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的浴锅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一人在农屋前的大灶锅里洗澡。这个视频引来无数网友的评论,有的认为在作秀,更多人当作奇葩。
洗澡锅在我们乡下也叫“浴锅”,有的地方叫“澡锅”。浴锅很大,直径足有一米多,安放在屋后柴房里的大灶上。那里平时堆放杂物,洗澡时就成了这家的澡堂,也有的人家杀猪时,就在浴锅里烫刮猪毛。充分利用么。
这样的洗澡锅,在我们长三角一带,早已成为历史。
记得,我家老屋后面的柴房里也有个灶,灶上按了个能让一个人躺进去的大铁锅。洗澡时要挪开杂物,洗净浴锅,到村西头的河里挑几担水,倒进锅里,在灶堂里添几把稻草。一锅水烧热了,大人用手摸摸,水温感觉差不多,就开始洗澡。
一家洗澡总是小孩先洗再大人。小孩先洗,是因为人小,又从不用肥皂(那时农民哪用得起肥皂),身上洗不出多少脏东西,然后再大人洗,一个个轮。水不太热了,再往灶堂里塞把稻草。
那时,总是轮着我先洗。水虽然干净,但水温太热,有点怕,锅里有一块木板,我站在木板上,怕烫,不敢浸入,但冷得簌簌发抖,就勇敢地蹲了下去。一会儿,不觉得烫了,而且感到有点舒服。热水浸到胸口,随着毛巾在身上揉搓,觉得暖暖的痒痒的爽爽的,说不出的惬意。一旁的哥哥见我慢吞吞地,就吓唬我,说,快点,要不再添一把稻柴。我吓得赶快跨出锅来。
一个个轮着,待轮到父亲,水已经很浑很浑了。父亲让哥哥在灶堂里再添一个稻草团,然后看他很享受地坐在木块上,躺在巨大的浴锅里,闭目养神泡着。干了一天的活,累呀乏地,出的汗,几次在棉袄里捂干,在浴锅里泡一个热水澡了,太舒服了。
洗澡的浴锅至少在70年代还有,虽然在人民公社,大跃进大炼钢铁,家家户户的灶锅都给砸了,但后来又都陆陆续续添置。没有不行啊,农民一家子,一年到头总要洗个热水澡的。没有浴锅,尤其干了活出了汗,不洗能熬得住吗?
虽然在我们长三角,浴锅早已决绝,但有人说,在他们山区,或者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浴锅依然很普遍,因为传统,实用。他们说,“晚上水泡皮”,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