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炳春的头像

张炳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3/29
分享

印象萧帝岩

萧帝岩,本地习惯称为“萧岩”,尽管打小在不远的邻村长大,我对萧帝岩的最初印象并非游玩,而是儿时听长辈讲的那个“出米出油”的离奇故事——

很久以前,萧帝岩修建了一座寺庙,和尚最多时有五六十个,香客日流最高达上千人,离奇事情随鼎盛香火飘来。某日大早,东方晨曦穿过云雾,随风映进岩来,忽然间,寺庙旁的石壁上新出现了两个小岩穴,一个漏出大米来,另一个流出食油来,让此岩足食无忧。蹊跷的是,出米出油量居然会根据人多人少自动调节,每天总能刚好够满足在场人吃饱,不让紧巴也不给多余,日复一日,人们称之为“出米岩”、“出油岩”。可是好景不长,刚过完七七四十九天,有个“和尚”顿生贪欲,念起“歪经”,趁这天雨夜月黑风高,偷偷的将“出米岩”口和“出油岩”口先后都凿宽凿深了一些。第二天,米不漏了,油也不流了,而且从此米油漏流不再,枯竭无返。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个故事被传得津津乐道,特别在那物资匮乏粮食不足时代,哪怕故事重复再三,也不厌其烦。离奇的故事或许是寺庙住持编造出来的,这是要告诉人们,佛魔只在一念间,一旦沦陷欲望中,就没有挽回余地。故事也可能由哪代先辈蓄意编造的,这其实就是他们对后人真真切切的告诫,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能“人心不足蛇吞象”。

萧帝岩周边山峦重迭,森林茂密,竹木类型众多,资源丰富,天然食材也多。靠山吃山,第一次去萧帝岩是儿时随母亲上山“干农活”,这是农村长大的孩子的“必修课”。周末或假期放学回到家,常随母亲进山去,捡山香菇、拗苦竹笋、挖冬笋、捡米椎子、砍柴、割“露箕”(用图片从网上查找才知道学名叫“乌毛蕨”),每次总要有满满的收获才肯罢休。山里捡香菇是苦力活,要有足够的体力和耐力,爬山涉水得行动自如;这也是技术活,要善于看林势,找到有“米椎子树”之类的栎树、青杠树生长的比较多的温润山坳,春秋冬三季可以捡到山香菇,夏天没有。山里干活渴了,冲下清澈见底的小溪,双手撑地,埋头直接将嘴浸在清洌洌的水里,一股脑儿牛饮起来,或者双手合掌舀几捧,一阵甘泉下肚,“呃…”的一声长音,饱饮凉爽,畅彻心扉。回想起此情此景,禁不住感慨景象何时能回。累了,母亲就给我们讲这里的传说故事和神奇故事。

萧帝岩原先称为“佛图岩”,相传,改名为“萧帝岩”是为了沾点“帝气”。游客们游玩大多是冲着故事而来,尤其是充满传奇色彩的“萧帝”故事——

史载萧赜在做帝王之前,担任过“赣令”,那时因不顺从刘子勋一起参与谋反,被他人关在南康郡狱中,后来由族人和门客救出,便退避屯兵在揭阳山中,这个“揭阳山”就是现在梅子村西面的大坝、黄荆坝的那片深山,后来由于广东揭阳名气大,这里的“揭阳山”地名古称也就不再沿用。萧赜在这里一带招兵买马发展到三千人,之后起兵南征北战,终成帝业,史称齐武帝。齐武帝萧赜在位11年,期间提倡节俭,富国为先,关心百姓疾苦,下令多办学校,挑选有学问者任教,是一位英明刚断的君主。所以,都说“萧帝”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的皇帝萧赜。关于“萧帝”,还有另外一个说法,认为指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开国皇帝萧衍,称为梁武帝,他是齐武帝萧赜的族弟,有人认为他在这里发奋读书过。明代会昌知县沈桂游萧帝岩所作诗的诗句“殿阁常存梁帝跡,袈裟犹带晋人风”认为是萧衍,明代中丞大夫郭子章也认为这里是萧衍“微时读书处”,郭子章18岁时沈桂担任会昌知县,所以郭子章观点也许是受沈桂诗句的影响。

到底是哪个“萧帝”在这里活动过?反正两位帝王都是“萧帝”,所以后来就习惯称为“萧帝岩”了,大家都也乐于接受“萧帝岩”。有将“萧帝岩”说成“肖帝岩”的,是此“萧”还是彼“肖”?觉得有必要先说一下。“萧”的基本解释第五条“姓,如南朝梁有萧统”,所以此“萧”较为切合。

骑车导航到206国道江西赣州会昌周田镇半岗村路段,往西穿过游古洞,进入梅子村,水泥路直通大坝的西面,很快就到萧帝岩。大坝一过,石窟众多,山石奇绝,仙人脱靴、蘑菇石、鸡心石……进到萧帝岩,周围更是怪石嶙峋,峭壁悬崖,形势险峻,让人目不暇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丹霞地貌的萧帝岩造就成大量栩栩如生的岩景,雄狮岩、天开石、天河石、会仙桥、罗汉穴、飞灵泉、天台峰、读书石、仙人洗衣、龙宫洞、神龙化身……象形的,会意的,引人浮想联翩。

山前的石阶旁新近修建了一座“接引亭”,或许由于资金不足,亦或理事者有意不让亭子“豪华”,以免喧宾夺主,亭子显得有点粗糙,但是决不会影响游览萧帝岩的心情。亭里墙上嵌入一块萧帝岩来历的石碑,对于来不及做功课的游客来说,正适合“临时抱佛脚”。

随石阶路往前约二十步,来到妙然天成的山门,“一石中虚地髄通”,巨石“裂口”刚好容得下二人迎面擦肩而行。穿过山门,往前仅有一条石道,蜿蜒峻峭石壁下,直达岩顶。一路地势愈加险峻,怪石嶙峋,巉岩叠嶂。沿蹬十余级,右侧石壁上有一横匾状石刻,约2米宽、半米多高,匾面主体镌刻“湘江胜槩”四个褚遂良体楷书大字,儿时不认得这个“槩”字,就按意错误地猜想成“景”的异体字,不过,“胜概”确实就是胜景的意思,后来才知道“槩”即是“概”的古体字。再向前走十余米,又有一块宽4米、高5米的摩岩石刻,却因年代久远被风化,字迹模糊。往前几步,被一形如大壶的巨石所阻,谁在此刻上的“壶口洞天”,意思还真到位。绕过壶口石继续前,便是剑门,“剑门削壁出天工”,双峰夹峙,如剑剌天,剑石中间镌的“剑门”两字苍劲传神。再绕过剑门关,萧帝岩全境便可历历在目。

此处远望山的全貌,恰是一头伏坐着的雄狮,温良迎接你的到来,岩前的凹穴就是狮子慵懒张开的大口。往前边走边看,广而深的岩前凹穴便可一览无余,岩内迭分成上下两层,陡崖峭壁,仅有一条三尺宽的天然通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凹穴内新复建的大雄宝殿清晰可见。再仔细看,一帘飞瀑飘落岩前,“飞泉乱滴蒲团湿,倒窟斜穿药臼空”,“沙沙沙……”的水声由远及近,斜阳透过树林,余光分洒在薄薄的水帘,淡淡的彩虹忽隐忽现,莫非是专为增添这里的神秘感而来?幽雅的环境,奇特的景观,吸引了高僧雅士、官宦名人,并留下许多诗词歌赋,其中有两个县令分别留下《游萧帝岩》与《萧岩记》。

攀援百余米石径,到达第一岩洞。此岩原为寺院僧人砻谷、舂米、做饭之地,现尚存“水缸”、碓臼等物。再往前便是正殿,岩甚宽广,长约30余米,深约16米,最高处达10米左右。寺庙鼎盛时分上、中、下三殿,上殿为佛座,中殿为供奉拜佛之处,下殿为憩息之所。可惜岩内古代建筑已全毁,仅存清代“常胜四碑”石刻。史书记载,自宋朝以来,萧帝岩就建有规模较大的寺庙,宋元明清,朝代更替,时代变迁,这里的寺庙也随之兴衰顺变。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状况的明显好转,附近村民又自发捐资,按原貌恢复萧岩寺,大雄宝殿的雄风应该不减当年。萧帝岩原名“佛图岩”中的“佛图”即是佛教中的“浮屠”,就是俗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也许解作“佛塔”更直接吧。佛图也会异译成“佛陀”,就是说,这里是一个佛教传播地。

奇特的萧帝岩,故事一串串。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神奇”故事,进到里面去也许能够揭开迷沙。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20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时,就在萧帝岩发现了几枚石斧、石箭头,有人推测这可能是会昌早期的人类祖先“山野人”、“赣巨人”的劳动工具。在20世纪90年代,有一农民在萧帝岩不远处开荒种果时挖到一缸百余斤的古钱币,当地叫捡到“gào 窖(方言不读jiào)”,博物馆收购后,整理出了秦汉以来到清末的古钱币,五铢钱、半两钱、开元通宝、建炎通宝、光绪通宝、宣统通宝等等,还赠送了一些到江西省博物馆收藏。会昌县文化馆退休干部张泽兴说,他在上世纪末去萧帝岩请的向导吴金玉曾经为邓小平牵过马,那是在1932年刚莳完上季稻,邓小平从安远经过清溪,过锡坑迳,天下起大雨,来到萧帝岩大家就进去躲雨,邓小平饶有兴致地听吴金玉讲述关于萧帝岩的掌故,连抽两支烟后故事讲得差不多了雨也停了,邓小平挥手说:“走啰,我们要做人民的公仆,莫想当啥子神仙皇帝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