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婉末的头像

婉末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11/15
分享

留待岁月深处解(第三十九章 尾声)连载

 

第三十九章(尾声)

二叔不想再跟二婶子扯“扶贫”的话题了,其实,是他心里撂不下刚才二婶子说他守不住鸡鸣村的话,他腾出时间,非要说说他对当下农村青年进城务工的看法不可。

二叔说:“……我跟你这样说吧,就是鸟儿,也不能一直飞着,它们也有累的时候,它们还是愿意落脚在树林中的多。

“那些鸟,如果都飞到城市那钢筋水泥高楼上,去跟城市里的鸟抢窝、争食,它们哪有栖息在我家门前这树林子里舒服?——田里有粮食吃,地上有活虫捉。

“嗨,不信,你瞅着看,我敢说,飞到城市的‘鸟儿’,翅膀硬的,飞得高、飞得远的,能在城市待下去的,也许不会再回来了;而无一技之长、能力弱的,即使飞到了城市,也不过是图一时新鲜,在城市飞几圈,看看花花世界,混上几年,站不稳脚跟儿的,他们还得回到鸡鸣村。”

和豫跟梁晓微笑着专注地听二叔的“高见”,二婶子干脆就不理他,让他尽管说。

二叔喝口水,自顾自地又说:“还有一种人,是能抢先回到鸡鸣村的人,他们是聪明人。他们了解党的三农政策是建国以来最惠民、利民的好政策,他们看准了农村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抢占先机,抢占舞台,争取好的发展前景。像咱村子西头的勇子,前几年,人家一直在县城搞装修当老板,现在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后,坚持一宅一户原则,允许农民将闲置的宅基地利用起来。

“比如说勇子,人家就闻风而动,抢先从城里回到了鸡鸣村,在自家门前的宅基地上建起了场房,用工都是乡邻,生产鸟笼、兔笼等,在自家门口当起了小老板,场地不要租金,生产的产品,每天都有物流货车来拉货,听说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甚至到了台湾地区……这种人,是家村青年中有头脑、有远见的人,他们能及时返回农村,照样闷声发大财啊!

“还有辉子,也是从城里回来的。他在门前盖起养猪棚、牛圈、羊圈,现在人家养了十二头牛、百十头猪、五六十只羊,你们算算,一年下来,人家不比在城里打工少挣钱。这种在自家门口,既不用花费租金,又不耽误种地,可谓是一箭几雕,多好啊!

 “还有王村的小伍子承包三十几亩烟地,现在炕烟实现了全自动控温,一个烟叶季节,就能挣三十多万。”

二叔又扳着指头说:“虽说农村的土地还是过去那些土地,但为啥农民的生活和经济收入却跟以前大不同呢?一是党对农村农业种植的各种扶持政策好,再就是人们经营土地的思想观念转变了,就像我刚才介绍的那几户人家,有承包大户;有种、养结合的;有种、商结合亦工亦农的。

“和豫呀,我跟你说,现在,在农村,不管干啥,都不耽误种地。现在种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不但省时又省力,跟从前的起早贪黑全靠拼人力大不相同;国家还免除各种农业税,另外,还有各种补贴。比如说,如果庄稼遇到灾害性天气,国家对种地户还有受灾补贴哩!

“总之,现在有志青年回农村发展经济,并不比在城市打工收入差,还落个家门前安稳踏实!”

二叔讲到这里,他笑笑说:“哈哈,你们别嫌我扯太远了。前不久,在电视上,我听到习主席说,要发展好农村电商。你们说,这不都是为农村青年发展经济指明的方向和机遇啊?!

“我是老了,猫老不避鼠了。不然,我真是想让天瑞也回到鸡鸣村来,在我这宅基地上搞养殖,或在方圆邻村承包土地……”

二婶子哈哈笑笑,巧骂二叔:“咦,是哩,天瑞要是能回来搞养殖,还能养你哩,是个好方法。”

二叔不乐意二婶子打断他的话:“你别说儿戏话,我是真的眼气人家勇子、辉子他们啊,我是真的不愿离开鸡鸣村,我要看着鸡鸣村的人都富起来,我要等着天瑞他个小鳖子在城里折腾不起来时,再回到鸡鸣村……”

二叔动情地说着说着,却来了气,他稍平静了一会儿,又扳着指头算账似的说:“现在的农民可真是有福气:贫困家庭有低保费、五保人员有五保费、大病实行合作医疗能报销……,这个时期,可说是咱农民遇上了最好的时期!就是历史上的康、乾盛世,也比不上现在啊!”

至此,二婶子这才完全明白了二叔的心思,她说:“哦哦,这才是你的真心话,你眼气有啥用?还不快把你的天瑞叫回来?”

“唉,人各有志。他迷恋着城市,他看不到农业农村发展的商机与前景,你就是拿绳子拴他,有用吗?”二叔失望地说。

这时,和豫插话说:“二爷爷,你讲的党的扶贫政策以及政策落实的艰难过程,还有你对现代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见解,让我这次回来有了额外的收获,我可另作专题宣传。同时,我也明白了你为啥不去城市生活的原因了——

“你是一个有远见、与时俱进的老人!

“你是一个思想深刻的老人!

“你是鸡鸣村这个大树林子中的一个老鸟,你要守住老巢!

“你要看着飞出去的‘鸟儿’,再飞回你‘林子’的枝头,跟你共鸣合唱现代农业致富奔小康的田园盛世欢歌哩!”

二叔笑着说:“哈哈,看我孙子把我夸得哟,就像那歌里唱的那样好听!”

和豫说:“二爷爷,我一点都没有夸张,我相信,你肯定能守住鸡鸣村!”

和豫说罢,忽然想起一件事,他说:“二爷爷,我都听得入迷了,差点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和豫从他的提包中掏出一个小布袋子,他递给二婶子说:“我外婆交待说,她给你俩各买了一个衬衫,略表心意,不知二奶奶喜不喜欢?”

多年来,二婶子简直听不得春秀跟二叔哪怕是有一点瓜葛的话,这不,她的二性子脾气又上来了,她立时拉下脸说:“我不要,你给他吧,谁不明白你外婆那是向他表心意哩。”

和豫着急地说:“二奶奶,你也有啊。我外婆给你也买了衬衫,她对你也有一份心意啊!”

二婶子这才意识到,她在一个小孩子面前不该胡说,她忍了又忍,才刹住到嘴边更难听的话。

二叔从和豫手中接过那个包装精良的布袋子,拿在手中看了又看,他虽然看不出那是专卖店的品牌货,但他也能感受到,这衬衫肯定是他这辈子都没有穿过的品质精良的衬衫。

二叔知道二婶子的傻脾气,只是乜斜她一眼,没理会她说的话,他对和豫说:“你回去跟你外婆说,我跟你二奶奶谢谢她的心意,为我们买这么贵重的衬衫,让她破费了。”

不料,二婶子却说:“不就一个衬衣吗?能有多贵重?看把你给感动的?这辈子,我为你买了无数件衬衣,为你缝缝补补大半辈子,你为啥就没说一句感谢我的话?!”

二叔生气地说:“你二殏脾气上来了,连小孩子都不如!”

和豫笑着对梁晓说:“哈哈,晓,你今天也看到、听到了,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这就是二爷爷跟二奶奶的日子!俩个人在一起过日子呀,不可能没有磕磕跘跘的,二爷爷和二奶奶这不也是一辈子吗?”

梁晓微笑着冲和豫呶呶她那可爱的小嘴巴,将她的脖子在肩膀上拧了拧,啥也没说。

和豫还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趁机给梁晓上了一课,还打破了二叔跟二婶子绊嘴的尴尬气氛。

这时,二叔看着二婶子说:“你回屋去把那两瓶绞胶蓝黄酒、还有那盒信阳毛尖拿出来,让和豫带回去,权当咱们给他外婆回个礼。”

哈哈,二叔,你难道不知道二婶子心里不自在吗?你还要二婶子回屋帮你拿酒、拿茶?

只听二婶子说:“我是你养的骡子、马吗?任你打、骂,我还得顺顺溜溜听你使唤?你自己没长腿吗?”

二婶子说得没错,豫西南一带的男人们啊,就是爱在女人面前摆个谱,尤其喜欢当着外人的面,在女人面前端出一副“我是男人、我说了算”的臭架子!

可二婶子呢?她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受过高小教育的女人,在学校时,她兴趣广泛,尤爱文艺。唉,只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农家供不起她继续读书,她才回乡嫁人,过起了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的贫寒日子。

生活可以贫穷,但人的精神不能贫穷。农闲时节,二婶子爱看各种文学小说。比如《林海雪原》、《镜花缘》、《苦菜花》、《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以改变她贫乏的生活环境和解除她内心的烦忧。

要说二婶子读得最多、钻研得最深的是医学书籍。比如《医学心悟》、《方剂学》、《中药汤头》等,她不仅读,还手抄了几大本子的中药名方。当然,她也不是闲抄的,这些名方,都是她日常能用到的。她身体弱,头疼脑热的小疾患总是不断,她就试着活用她抄下的方子,让二叔去药店为她买回些草药,回来熬了喝,还真是管用。

这样一来二去,二婶子成了鸡鸣村无师自通的农家药师,邻居们谁有个感冒、牙痛之类的小毛病,就会来找二婶子问个小药方,二婶子也总是乐意帮人家。

有人来找二婶子求小药方时,她总是先跟人家讲一番道理。比如感冒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还有肠胃型感冒;牙痛分为上牙痛和下牙痛,是火牙痛,还是蛀牙痛等;中药十分讲究配伍,中药有十八反,热药、凉药错不得……,比如风寒感冒,要是用成了风热感冒的药,那不等于是南辕北辙吗?

有时,二婶子为了让邻居们省钱,她总是活学活用,在她记下的小药方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进行加减。比如初期风寒感冒,她会让人家就地取材,弄点荆芥穗、生姜、葱根、香菜根熬水喝,要是有火,她会嘱咐加点白菜根;要是不想吃饭,她会让加白萝卜根;要是肚子胀,她让加上白萝卜籽……哈哈,二婶子自创的小药方,我虽记不大准确,但一时半会儿我也说不完,反正那农家农田,就仿佛是她的大药柜,那怕是路边生长着的野草,比如艾蒿、车前草、蒲公英等,都像是她的中草药!别说,这些不用花钱的中草药,还真是为乡邻们治好过病,也为乡邻们省下了不少的医药费。

人怕出名猪怕壮。二婶子的精神追求,犹如豫西南春天散布于路边沟渠的野茶花,爱花、爱喝茶之人,说她那紫盈盈的小花,漂亮中透着清香;而欣赏不了的人,总是跟她格格不入。比如从前的丁婆娘、三婶子,在地里干活时,总是撇着嘴巧骂二婶子。

还有二叔,他这辈子对于二婶子的这点爱好,不但不欣赏,反而还冷眼漠视,甚至有时他还会拿嘲讽的话,踩二婶子一脚。为此,二婶子在鸡鸣村,跟那些在男人面前伏伏贴贴的女人们相比,就显得另类、叛逆、二性子!这才是她这辈子跟二叔总是吵吵嚷嚷的根本原因!

这次,二叔破例没有理会二婶子,他站来,一趔趄、一趔趄地走回屋,一手提着那两瓶绞胶蓝黄酒、一手掂着那盒信阳毛尖来到老槐树下,他递给和豫说:“我跟你讲,这绞胶蓝黄酒,是咱们县城的土特产,你别看它包装不是很漂亮,它可是活血化淤的高手,还有降血压的功效,你外婆不是血压有些高嘛,让她每天早上喝一小杯试试,如果效果好,我再去县城,就给她多买几瓶;这信阳毛尖,不用我说,你可能也知道,这是咱们河南的名茶,你捎回去,让你外爷、外婆每天上午泡杯茶,品品茶,聊聊天,岂不胜似那活神仙?!

二叔说到兴奋处,点燃了他的诗情似的。他哪知二婶子心中燃起一团无名之火,正旺烧着她自个的心呐!

眼看二婶子即将发火,可她看见和豫起身,一手抱着酒和茶,一手提起他的包,走向他的小汽车,二婶子这才强压下她内心的火,起身说:“和豫,你俩这么远回来一趟不容易,哪怕是吃完中午饭再走也不迟呀。”

和豫说:“谢谢二奶奶!这大热天的,就不劳顿你和二爷爷了。记得我小时候回来那年,听我外婆说过,咱们县城的烩面、糊辣汤味道很特别,我曾跟梁晓介绍过,她早馋这口饭哩,我还是带她去咱们县城吃饭吧。吃过饭,我还要去我外爷在台湾时的那个朋友家里一趟。”

二叔插话说:“哦哦,那是李义家吧。”

和豫又说:“听我外爷经常说起,他不识字,是那个李老爷爷带他回家的,他一直都很感激啊。我回来时,我外爷特意嘱咐让我去李老爷爷家看看,打听一下,李老爷爷的近况……

“今天周五,天黑前,我俩还得赶到襄阳办点事儿。

“二奶奶,我下次再回来,我跟梁晓一定吃你做的手擀面哟。

“哎呀,我都忘说了,我跟梁晓有可能明年结婚,到那时,我回来请你跟二爷爷去喝我们俩的喜酒呀。”

和豫非常礼貌的一番话,让二婶子再也无法生气了。她哈哈笑笑说:“好好,行行,到时候,你二爷爷只要不嫌弃我长得丑,我就跟他一起出趟远门,去喝你俩的喜酒。”

梁晓甜美地拍着巴掌说:“好哇、好哇!这多好啊!谢谢二奶奶!”也许这是梁晓自来到二叔家后,听到二婶子说出的一句中听的话。

梁晓一边跟二婶子说着客气话,一边上了和豫已发动着了的小汽车,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上。

和豫的头伸出车窗外跟二叔话别,二叔再三嘱咐他开车注意安全、工作生活顺利之类的话。

和豫启动了汽车,他又按了按喇叭,跟二叔、二婶子告别,梁晓隔了车窗,微笑着向二叔和二婶子一再挥手。

二叔、二婶子也挥着手,眼看着小汽车徐徐离开家门前,驶上通往县城的大路。

二叔站在门前的那棵老槐树下,一直望着和豫的汽车,直到那车驶离了他的视线,他仍是不肯坐下。

也不知二叔仍在远眺、思索些啥。此刻,正好一个蜘蛛攀着它从老槐树的枝叶上拉下的丝线,调皮小孩子般在二叔面前不停地晃悠,却没能晃醒二叔隔了远逝的岁月对往事追忆的梦!

此刻,二叔眼中含着泪水,心河中泛着浪花,一任那浪花把他冲撞得颤颤巍巍的,就像在风中荡着秋迁的那根丝线,他都无法收回他的目光和抛出去的思绪绳缆,执著地打捞着那镶着他情感金边、钩沉在岁月之流深处的往事,索解着家门前的老槐树,虽历经百多年风雨沧桑,滤去天地人寰尘埃与五味,却为啥能够依然向着蓝天、向着太阳,弥坚壮大、枝繁叶茂呢?

哦,因为那老槐树,叫护房树,叫家槐,更叫国槐啊!

                   (全文连载完毕  共计约248000字)

 

 

第三十九章(尾声)

二叔不想再跟二婶子扯“扶贫”的话题了,其实,是他心里撂不下刚才二婶子说他守不住鸡鸣村的话,他腾出时间,非要说说他对当下农村青年进城务工的看法不可。

二叔说:“……我跟你这样说吧,就是鸟儿,也不能一直飞着,它们也有累的时候,它们还是愿意落脚在树林中的多。

“那些鸟,如果都飞到城市那钢筋水泥高楼上,去跟城市里的鸟抢窝、争食,它们哪有栖息在我家门前这树林子里舒服?——田里有粮食吃,地上有活虫捉。

“嗨,不信,你瞅着看,我敢说,飞到城市的‘鸟儿’,翅膀硬的,飞得高、飞得远的,能在城市待下去的,也许不会再回来了;而无一技之长、能力弱的,即使飞到了城市,也不过是图一时新鲜,在城市飞几圈,看看花花世界,混上几年,站不稳脚跟儿的,他们还得回到鸡鸣村。”

和豫跟梁晓微笑着专注地听二叔的“高见”,二婶子干脆就不理他,让他尽管说。

二叔喝口水,自顾自地又说:“还有一种人,是能抢先回到鸡鸣村的人,他们是聪明人。他们了解党的三农政策是建国以来最惠民、利民的好政策,他们看准了农村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抢占先机,抢占舞台,争取好的发展前景。像咱村子西头的勇子,前几年,人家一直在县城搞装修当老板,现在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后,坚持一宅一户原则,允许农民将闲置的宅基地利用起来。

“比如说勇子,人家就闻风而动,抢先从城里回到了鸡鸣村,在自家门前的宅基地上建起了场房,用工都是乡邻,生产鸟笼、兔笼等,在自家门口当起了小老板,场地不要租金,生产的产品,每天都有物流货车来拉货,听说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甚至到了台湾地区……这种人,是家村青年中有头脑、有远见的人,他们能及时返回农村,照样闷声发大财啊!

“还有辉子,也是从城里回来的。他在门前盖起养猪棚、牛圈、羊圈,现在人家养了十二头牛、百十头猪、五六十只羊,你们算算,一年下来,人家不比在城里打工少挣钱。这种在自家门口,既不用花费租金,又不耽误种地,可谓是一箭几雕,多好啊!

 “还有王村的小伍子承包三十几亩烟地,现在炕烟实现了全自动控温,一个烟叶季节,就能挣三十多万。”

二叔又扳着指头说:“虽说农村的土地还是过去那些土地,但为啥农民的生活和经济收入却跟以前大不同呢?一是党对农村农业种植的各种扶持政策好,再就是人们经营土地的思想观念转变了,就像我刚才介绍的那几户人家,有承包大户;有种、养结合的;有种、商结合亦工亦农的。

“和豫呀,我跟你说,现在,在农村,不管干啥,都不耽误种地。现在种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不但省时又省力,跟从前的起早贪黑全靠拼人力大不相同;国家还免除各种农业税,另外,还有各种补贴。比如说,如果庄稼遇到灾害性天气,国家对种地户还有受灾补贴哩!

“总之,现在有志青年回农村发展经济,并不比在城市打工收入差,还落个家门前安稳踏实!”

二叔讲到这里,他笑笑说:“哈哈,你们别嫌我扯太远了。前不久,在电视上,我听到习主席说,要发展好农村电商。你们说,这不都是为农村青年发展经济指明的方向和机遇啊?!

“我是老了,猫老不避鼠了。不然,我真是想让天瑞也回到鸡鸣村来,在我这宅基地上搞养殖,或在方圆邻村承包土地……”

二婶子哈哈笑笑,巧骂二叔:“咦,是哩,天瑞要是能回来搞养殖,还能养你哩,是个好方法。”

二叔不乐意二婶子打断他的话:“你别说儿戏话,我是真的眼气人家勇子、辉子他们啊,我是真的不愿离开鸡鸣村,我要看着鸡鸣村的人都富起来,我要等着天瑞他个小鳖子在城里折腾不起来时,再回到鸡鸣村……”

二叔动情地说着说着,却来了气,他稍平静了一会儿,又扳着指头算账似的说:“现在的农民可真是有福气:贫困家庭有低保费、五保人员有五保费、大病实行合作医疗能报销……,这个时期,可说是咱农民遇上了最好的时期!就是历史上的康、乾盛世,也比不上现在啊!”

至此,二婶子这才完全明白了二叔的心思,她说:“哦哦,这才是你的真心话,你眼气有啥用?还不快把你的天瑞叫回来?”

“唉,人各有志。他迷恋着城市,他看不到农业农村发展的商机与前景,你就是拿绳子拴他,有用吗?”二叔失望地说。

这时,和豫插话说:“二爷爷,你讲的党的扶贫政策以及政策落实的艰难过程,还有你对现代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见解,让我这次回来有了额外的收获,我可另作专题宣传。同时,我也明白了你为啥不去城市生活的原因了——

“你是一个有远见、与时俱进的老人!

“你是一个思想深刻的老人!

“你是鸡鸣村这个大树林子中的一个老鸟,你要守住老巢!

“你要看着飞出去的‘鸟儿’,再飞回你‘林子’的枝头,跟你共鸣合唱现代农业致富奔小康的田园盛世欢歌哩!”

二叔笑着说:“哈哈,看我孙子把我夸得哟,就像那歌里唱的那样好听!”

和豫说:“二爷爷,我一点都没有夸张,我相信,你肯定能守住鸡鸣村!”

和豫说罢,忽然想起一件事,他说:“二爷爷,我都听得入迷了,差点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和豫从他的提包中掏出一个小布袋子,他递给二婶子说:“我外婆交待说,她给你俩各买了一个衬衫,略表心意,不知二奶奶喜不喜欢?”

多年来,二婶子简直听不得春秀跟二叔哪怕是有一点瓜葛的话,这不,她的二性子脾气又上来了,她立时拉下脸说:“我不要,你给他吧,谁不明白你外婆那是向他表心意哩。”

和豫着急地说:“二奶奶,你也有啊。我外婆给你也买了衬衫,她对你也有一份心意啊!”

二婶子这才意识到,她在一个小孩子面前不该胡说,她忍了又忍,才刹住到嘴边更难听的话。

二叔从和豫手中接过那个包装精良的布袋子,拿在手中看了又看,他虽然看不出那是专卖店的品牌货,但他也能感受到,这衬衫肯定是他这辈子都没有穿过的品质精良的衬衫。

二叔知道二婶子的傻脾气,只是乜斜她一眼,没理会她说的话,他对和豫说:“你回去跟你外婆说,我跟你二奶奶谢谢她的心意,为我们买这么贵重的衬衫,让她破费了。”

不料,二婶子却说:“不就一个衬衣吗?能有多贵重?看把你给感动的?这辈子,我为你买了无数件衬衣,为你缝缝补补大半辈子,你为啥就没说一句感谢我的话?!”

二叔生气地说:“你二殏脾气上来了,连小孩子都不如!”

和豫笑着对梁晓说:“哈哈,晓,你今天也看到、听到了,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这就是二爷爷跟二奶奶的日子!俩个人在一起过日子呀,不可能没有磕磕跘跘的,二爷爷和二奶奶这不也是一辈子吗?”

梁晓微笑着冲和豫呶呶她那可爱的小嘴巴,将她的脖子在肩膀上拧了拧,啥也没说。

和豫还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趁机给梁晓上了一课,还打破了二叔跟二婶子绊嘴的尴尬气氛。

这时,二叔看着二婶子说:“你回屋去把那两瓶绞胶蓝黄酒、还有那盒信阳毛尖拿出来,让和豫带回去,权当咱们给他外婆回个礼。”

哈哈,二叔,你难道不知道二婶子心里不自在吗?你还要二婶子回屋帮你拿酒、拿茶?

只听二婶子说:“我是你养的骡子、马吗?任你打、骂,我还得顺顺溜溜听你使唤?你自己没长腿吗?”

二婶子说得没错,豫西南一带的男人们啊,就是爱在女人面前摆个谱,尤其喜欢当着外人的面,在女人面前端出一副“我是男人、我说了算”的臭架子!

可二婶子呢?她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受过高小教育的女人,在学校时,她兴趣广泛,尤爱文艺。唉,只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农家供不起她继续读书,她才回乡嫁人,过起了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的贫寒日子。

生活可以贫穷,但人的精神不能贫穷。农闲时节,二婶子爱看各种文学小说。比如《林海雪原》、《镜花缘》、《苦菜花》、《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以改变她贫乏的生活环境和解除她内心的烦忧。

要说二婶子读得最多、钻研得最深的是医学书籍。比如《医学心悟》、《方剂学》、《中药汤头》等,她不仅读,还手抄了几大本子的中药名方。当然,她也不是闲抄的,这些名方,都是她日常能用到的。她身体弱,头疼脑热的小疾患总是不断,她就试着活用她抄下的方子,让二叔去药店为她买回些草药,回来熬了喝,还真是管用。

这样一来二去,二婶子成了鸡鸣村无师自通的农家药师,邻居们谁有个感冒、牙痛之类的小毛病,就会来找二婶子问个小药方,二婶子也总是乐意帮人家。

有人来找二婶子求小药方时,她总是先跟人家讲一番道理。比如感冒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还有肠胃型感冒;牙痛分为上牙痛和下牙痛,是火牙痛,还是蛀牙痛等;中药十分讲究配伍,中药有十八反,热药、凉药错不得……,比如风寒感冒,要是用成了风热感冒的药,那不等于是南辕北辙吗?

有时,二婶子为了让邻居们省钱,她总是活学活用,在她记下的小药方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进行加减。比如初期风寒感冒,她会让人家就地取材,弄点荆芥穗、生姜、葱根、香菜根熬水喝,要是有火,她会嘱咐加点白菜根;要是不想吃饭,她会让加白萝卜根;要是肚子胀,她让加上白萝卜籽……哈哈,二婶子自创的小药方,我虽记不大准确,但一时半会儿我也说不完,反正那农家农田,就仿佛是她的大药柜,那怕是路边生长着的野草,比如艾蒿、车前草、蒲公英等,都像是她的中草药!别说,这些不用花钱的中草药,还真是为乡邻们治好过病,也为乡邻们省下了不少的医药费。

人怕出名猪怕壮。二婶子的精神追求,犹如豫西南春天散布于路边沟渠的野茶花,爱花、爱喝茶之人,说她那紫盈盈的小花,漂亮中透着清香;而欣赏不了的人,总是跟她格格不入。比如从前的丁婆娘、三婶子,在地里干活时,总是撇着嘴巧骂二婶子。

还有二叔,他这辈子对于二婶子的这点爱好,不但不欣赏,反而还冷眼漠视,甚至有时他还会拿嘲讽的话,踩二婶子一脚。为此,二婶子在鸡鸣村,跟那些在男人面前伏伏贴贴的女人们相比,就显得另类、叛逆、二性子!这才是她这辈子跟二叔总是吵吵嚷嚷的根本原因!

这次,二叔破例没有理会二婶子,他站来,一趔趄、一趔趄地走回屋,一手提着那两瓶绞胶蓝黄酒、一手掂着那盒信阳毛尖来到老槐树下,他递给和豫说:“我跟你讲,这绞胶蓝黄酒,是咱们县城的土特产,你别看它包装不是很漂亮,它可是活血化淤的高手,还有降血压的功效,你外婆不是血压有些高嘛,让她每天早上喝一小杯试试,如果效果好,我再去县城,就给她多买几瓶;这信阳毛尖,不用我说,你可能也知道,这是咱们河南的名茶,你捎回去,让你外爷、外婆每天上午泡杯茶,品品茶,聊聊天,岂不胜似那活神仙?!

二叔说到兴奋处,点燃了他的诗情似的。他哪知二婶子心中燃起一团无名之火,正旺烧着她自个的心呐!

眼看二婶子即将发火,可她看见和豫起身,一手抱着酒和茶,一手提起他的包,走向他的小汽车,二婶子这才强压下她内心的火,起身说:“和豫,你俩这么远回来一趟不容易,哪怕是吃完中午饭再走也不迟呀。”

和豫说:“谢谢二奶奶!这大热天的,就不劳顿你和二爷爷了。记得我小时候回来那年,听我外婆说过,咱们县城的烩面、糊辣汤味道很特别,我曾跟梁晓介绍过,她早馋这口饭哩,我还是带她去咱们县城吃饭吧。吃过饭,我还要去我外爷在台湾时的那个朋友家里一趟。”

二叔插话说:“哦哦,那是李义家吧。”

和豫又说:“听我外爷经常说起,他不识字,是那个李老爷爷带他回家的,他一直都很感激啊。我回来时,我外爷特意嘱咐让我去李老爷爷家看看,打听一下,李老爷爷的近况……

“今天周五,天黑前,我俩还得赶到襄阳办点事儿。

“二奶奶,我下次再回来,我跟梁晓一定吃你做的手擀面哟。

“哎呀,我都忘说了,我跟梁晓有可能明年结婚,到那时,我回来请你跟二爷爷去喝我们俩的喜酒呀。”

和豫非常礼貌的一番话,让二婶子再也无法生气了。她哈哈笑笑说:“好好,行行,到时候,你二爷爷只要不嫌弃我长得丑,我就跟他一起出趟远门,去喝你俩的喜酒。”

梁晓甜美地拍着巴掌说:“好哇、好哇!这多好啊!谢谢二奶奶!”也许这是梁晓自来到二叔家后,听到二婶子说出的一句中听的话。

梁晓一边跟二婶子说着客气话,一边上了和豫已发动着了的小汽车,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上。

和豫的头伸出车窗外跟二叔话别,二叔再三嘱咐他开车注意安全、工作生活顺利之类的话。

和豫启动了汽车,他又按了按喇叭,跟二叔、二婶子告别,梁晓隔了车窗,微笑着向二叔和二婶子一再挥手。

二叔、二婶子也挥着手,眼看着小汽车徐徐离开家门前,驶上通往县城的大路。

二叔站在门前的那棵老槐树下,一直望着和豫的汽车,直到那车驶离了他的视线,他仍是不肯坐下。

也不知二叔仍在远眺、思索些啥。此刻,正好一个蜘蛛攀着它从老槐树的枝叶上拉下的丝线,调皮小孩子般在二叔面前不停地晃悠,却没能晃醒二叔隔了远逝的岁月对往事追忆的梦!

此刻,二叔眼中含着泪水,心河中泛着浪花,一任那浪花把他冲撞得颤颤巍巍的,就像在风中荡着秋迁的那根丝线,他都无法收回他的目光和抛出去的思绪绳缆,执著地打捞着那镶着他情感金边、钩沉在岁月之流深处的往事,索解着家门前的老槐树,虽历经百多年风雨沧桑,滤去天地人寰尘埃与五味,却为啥能够依然向着蓝天、向着太阳,弥坚壮大、枝繁叶茂呢?

哦,因为那老槐树,叫护房树,叫家槐,更叫国槐啊!

                   (全文连载完毕  共计约248000字)

 

 

第三十九章(尾声)

二叔不想再跟二婶子扯“扶贫”的话题了,其实,是他心里撂不下刚才二婶子说他守不住鸡鸣村的话,他腾出时间,非要说说他对当下农村青年进城务工的看法不可。

二叔说:“……我跟你这样说吧,就是鸟儿,也不能一直飞着,它们也有累的时候,它们还是愿意落脚在树林中的多。

“那些鸟,如果都飞到城市那钢筋水泥高楼上,去跟城市里的鸟抢窝、争食,它们哪有栖息在我家门前这树林子里舒服?——田里有粮食吃,地上有活虫捉。

“嗨,不信,你瞅着看,我敢说,飞到城市的‘鸟儿’,翅膀硬的,飞得高、飞得远的,能在城市待下去的,也许不会再回来了;而无一技之长、能力弱的,即使飞到了城市,也不过是图一时新鲜,在城市飞几圈,看看花花世界,混上几年,站不稳脚跟儿的,他们还得回到鸡鸣村。”

和豫跟梁晓微笑着专注地听二叔的“高见”,二婶子干脆就不理他,让他尽管说。

二叔喝口水,自顾自地又说:“还有一种人,是能抢先回到鸡鸣村的人,他们是聪明人。他们了解党的三农政策是建国以来最惠民、利民的好政策,他们看准了农村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抢占先机,抢占舞台,争取好的发展前景。像咱村子西头的勇子,前几年,人家一直在县城搞装修当老板,现在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后,坚持一宅一户原则,允许农民将闲置的宅基地利用起来。

“比如说勇子,人家就闻风而动,抢先从城里回到了鸡鸣村,在自家门前的宅基地上建起了场房,用工都是乡邻,生产鸟笼、兔笼等,在自家门口当起了小老板,场地不要租金,生产的产品,每天都有物流货车来拉货,听说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甚至到了台湾地区……这种人,是家村青年中有头脑、有远见的人,他们能及时返回农村,照样闷声发大财啊!

“还有辉子,也是从城里回来的。他在门前盖起养猪棚、牛圈、羊圈,现在人家养了十二头牛、百十头猪、五六十只羊,你们算算,一年下来,人家不比在城里打工少挣钱。这种在自家门口,既不用花费租金,又不耽误种地,可谓是一箭几雕,多好啊!

 “还有王村的小伍子承包三十几亩烟地,现在炕烟实现了全自动控温,一个烟叶季节,就能挣三十多万。”

二叔又扳着指头说:“虽说农村的土地还是过去那些土地,但为啥农民的生活和经济收入却跟以前大不同呢?一是党对农村农业种植的各种扶持政策好,再就是人们经营土地的思想观念转变了,就像我刚才介绍的那几户人家,有承包大户;有种、养结合的;有种、商结合亦工亦农的。

“和豫呀,我跟你说,现在,在农村,不管干啥,都不耽误种地。现在种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不但省时又省力,跟从前的起早贪黑全靠拼人力大不相同;国家还免除各种农业税,另外,还有各种补贴。比如说,如果庄稼遇到灾害性天气,国家对种地户还有受灾补贴哩!

“总之,现在有志青年回农村发展经济,并不比在城市打工收入差,还落个家门前安稳踏实!”

二叔讲到这里,他笑笑说:“哈哈,你们别嫌我扯太远了。前不久,在电视上,我听到习主席说,要发展好农村电商。你们说,这不都是为农村青年发展经济指明的方向和机遇啊?!

“我是老了,猫老不避鼠了。不然,我真是想让天瑞也回到鸡鸣村来,在我这宅基地上搞养殖,或在方圆邻村承包土地……”

二婶子哈哈笑笑,巧骂二叔:“咦,是哩,天瑞要是能回来搞养殖,还能养你哩,是个好方法。”

二叔不乐意二婶子打断他的话:“你别说儿戏话,我是真的眼气人家勇子、辉子他们啊,我是真的不愿离开鸡鸣村,我要看着鸡鸣村的人都富起来,我要等着天瑞他个小鳖子在城里折腾不起来时,再回到鸡鸣村……”

二叔动情地说着说着,却来了气,他稍平静了一会儿,又扳着指头算账似的说:“现在的农民可真是有福气:贫困家庭有低保费、五保人员有五保费、大病实行合作医疗能报销……,这个时期,可说是咱农民遇上了最好的时期!就是历史上的康、乾盛世,也比不上现在啊!”

至此,二婶子这才完全明白了二叔的心思,她说:“哦哦,这才是你的真心话,你眼气有啥用?还不快把你的天瑞叫回来?”

“唉,人各有志。他迷恋着城市,他看不到农业农村发展的商机与前景,你就是拿绳子拴他,有用吗?”二叔失望地说。

这时,和豫插话说:“二爷爷,你讲的党的扶贫政策以及政策落实的艰难过程,还有你对现代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见解,让我这次回来有了额外的收获,我可另作专题宣传。同时,我也明白了你为啥不去城市生活的原因了——

“你是一个有远见、与时俱进的老人!

“你是一个思想深刻的老人!

“你是鸡鸣村这个大树林子中的一个老鸟,你要守住老巢!

“你要看着飞出去的‘鸟儿’,再飞回你‘林子’的枝头,跟你共鸣合唱现代农业致富奔小康的田园盛世欢歌哩!”

二叔笑着说:“哈哈,看我孙子把我夸得哟,就像那歌里唱的那样好听!”

和豫说:“二爷爷,我一点都没有夸张,我相信,你肯定能守住鸡鸣村!”

和豫说罢,忽然想起一件事,他说:“二爷爷,我都听得入迷了,差点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和豫从他的提包中掏出一个小布袋子,他递给二婶子说:“我外婆交待说,她给你俩各买了一个衬衫,略表心意,不知二奶奶喜不喜欢?”

多年来,二婶子简直听不得春秀跟二叔哪怕是有一点瓜葛的话,这不,她的二性子脾气又上来了,她立时拉下脸说:“我不要,你给他吧,谁不明白你外婆那是向他表心意哩。”

和豫着急地说:“二奶奶,你也有啊。我外婆给你也买了衬衫,她对你也有一份心意啊!”

二婶子这才意识到,她在一个小孩子面前不该胡说,她忍了又忍,才刹住到嘴边更难听的话。

二叔从和豫手中接过那个包装精良的布袋子,拿在手中看了又看,他虽然看不出那是专卖店的品牌货,但他也能感受到,这衬衫肯定是他这辈子都没有穿过的品质精良的衬衫。

二叔知道二婶子的傻脾气,只是乜斜她一眼,没理会她说的话,他对和豫说:“你回去跟你外婆说,我跟你二奶奶谢谢她的心意,为我们买这么贵重的衬衫,让她破费了。”

不料,二婶子却说:“不就一个衬衣吗?能有多贵重?看把你给感动的?这辈子,我为你买了无数件衬衣,为你缝缝补补大半辈子,你为啥就没说一句感谢我的话?!”

二叔生气地说:“你二殏脾气上来了,连小孩子都不如!”

和豫笑着对梁晓说:“哈哈,晓,你今天也看到、听到了,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这就是二爷爷跟二奶奶的日子!俩个人在一起过日子呀,不可能没有磕磕跘跘的,二爷爷和二奶奶这不也是一辈子吗?”

梁晓微笑着冲和豫呶呶她那可爱的小嘴巴,将她的脖子在肩膀上拧了拧,啥也没说。

和豫还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趁机给梁晓上了一课,还打破了二叔跟二婶子绊嘴的尴尬气氛。

这时,二叔看着二婶子说:“你回屋去把那两瓶绞胶蓝黄酒、还有那盒信阳毛尖拿出来,让和豫带回去,权当咱们给他外婆回个礼。”

哈哈,二叔,你难道不知道二婶子心里不自在吗?你还要二婶子回屋帮你拿酒、拿茶?

只听二婶子说:“我是你养的骡子、马吗?任你打、骂,我还得顺顺溜溜听你使唤?你自己没长腿吗?”

二婶子说得没错,豫西南一带的男人们啊,就是爱在女人面前摆个谱,尤其喜欢当着外人的面,在女人面前端出一副“我是男人、我说了算”的臭架子!

可二婶子呢?她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受过高小教育的女人,在学校时,她兴趣广泛,尤爱文艺。唉,只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农家供不起她继续读书,她才回乡嫁人,过起了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的贫寒日子。

生活可以贫穷,但人的精神不能贫穷。农闲时节,二婶子爱看各种文学小说。比如《林海雪原》、《镜花缘》、《苦菜花》、《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以改变她贫乏的生活环境和解除她内心的烦忧。

要说二婶子读得最多、钻研得最深的是医学书籍。比如《医学心悟》、《方剂学》、《中药汤头》等,她不仅读,还手抄了几大本子的中药名方。当然,她也不是闲抄的,这些名方,都是她日常能用到的。她身体弱,头疼脑热的小疾患总是不断,她就试着活用她抄下的方子,让二叔去药店为她买回些草药,回来熬了喝,还真是管用。

这样一来二去,二婶子成了鸡鸣村无师自通的农家药师,邻居们谁有个感冒、牙痛之类的小毛病,就会来找二婶子问个小药方,二婶子也总是乐意帮人家。

有人来找二婶子求小药方时,她总是先跟人家讲一番道理。比如感冒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还有肠胃型感冒;牙痛分为上牙痛和下牙痛,是火牙痛,还是蛀牙痛等;中药十分讲究配伍,中药有十八反,热药、凉药错不得……,比如风寒感冒,要是用成了风热感冒的药,那不等于是南辕北辙吗?

有时,二婶子为了让邻居们省钱,她总是活学活用,在她记下的小药方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进行加减。比如初期风寒感冒,她会让人家就地取材,弄点荆芥穗、生姜、葱根、香菜根熬水喝,要是有火,她会嘱咐加点白菜根;要是不想吃饭,她会让加白萝卜根;要是肚子胀,她让加上白萝卜籽……哈哈,二婶子自创的小药方,我虽记不大准确,但一时半会儿我也说不完,反正那农家农田,就仿佛是她的大药柜,那怕是路边生长着的野草,比如艾蒿、车前草、蒲公英等,都像是她的中草药!别说,这些不用花钱的中草药,还真是为乡邻们治好过病,也为乡邻们省下了不少的医药费。

人怕出名猪怕壮。二婶子的精神追求,犹如豫西南春天散布于路边沟渠的野茶花,爱花、爱喝茶之人,说她那紫盈盈的小花,漂亮中透着清香;而欣赏不了的人,总是跟她格格不入。比如从前的丁婆娘、三婶子,在地里干活时,总是撇着嘴巧骂二婶子。

还有二叔,他这辈子对于二婶子的这点爱好,不但不欣赏,反而还冷眼漠视,甚至有时他还会拿嘲讽的话,踩二婶子一脚。为此,二婶子在鸡鸣村,跟那些在男人面前伏伏贴贴的女人们相比,就显得另类、叛逆、二性子!这才是她这辈子跟二叔总是吵吵嚷嚷的根本原因!

这次,二叔破例没有理会二婶子,他站来,一趔趄、一趔趄地走回屋,一手提着那两瓶绞胶蓝黄酒、一手掂着那盒信阳毛尖来到老槐树下,他递给和豫说:“我跟你讲,这绞胶蓝黄酒,是咱们县城的土特产,你别看它包装不是很漂亮,它可是活血化淤的高手,还有降血压的功效,你外婆不是血压有些高嘛,让她每天早上喝一小杯试试,如果效果好,我再去县城,就给她多买几瓶;这信阳毛尖,不用我说,你可能也知道,这是咱们河南的名茶,你捎回去,让你外爷、外婆每天上午泡杯茶,品品茶,聊聊天,岂不胜似那活神仙?!

二叔说到兴奋处,点燃了他的诗情似的。他哪知二婶子心中燃起一团无名之火,正旺烧着她自个的心呐!

眼看二婶子即将发火,可她看见和豫起身,一手抱着酒和茶,一手提起他的包,走向他的小汽车,二婶子这才强压下她内心的火,起身说:“和豫,你俩这么远回来一趟不容易,哪怕是吃完中午饭再走也不迟呀。”

和豫说:“谢谢二奶奶!这大热天的,就不劳顿你和二爷爷了。记得我小时候回来那年,听我外婆说过,咱们县城的烩面、糊辣汤味道很特别,我曾跟梁晓介绍过,她早馋这口饭哩,我还是带她去咱们县城吃饭吧。吃过饭,我还要去我外爷在台湾时的那个朋友家里一趟。”

二叔插话说:“哦哦,那是李义家吧。”

和豫又说:“听我外爷经常说起,他不识字,是那个李老爷爷带他回家的,他一直都很感激啊。我回来时,我外爷特意嘱咐让我去李老爷爷家看看,打听一下,李老爷爷的近况……

“今天周五,天黑前,我俩还得赶到襄阳办点事儿。

“二奶奶,我下次再回来,我跟梁晓一定吃你做的手擀面哟。

“哎呀,我都忘说了,我跟梁晓有可能明年结婚,到那时,我回来请你跟二爷爷去喝我们俩的喜酒呀。”

和豫非常礼貌的一番话,让二婶子再也无法生气了。她哈哈笑笑说:“好好,行行,到时候,你二爷爷只要不嫌弃我长得丑,我就跟他一起出趟远门,去喝你俩的喜酒。”

梁晓甜美地拍着巴掌说:“好哇、好哇!这多好啊!谢谢二奶奶!”也许这是梁晓自来到二叔家后,听到二婶子说出的一句中听的话。

梁晓一边跟二婶子说着客气话,一边上了和豫已发动着了的小汽车,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上。

和豫的头伸出车窗外跟二叔话别,二叔再三嘱咐他开车注意安全、工作生活顺利之类的话。

和豫启动了汽车,他又按了按喇叭,跟二叔、二婶子告别,梁晓隔了车窗,微笑着向二叔和二婶子一再挥手。

二叔、二婶子也挥着手,眼看着小汽车徐徐离开家门前,驶上通往县城的大路。

二叔站在门前的那棵老槐树下,一直望着和豫的汽车,直到那车驶离了他的视线,他仍是不肯坐下。

也不知二叔仍在远眺、思索些啥。此刻,正好一个蜘蛛攀着它从老槐树的枝叶上拉下的丝线,调皮小孩子般在二叔面前不停地晃悠,却没能晃醒二叔隔了远逝的岁月对往事追忆的梦!

此刻,二叔眼中含着泪水,心河中泛着浪花,一任那浪花把他冲撞得颤颤巍巍的,就像在风中荡着秋迁的那根丝线,他都无法收回他的目光和抛出去的思绪绳缆,执著地打捞着那镶着他情感金边、钩沉在岁月之流深处的往事,索解着家门前的老槐树,虽历经百多年风雨沧桑,滤去天地人寰尘埃与五味,却为啥能够依然向着蓝天、向着太阳,弥坚壮大、枝繁叶茂呢?

哦,因为那老槐树,叫护房树,叫家槐,更叫国槐啊!

                   (全文连载完毕  共计约248000字)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