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岗村,距周田镇政府驻地南边4公里,是周田1万多张姓人口的发祥地,全村为纯张姓家庭,763户3300多人,张志道于明初开居,均为长子张敏政后裔,包括张用端、张用举两大支脉,主要由半岗、游古洞、铺背、石虎岭等4个较大的自然村组成,村委会现驻铺背。全村面积11平方公里,为低矮丘陵地,南接九二工业基地和筠门岭镇,东邻上营村,西邻梅子村,北接下营村。半岗河流经西东;206国道贯穿村境南北,并正实施西移。
解放前夕,半岗村属于周田区石坝乡,解放初为半岗乡,1957年为半岗高级社;1959年设半岗大队,属周田公社;1984年改为村属周田乡,1995年属周田镇至今。
这是一座历史古村落。半岗因地处“半岗窝子”而得屋场名和村名,当初这里长有茂密的树木和茅草,明朝初期会昌知州张桂的第三子张志道和夫人许氏,带着两个儿子张敏政、张敏积从会昌县城迁此开居,从事荒地开垦种植稻粮和养殖业,后又生一子张敏信,繁衍生息,并向外迁播扩展。明洪武24年(1391年)以前,会昌分设5乡,南部为湘乡,湘乡辖9堡,半岗属“严田”堡。明永乐年间,留居半岗的长子张敏政在父亲的支持下,创建张氏宗祠,宗祠建设历时十余载,堂寝巍峨,完美落成,宗祠内存有明代兵部尚书毛伯温于1540年题赠的“诒谋堂”带落款木质牌匾,并曾存有毛伯温题赠的“懋种心田传后裔,衍长世泽继先人”对联。气势恢宏的半岗张氏宗祠历经六七百年沧桑,历史人文积淀厚重,几经门楼扩建和复原修缮,仍结构完整,保留了明代当年雄风。会昌县人民政府于2021年7月16日发文将半岗张氏宗祠公布为“会昌县文物保护单位”,村里的古宗祠,除半岗宗祠外,还有始建于明弘治年间的石虎岭“张珙公祠”、清代康熙年间建造的游古洞“帝孚公祠”等几座明清古宗祠,始建于16世纪初的新屋家“用端公祠”和始建于17世纪的铺背祠堂均得到重修。
这是一座县级红色名村。土地革命战争的苏区时期,这里属于罗田区8个乡中的“半岗乡”。1932年6月13日,毛泽东、朱德等率红四军队伍经福建武平回师赣南,在河墩进行了为期3天的整训后。19日,毛泽东等率领红军离开河墩,分两路向清溪进发,一路由半岗、黄荆坝、密坑山到清溪,另一路由大坑、雷公坝、象洞到清溪。“张氏宗祠”前的东北方向边,上灶小组(6组)大圆坪老屋二楼北面内墙壁上,留有一处宏大珍贵的红军印记《三期革命战争胜利歌》,被当地称为“苏区红军标语王”。这是一首中央苏区时期反映第三次反“围剿”过程的重要革命歌曲,歌词长达1526字。墙上的《三期革命战争胜利歌》,行楷手写体字形,个字均匀,清晰工整,娟秀宜人,让人赏心悦目,当时半岗一带驻扎了红军一个团,这栋老屋当时叫“农会楼”。歌谱原稿保存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内容由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兼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代理主任袁国平创作。此歌词由赣南苏区时期的红军干部,在第四次反“围剿”前夕抄写在半岗这间老屋墙内,全文整体呈长方形排列,长270厘米、高140厘米,上下4大横行,每行有50多个7字小列句。那时,红军独立第二师二团驻扎在半岗,总祠西边民房墙壁上该团一连战士写划的“庆祝红军独立第二师的成立!”“中国苏维埃胜利万岁!”“拥护中华苏维埃政府!”“红军独立第二师是工农自己的武装!”“为保障分田胜利巩固扩大红军独立第二师!”“红军独立第二师是会昌赤色政权支柱!”“拥护红军独立第二师彻底消(灭)会昌反动武装!”等几幅“悬挂式”红军宣传标语仍比较清晰,落款均为“红军独立第二师二团第一连宣”。半岗是苏区时期全红乡,很多家庭青壮年男人参加红军队伍或游击队、赤卫队等革命组织,1993年版的《会昌县志》记载的位101位周田张姓革命烈士有51位烈士家住半岗,其中,张培荣1931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四军独立第二师二团政治委员,于1934年在广东省南雄作战牺牲。另外,1934年4月著名筠门岭盘山战斗中,负责断后任务的红22师64团2营6连伤员特殊大班班长张秀良是半岗村人。此外,张维友1929年加入赤卫队,随中央红军主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后,1950年3月初时任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16军47师供给处长率一个警卫班,押运从军区后勤部领得的经费和两卡车军用物资,从贵阳出发,前往遵义16军军部报到任职后勤部副部长,在贵阳郊外遭到埋伏路段两边的国民党残军土匪数百人伏击,与其他12位战士一起壮烈牺牲,张维友是五兵团入黔以来首批牺牲的职位最高的部队红军干部烈士。
这是一座人文蔚起的大村。据传,半岗二世祖张敏政奋发有为,注重联强靠大,并与会昌湘乡好友李思园、谢仕富结拜兄弟,同往茅山修练蛮师神功,联手驱邪除恶,消灾解难,朝廷封其为“护国佑民”称号,被后裔嗣孙神化为有求必应的“蛮师太公”,周田张姓为此定于农历七月廿二日至廿三日为张蛮师纪念日,并隆重举行流传至今的民俗活动“蛮师会”。三世祖张景铭,秉承祖辈基业,继承优良家风,敬宗睦族,经商发家,尚德崇文,注力育才兴家,于嘉庆初年首倡新建赣州府试馆,培植族士,为后裔人文蔚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影响深远。在清朝后期,老家半岗的张湘彦,名临福,曾任广东灵山正堂;张锡聪,光绪年间任广东龙门县正七品。在民国时期,张荫夫广东政法大学毕业后在广东过了几年仕途生活,后因亲故回乡,遂在家乡从事教育。“五四”运动时,各地提倡新学,他和族人商议,办起了半岗西园初等小学,并亲自任课。1920年与何寿微等周田有名望的乡绅父老共同筹办同化高等小学,任校长期间,勤奋治校,积极扩大学校基金,走遍南木、长岭、小照和罗田圈,发动殷实富户捐资。由于治校严谨而踏实,对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全面关心。同化小学一直办得出色,教学质量名列前茅,声誉颇高。张荫夫不仅教学有方,且对家贫而又有志深造的学生解囊相助。他对古典文学造诣较深,晚年在上坝琢玉堂办了国学专修馆,学生二十余人,这些学生在建国后多数参加古典文学教育工作。张荫夫对教育贡献卓著,深得教育界同仁拥戴,曾当选会昌县教育会会长。长征老红军张清文,原名张起连,1929年参加红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抢渡大渡河、攻打吴起镇、腊子口战斗,抗日战争时期任营长,在太行山一带参加了多次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1949年,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广西,任广西兵站站长。朝鲜战争爆发后,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率部入朝作战。1953年回国后,安排到内蒙古军区呼和浩特市解放军253医院任院长。后调任内蒙古军区昭乌达盟军分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有突出贡献的全国著名道路工程专家张起森,196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任长沙交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内著名道路工程专家,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2006年国务院专家办、中国专家协会确认为“中国有突出贡献专家”。2008年12月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9年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九0九地质大队党委书记张秀荣,1971年入江西井冈山大学(后恢复江西师范学院)就读化学系,毕业分配一直在江西省地质局、地质大队工作,任九0九大队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为地质地矿事业包括九二盐矿、会昌锡矿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张起新,第一批由会昌县政府派往海南学习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培育优良杂交水稻种子,主持繁育的“洲恢481”杂交水稻种子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专利。让会昌的航天育种事业走在全省前列,其中育种材料“洲A” 和“洲B”已搭载神舟七号。在《杂交水稻》《中国稻米》专业期刊先后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先后三次获得赣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获会昌县人民政府第六、七、八批“拔尖人才”荣誉称号。新中国成立后,小学初中一体化的半岗中小学建立起来了,配备较强的师资力量,吸纳半岗及周边上营、当田、寨下、杨排、梅子、白埠等村的孩子们就读,为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其中创办和君教育小镇的著名经济人物王明夫先生就在这里读完初中。现在,半岗村仍有大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校就读。
这是一座正在振兴的希望之村。2018年半岗村随同全县各村同步实现脱贫退出奔入小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已完善,几个主要自然村均已通3.5米的硬化机动车道,物流畅通,自驾家用小汽车、公交车、骑摩托车出行和机械化种植水稻方便,1596亩农田水利灌溉便利,并整理了高标准农田200亩。村内水稻、烟叶、脐橙、大棚蔬菜、大棚西瓜等农作物种植,和水产、鸡鸭牛猪等家禽家畜养殖这些主要传统产业健康发展,还建有粮食加工厂、建材厂、家庭服装厂、农资店、商贸公司、运输、网络电商等企业。村西面大片山林地(当地统称“西片山”),林木资源和锡、铜等矿产资源丰富。修筑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大寨水库(当地又叫灶箩陂水库)至今一直都在发挥灌溉作用,让梅子、半岗、上营3个村合计3000多亩粮田直接受益。当年参加大寨水库建设施工的民工主要是半岗、梅子等两个大队的青壮年劳力,劳动力主要由两个大队的党支部书记组织,总投工4.1万工日。水库集水面积7平方公里,总库容13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7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6.1万元,全部由周田公社自筹,主要是购买水泥、雷管炸药。村内供电、通讯、饮用自来水,全村全覆盖。小学和医疗诊所配置合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农家书屋人气聚集。村内主要劳动力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兼做临时务工,灵活就业,并有一批在周田、筠门岭圩镇、县城、赣州经商,县外务工主要流向广东、福建、上海、江浙等地区,主要从事服装加工、建筑、做不锈钢、电子厂、电商快递、教育培训等职业。村两委力量配全配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约30万元,主要收入来自光伏发电、烟叶返税、村集体大棚租金收益、天然林补助、扶贫车间分红等。半岗的乡村振兴正想方设法发挥独特优势,进一步加快向前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