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常听家长们谈及,现在的孩子们,往往缺乏学习兴趣。这话常常引起我的思索:学习兴趣究竟从何而来?我没作过调查,不知别人的学习兴趣怎么来的,只知道我自己的学习兴趣来得怪。
当年,我还在上小学时,人生的挫折就接踵而来。先是读了一肚子书的父亲被划为右派,接着全家受牵连下放农村。虽然我考取了初中,可是家里不让我读了。母亲说,你父亲不是书读多了,也不会划成右派。这道理在当时无可辩驳,划右派的都是青一色的文化人,难找“大老粗”。想起当年满街批斗右派的情景,尤其是在1958年的一个深夜,父亲被一伙人吼叫着喊起来拉去批斗的往事,我就心惊肉跳,哪里还敢坚持去读书?!于是,十三岁的我,就“解学归田”了。
可是,正是在这个时候,那读书的欲望,那学习的兴趣,竟是逆风生长,逆潮流而动,空前地膨胀起来。膨胀的结果,便导致两种状况:一是每日遥望着我原来读书的城市,暗自流泪,每日的梦中,总在继续着学校的生话;二呢,便是千方百计找书来看,以书来填充空虚而又悲凉的灵魂。可是,在那个穷乡僻壤,到哪里去找书啊!
不料,还真有了书!
初下农村时,哪有安身之处,是近族的一个好心的郭大奶奶,收留了我们。郭大奶奶将她家两小间厢房腾给了我们住。这虽是两间土砌草盖的土坯房,且相当破旧,阴天漏雨,可在当时对无家可归的我们,有这点地方,已是相当不错了。当时乡村的住宿条件都很差,百分之九十多的农户,都住的是土屋草房。最使我记忆忧新的是,这土坯房竟和读书有了联系。一日,在郭大奶奶家正房里坐,我忽然发现在一个阴暗处的土窑子里,放着一摞像是书的东西。走近一看,果是一大摞尘封很久的书籍。都是些初中的课本。郭大奶奶见我对这些书感上了兴趣,便说这是他一个上过初中的小儿子用过的书,早己不用了,你喜欢,就拿去看。真是如获至宝啊!从此,我便和这些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课外读物,一本一本、一课一课地自学不懈。自己教自己,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那学习的兴趣竟是十足的浓厚,说是如饥似渴,是一点也不夸张的。要说学习环境,那又是十足的逆境——且不说物质条件,低婑狭窄的茅屋,昏暗的柴油灯,没有桌子椅子,衣不暖体,食不裹腹,还要参加繁重的劳动……等等等等,这些都不算,单是极端孤立,就够受的了。原本支持我读书的父母,自父亲打右派后,对我读书学习,那是没有半点儿兴趣。干活时趁歇气掏出书来看几页,就有人讥讽嘲笑,说是“看看看,不能穿衣也不能吃饭,再看你还是个穷光蛋!”有的队干部见我看书,更是不顺眼,甚至横眉怒目加以指责挖苦,说什么“行走拿本书,洋不洋,土不土!”我在人们眼里俨然成了另类。可即使在这种四面楚歌的环境里,我却从没有过从此“改邪归正”、扔下书本再不去学的打算,而是学习的兴趣不但丝毫不减,反而更加浓烈。只是在方式上尽量注意,尽量背着人学。歇气时看书,常常是趴在离人们较远的地方,把头和书伸进有庄稼的地里,让庄稼掩护我看。更多的时间则是利用晚上或阴雨天不出工的时候,躲在土坯房里看。
土坯房,成了我这个失学少年最好的学堂!
在那种寻不到支持、四周都是排斥读书的反作用下,却筑牢了我坚不可摧的学习兴趣,这听起来有些怪,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失去了方知珍贵”。原来身处幽静的校园中,坐在舒适的课堂里,有老师教着,有同学互相切磋、帮助着,到处是鼓励学习的氛围,竟然没觉出有多少幸福,也没有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可一旦失去了这些,才觉着那真是天堂一般的幸福美好!早知这种美好不会持久,当初就该加倍珍惜啊!失去了这些后,才意识到当初的珍贵,才连最差的条件也万分珍惜起来,这实际上是对当初不够珍惜的一种侮悟和补偿。“得失”两个字真是内涵丰富、充满哲理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就是得,得就是失。失学之后,却得到了浓厚的、不可遏止的学趣,当是明证。如果人在得中,就充分珍惜,换位思考,不忘有失,不让有失,不让得变成失,那他的人生真要打一百分、一千分了!
土坯房里锻造的学习兴趣,真正是坚不可摧,经得住考验。虽然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们家又几经搬迁,先是一位好心的本家大姐,将她家几间比那土坯房好得多的房子送给我们住,以后我们自己又建了房,再后又落实政策,父亲的错划右派得到平反昭雪,全家搬到城里……可搬来搬去,那浓厚的学习兴趣没搬丢。我又相继自修了部分高中课程、北大中文系的写作课程、自修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全部课程以及大量的古代文献。文学创作更是时在学习中。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至今已经在国家和省、市级媒体发表剧本、曲艺、小说、诗歌、寓言、论文等各种作品700多件,有的文章还上了《人民文学》、《文艺报》、《剧本》、《曲艺》等重量级报刊,获得“全国群星奖”、“曹禺戏剧奖”、“优秀编剧奖”等国家和省、市级各种奖励80多件,长篇小说《赋圣宋玉》,被列为湖北省作家协会重点项目,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至今共有20多个出版社单出或选出过自己的作品。自己还先后被襄樊市作家协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等专业协会吸收为会员。所有这些,都得归功于不断的学习,归功于在浓厚学趣引领下进行的学习。这辈子大概要活到老,学到老了。
如果那两间曾经激发起我浓厚学趣的土坯房还在,我一定要每年都去住几天。可惜它早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