自己身上。

世界为孩子们专门制定了“六一”国际儿童节。法律也规定了必须严格保护儿童、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儿童的娱乐场所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五花八门,炫目精彩。儿童乐园建设得像天堂一样。所到之处,目光所及之处,都有儿童游乐园。为孩子们制造的儿童玩具,更是超出了常人的思维,逼真程度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大到超市,小到便利店,几乎都能见到琳琅满目的儿童玩具。

大哥嘴里怨着,脸上怒着,但还是提着小孙子的书包,牵着更加不高兴的小孙子,跨上了摩托车。他转过脸对我说,我送孩子去补习班,等我回来唠。看着大哥的背影,有些驼了,也有几丝白发,残淡地歇在他的两鬓。我的鼻子酸酸的,脑海里竟然生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思绪。为什么没有人为老年人建设五彩缤纷的游乐场,也没有人为老年人生产适合老年人的玩具。也许大哥的不开心并不在于此,但我想更多的步入带娃阶段的中老年人,他们也并非在内心里与孙辈们较劲,他们说不想当爷爷,只想当孙子的时候,也并非是在吃孙子的醋。

可是,当孙子就真的幸福吗?

我刚刚提过的那个超过五公斤的书包,小孙子小隐单薄的身子又怎么背得动呢?现在的孩子,哪个不是天不亮就要在父母或爷爷奶奶的催促下,从梦中醒来,睡眼腥松地吃完早餐,又昏昏欲睡地被送到学校去。我又想起了母亲曾经对我们说过的既通俗又赋有哲理性的一句谚语:“吃人参,不如睡五更”。有谁会心疼这些可怜的孩子呢?然而更多的孩子,他们稚嫩的肩膀背着几乎超过他们体重的书包,还在蹒跚起步的阶段,就已经被超负荷的重担压弯了脊梁。每天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下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还要完成家长额外增加的家庭作业。周末去游乐场疯玩一天,还必须写一篇作文才能交差。

邻居家的小朋友六岁半,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偶尔在电梯里遇见,她会给我们问好,还会问我最近工作忙不忙?更逗人乐的,她竟然还会问我,大姐姐在大学校里好吗,她什么时候回家让她带我玩这样的话。小女孩稚嫩的声音把大家都逗乐了,我忍不住在她的小脸上亲了一口。我看见小女孩父母的脸上,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

我想起自己小的时候,十多岁了还不愿意和陌生人说话。家里来了亲戚,不是躲在房间里不愿意出来,就是躲到村子里的稻草堆里,母亲叫死都不愿意回家吃饭。就连父亲周末从单位回家,我也要在墙角躲好久才愿意叫爸爸。邻居家的小女孩,这么小就开始了人情世故的训练。她用奶声奶气的声音,说着成年人交际的口语,不禁令人心生怜爱,也生出几许悲伤。

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句话:在孩子的年纪,不要总是说大人话,这些会剥夺掉他们的童真与快乐。

然而更多的孩子,才刚刚学会说话,就开始背诵三字经、唐诗、乘法口诀。还在学走路的过程,就已经跨上了奔跑的轨道。他们甚至还不能记住父母的电话号码,还不能完成从一到一百的数数,就已经是某某培训班的学生了。在一些培训机构的门口,你随便问一个小朋友家是哪里的,他们便会焦急地四处寻找父母和爷爷奶奶。但如果你问他们培训机构的路怎么走,他们都清一色地对答入流。

前久很火的电视剧《小舍得》,看得让人又愤怒又窒息。但家长里短的剧情和代入感还是让很多观众越看越起劲,也越看越堪忧。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路线,更多的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面子。他们在私底下与自己较劲,与学校较劲,与家长较劲,连带着孩子明争暗斗。

电视剧用了两种教育方式,田雨岚是典型的打鸡血教育方式,口头禅都是“为了你好”,无形地使用了语言暴力。南俪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味地追求自由式放养,结果孩子学习成绩一踏糊涂。 虽然剧情“狗血”,但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下的现实,在“素质教育”与“鸡娃现象”齐飞的教育环境下,家长们两头冲,却又陷入两头堵的教育困境。

“鸡娃”与“佛系”的两种教育方式,考验的是父母的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过度“鸡娃”,是对孩子高压状态下的精神紧绷,绷得太紧,容易断弦。过度“佛系”,任由孩子自由生长,率性而为,同样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是对儿童有害的。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高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

想要孩子将来出人头地,过出彩的人生,所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成绩固然重要,但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更为重要。给孩子设置目标,要考虑到孩子现有的水平和潜在能力。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一个人掌握生存的技能,并一生都热爱生活。教育不仅是对孩子的现在负责,还要对他们未来的人生负责。有远见的父母,既不过度“鸡娃”,也不盲目“佛系”。要相信,成绩不是决定一个人一生成败的关键。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里说,未来的世界机器人都会自己学习,而我们现在却要将孩子变成学习的机器。深以为然。

作为父母,我们要放下焦虑的情绪,才能唤醒孩子内心真正的力量。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更不是自已当了笨鸟,然后让自己的孩子使劲地替自己去飞。我们以爱的名义,伤害着孩子的自尊,也将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在幻想小说《生锈的孩子》里,有一个叫万礞礞的男孩,经历了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的童年。万礞礞的不幸,是许多孩子的不幸,是教育的不幸。但万礞礞又是幸运的,他活在幻想小说里,作者可以把一切的不幸,幻想成可以改变的美好的事。万礞礞的成长故事,给儿童读者带来强大的人格力量,也提醒家长,有形暴力和无形暴力,对孩子同样是一种戕害。

看过这样一句话:拯救一块“石头”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他变成“石头”。这句话让我深思了很久。

准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电脑前坐了很久。满脑子都是自己小时候的记忆。那个时候,谁会把生锈这样的词,与孩子联系在一起呢。

记得我还小的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父亲在外地工作,家里就母亲领着一群娃娃。那时还在生产队,母亲每天都要到地里挣工分。大姐就成了家里的老大,老大担任着母亲的角色。大姐带领着我们,把家里菜园打理得井然有序。哪个季节要种什么菜,大姐心里清清楚楚。二姐和哥哥不仅要帮大姐干活,还要煮饭喂猪,到地里找猪草、兔子草。我负责在家看门,领刚刚会走路的弟弟。每一份分工,都理所当然。

父亲每个星期六回家,星期天返回单位。星期六便是我们兄弟姐妹最开心也最忙碌的一天。哥哥负责烧开水,二姐负责打扫家里的卫生,桌子水杯都要清洗干净。我领着弟弟在村口的树桩上等父亲,见远处有隐隐约约的骑自行车的身影,弟弟就抬着小手一直往那个方向指。大姐则到菜园里找回最好最新鲜的蔬菜,做一桌清清爽爽的没有荤腥的菜肴。那真是一段幸福而美好的生活啊。

母亲识得几个字,她晚上便在煤油灯下读《红岩》《林海雪原》等小说给我们姐弟听。我们五姐弟围着如豆的煤油灯,虔诚地看着母亲。母亲通常都是读到精彩的段落时,便合上书本说,今晚就到这里了,明天还想听,要好好表现哟。

大姐和二姐开始做作业,哥哥忙着给母亲和弟弟打洗脚水,我把散乱的小板凳搬到墙角。家里除了偶尔听到弟弟的哭声外,没有其他不和谐的声音。

大姐家的小孙女要上初中了,离开学还有二十多天,一家人四处访名校,报好班,仿佛进了名校报了好班,就登上了命运金字塔的顶端一样。他们完全没有为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考虑一下,她有能力一个人去面对陌生的环境吗?从来没离开过父母的小孙女半夜里会被恶梦吓哭吗?一直过着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娇生惯养的孩子忽然要去排队打饭打开水,她能适应吗?成长是需要过程的,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去走稳。而不是在某一个阶段,为满足父母的需求进行催生催长。

现在的家长都想把孩子送到有名的学校,送进顶尖级的培训机构,甚至在孩子还不能明辨是非,还不能独立生存的情况下就将孩子送到国外去渡金。官二代,富二代,拆二代层出不穷。满身金银的孩子,不生锈才怪。

电视剧《小舍得》里的李可可说:“除了教科书,我什么书都爱看”。这句话应该引起所有父母和学校的反思,孩子对学校有多厌恶,才会生出此种想法。学校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孩子学习的地方本该充满欢乐。但很多孩子过早地背负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整日郁郁寡欢。

“生锈的孩子”,并非在智力和品格上面“生了锈”。天真、烂漫、自由是孩子的天性。但现在的孩子,又有几个能拥有这样的权利呢。他们单纯的脑袋里塞满了复杂的思想,还没睡够就患上了失眠症,天使一样的眼睛未曾看清世界,就被迫戴上了有色眼镜。还未懂前途二字的意义,就要为理想而拼搏奋斗……

大哥说:我不想当爷爷,我想当孙子。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知道大哥并不是因为带孙子辛苦才这样发牢骚,他也不是因为小孙子调皮捣蛋不听话才如此报怨。

一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让现在的父母穷尽所有为之付出一切。他们从来都不给孩子们一点时间和辩解的机会,也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孩子有多大的承受能力。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把一个更好的世界交到孩子手里,而不是付出一切去让孩子成为赢家。

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家长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和孩子。这样的现实,其实也呈现着人们内心对未来的真正悲观。” 如果这是一种无奈和无力,那么家长们应该守住底线,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看不见的精神健康,如果成为隐形的代价,孩子即使未来非常成功,也可能只是成功的机器人而已,那也得不偿失。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我们可以引导参与,但切莫将自己人生的遗憾,全部施力在孩子的身上。

“思想已是成人,肢体还是孩童。”鲁迅先生曾为此呐喊:“救救孩子”。而现实确实应该救救孩子,但更应该救救大人,救救这个社会。这句话是我在作家毛国聪的文章里看到的,它更加准确地抒写了时下的现状,也是在告诫,我们不需要生锈的孩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