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荷城文艺》的头像

《荷城文艺》

内刊会员

小说
202411/25
分享

古镇·光禄(外一篇)

在滇中姚安坝子西北角的光木山麓,耸立着一座千年古镇,它就是光禄古镇。当地有句喊得十分响亮的宣传标语叫做“一座姚州城、半部云南史”。初次看到广告牌上这么醒目的大标语时,总感觉喊得有些大。这也太虚、太狂,太吹牛了吧!

静下来细品深思后,又觉得似乎也有一些依据。毕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威王派楚将庄蹻开滇,云南开始纳入中原内地版图时。庄蹻大军就曾横扫过这里,有战殁于此的庄蹻部将周·小卜将军之墓茔为证,至今犹在。汉朝时开始在云南推行郡县制,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此设置弄栋县,为当时在云南设置最早的24个县之一。县城址就在现光禄古镇西南约一公里的旧城村后高陀山上。若以此来算,光禄古镇从建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虽然最早的城池早已废弃,变成了遗址,只剩一个叫“旧城”的村名沿用至现在。这片土地的下面是埋藏着许多历史的。在这里,只要随便一锄头下去就能挖出几片残砖断瓦。多年来,已不断有考古人士和当地种地的农民挖出过大量刻有梵文或“大宝六年甲戌”字样的砖瓦了。梵文写的是什么没人懂,也无人知晓。“大宝六年甲戌”中的“大宝”据专家考证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大理国一位皇帝年号。大宝六年实为中原地区的南宋绍兴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154年。由此观之,弄栋县城从建到废是繁荣兴旺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弄栋县城也从高陀山顶搬移至山脚的光木山麓,演变发展成了今天的光禄古镇。但在高陀山这片荒草萋萋的土地下面还埋着多少的历史秘密没人知道。唐朝玄宗天宝年间,在这里时任姚州都督府都督的张虔陀因一件腐败小事而激怒了南诏国王阁罗凤,从而引发了震惊云南、牵动全国的著名“天宝战争”,这也是改变大唐王朝国运和云南历史进程的一次战争。还有,说到云南的历史,南诏和大理国是怎么也不可能绕开的。但世居光禄这座小镇里的世袭土司高氏家族又与南诏和大理国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渊源关系。高氏家族长期在大理国朝廷中世袭“宰相”之职,把持着朝政;是段氏“皇室”必须仰仗依赖的重要力量,一直左右着这个“国家”的发展走向。书写南诏和大理国这段历史,光禄的高氏家族必然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其实,在云南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发生的许多大事,多少都能与这个小镇扯得上些许的联系。如此说来,当地打出这样的宣传标语口号大抵也应该是说得过去的。

漫步古镇光禄,给人的印象感觉总是独特、灵秀、大气、厚重。似乎街道上每块经过岁月风雨洗礼过的青石板;每块蒙满灰尘的木雕、砖雕和石雕;每扇变紫发黑的雕花窗、雕花格扇门;每片布满厚厚青苔的秦砖汉瓦,都在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历史气息。每一幢宏大的古建筑,每一座独特的木楼小院、照壁和门楼牌坊,每一个飞檐、每一个翘角都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古镇最独特的地方应该是小镇的规划布局了。一条首尾相连的来回青石板街道围成了一片核心区,其余街道、小巷从不同方向向外拓展延伸出去,最后形成东、南、西、北四关。民居沿街道、小巷有序布局,其余建筑因地因势合理安排。关于古镇的规划布局,有人说像个“回”字,核心区部分叫“回”型街,代表福禄轮回、绵延不绝之意;也有人说像个“坤”字,应该叫“坤”型街,代表乾坤安定、永享太平之意。到底是咋回事,至今也没人能说得清。恐怕只有当初的规划设计者自己知道了,成为一个永远隐藏于小镇之中的秘密。因为其独特、无二,这也引起了不少人喋喋不休的兴趣。给那些无知政客和地方无聊小文人们进行无限演绎提供了一个永远也说不清、道不明的谈资。倒是那前店后院的街道民居房屋,前店经营,后院和楼上生活住人的建筑结构设计。靠几百年间人来人往的商业繁荣,养活了一代又一代小镇上的人家,赓续着这座小镇的历史!在光禄古镇,最为灵秀清幽,最有文化内涵的地方恐怕首当其冲是龙华寺了。这座始建于唐朝天祐年间的寺院亦称活佛寺。建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整座寺院依山而建,寺内寺外古木参天、流水潺潺。各幢寺宇之间错落有致,飞檐翘角,蔚为壮观。寺内保存有大量的木雕、砖雕、石雕和碑刻、牌匾、楹联、壁画等艺术珍品。是古代滇中地区规模最大的佛教圣地,明清时期寺内僧侣一度多达700余众;也是目前滇中地区建寺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寺院之一。在一千多年的漫漫岁月风雨中,经历了多次地震、也曾遭遇过几次火灾等侵袭,但维修后均无大碍。“十年浩劫”期间,举国上下破“四旧”,很多的道观寺宇都被拆被毁、器物和菩萨被掀被砸。恰巧此时,该寺被当时正在滇中地区探矿的814地质队借作办公用房使用。地质队作为上管单位,谁人敢动?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被丝毫无损地完整保存了下来。多年后,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内藏文物和高超的建筑艺术价值,被列入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冥冥之中是天意?还是佛祖的荫佑?坐落于古镇核心区“回”型街旁的“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是一片保存完整的古代府衙式建筑群。由入口大牌坊、广场,一重堂、二重堂、三重堂等建筑组成。一重堂前设有供官员进出的正门、百姓行走的生门和专供死囚犯押出问斩的死门。进入后的内部设有大堂和户、礼、刑、兵各部门机构,还有专供官员老爷们休息娱乐的后花园、戏台。作为一座曾经统辖滇中、滇西乃至川西南大片领土的府衙,无处不彰显着大气、霸气与王者之气。现在已无法知道,有多少远征的文案计划是在这些房子里酝酿形成,有多少的囚犯从那道死门押出送上刑场,又有多少的兵卒在那块宽阔的大广场上接受检阅鼓动后奔赴遥远的战场。是非成败转头空,一切明争暗斗、你争我夺的是是非非转瞬间便成了过眼云烟,淹没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只留下这座宏伟的建筑供一代又一代的游人们参观。独特的地方必然会有一些特别的奇人奇事。古镇文昌宫的院子里,有一个数十吨重的巨石,叫“飞来石”。当地多位历代著名文人雅士都对其有过题咏。传说此石是从天外飞来的神石。巨石落地后,人们将其命名为“飞来石”。并在周围建起了文昌宫,作为古镇传道、授业、解惑的专门场所。我一直在想,几十吨重的巨石会飞来么,那肯定是假的,除非是陨石陨落。但文昌宫存在了几百年却是真的。这座小镇历代都文运兴昌那可也是真的。清代当地那个名曰高奣映,字雪君的著名土司、一代大儒不知是怎么想到的,在临终前还要自撰铭文,自己为自己铸一尊头枕酒葫芦,铸工精美栩栩如生、举世无二的卧式铜睡像。虽然斯人早已远去,但这尊铜睡像却笑看世间冷暖,一直微笑着睡到了今天,供人们抚摸祈福。高奣映的后人也绝不是等闲之辈、循规蹈矩之人。老祖宗几千年留传下来的中式建筑式样不用。居然不按常理出牌,突发奇想,参照法国的建筑样式为其修建了一幢高雪君祠,成了古代滇中地区唯一的法式建筑,也成了现在古镇中一幢别具特色的异域风貌建筑。历史总是不断向前的,随着时间流逝的不断沉淀和打磨,所有这些都已无一例外地被列为国家和省、州各级重点保护的文物。成为古镇里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历史和看不见的文化、文脉、内涵。

世间的一切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在任何地方人都是土地上的灵魂。光禄古镇就是巴掌大的一点地方,几百年间就曾涌现出过高、赵、马等几大家族。高家作为在云南全省都挂得上号的世袭大土司,不仅长期雄霸一方,还拥有自家庞大的家业领地,世袭着土司之职。而且,还长期在南诏大理国朝中世袭“宰相”和在各级官府衙门中担任要职;北宋元祐九年(公元1094年),时任“宰相”的高氏族人高升泰在国王段正明逊位时,还欣然接受了段氏“禅让”,一度做了三年的“皇帝”,史称“富有圣德表正皇帝”。高氏从发迹开始至清代中叶“改土归流”后被削去土司之职,前后世袭为官长达800余年。这在云南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就是放在中国历史上看也不太多见吧。当地有一副用来形容概括高氏家族“豪盛”的对联说:“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侯”。虽然说在传统的眼光中,南诏和大理国都是地方割据政权,登不得大雅、入不了正统。但好歹人家那“皇帝”,“宰相”和重臣的职位可是真金白银确确实实的存在。特别是那个既当土司又做学者的高奣映。民国《姚安县志》及诸多文献史料皆记载他集儒、释、道于一身,在理学、佛学、文学和历史等多方面都有很高建树,是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一生著书八十一种,培养出进士72人。并将其与清初国内最著名的思想大家顾炎武、黄宗羲、王船山、颜元五氏并列。我读书不多,孤陋寡闻。仅随手翻过《鸡足山志》《滇鉴》《妙香国草》等区区几部。对评价是否准确公允不敢妄论。但我想作为一个地方性的著名人物是绰绰有余、完全够资格的了。姚安长期流传着“一门五举子、三步两道台”的佳话。“三步两道台”讲的就是古镇上的赵、马两个家族。仅一墙之隔,三步之遥,就出了两位道台。一位是曾在浙江任道台的赵子骧、另一位是曾在河南任道台的马驷良。道台是多大官、什么级别,几品我不知道。但我想百姓如此推崇,这官职大约也不会太小。还有赵氏家族的赵鹤清,资料说是民国时期著名艺术家、诗人。“著名”到何种程度似乎没有准确定论。但他在民国时期就由昆明石印社石印出版了山水画集《滇南名胜图》。据说该书前些年还在台湾地区重印出版发行过。多年来,一些地方上主办的期刊不时也会选登一些他的画作、书法和诗文。还有他设计并主持堆垒的园林艺术作品“彩云崖”至今还屹立在昆明的翠湖公园里供游客观赏。昆明西山和姚安地区多处都有他的遗画墨迹。因为这些,有人将这座古镇冠之以“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我想,作为一个小镇这应该是实至名归的。

元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忽必烈平定云南,大理国灭亡。作为时任相国的高泰祥逃回光禄组织人马抵抗元兵,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兵败被俘,被押回大理斩首于五华楼下。其九个子女被迫四散各地奔命。七女儿菩提痛国破家亡,潜回光禄古镇躲藏出家于龙华寺卧佛庵。一日,受佛的点化,遂将幼时高僧所赠菩提籽植于庵后,以占卜兄弟姊妹的吉凶,幸九株皆茁。多年后,兄弟姊妹九人皆由心灵所感,不约而同地在同一天从四面八方潜回到光禄古镇相聚,这一天刚好是农历二月初八。菩提女了却心愿,修成正果,并于当晚坐化成佛。高氏子孙和当地百姓为彰显她的无量功德,为她铸了金身供奉于庵内,并把其出家的卧佛庵易名为活佛寺。同时将此日定为小镇自己的节日,每年举行庙会活动祭祀之,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当地一个独具特色的风情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一个小镇就有一个自己的节日,真“牛”!是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情绪需要宣泄。耕作劳累时吆喝几声;平时的打个情、骂个俏什么的,这就是百姓的生活。久而久之也就有了各自固定的曲调。光禄流传最久远、传唱最广的曲调有“坝子腔”“小邑拉花”“花灯”。但千百年来,这些都被士大夫们鄙为“骚灯浪戏”,说土哩吧唧的低俗东西登不得大雅之堂;然而风水轮流转,今天又被众多当代专家学者们捧为“优秀民间艺术”。说这些东西艺术色彩鲜明,乡土韵味浓郁,独具地方特色,是十分珍贵、十分难得的优秀民间艺术珍品。还被层层上报推荐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低俗也好,高雅也罢。古镇里的人们可全然不管这些,还是依然故我,该唱唱、该跳跳、该乐乐!

时下有句非常流行的话叫“若要富先通路”,古今皆然。

任何时代,交通区位在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关山阻隔,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运输全靠马帮畜力的年代,道路就成为极为关键的要素。谁掌控了道路,谁就赢得了战略上的先机。那条存续了千余年,从四川成都一带出发,过金沙江后沿蜻蛉河南行至姚安,再转向西南至云南驿到大理,最后走向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一直是连通内地与云南边疆的重要通道。光禄又是这条路上的一个必经之要地,除此再没他途。故而,不论是内地的历代中原王朝还是南诏、大理国等地方政权都费尽移山心力,想将此地据为己有,以便掌控一方。争相在此设立县、州、府、路诸多机构。南来北往,一拨又一拨的商旅马队也要在此停歇,让人休息,给骡马喂水添料,以便积蓄好力量走向更加遥远的地方。也正是这些,成就了这座小镇往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鼎盛与辉煌!在那逝去的千百年繁荣兴旺岁月里,不知在小镇那条条昏暗的深深巷道里、一堵堵斑驳的泥墙根下、一座座斜门歪道背后,一栋栋玲珑雅致的小木阁楼之中,到底演绎了多少外来商客、马锅头与当地少女、少妇之间的良宵春梦!小镇回型街青石板上那一串串被岁月踩踏留下的马蹄深印里,不时就会有一些珍珠般的积水,那可是当地少女对一去不返马锅头的思念、怨恨所留下的泪痕!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秀美之源。有了水,万物就有了灵性。光禄古镇坐落于高耸入云,常年青翠葱茏的光木山麓。光木山背后则是层层叠叠的群峰密林,无数条山涧溪流常年不绝地涓涓涌出,汇成大康朗河流经小镇,滋养着镇里的人们,最后汇聚形成小镇南边常年垂枊依依、清澈如镜的镜淜湖。镇的前面是姚安坝子下端开阔的低洼地带。古代姚安与大姚交界的小赖山未凿开时,上游来水全部经蜻蛉河汇聚于此,形成波光粼粼的宽阔水域和水草地,称为草海。因为水源丰富之故,在古镇周边孕育形成了很多优美秀丽的景色。很多地方都喜欢将本地区的风景风光归纳为六景,八景、十景之类。光禄古镇上的文人墨客也未能免俗,将小镇上的景色概括为:“佛寺寻春、凤岫雪梨、小桥新柳、佛院探幽、高陀夕照、镜淜夜月、登瀛晚眺、西来赏桂”八景。我觉得这概括倒是还挺有诗意的,一听就令人神往。一位很有些名气的当地文人还专门为每个景点题写了诗,叫《光禄八景诗》流传至今。其实,光禄古镇景色最美的还是整体景观。每当夏秋时节,古镇周边一片水乡泽国,满地都是荷花。好像整个小镇都“飘”在荷花王国中一样。不仅秀美,还十分壮观。故而也得到了个相当雅致的别名“荷城”。这些年,随着古镇建设的推进,又开发了“东方玫瑰谷”“百果园”等景点景区。特别是县里将花卉列为全县重点支柱产业后,古镇周边的大多数田地都种植花卉了。对于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小镇来说,或许应该叫做“景”上添花吧。

盛是因路,衰也是因路。光禄古镇的辉煌繁荣源于那条兴旺了千年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而今天的落寂也是因为路。随着现代交通快速发展、交通线路调整改变和各式各样先进交通工具的不断涌现,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小镇也逐渐被甩进了滇中高原深处那个遥远的角落里。但它似乎也并不觉得多么的失落和气馁,依然静静地耸立在那里。坐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云南历史文化名镇”“云南十佳宜居小镇”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诸多头衔光环。欣赏着秦时就如此明媚的那轮月亮、沐浴着与汉时同样温暖的那缕阳光。任凭春去秋来,任凭头顶蓝天上的云卷云舒!继续着自己既忙碌又恬静闲适的生活。青壮年们个个紧跟时代步伐,该干啥干啥,依然忙忙碌碌!老年人时常聚到一起,在自家门前的青石板街道旁,一杯清茶,一副象棋或一副扑克,一玩就是大半天;就连那一条条的小狗也在自家门前的石台阶上眯着眼悠然自得地睡着,享受着小镇静谧的时光,全然不管熙熙攘攘的游客和行人过往。古董店里那位年迈的老板,每天都会将那一件件的古董文物拿出来瞅一瞅看一看,这肯定不是鉴赏,更像是回味一下那些远去的岁月。老大妈、小媳妇和那些文艺青年、花灯老倌们还是一如既往,有闲暇就相互邀约在一起,聚在“姚安路军民总管府”前那古人曾经阅兵、举办重大政治活动的大广场上,唱几调,跳几曲。依然是该唱唱、该跳跳、该乐乐!累了饿了,会整几个本地全羊汤锅、倮倮肉、套肠、清蒸乳鸽、夹沙肉、千张肉、野坝子炖鸡等这些就地取材、加工简单,原汁原味的大菜畅快淋漓地吃上一回。或者买点五颜六色的米花糖、核桃糖、花生糖,现做现烤现吃的金黄椒盐饼,从冒着热气的小竹甄里直接拿出就吃的各类小包子、花卷、红白相间的糕等地方特色小吃对付一下。也或者是在小摊前随便一座,让摊主抓上一碗清凉爽口的米粉、米线、米虾、凉粉、稀豆粉之类,放入调制好的佐料汤汁,加点油辣子、葱花、香菜,再来上几根油条、麻花之类,就能满足一天的生活!

这就是古镇,光禄!

故乡的年味

最忘不了的,是童时故乡的年味!

滇中地区与滇西北高原过渡地带的渔泡江流域,群山突兀、绵延不绝。无数溪水从高山深林中汩汩流出,汇聚成一条又一条小河从一座座巍峨高耸的大山与大山间的夹层缝隙中蜿蜒曲折地流过,经年累月永不停歇地注入日夜奔腾不息的渔泡江!

我的故乡就在渔泡江畔一个叫三角的遥远小山村。因村前有条名为“三角河”的支流小河而得村名。这里山高谷深,奇峰耸峙。满眼望去,远处皆是接天连云的高峰,郁郁葱葱,山色常年如黛;近处,则是层层梯田台地沿着两岸山体斜坡不断向高处远方延伸上去,一台高过一台。随着时令更迭不断变换着四季颜色,很是壮美。冬春,一台台,一片片,满山满坡的油菜、蚕豆、小麦争鲜斗妍;田边地埂、山箐沟旁的梨花、桃花、李花、杏花和各种各样的无名花也择机竞相绽放。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粉的,蜂飞蝶舞,五彩斑斓。夏季栽种完后,整个山乡又快速转换为嫩绿色,到处苍翠欲滴,满目葱葱绿意。深秋收获时节稻花飘香,金黄翻滚的稻浪与逐步开始泛黄凋零的木叶、松针统一成了一样的着装!村前的那条小河流水潺潺、永远也不会断流干涸。特别是每年九月左右,雨水收尽,河水便会一天天变得清澈见底,站在岸边就能清晰地看到嫩绿嫩绿的青苔在清清的流水冲击下一飘一飘地摇曳着。阵阵鱼虾在流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觅食,时而跑向深潭、时而游向浅水;时而躲在青苔下面、时而又钻到石头缝里。

犹如世外桃源般的故乡,景色是优美的,村庄也是淳朴宁静的。但比宁静优美的景色更令人难忘,在我脑海记忆中刻印最深的,还是童年时它那浓浓的乡愁年味!由于关山阻隔,路途遥远。我童年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故乡基本还过着农耕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生活水平普遍也不是很高。过年过节就成了人们生活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有句话说:“大人盼过节、娃娃盼过年。”特别是过年,那可是平常人家一年中最大的大事、喜事,家家户户都很看重。一年苦到头,即便是再困难的穷家小户,也要争取添几身新衣。一家老小团团圆圆地在一起吃几天好饭,高高兴兴快乐几天。

那个年代,大家手中都普遍没钱。即便少数有几个小钱的人家,但物资也极度匮乏,什么都得凭票,有钱你也买不到。过年的年货物资大多都要自己生产,得早早备办。一般从冬月底腊月初杀年猪起,过年的准备也就算开始了。人们会选择一个与家人属相生辰没有冲克的吉日。把乡邻亲戚朋友邀约在一起,七手八脚地把年猪杀好。那时候我们那里杀年猪可不像现在这么简单,有许多非常细致的活计要做。猪杀好后首先是要剥猪头、剁骨头生。猪头是过年祭祀必备的贡品,也是除夕年夜饭上的主要肉食,剥猪头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先将猪头架在柴火上烧燎,再把烧得通红的铁火钳塞进两只耳朵深处反复烫烙,将里面的汗毛、污渍烙掉,放入水中反复刮洗干净。用快尖刀将肉连着舌头、眼珠、鼻子一起,一点一点慢慢地从颅骨上剥离下来。尽量要保证整个猪头肉完整。剥完肉,大人会用砍柴刀劈开头颅骨取出猪脑,撒上点盐用菜叶包好放在火塘里烧烤一会,剔剥去烧焦的菜叶就吃。烧熟的猪脑晶莹剔透,看着就十分好吃的样子。但小孩是不得吃的,长辈总会说娃娃不能吃这东西,吃了老来清鼻涕会一吊一吊地流。现在想来,那无非是他们为了自己吃而想出哄骗我们的借口谎言而已。剁骨头生就是把猪身上的脊骨、勒骨等连带少许肉取下,放在剁墩上用砍刀反复砍剁,直到剁成肉泥骨末为止,剁得越然越细越好。一般要砍剁三四个小时才行,有时也会两三人轮换着剁。砍剁不到位,吃的时候会夹杂着许多小骨头颗粒。一头猪的骨头毕竟很有限,为增加点数量,还要把猪肝、小肠等内脏用水煮一下,取出待凉后切成小片小块,把炼油时剩下的油渣也一起并入,与剁好的骨头肉末混在一起。加入足量辣椒面、适量食盐和少许酒、花椒、草果、八角粉充分揉拌均匀,装入瓦罐封好口置于阴凉处。腌制一段时间,一坛鲜红油润的骨头生就制成了。吃时舀一小碗放在甄子里的饭上面蒸一下,或加入少许水在锅里煮一煮。吃到嘴里满口醇辣油香,那味儿真是沁人心脾,好像全身味蕾都被调动起来似的,十分爽口下饭。这不仅要在过年时食用,也是一家开春后小半年里的下饭菜。另外还要炼油、塞肠子。杀猪时把脊梁下面那两块厚厚的板油撕下来,这是舍不得炼掉的。要将花油放在里面卷成两筒,用竹篾扎紧吊干后备作全家来年的食用油,每顿煮菜时切一小坨。所谓炼油就是将细碎油膜收拢,与那些边边角角的零碎肥肉一起,炼成化油过年前后食用。塞肠子有香肠、血肠、豆腐肠和糯米肠。香肠是将那些不成形的散碎肉坨切匀后拌上食盐和花椒、草果、八角粉后塞入小肠内晾干,食用时炒、煮、蒸都行。血肠和豆腐肠都是将猪血与豆腐混在一起,加盐和佐料拌匀后塞入大肠内。猪血为主的叫血肠、豆腐为主的叫豆腐肠;糯米肠则是塞入事先浸泡好的糯米,都是在晾干后煮食。所有这些,不仅是为过年备办菜品,也是为来年好长一段时间的生活准备食物。现在想来,在物资稀缺的年代,人们对食物的开发利用确实是做到极致了。

从杀年猪开始,过年的味道就一天比一天浓烈起来。人们脸上绽放的喜悦也会不断增多,好像整个山乡都开始弥漫着一股年味似的。乡邻亲戚间帮衬着把各家年猪杀完,时间也差不多到腊月下旬。这时就要集中精力准备过年。要备办好柴火,准备好一个能从除夕夜烧到年初二的大栗木疙瘩。据说过年烧的疙瘩越大,来年养的年猪才会越大;接着是打扫卫生。掸扫房屋楼上楼下的灰尘,清扫房前屋后。还要计算着日子熬糖、做豆腐、制作米酒(当地叫蒸白酒)。熬糖就是把平时准备好的碎米、次等苞谷杂粮之类磨细,用水充分浸泡,加入麦芽粉充分糖化后挤出汁来在大锅里煮熬。好粮食是舍不得拿来熬糖用的。糖熬好舀在筛子或簸箕里让其自然冷却凝固,就成了一大块的麦芽糖。很多人家还会在糖起锅时拌入剥好的核桃仁,制成核桃糖;拌入花生米,制成花生糖;也还会拌入用薏米或苞谷籽炸成的爆米花,做成米花糖。熬糖时大人会捏些小人、小牛、小猪、小羊之类各种形状的米花糖给我们。那种出锅不久就现捏现吃的米花糖甜香可口,真的很好吃。接着是做豆腐。那时做豆腐与现在有很大不同,豆腐出锅后舀在筛子里用纱布包好,上面盖块木板之类,再放上几块大石头挤压几天,直到将里面的水分大部分压挤滤完才成。压出来的豆腐吃着硬硬的,很香、很有筋骨嚼头,不像现在市面上购买那种软稀稀的。豆腐除了是为过年准备菜品外,大部分要捂成霉豆腐制成腐乳,供年后做咸菜用。豆腐渣也要凉晒干后做成豆豉。最要掐算好时间的是米酒制作。酒是山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无酒不成席,如果到过年时米酒还未发酵成熟喝不成,年夜饭一家人喝不上几碗,那这年过得就似乎少了许多味道。我们制作米酒又叫“捂白酒”。就是将当地土特名产“三角糯米”用水泡软后装入甄内蒸熟成为糥米饭,倒出自然冷却后拌上酒曲装入瓦罐内封口,埋进米糠堆里捂着让其自然发酵。如果遇上年前连续降温年景,米糠堆里温度不够,还要将其移至火塘附近温度稍高的地方保证它发酵。米酒每家一般要同时捂两罐。一罐放的“曲”是那种叫“甜酒曲”的,做出来的是甜米酒,过年时吃和给妇女儿童食用;另一罐则是放酒厂烤制清酒使用的“曲”,做出来的米酒与清酒味道上没有多少区别。捂好后将其倒入一个大瓦缸再加“曲”和冷开水。以后边喝边加“曲”和冷开水就可喝上一年了。喝到最后,酒缸里早已见不到原来饭粒的痕迹,只剩下淡绿色的液体酒汁,但酒味依然浓烈,酒劲十足。耳块一般是要在年前一两天才舂的。纯手工年代,舂饵块是个力气活,协作活。乡邻间三四家约着事先泡好米。到时早早将灶台火烧着,一甄接一甄地蒸。蒸熟一甄立即舀到石杵臼里,几个壮汉轮换着汗流浃背地用杵棒舂。这时灶台里遗漏出的零星火烟、大锅里水开后冒着的水气、竹甄子中拼命往外蹿出的蒸气、杵臼里热烫的米饭上溢出的热气竞相升腾,与人们欢快的说笑声交融在一起,盈漫满整个房间,一下子就会把现场气氛烘托到高潮。此时身临其境,让人能切肤体会到就要过年了的味道。女人们分工协作,有的负责添柴加火蒸饭舀饭,有的则在杵臼旁摆好案板。舂好一坨就快速拿出在案板上搓揉定型,做成一筒一筒的饵块粑粑。整个过程必须在保持热温时一气呵成,一旦冷却变硬就无法造型。舂完一家紧接着舂制另一家的。尽管饵块搓揉定型时间很短,但再忙大人也要快速撕下几砣,捏成小鸭、小鱼、小羊之类分给旁边的我们边玩边吃。那时故乡舂饵块用的是一种本地特有叫“麻线米”的老品种。这种米质地特别好,煮的饭都要比其他米香很多,做出来的饵块也非常好吃。好多年了,这种米已早就不见踪迹。据说,这种水稻品种生长周期特别长,单产又低。在产量效益第一的当今,这种老品种水稻早就很少有人愿意栽培种植了。我真希望哪一天能遇上,再吃一次这种用“麻线米”制作的饵块,回味一下那个年代醇香厚重的味道。

饵块舂完过年的准备也就差不多了。年三十这天一家老小都要早早起来。下地择菜、洗涮灶台和锅碗瓢盆器具,做好各种准备。要上山擒一大花篮青松毛;还要砍一棵带着杈枝和松毛的小松树抬回,栽插在院子中央位置。并在其中部捆绑上茶杯般粗细的一匝松毛,以便晚上磕头时插香。这叫做栽松毛架,代表天和地。中午开始全家便一起动手准备年夜饭。杀鸡的杀鸡,捡菜洗菜的捡菜洗菜。先是将灶台的火烧起,把整个的猪头肉放进大锅里煮着,把饭甄子蒸上。然后在堂屋内垫上一层厚厚的青松毛,厨房、台阶、院子里也撤一些。将准备好的大栗木疙瘩抬进堂屋,把火塘的火也生起,在铁三脚架上把鸡也炒了煮着。烧好开水,贴好春联年画。傍晚时分,一切就绪,家长把猪头和鸡头鸡脚鸡心捞出一起装在小盆里,上面插双筷子叫“盘福”;在火塘边用小土茶罐烤煨一杯浓茶,倒一杯酒,叫敬酒敬茶;再舀一碗饭叫“斋饭”。全部有序摆在放一个筛子里,由男主人端着,女主人手持香纸。领着一家老小开始磕头过年。从栽插在院子里的松毛架开始,楼上的家堂、灶台前、火塘边、大门前、畜厩前依次磕头敬献,烧香焚纸。此时,焚香烧纸产生的“福”香、青松毛上散发的松油清香、铁土锅里翻滚着溢出的鸡肉鲜香、猪头肉上飘来的腊味浓香会汇聚成一种山乡特有的香气年味,弥漫满整个房间院落,漫进宁静的夜色星空。姑且就把这种独特温馨的香气叫做“故乡香”吧。我时常回想,这就是让我多年来一直魂牵梦萦,记忆中故乡过年时最幸福的年味了!烧香磕头完毕,便可以开席吃年夜饭。那时年夜饭的菜品都是自家产的。各家菜肴虽有不同,但猪头肉、鸡、蒜苗煮豆腐和青菜是每家都必备的。猪头和鸡是敬神祈福所必需;蒜苗煮豆腐表示做人做事要青白分明;青菜则表示希望来年一家老小清清洁洁、平平安安。吃完年夜饭,要把火塘里的火加得旺旺的。据说除夕夜火塘里的火烧得越旺,来年的家运财运才会越兴旺。全家吃着瓜子葵花围着火塘烤火,抽旱烟、喝茶、聊天。要到次日黎明鸡叫才能去睡一会,这叫做“守岁”。大年初一吃甜食。早上起来母亲会给全家老小每人做上一大碗甜米酒煮荷包蛋。吃起来甜甜的、爽爽的,回味无穷。

年初二是祭祀的日子。各家各户都要到土主庙里去“还愿”。首先要将鸡、腊肉、米和香纸在土主像前摆放一会,叫做“领生”。我想大概就是向土主老爷报到挂号的意思吧。随后便开始三个石头搭眼灶,烧水杀鸡做饭。几十户人家,一大片简易灶炉在小庙周围没规则地布开,烟熏火燎。鸡杀死后又要将盛满鸡血的碗贡在土主像前。一碗碗殷红殷红的鸡血摆成一长排,特别惹眼,也很壮观。我至今也没想明白这是什么意思。都是乡邻,大家有说有笑,边做饭边聊天;饭菜煮熟后便是一家接着一家,长龙似的端着贡品拿着香纸到土主像前点香焚纸磕头,这叫做“回熟”。我猜想,大约就是感谢土主一年来的关照,祈求来年给家庭保佑的意思。这一天也许就是土主庙里最热闹,最高光,土主老爷最高兴的日子了。仪式结束各家开饭。不分彼此,也没有拘束。你到我家锅里夹一坨鸡,我到你家钵中拎一块肉,再到他家盆里舀一勺菜。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年初三是“出群”日,形式与祭祀土主差不多。就是到放牧牛羊骡马常去的方向有水的山箐里煮顿饭吃,祭祀水龙、山神和四方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年初五便要开始计划着走亲访友。今天这家明天那家,无须联系通知,家家都明白,有过红白喜事、起房盖屋、天灾人祸的亲朋好友家是一定要走到的。亲戚走完差不多也就到十五了。正月十五闹元宵,过了元宵节年才算过完。这晚,一家人又要团团圆圆在一起过节。那时过元宵节面是自家糯米磨的,馅也是自产的核桃、苏子、芝麻、橘皮之类。全家老小和面的和面,舂馅的舂馅,包的包,边包边煮边吃。食材虽然简单粗糙,但那味道却很浓、很浓!

那个年代物资相对比较贫乏,但人们的精神却是富足的。过年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节日,更是一种融入血液、嵌入骨髓的习俗文化。人们对过年是极其认真虔诚、向往和全身心投入的。不象现在,物资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好吃好喝,有酒有肉就是年。似乎过年也变成了一种流程形式,内容越来越简单,年味也变得淡了。过去故乡有句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过年是奔波辛苦了一年的人们短暂歇息。从腊月初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大段时间里,人们可以停止奔波的脚步,放下劳碌,尽情地放松自我;过年是人生前行中的又一次加油和调整。围绕过年,一家人该吃吃、该玩玩,该吃吃、该乐乐,团团圆圆,其乐融融;过年是人们情感融通的驿站。走走亲戚串串门,到亲戚家住一住;乡间小伙伴们扎堆一玩就是一整天。我时常回味童时过年的情景,我想,那时的年味就是老公鸡清晨那一声声催人早起的准备饭食打呜;就是傍晚家中的茅草房顶上溢出的那一缕缕炊烟;就是父亲火塘旁煨着的那罐浓浓烤茶和祭祀祖先时点燃的那把土香;就是母亲每天都要忙前忙后的那顿顿可口的饭菜;就是乡间小伙伴们你给我一颗糖,我喂你一砣肉的嬉闹与无猜;就是走亲串戚一去就住上几天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挂念。

转瞬间大半生就已过去。我也从孩童长大成人离开故乡。这多年虽谈不上走南闯北,但也到过很多地方。参加过不少宴席、吃过很多大餐、下过无数馆子。见证了如今商场、超市琳琅满目,说不完道不尽的商品食物。单一个汤圆就不知有多少种类,无需自己动手,现成的买来就煮。但却从没遇到童年时吃过的那种味道。我永远也忘不了故乡过年时那青松毛的松油味、猪头肉的香;忘不了那碗鲜红油润的骨头生。更忘不了年初一母亲早早煮好的那碗甜米酒荷包蛋。几十年来无论身处何地,顺时逆境。在我心灵最深处都始终铭记着故乡那浓浓的年味,珍藏着那缕早已远去的乡愁!

(作者:戴国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