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红薯花,喇叭开,地垄铺藤蔓;
胖茎块,土里埋,秋收刨出来。”
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静默些许年了。而今,村民张世荣又让它在村子里重新传唱起来,鲜艳的红薯花,又在村里纷纷迎风绽放。
红薯花开,赶在美好的秋季。他们村子房前屋后,绿意满满衬托着紫气贵色,村民们在家门口安心劳作,收获红薯,喜闻乐见,当年乡村那抹熟悉的秋色重新找回来了。
“红薯花,粉装带着淡紫,娉婷如少女,散发出淡淡的体香,点缀在大片铺满绿毯的乡间,那是巧手绣出的精美客家巨幅绣品。”张世荣的妻子是个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一直扎根村里的小学,早年前养成了记日记写感想的习惯,看到眼前景色,不由自主的掏出手机,拍了一张广角照片,在微信朋友圈里配图发了这句即时感触,引来了密密麻麻点赞和不少评论。
“秋天不但是个收获的季节,还是个充满爱意的季节,更是个调皮的季节,连打个喷嚏都是脆亮的‘爱秋’。”妻子对丈夫俏皮地说道,话语不乏诗意。她还兼教了一个年级的音乐课,习惯于快言快语。
张世荣却平时不善言辞,甚至显得有点木讷,这次被妻子如此一激,脸上的喜悦,顿时洋溢了出来。他笑眯眯地将头凑近妻子,细声说:“王老师,此情此景何不来一首好听的歌?”话语和表情中,流露出了藏不住的自豪。
难得丈夫的情调被激发出来。王老师故意润润激动的喉咙:“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红薯,一片花香……”,即兴改版填词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随优美的旋律脱口而出,清脆的歌声随着温润宜人的秋风飘向四方,唱进到张世荣的心坎里,让丈夫心悦诚服。悦耳歌声停罢,张世荣情不自禁地伸出粗壮的左手拉住妻子纤细的右手。
夫妻俩拉着手伫立村子的山丘顶上,四野望去,碧绿一片,蝶舞蜂飞中,艳丽红薯花,映衬在蓝天白云下,装点着乡间村里,画面煞是好看。那是乡村大地上平摊着的一幅幅巨型绿地毯,不失为装点农民丰收节的大地天然背景色。
(二)
赣南,乃至整个赣南闽西大片区,都适合红薯生长,一直以来盛产红薯。尤其在以往稻谷产量低的年代,一到夏秋季节,低丘坡地上长得漫山遍野都是红薯。张世荣世居
客家盛地,在这里,这些时代的孩子都是吃着红薯长大的。
红薯,又叫作“番薯”,在张世荣家乡一带,是客家人聚居的农村,客家方言普遍称番薯为“番睡(shuì)”。番薯鲜果块头较大,形状憨态可掬。张世荣小时长得比同龄人高出半个头,教室坐位、操场做操和开会列队,都在最后一排,虎头虎脑,平时动作有点迟缓,行动显得不是太灵活,声音也较为粗重,给人感觉有点木讷有点笨,关键还学习成绩平平。于是,村人给他了起个“番薯古”的花名,口头语喊作“番睡古”外号。
村子较大屋场自然村,设有低年级小学,习惯叫“村学子”。村学以公用闲置老屋作校舍,仅简陋的一两间,一间教室两个年级共用,一间办公室供老师备课改作业。老师只有一个,是同村代课老师,课程安排和时间安排都由这个老师把握,语文数学轮着上,同一节课40分钟时间,上半节讲二年级的内容,下半节讲一年级的内容,这一边的学生听老师讲课,另一边学生预习或做老师当堂安排的作业,互不干扰。每周两节体育课,以广播体操、老鹰捉小鸡为主,劳动课在红薯地拔拔草、为几棵蓖麻浇水,在收割季偶尔组织到附近稻田里拾捡禾串。
村里的学校是小学初中一贯制的,合称“中小学”,小学生走读,初中生住校。三年级开始,张世荣到村里的中小学就读。附近自然村的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于是有一、三年级复式班,和二、四年级复式班。学校里留有大片的菜土、茶叶地和一些农田,所以每个星期都有一个下午的劳动课,老师带学生一起种红薯、种菜、除草、摘茶叶。劳动收获统一归学校。有的时候,体育课也会用来劳动。学校离河不远,大一些的孩子,尤其是初中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经常在课后到河里游泳洗刷、嘻戏摸鱼。
每到夏秋炎热天,父母为检查孩子是否下河玩了水,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便用手指甲在孩子手臂轻轻一划,要是出现一道明显的“白线”,便断定孩子“偷玩水”了,接下来便是一顿臭骂,甚至殴打。为了对付父母检查,孩子们有自己的对策,游完上岸后,大多知道增加追跑出汗运动,用流出的汗来通抹一遍,便可消除。可是,“番薯古”张世荣居然很长一段时间却都不知道其中的奥妙,没有掌握这个“诀窍”。到村里中小学读小学四年级了,张世荣还没有学会游泳。不是他不想学,一是因为比同龄人稍微笨了点,学得慢;二是父母担心安全,不让私自下水。那个夏天,张世荣跟随小伙伴们偷偷到河里玩水,被调皮的伙伴逼到水深处“野蛮强化训练”。兴致一起,小伙伴们鱼贯上到桥墩往深处跳水,他只好跟到一起跳,不然被人看不起,不再愿意邀他一起玩。为此呛了不少水,还差点出险,送到附近赤脚医生诊所抢救。这件糗事被父母知道后,父亲折到黄荆条一边用痛打、一边痛骂“番薯古”“番薯古”……
从此,“番薯古”花名“名正言顺”地伴随张世荣一生。
张世荣打小就厌烦别人以“番薯古”称呼自己,因为这个特指花名,被赋予了“笨拙”含义。可是从小到大,“番薯古”偏偏几乎成了他的代名词,甚至有的人还忘却了他的本名。
花名这东西就是这样,不会因为你不喜欢,别人就会停止这样称呼。一旦被人叫顺口了,便难于改口,像牛皮糖般黏糊人,不容易甩掉。相反,甚至越是表现出反感,别人越会叫得欢。所以,花名不如坦然接受。
成人后被人起的外号,很多以褒扬雅号为主,比如:工作废寝忘食的叫“拼命三郎”、能力全面的叫“多面手”等等。而儿时被人所起的花名,却绝大多数都没这么雅致,一般是根据孩子相貌特征,或者性格等某方面的不良特点所起,亦或与动植物甚至物品直接关联,大多具有贬贱动意,例如,壮古、矮古、大眼仔、圆面妞、多嘴婆、金丝猫、老芋头……。还有的是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等长辈特意给自家的孩子起个阿猫阿狗“贱名”,例如:贱古、铁锤、泥团等,说是为了好养活带大。
人都说,有些经典的花名,往往被人起得传神入骨,叫着叫着还能暗示这个人的命运走向。
(三)
“番薯古”张世荣长大后,有意无意中就还真的跟番薯杠上了,逐步将红薯玩出了花样,让人长见识开眼界。如今,张世荣对红薯有了N多种玩法,秋冬春夏,全年产业链,线上线下,四季产销两旺。他变着招数拓市场做产品,还让红薯坐上了飞机,飞上了广袤的蓝天。对番薯情有独钟的张世荣,为此不但自家奔了富,还带动乡亲们脱贫过上了好日子,得到了赞誉。
这样一来,甚至连起他“番睡古”花名的本村老一辈公叔婆婶都夸他玩“番薯”玩成了精,花名外号与其人其事登对上了。慢慢地,张世荣习惯于别人叫自己“番睡古”了,接受了“番薯古”这个花名,注册微信号用的昵称就是“番薯古”。
“我的身体里流淌着浓厚的‘番薯基因’”,在新近一次县里组织的“脱贫攻坚创业致富典型事迹报告会”上,已年届半百的“番薯古”张世荣破天荒如此幽默地说道。的确,他还真与红薯有着与生俱来、不可割舍的缘分。
族谱记载,张世荣的家族祖居汀州,六七百年前客迁到赣南山村。定居到这里后,逐步成为当地旺族,散居到各地,祖祖辈辈都把红薯当重要食品。
赣南闽西自古以来就是英雄的土地。太祖父在乾隆年间随征台湾,那年才二十来岁,以义民身份随军去台湾岛抗击倭寇的侵犯。张世荣的父亲告诉他,战斗中,太祖父作战勇敢,屡建战功,受到朝廷嘉奖,成了全村人乃至全乡、全县人的骄傲。
父亲说,太祖父没念过书,打小帮助大人种水稻、种红薯、养猪养鸡鸭,在随征台湾成为抗倭英雄之前,就是村子里出了名的种地能手。爷爷奶奶也是种植红薯、制作红薯干远近闻名。
张世荣的奶奶告诉大孙子:他们年轻时种出的红薯不仅产量高,而且个头均匀,关键还甘甜脆爽,做出的红薯干绵糯劲道,香甜适口,特别好吃。他们还善于对红薯品种进行归纳分类,将种植的红薯细分成不同的类别:甜度高、口感好的,适合蒸煮直接吃;淀粉多、个头大的,适合剁成颗粒晒成干和着米煮饭吃;糯性强、绵甜而且个头均匀的,适合用来晒红薯干当干粮……,白皮黄肉、白皮白肉、红皮黄肉、红皮白肉,归类得有条有理,并摸索出了一套相应的种植、管理、加工保存方法,精于汰劣选优。
这里的红土地是由英雄的鲜血浸染成色,是当年的红色苏区,共和国摇篮。
当年红军队伍刚来到村子里的时候,奶奶和爷爷煮“红薯粥”“番薯米饭”救助红军和赤卫队伤员,手把手教外地来的红军战士种红薯,还带头引领村民送红薯、送稻谷、送大豆,支援红军。奶奶讲的支红故事,让张世荣永记心头。
张世荣从奶奶经常对子孙们讲述的故事中知道,当年扩编红军队伍的“扩红”运动在村子里兴起,长得人高马大的爷爷是重点“扩红”对象,“扩红”干部多次来家劝爷爷加入红军。可爷爷有所迟疑和顾虑,儿子才3岁,奶奶又刚怀上二孩,家里实在离不开自己啊,自己去参军,子弹不长眼睛,要是战死了,家里留下孤儿寡母,到头来,老婆孩子不就要遭罪吗?
然而,爷爷不但高大能干,而且还有一定的号召力,早已远近闻名。红军部队非常需要招收这样的穷人。区委书记李桂英亲自出马,做爷爷的“扩红”工作。几次面对面劝导不成,就变个思路换个方式。李书记把妇女组成“做鞋队”、“洗衣队”和“缝补队”,将奶奶培养成做鞋队妇女队长,还将儿童分组分班,给红军拾柴火,以此发动妇女、孩子一起动员更多的青壮年男子参加红军。
“一人当红军,全家都荣光”
“最后一筒米用来做军粮”
“最后一块布拿来做军装”
“最后一袋红薯交给红军哥哥带着去打老蒋”
“最后一个鸡蛋送给红军去养伤”……
李书记编的这些动情口号遍布各个屋场。
爷爷从奶奶口中得知,李书记是邻县来的,她不满4岁时父亲就病死了,她的母亲在改嫁前将她卖给一个铁匠的家庭当童养媳,吃了很多苦,年纪不大就学会了全套农活,在家作豆腐、做粄、帮打铁,在外犁田、耙田、莳田割禾,里里外外样样手巧。那年,李桂英听了红军首长朱德的演讲之后就参加了红军,随后跟着队伍走来到这里,能干而又开朗的她,二十出头就成为区委书记。
回想李书记还是个年龄不大的女孩就吃了这么多苦,现在还处处都帮助他们,为穷人着想,爷爷有点动心了。奶奶看到村里大多数青壮年男人已经参加了红军,觉得丈夫留在家里也没面子,于是也劝爷爷当红军。
两条长凳搭上几块杉木板,草席下铺了一层干稻草,这是那个时代赣南闽西农村的标配床。转个身,席草“窸窸窣窣”,床板“吱吱呀呀”。夜已静,红壤土砖盖灰片瓦的土坯房里,夫妻俩躺在床上,床头箱柜上亮着的煤油灯火焰调得黄豆大小,“呲呲”“噗噗”作响。
奶奶看到爷爷辗转反侧,知道他有心事,百般温情地安慰他。
“怎么啦?”奶奶不解地问。
“你要答应俺,俺参加红军去打仗,没回来的话,你不能改嫁,一定要等俺回来,要好好照顾孩子,把孩子们养大……”爷爷说得斩钉截铁,容不得否认。
“好!俺保证,不管你在哪里,俺都守你一辈子!都把孩子们养大。”奶奶的回答没有半点迟疑。
第二天,爷爷放心地答应了加入红军队伍,一共10个人新参加的入伍仪式选择在村子里祠堂旁边的大樟树下的空地举行,区委书记、红军“扩红”突击队队长李桂英作了深情的动员讲话。爷爷安顿好怀有身孕的妻子和3岁的年幼儿子,毅然参加了红军。
次年秋天,队伍要开拔战场,在村子里的大樟树下集结,出发临行时,奶奶塞了一袋红薯干给爷爷背了去。爷爷个子高大胃口好,奶奶心痛爷爷,担心到了部队吃不饱,再三交代爷爷用红薯干垫补垫补肚子。可惜,爷爷不久就牺牲在赣闽粤边界盘山战场。
有关爷爷的这些故事,张世荣一直记忆犹新。
长大成家后,张世荣通过查阅当地党史资料得知:盘山战斗是苏区时期筠门岭保卫战的重要一战,也是最为惨烈的一战,后世堪称“狼牙山式”战斗。盘山,当地称盘固山,是盘固隘主峰,地形复杂,山道崎岖,地势险要,距筠门岭30里路,是当时3道防线的第二道。
1934年4月初,筠门岭遭到了敌军重兵围攻,红二十二师六十四团在第一道防线岔口进行了顽强阻击,后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线盘固隘。坚守阵地进行阻击3天2夜后,终因寡不敌众,团部将主力撤至第三道防线筠门岭,由二营六连担任掩护撤退任务。得知大部分主力已撤至筠门岭,连长下令撤出掩护阵地。可就在此时,敌人袭来一阵排炮,将通往山下的唯一小道炸塌,全连只好退守至盘山主峰。在此危难之际,已是红六连某班班长的张秀良,率领十来个重伤战士主动向连长请求断后。连长只好同意,并将这十来个重伤战士临时组合成一个特殊的大班,指定由张秀良任班长负责指挥。连长便组织其他战士,用被单撕条接成长绳,接连从后山悬崖滑下撤离。断后班长张秀良,率领留下的重伤战士,坚持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就捡石块砸击敌人。待敌人步步逼近扑上来时,全班战士毫不犹豫地抱着敌人,纵身跳下40多米的山崖,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个特殊大班的班长张秀良,就是张世荣的爷爷。
爷爷张秀良壮烈牺牲的第二年春,奶奶怀着的孩子出生,即爷爷的遗腹子,他就是“番薯古”张世荣的父亲。奶奶为此守寡一生,靠红薯将两个儿子抚养长大。
1949年8月张世荣的家乡解放。1950年抗美援朝。这年秋,张世荣的大伯刚满18岁,奶奶毅然送这个大儿子应征入伍参加志愿军。“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大伯带着保家卫国的重托,赴朝鲜英勇抗美,当年冬天壮烈牺牲在朝鲜战场上。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年轻的大伯为保家卫国而牺牲,这是全家的荣耀,也是全村全乡全县的荣耀。
因为之前那一仗,奶奶失去了丈夫;因为这次出国打的那一仗,奶奶又痛失了长子。然而,出生在没落地主家的奶奶,儿时读过几年私塾,接受过一些历史传统教育,大道理懂得了一些,所以都有心理准备。“子弹不长眼睛,哪有打仗不死人?”尽管奶奶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还是清醒地认识到,迟早都要打的仗,早打是为了以后不用打。
忍着失去长子的悲痛,奶奶与小儿子相依为命,靠种粮种红薯养猪娶到了儿媳妇。随后,奶奶有了几个孙子孙女,进而抱上了一个接一个的重孙子女,奶奶照样经常习惯将红薯端上餐桌。在奶奶看来,红薯最养人。
(四)
从来红薯最堪亲,奉献真情救万人。物资匮乏的艰苦年代,红薯常常成为人们用以果腹的重要食物。“没有钱,泪汪汪,拿红薯,当主粮。”特别是在以往粮食产量低而且遇到自然灾害的年景里,红薯甚至还成了“救命口粮”。
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交替时期的“番薯古”张世荣,从小就与红薯结下了很深的缘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经历了物资匮乏、粮食不足的生活窘迫年代。尽管父母继承了上辈的勤劳传统,也是种田老把式,但是那时的农田水利条件不太好,稻种品质不优良,种植技术也落后,稻谷产量低,无法满足家庭全年食用。于是,家里倾力开垦房前屋后的丘陵荒地,红薯成了地位仅次于稻米的重要粮食作物。
米饭不够吃,红薯担大任。红薯,对于旧时的老百姓来说,意义非常重大。直到如今,年过半百的“番薯古”张世荣还会不时在不同的场合发出感慨:过去吃红薯都把人给吃伤了!
“在我小时候,稻谷产量低,米饭不够吃,家里就用晒干的番薯米掺入进去一起煮,面甜面甜的,起初感觉好吃,日子久了觉得难以下咽,那时年小不懂事,盛饭专挑锅里番薯米少一些的地方挖,这样还是不够吃,到了晚餐,通常以啃番薯为主,中午舍不得吃留下的少量‘薯米饭’,沤馊了还觉得很好吃。”做小学语文老师并长期兼班主任的妻子王小红,每接手一个班,都利用班会课以亲身经历教育孩子们节约粮食。
一句浓缩的感慨话语,一个简单的亲历故事,夫妻俩把红薯曾经的作用和地位表述无遗。
“村里人打小就叫我番睡(shuì)古。不错,我从小是吃红薯长大的。不管什么时候,无论做什么,也不论在哪里,都像番薯一样踏踏实实。”张世荣在那次全县“脱贫攻坚创业致富典型事迹报告会”上所说的话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番薯,可爱质朴得犹如它的形状,一如客家人好客、豪爽的性格,总能给人以热情、淳朴、贴心的感觉。它虽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外来作物,却扎根泥土,生命力顽强,耐旱耐瘠,很少招病虫害,踏实本分,要求人甚少,给予人甚多。番薯鲜果,脆爽带甜,憨厚暖心得犹如它的味道,以前稻米不够时,是粮食的补充,关键时顶大用,也是喂猪的重要饲料。它虽不起眼,甚至被贴上“笨”标签,却全身是宝,用途广泛。这种经济作物,南北可种,产量高,用途广,现在成了广为人所垂青的休闲保健食品和食品工业原料。
深秋,是红薯成熟的最佳季节。村民先将成熟老化了的红薯滕苗割断成捆,清理出地块,此时滕苗根部被撑得鼓涨爆裂的红土地便裸露于眼前,裂缝中粉嘟嘟的红薯若隐若现。挥起锄头在偏离红薯的地方用力刨挖,一个个在根系上缀连着的红薯,便像出土文物一样被翻了出来。带着泥土的潮湿气息,一串红薯如同刚刚水洗过一般,粉嫩鲜艳,煞是好看。一个个红薯,就这样从不同地块被挖了出来。
红薯当粮吃法多,最简单易行的三种吃法为广大农村所常用:一是直接蒸煮熟了吃,一般是口感好甜度高的红薯,这种吃法看来简单,但要恰到好处地把握好水量与火候,否则要么烧糊要么夹生;二是削皮切成块片,与大米一起煮番薯粥;三是剁成小方块,晒干后跟米粒差不多大小,那叫“番薯米”,与大米混在一起煮饭吃,这一般是淀粉含量高的,这种吃法当初是为了节省大米,也会刷成丝条晒干,那叫“番薯线”。“番薯古”张世荣是吃着番薯长大的,这一代的农村孩子差不多均如此。
(五)
小学升初中,正值村里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父母勤劳能干,农田单产大幅度翻番增加,张世荣的家里跟其他家庭一样,不再以靠红薯充饥了,红薯成了名副其实的杂粮。人们还变着法子将红薯深加工制成粉皮、粉条、凉粉、蜜饯薯块等等多种产品,油炸红薯片成为特色小吃,烤红薯变身时尚食品,各种各样的红薯系列美味佳肴,丰富了饮食结构,成为人们味觉上的一大享受,满足人们对食品结构多样性越来越高的要求。
初中毕业后,“番薯古”就读乡里的职业高中。这所学校是初中高中联办中学,其中职业高中开设有农学、畜牧兽医两类班级,主要直接培养懂些农村实用技术的劳动力,也为专业农校输送新生。父亲让张世荣选择了农学班,农学班开设了水稻、红薯、甘蔗、油菜、大豆、烤烟等农作物种植系列课程。
职高毕业,“番薯古”张世荣没有考取农校,回来准备帮助父母种田,村干部看到他长得牛高马大,就推荐他去应征入伍。
身穿绿军装,胸戴大红花,张世荣来到福建石狮服役。他暗下决心,在部队一定要苦练本领,大干一场,为奶奶和父母争荣誉,像太爷爷、爷爷和大伯一样为村里争光。
部队领导看档案知道张世荣系职高农学班毕业,便将他编入炊事班兼做饲养员。“番薯古”张世荣顿时一脸愕然,眉头紧锁,郁闷了好些天:“我是来当兵的,就叫我煮饭、养猪吗?”赶紧写信给奶奶和父母,向他们倾诉郁闷和不满,奶奶他们回信“要无条件听从部队安排。”
连队首长看出了张世荣的心思,把他叫到一边,告诉他:平时操练和射击训练都一起参加,对炊事班的要求也与正常战斗班一致,反而做炊事饲养员还可以学到做菜、养猪等一些实用专业技能。
张世荣这才将悬着的心放下:首长说的有道理,多学门技能多条路。自己从农村来,两年后就要回到农村,技不压身,也许到时候用得着。他为此心里美滋滋的,不再纠结炊事饲养员身份,用心养殖,还主动利用空闲时间开垦荒地种红薯种菜,多次得到首长的表扬。
两年的兵役结束,“番薯古”张世荣带着优秀士兵证书退伍,回到家里务农。无论多么贫穷,还是家最好。家贫不要怨父母,扛起自己肩上的责任就对了。第二年,张世荣成了村里的民兵连长。
这时,“包干到户”早已实施多年,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显著提高,杂交水稻良种得以普遍推广,合理密植等种粮技术得到改进,化肥农药逐步广泛使用,水利条件也得到改善,无论单产还是总产,粮食产量为此普遍提高。以往一亩粮田叫“4石谷田”,也就是那时标准亩产量为400斤,后来不久就普遍亩产超千斤了。从此,粮食有了节余,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
可是,粮价偏低,农药化肥成本高,粮食是增产了,口袋却增收不明显,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张世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积极跟着村农技员学习了杂交水稻制种,一斤稻种能够换取10斤食用稻谷,技术到位、管理得好,一亩制种田能有400斤左右的稻种产量。扣除各种投入成本,水稻制种的收入,明显高于大田种粮收入。
这时,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早已先后成为经济特区,如火如荼的特区建设,提供了大量务工赚钱的岗位。追求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是人的本能。村里的强壮劳动力不再满足于眼前的温饱,于是,争先恐后涌向沿海经济活跃省市务工“淘金”。沿海城市吸引了大批年轻的农民“洗脚上岸”,他们纷纷到建筑工地、电子流水线生产车间,进服装厂、玩具厂……,成为“农民工”,获得比种田高得多很多的收入,口袋里有了从来也没见过的这么多钱。
外出务工的农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赚到了钱,广大农村经济状况为此发生根本性好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于是,大家竞相改善居住条件,农村建钢筋混凝土房子越来越多,泥瓦工紧缺吃香。
俗话说“养子不学技,挑断烂粪箕”,奶奶告诉孙子:“身怀一艺技,顶种两亩地。学门手艺,讨老婆更有人贪。”张世荣为此抓紧拜师学艺,一门心思学习泥瓦建筑技术。
具有职高教育基础,经过几年部队的刻苦磨练,退伍军人张世荣吃苦耐劳,接受能力强,入门快,当年就熟练掌握了农村建房技术,并有创变能力,于是在村里承接建房业务。随后,邻村建新房也请他去,从亲戚、朋友和同学家开始,大多是包工不包料,有少数包工包料,建房业务越接越多,慢慢变得小有名气。
张世荣跟爷爷年轻时长得像,一米七九大个头,淡眉圆眼,长年理个干练的平头发型,经常穿套旧的绿军装,脚穿解放鞋,洋溢着部队锤炼出来的精神头,一看就是个壮实干练的干活好手。加上做事老实本质,不会投机取巧和偷工减料,很是惹人喜欢,业务很快延伸到了周边村,并开始带小徒弟了。张世荣自己家也在村子里率先建起了一栋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这段时间,似乎大家觉得再喊张世荣“番薯古”这个花名,显得有点不太适合了,于是有人改称为“世荣师傅”了。
(六)
一年又一年,红薯花儿照例开;春夏忙碌长,爱情土里隐身埋;等到秋风起,红薯小心刨出来。
日历翻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年仲秋,正值红薯丰收的季节,通过亲戚介绍,张世荣接到东边邻村的建新房业务。8月节刚过,进场准备开工。“你是张世荣?”房东家姑娘觉得来者面熟,看到他嘴角左侧长着一颗痣,于是一眼就认出了他,出于礼貌,还是试探着这样问道。世荣师傅点点头,这才知道居然是小学同班女同学王小红家。两人小时打过架,难怪印象都那么深刻。此时,王小红早已经由灰头土脸的丑小鸭,长成了落落大方的白天鹅。两人一见,暮然回想起儿时打架的情景,都尴尬脸红了一阵。
都26岁了,张世荣还单身,这在农村早已是大龄青年“老单只”了。他是长子,后面接二连三还有3个弟弟。父母心急,眼看大儿子老大不小不结婚,怕耽误后面的孩子成家,之前几番托人介绍了几个姑娘,都没成功。胖瘦高矮,挑挑剔剔。不胖不瘦的,又说这个不好看,那个没文化。张世荣总是挑三拣四,母亲又“番薯古”骂开了嘴。
“不要挑花了眼,差不多将就把婚结了。你看隔壁家大铁锤,岁数跟你一样大,人家孩子都快会打酱油了。”奶奶心更急,想早一点升级为太奶奶,总是劝大孙子,见面就催张世荣带女朋友回来。
王小红比“番薯古”张世荣大一岁,农村女孩子打小就要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所以入学迟了一点。十多年前同在村里读小学三年级,女孩子长得快,她比张世荣矮不了多少,座位隔条过道。那个下午的一节自习课,张世荣跟同桌同学因为相互推搡,撞到了旁边正在写作业的女同学王小红,“叭”的一声,把铅笔芯弄断了,并将正在写的作业本划了一道长线。那个年代的孩子们对橡皮擦和铅笔都是很在乎的,一支铅笔用到手指捏不住了还要用小竹筒套着继续用,王小红为此气得满脸通红,骂了张世荣“番薯古”花名。两人因此推推抓抓激烈地打了一架,一个见到了鼻血,一个抓成了花脸。闹到班主任那里,被教育了一番后,张世荣受到了打扫厕所的处罚。班约规定,被老师处罚劳动的,都由班里的劳动委员监督。而“番薯古”张世荣就是劳动委员,老师知道他诚实不投机耍滑,没有安排别人督促,让他自己执行,他果真把学校的男公厕打扫得干干净净。
读完初中后,王小红接着到县城职业高中就读幼师班,毕业回到村里的小学做代课教师,教语文和音乐课。代了几年课后,恰逢全县老师缺口大,县里出台政策,中专毕业以上学历可以参加老师统一招考。按规定,职高毕业相当于中专毕业。王小红符合各种招考条件,便欣然报考,于是一考定编,接着第二年又考取了小学教师资格证,成为了有编制、有资格证的正式老师,端上了农村孩子羡慕的“铁饭碗”。从此,显得更加自信。
姑娘王小红的长相不算出众,走在人群里并不耀眼,不是亭亭玉立那种,也是五官端正,条直端庄。她吸收了父母双方的优点,保持了农村姑娘固有的朴实温柔,说话做事显得落落大方。可性格比较内敛,除了学校教课,很少外面社交,所以也没有交到男朋友。
吾家有女已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几年间,媒人几乎要把她家的门槛踏破,王小红却一直没有中意的对象。学校一位教数学的同龄男老师对她有意,王小红却不觉“来电”;乡政府一位离异年轻干部托人前来说媒,客家农村将离过婚的称为“二锅头”,王小红不愿嫁二婚,父母也坚决反对自家的黄花大闺女下嫁“二锅头”。一趟几年过去,姑娘二十大几了仍没有嫁出去,父母为此发愁。
农村建房施工期间,东家一般都会在每天的上午十点钟左右泡好一壶热茶,提供一些米粿糕点、红薯干、烫皮、花生水果之类的小吃。这叫做“送茶”,是赣南客家请人做房子约定俗成的规矩,一般都由嫁出去的姑姐负责提供吃食,以示对娘家做事业的支持。这样一种客家“送茶”方式,既可以让泥瓦师傅停下来休息一阵聊聊天,并垫补一下肚子,补充能量,又显得有人情味,便于相互沟通,有利于提高效率。
每逢“送茶”,王小红都挤时间主动帮忙,而且对这位军人出身、英气逼人的男同学特别关心,得空还偶尔过来送送工具帮帮手,甚至有时还将自己专用的口杯泡好的绿茶递给张世荣喝,含情脉脉。一段时间相处交往下来,两人几乎同时发觉,这就是那个对的人呀!一来二去,同学俩感情往深里走。
天气转凉,王小红有时还趁父母出去干农活,偷偷地炖一碗热气腾腾的客家酒酿蛋给“番薯古”张世荣吃,这是暖身又暖心的最高礼遇……
不久,张世荣向王小红主动表白,两人逐步坠入了爱河,确立了恋爱关系。约定待房子做起来了,就同筑爱巢。
可是,男女双方的父母都不同意。王小红的父母认为自己的闺女有单位拿国家工资,嫁给泥瓦匠太亏了,应该嫁个也端“铁饭碗”的女婿,想着门当户对。张世荣的父母也反对这门婚事,一个原因是女方大一岁,另一个原因是了解到女方小时候由父母为她跟一家远方亲戚定了“娃娃亲”,尽管早就被她咬口否决,表示誓死不从。在客家农村,结婚双方一般都是男比女大一些,要是谁家孩子讨了大老婆,就会被人指点说道,何况还是定过娃娃亲的“二婚”。
然而,任凭父母怎么反对,一对年轻人态度十分坚决,张世荣说非王小红不娶,王小红说非张世荣不嫁。“番薯古”张世荣这次很聪明,他信誓旦旦地对王小红的父母说:“伯父伯母,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小红,一定会对她一辈子好。我们两家有缘分,做房子和装修的工钱全免了!”说得他们似乎没有理由坚持反对了。
自己家里这边,张世荣知道,父母听从奶奶,得到奶奶的支持是关键。于是,他买好老人家最喜欢吃的核桃酥饼干,带着王小红到奶奶跟前“攻关”。奶奶的出身,在赣南农村,应该算是大家闺秀,她通情达理在村子里出了名,可还是对女孩定过娃娃亲这个“二婚”事实心存芥蒂。“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再说那没有做成的娃娃亲,根本算不上二婚”,说话间,奶奶被年轻人这些诚心话语打动了,于是当场表示同意,并安慰孙子和准孙媳,剩下的工作由她来做。
好事并不一定要多磨。一对大龄青年孩子情投意合,又得到了德高望重奶奶的全力支持。不久,房子封顶并装修好了,尽管准岳父再三塞给全程工资,“番薯古”张世荣信守承诺,没有收取工钱,就连徒弟这段时间的生活费也由自己垫付。双方父母终于都不再反对了,答应孩子的婚事,随了这对年轻人的意愿。
(七)
这年冬,张世荣的父母托出媒人,过个“明媒正娶”的形式,不用更多斡旋,按约定俗成的程序撮合。客家习俗,男女双方家庭有结亲的意向,就会先后安排“小看”、“大看”两道程序,目的是让彼此双方和双方家庭促进认识和了解。张世荣与王小红算是自由恋爱了,所以,由媒人出面约好男女双方家庭主要成员到商定地点磋商的“小看”程序就免了。于是,直接进入“大看”程序,这就是“查家访”,男女双方家长通过媒人沟通约定好时间,女方组织姑嫂姐妹等女性家人、亲戚,到男家调查家庭境况、待人接物等等详情。这时,男家自然用最高礼遇接待女方贵客。査过家访后,觉得没有更多可挑剔的,由双方交换生辰八字,称“换庚贴”,由本地人认为会算命的“八字先生”推算认可后,即“交鞋样”,男方将新郎的鞋样用红纸剪好,由媒人交女方,以便制作新郎成亲时穿的郎鞋。
随后,由男方提出要求,商谈聘礼等实质性问题,并通过媒人传达给女方。然后由女方确定商谈时间,地点就在女方家。待女方定好日子后,“番薯古”张世荣由长辈陪着,与媒人一起带着鱼肉及其他一些食品去女家商谈,“牵红单(即定聘礼)”、“调手记(男女双方交换信物)”等都在此间进行。一切都满意谈妥后,便是正式定亲了。一般在办理婚宴后,才到民政部门进行结婚登记。
定亲后,由男方请“八字先生”选好成亲日子再交给女方审定,准备成亲。成亲前,如遇有重要农历节,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男方应向女方送节送年,当地叫“捎节”、“捎年”。在此期间,男女双方始可适度交往,但不能在对方家留宿,尤其是姑娘不能在男方家留宿。
正式婚娶时,有一套十分严谨的礼规,女方相好的姐妹日夜无偿地帮助她做好鞋等,叫“赶嫁妆”。迎亲的前两、三天,男方向女家按“红单”送足办桌席用的鱼、肉、油、豆等物品,也要将聘金送到,当地称聘金为“长庚”,一般尾数为9,取意“天长地久”,允许尾欠一小部分,以示保持联系。
成亲日的头一天下午,张世荣家请好几个吹鼓手,安排“掌包”,又叫“总理事”,还有司礼和“牵亲人(为新娘子撑伞,领着新娘子回来的人)”各一名,要求是没有婚变过、有子有女的“好命人”,还有几个扛嫁妆的男性亲人,由同族或亲成的十来岁的小男孩举着“红旗”或扛着“红彩条”领着迎亲队伍,吹吹打打、热热闹闹来到女家,待“司礼”到女方家的祠堂敬奉列祖列宗和各路神灵后,准备晚餐。
晚饭后,女方的长辈相继给出嫁姑娘送“坠腰钱”,这是姑娘到婆家后可自己支配的私房钱。男方派来的“掌包”与女方请来的司礼先生交接必备手续,比如补足聘礼、交付各种礼仪红包,包括女方父母和爷爷奶奶的“脱奶衣”(有折合现金的)、“绣花金”,还有弟妹和前来帮助的亲友及厨师的慰问答谢金,当地叫“利事钱”等。一切办妥当后,双方才能休息,待次日出亲。
当晚,姑娘的女性亲人聚在闺房“哭嫁”,一是表示留恋不舍之情,二是相传哭嫁后回到婆家能子孙满堂。
次日早饭后,姑娘出亲时要到厅堂向祖宗与长辈、父母、亲人跪拜辞别,然后蒙上大红盖头,由年高寿长、儿孙满堂的至亲牵引出正厅大门,前面用竹制米筛抵挡开路,以示“眼多”,能眼观四方八路,不怕任何凶煞鬼怪。姑娘跨过置于花桥前的一大把筷子,寓意顺顺当当快生贵子。在喜炮爆响与唢呐、锣鼓等喜乐高奏中,男方派来的“牵亲人”接过新娘,跟着吹鼓队从大路直往男家,后面还跟着男家来抬嫁妆的人和女家几个送“嫁衣”(分别用竹篮装着衣鞋布料等物)的队伍。队伍去的时候逢单数,接到亲以后的队伍加上女方成双数。
一路上,接亲送嫁的男男女女,有说有笑,高兴热闹,到了人居比较集中的路段,吹打声声,鞭炮齐鸣。路过之处,引来旁人观看,气氛十分喜庆。
这时,张世荣家的祠堂厅堂、房屋新房早已布置得整洁喜庆,吉庆对联,披红戴彩。回到村子后,先到祠堂行大礼。就在新娘踏进祠堂门坎的时候,一大伙童男童女过来“哄抢”新娘子从娘家带来的果子,这些果品由新娘的母亲按当地习俗将红枣、花生、桂圆、金旺子等串成一长串,出亲时挂在新娘子的胸口前,并备有一包喜糖、甘蔗、桔子等其他果品,这些果子取意为“早生贵子”、生活甜蜜。一进门就撒在祠堂地上,让一大伙童男童女过来“哄抢”,表示皆大欢喜,以应“人气旺”之兆。
此后,在司礼的主持下,新郎、新娘举行拜见天地、祖宗、高堂、长辈及新郎新娘对拜之礼。此时,高堂、各级长辈便各自准备了一份受拜金,一是以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二是以示吉利。拜完后,新郎收起长辈给的受拜金装入新郎服中带回洞房,寓意“将人(银的谐音)带回家”。
此时,家里备有丰盛的午餐和晚饭,宴请亲朋好友。晚饭后,吹鼓手吹吹打打,喜乐不断。亲朋好友猜拳行令,尽情畅饮,闹洞房。待新郎新娘“做条件”,按主持人安排表演些雅俗共赏、含义深长的节目。喝完交杯酒后,由新郎将新娘牵引入洞房,以示正式成为夫妻。
就这样,张世荣和王小红曾经因为“番薯古”花名而打架的两个“冤家”,结成了一对令人羡慕的恩爱“缘家”。
(八)
结婚第二年,张世荣和王小红夫妻俩有了一位可爱的千金小宝宝,次年又生了一个儿子。此时正是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时候,按规定,农村第一胎生女孩,可以生第二胎,但是必须间隔5年,第一胎生男孩就不可以再生了,而干部职工家庭,只能生一胎,否则就要缴纳社会抚养费,违犯计生政策的干部职工还可能被开除公职。当地农村把缴纳社会抚养费叫成计划生育“罚款”。为此,身为村民兵连长的张世荣,深知其中厉害关系,便主动向村里交了1800元的“罚款”,妻子也上了“绝育环”的节育手术。
张世荣的儿子断奶后,女儿也会像模像样走路了。此时打工潮更盛,就连“端铁饭碗”的单位也纷纷鼓励干部职工“下海”经商、创业,甚至还出台了“保职保编”的配套政策。社会大潮流汹涌激荡,“番薯古”张世荣觉得,要跟上时代节拍,就得趁年轻走出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于是决定到广东闯一闯。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通向未来的动力。如果你不努力,凭什么都想要,甚至连输的资格都没有。”这是“番薯古”张世荣常挂在嘴边的励志话语。他将一对儿女留给妻子和父母照顾,邀集几个有泥瓦工基础的村人后生,结伴到广东,他们将之简称为“过广”,以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从事来钱快的拿手建筑业。
起初到熟人承包的深圳工地做工,慢慢地熟悉了后,“番薯古”张世荣牵头组建了自己的专门队伍,承包建筑工程施工业务,一群人满血复活的干了起来。几年下来,赚到了一些钱。
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手头的钱多起来了以后,回过头来猛然发现,家乡的红薯、红薯干、笋干、香菇木耳、野生红菇、蜂蜜等,城里的人们已经奉为很好的保健食品和山珍了。就连以往农村用来喂猪的红薯苗、马齿苋等,也纷纷登堂入室进餐馆,成了餐桌上争相动筷的特色炒菜。这些昔日司空见惯东西,显然成了在打工城市深受青睐的“土特产”。于是乎,有些村民敏锐觉察到,回乡将土特产弄到城里来,是一条不错的生财之道。
当年爷爷带着奶奶准备好的红薯干参加红军,这会儿“番薯古”张世荣也带着奶奶为他准备好的红薯干,是“过广”来到深圳特区。
“番薯古”张世荣从小乐于分享,人憨而不蔫,并且不小气。他性格比较豪爽,善于积累人脉,不安于现状。朋友们吃了他带去的倒蒸红薯干都说好吃。一时间“番薯古”张世荣的红薯干小有名气,开始有人建议他,让家里多晒一些这么好吃的红薯干卖到深圳来。后来,还有人找他想搞批量销售。
跨入新的世纪,电脑和手机逐步普及城乡。随后,智能手机广泛运用,各种网络新媒体、信息新平台和移动媒体,如汹涌大潮滚滚而来,很快就全面覆盖社会各个角落。数字经济时代,催生社会各领域更加迅猛发展,网络开店铺,如雨后春笋,蓬勃生发。
这年冬天,“番薯古”张世荣新认识了一位网名叫“侬情哝”的电商朋友,她是湖南辣妹子,一位刚结婚几年的美少妇,身材修长,凹凸有致,风姿绰约。“侬情哝”在深圳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配了五六部电脑,注册了9家网店,请了3个客服,自己包包里装了4部智能手机,看到什么产品好卖就立马组织上架,电脑、手机不时频繁发出“叮咚”“滴滴”声。不过,她的主要关注点就是特色农产品销售。
在广东各地,有吃下午茶的习惯。“侬情哝”是从一位朋友那里吃了“番薯古”张世荣的红薯干后,由这位朋友推荐认识张世荣的。两人一见面寒暄几句后就谈土特产合作,谈得很投机。在谈妥合作条件过程中,“侬情哝”判定“番薯古”张世荣是个厚道本分的人。当即向张世荣定购了2000斤红薯干和1万斤鲜红薯,合作协议一签,她就预付50%的定购款。“番薯古”张世荣将货物配齐并发送到位后,电商朋友“侬情哝”立即结清了另一半余款。
期间,“番薯古”张世荣还结识了一些公司老板和食堂采购员,将红薯供应进了几家公司的食堂。很快,红薯和红薯干的需求量上去了。
这钱也好赚啊!“番薯古”张世荣心里暗暗高兴。他一边跟伙伴们合着干好建筑活,并利用工余时间继续广交朋友;一边寻找红薯新品种,安排家里扩种红薯。
有个朋友的一家特色饭店,使用“番薯古”张世荣提供的“番薯米”,煮特色糙米饭。这位朋友请来文化人,根据“番薯古”的爷爷奶奶救红军伤员、教红军战士种红薯,以及支援红军的那段历史事实,编写了系列动人的“苏区番薯米饭”故事。这碗独有的“番薯饭”,让人在满足味觉特别享受的同时,也仿佛沾染了几许田野的清新,不禁心旷神怡起来,简单的一餐饭,也会因了这独特的感觉而吃得津津有味。特色饭店的生意为此一不小心“火爆”了起来,特别是周末、节假日,要预约才能定到桌位。很多顾客就冲着“苏区番薯米饭”带着孩子举家去吃特色餐,并让孩子从中接受红色传统教育。
这天,“番薯古”在这家特色饭店预定好桌位,邀请新结识的几位当地朋友来到这里吃饭。朋友在菜单里点了一个菜名好听的“龙须菜”,服务员也说这个菜点击率高。结果菜上到桌面一看,盘子里居然是热气腾腾的油淋鲜嫩红薯叶,众人动筷夹进嘴,香脆劲道爽口,并带着来自乡野的粗犷醇厚,于是一抢而空,唇齿回味,过口难忘。“家里用来喂猪的东西,在这里成了热门菜。”已经步入中青年的“番薯古”张世荣让这盘28块钱的“龙须菜”给震惊了,复杂的心绪翻滚着。这,进一步触动了他对红薯的灵感:“看来红薯全身都是宝,里面有很多文章可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健康饮食观念的转变,红薯纯天然、低脂肪、能防癌的特性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接纳。广东对红薯、红薯干和“番薯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自家种的已经供不应求,“番薯古”张世荣就叫妻子小红,组织家人按要求到同村子其他家收购,把控好质量。从此,开启了红薯和红薯干销往沿海城市的量走。
(九)
搞建筑,干的是苦力活,这倒没啥,客家农村人天性吃苦耐劳。关键泥瓦匠吃的是“青春饭”,终归不是长久之计。随着发际线的上移,和两鬓白发的稀疏出现,人过中年的“番薯古”已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并清醒地认识到,年岁不饶人,外出干建筑行业越来越不适合自己了。
俗话常说“九江鱼儿归九江”。父母逐渐变老,儿女步入成长的关键期,家里越来越离不开自己,年纪大了迟早都要转型。这时,电商朋友“侬情哝”告诉他说,明年准备定购1.5万斤红薯干和5万斤鲜红薯。
有定单就有动力,转型宜早不宜迟,现在就来了转型机会。
家里群山连绵,常年碧水蓝天,红土地上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环境优良,房前屋后都是适合开垦的低矮丘陵,含有稀土成分的富硒红壤砂质土非常适合红薯生长,种出来的红薯微量元素丰富,并带有独特的天然香甜气味,红薯干、鲜红薯、番薯米品质好,受人青睐。
那就返乡种番薯,既能赚到钱,又方便照顾家庭。“番薯古”将这个想法跟妻子小红一商量,立马得到了支持。其实,小红饱受了多年两地分居之苦,早就巴不得丈夫能快点回到身边。关键是,丈夫在深圳的密切合作对象是一位美少妇,尽管通过合作家里赚了一些钱,总有些担心两人日久生情,因此心里难免生发一些醋意。其实,妻子的介意,尽管没有明显表露,张世荣也感觉出来了一点。
那就返乡干吧!说干就干,“番薯古”张世荣回到老家,组织人马将自家全部荒芜的菜园地土重新开垦,农田也种上了红薯。当年种植近30亩地,收获红薯20多万斤,其中晒得倒蒸红薯干近2万斤、“番薯米”5千多斤,油绿的红薯叶和嫩苗也成了餐馆的抢手货。他还利用红薯次品和苗茎养猪,开启了特色生态养殖业,将部队学的技能派上了用场。一年下来,在家的种养收入不比搞建筑收入差。
旗开得胜,全家信心百倍,吃定这碗“红薯饭”了。第二年的市场需求量大增,“番薯古”张世荣正考虑扩大红薯种植面积,打算大干一场。
此时,赴沿海城市的打工潮蓬勃兴起多年,许多家庭的青壮年纷纷出去“淘金”,甚至有不少举家外出,村里昔日垦荒扩地,争相“比面积、赛产量”种植红薯等农作物的景象,却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坡地逐渐荒芜,甚至坑头山脚的大量农田也遭受闲置撂荒。
这时适逢村里精准扶贫工程实施,需要发展适合当地实际的脱贫产业,并扶持能够起到“龙头”作用的企业,解决贫困户就业和带领他们致富,以推动脱贫进程,实现同步小康目标。为此,“番薯古”张世荣在村里的第一书记和支部书记的鼓励下,以“返乡能人”的身份,回村搞起熟悉的红薯种植加工产业。
农业产业化发展,土地相对规模集中是关键。可是,分田到户把农田切割得东一家西一块,为了租种与自家周边的田地,张世荣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仍有一户,死活不愿意出租。农村有个别人的心态,就是见不得别人家好,张世荣的一个堂叔就是这样的人,加上过往与父辈有些矛盾,近些年得了半边脑梗死,有点行动不便,心理更显得变相,宁愿让田地留荒,也不愿意拿出来流转。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结对帮扶单位干部以及乡村干部主动出面协调,结果发现主要原因原来是他的这个堂叔想吃低保而故意刁难,村里答应按政策规定为其申请低保后,才在流转合同上签了字。为此,张世荣一共流转到了200亩土地,建立了红薯种植基地,并新建了一个红薯加工厂,外加一个适度规模的养猪场,配套猪粪消化的沼气池,形成了一个产业生态系统。规模化发展,做成红薯产业链,吸收20人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并与全村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形成了利益联结机制,让这些贫困户脱贫致富有了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和稳定的就业渠道。慢慢地,红薯种植风气重新油然而兴。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张世荣叫来开广告公司的本村人,将领袖铿锵有力的话语,布置在加工厂显著位置,鼓励大家。他决意一门心思做好红薯产业,带领家人和村里人过上更加殷实的生活。
这年冬,电商朋友“侬情哝”定购的1.5万斤红薯干和5万斤鲜红薯如数发出。当初微信商定是一个月后付款,可是,对方没有如约及时付款,说是流动资金遇到点困难,正在回款。
此后,“番薯古”张世荣每个月底微信催款一次,对方都说正在凑钱,却一直没有如期兑现。再催款几次,对方竟然没有回答了。只是微信对话框没有出现红点,还好!说明对方没有把自己拉黑。
直拨电话号码,却听到“您拨打的电话已停机,请稍后再拨”……
货款收不回来,这可是大家一年中的心血啊!怎么办呀?妻子王小红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货款不能及时回笼,资金出现紧张,生产却必须要照常进行,关键是贫困户的工资不能拖。
“番薯古”张世荣自从儿时与女同学小红打架事件以后,从中吸取教训,懂得了“冲动是魔鬼”的道理,似乎突然间长大了许多。慢慢的,改掉了遇到不顺心事易恼怒的习惯。特别是高中毕业后,通过部队的几年磨练,逐步养成了冷静、沉稳的性格,甚至还变得习惯于将生活中他人的贬义话“褒化”对待。
每逢大事,必有静气。通过几年来的交往,“番薯古”张世荣了解这位电商朋友“侬情哝”的本性,相信她不会蓄意坑自己。他时刻提醒着自己“莫要慌乱,事既已发,急事缓办”,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丈夫张世荣如此从容淡定,妻子王小红甚至还暗暗产生了一丝疑虑,“莫非你与对方早就商量好,另有想法?”,她是担心丈夫“打恶算”。
“番薯古”张世荣压根儿就没有觉察出妻子的怀疑,他四处请亲友帮忙,向银行借力,想方设法筹措到资金,把工资发清楚,让生产经营照常运转……
(十)
幸好!过完年,电商朋友“侬情哝”主动打来电话,解释说是年前跟生意伙伴们去了一趟非洲,期间遇到了一点麻烦。“佳期难得,好事多磨”,现在麻烦事情解决好了,货款也如数结清,“番薯古”这才长长的呼了一口气,妻子的疑虑也就自然消除了。
撸起袖子加油干。从红薯鲜果,到红薯块干、粉和条,再到红薯叶苗,直接向经济发达城市销售供应红薯系列初加工食品,并到红薯系列“下脚料”养猪,“番薯古”张世荣把红薯做成了初级全年产业链。除了自家种植几百亩红薯外,扩建加工厂配套起了包装、仓储,并组建了专业合作社,注册了产品商标,形成了自己的红薯品牌,还跟朋友合作物流,让红薯产业链更加完备。
村里制作倒蒸红薯干历史悠久,县里将“倒蒸红薯干制作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番薯古”张世荣和母亲都是传承人代表,倒蒸红薯干早已成为深受欢迎的“非遗”产品。张世荣的儿子师范毕业后在文化部门工作,对提升父亲厂里生产的红薯系列产品文化内涵,提出了很多建议。他让亲戚在县城人气旺的小吃街,开了一家以红薯加工饮品、烤红薯为主,适合年轻人体验的“快乐番薯”特色小吃店,生意红火。
女儿在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应聘到上海一家大型食品企业上班。女儿建议父亲要充分挖掘“非遗”潜力,聚集红薯种植、加工生产,逐步打造融“产学研”一体的特色红薯旅游产业园区域,并将本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进去,进而形成“红薯卡通形象”、“红薯形象抱枕”等特色红薯理念周边文化服务型产品。
别等美好的时代成就我们,我们应该去成就美好的时代。这是“番薯古”张世荣新悟出的道理。
随着社会物产越来越丰富,人们再也不用为温饱而担忧,红薯也就不再需要担任主要粮食角色了,进而实现了华丽转身,变成了具有保健功能的五谷杂粮经济作物。“番薯古”张世荣的红薯初级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种类五花八门,其潜在价值逐步被深挖出来,慢慢地成了保健养生的香饽饽。
“番薯是笨笨的,我也笨笨的,笨笨的人,更有福气”。“番薯古”张世荣老将这些话挂在嘴边。甚至在有些场合,他还偶尔用原本粗宏的声音调侃一下自己“我的确是个实实在在的番薯古”。他觉得,勤劳和努力是自己永远最大的靠山,正是原本具有贬损笨拙含义的“番薯古”外号,伴随他幸运做活做好了番薯产业。然而,“番薯古”这个花名,张世荣原本压根儿就不愿意接受,甚至很长一段时期都讨厌别人这样称呼他。如今,他早已完全接纳这个具有广告效应的花名外号。
回想起来,“番薯古”三个普通音节,给自己带来了不普通的吉祥与福气,是“番薯古”这个花名陪伴自己把玩红薯玩成功了。“傻人有傻福”,笨并不是没有能力投机,而是选择脚踏实地。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想把它做好,认准了都需要一股傻劲蛮劲,笨笨的坚持去做就好,不要朝秦暮楚。“番薯古”张世荣坚持笨拙地做人,单纯透明,温暖向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番薯古”张世荣已经做了爷爷,有一对孙子孙女,他征得儿子儿媳同意,给孙子取名“曙光”,孙女取名“曙华”,他说,后面再生的孙辈,无论男孩女孩,取名还要带“曙”。可以看出,“番薯古”张世荣的内心深处,始终都shǔ音回荡,薯缘绵长。
花是生命之源,花是吉祥的象征,花让世界充盈着美好,花让未来充满了希望。“番薯古”张世荣从内心深处钟情于红薯这种作物,喜欢上了红薯花开的姿态。在他看来,番薯来自泥土,沾染着红土地的芬芳,匍匐地面的藤苗和四处伸展的心形叶子,甘愿用自己的养分,供养不断生长的根茎,为它们抵挡风雨,输送营养,直至丰收在望,这实际上是一种感人至深的情意。
每年红薯花开的时节,他都喜欢抽空在薯田间尽情畅想,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他说,这样既可感受红薯这种普普通通作物生长的顽强力量,又能看到那些即将破土而出的生命,如斗志昂扬的勇士,正感恩花的孕育,憧憬未来的光芒。他认为,自己既是其中的一根红薯,现在也是其中的一片叶子、一条藤蔓。尤其那些粉柔的喇叭状红薯花儿,既矜持地将含羞的花蕊裹在淡紫色的花心里,又迫不及待地将花瓣向着田野和天空开放。在他的世界里,这是人间最美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