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
张文丽生在农村,她爷爷特别喜欢看戏,不断买来一些廉价的戏剧碟子,在电视机上放着看,幼小的文丽由一个旁观者逐渐介入进来,也成了戏迷,还没上学,就稀里糊涂看了几百出戏。入学后,父母刻苦劳碌,供她读书,她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在本县的文化局工作。真是凑巧,该文化局有一个内含机构,叫戏剧创作室,干的是专门写剧本的工作。由于原来仅有的一个编剧因多年没有成果而跳槽了,创作室成了“空槽”。局里便把张文丽塞在了创作室里充门户。领导还以为张文丽会噘嘴呢,谁知她就像捡了个欢喜糖,高兴极了。小时候,爷爷曾一边看戏,一边感叹,这戏多好,我丽丽以后也能写出这样的戏就好了。那时,小文丽惊讶地说:戏是写的呀?现在,真叫她写戏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张文丽就趴在那个跳槽的编剧趴过的桌子上,冥思苦想。她先想读过的书,上过的课,那里面有关怎样写剧本的内容,可是想得头疼,也没个结果。后来,她干脆改弦易辙,想自己经历的生活,尤其是想在农村那些年父母劳碌、乡亲们八仙过海各找致富门路、还有邻里矛盾、各种趣闻等等。这些生活潮水般从她脑子里淌过又溜走,最后,却有一段生活赖在脑子里不走,被她拎出来加工雕琢,写成了一个剧名为《门当户对》的小喜剧。剧的大意是:刘大妈瞄准一些农民爱赌博的商机,开了个麻将馆挣钱,生意很好。她想叫和他对门住着的她的未过门的女婿郭小明也开个麻将馆,以做到“门当户对”。可这个郭小明偏要和她“对着干”,开了个“进步书店”,并逐渐把众乡亲都吸引到了他书店里,使刘大妈的麻将馆门庭冷落。刘大妈恼怒不已,与郭小明的矛盾升到白热化。郭小明依靠其对象刘翠花和爱书乡亲的巧妙相助,终于改变了刘大妈,适应郭小明书店要扩充的需要,刘大妈也将麻将馆改成了书店,这下真是“门当户对”了。此小戏写出后,张文丽又反复修改,自以为满意了,星期天回乡先念给八十多岁的爷爷和父母听,又念给多位乡亲听,大家都一致叫好后,她便斗胆将剧本呈送给了局长看。谁知局长连连摇头说,我一是外行,二是现在上面压的有死任务,要招商引资,哪还有时间看剧本,你往外寄吧,报刊的水平高,人家发表了,就说明你写得好,还可以安排剧团排演。
可是,张文丽复印了一份又一份,寄往有关刊物,都是石沉大海。寄着寄着,她就泄气了:唉,定是质量太差,自己一个初学写戏的,哪儿一下子就能成气候!前任不是写了多少年都没个名堂吗?看来,这碗饭不是好吃的。
没想到,过不多久,能帮她“吃饭”的人来了。省里一个从事编剧工作的大人物回乡探亲,文化局领导专门设宴款待了他。张文丽是分配到文化上不久的小字辈,当然没叫她陪宴。但她事后知道了信息,便匆匆备了一份礼物,斗胆寻问到这位编剧下榻的宾馆,拜望了他。该编剧名叫鲍弓,既是省里一个戏剧创作单位的负责人,又是各种戏剧奖励的评委,他写的戏不仅发表甚多,演出也甚多,张文丽所在县城的剧团,就常上演这位大编剧写的戏。听说演他的戏,还得给他付费,那付的还不是小数,至少也得十万八万。但是演他的戏,就容易获奖。这样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家,能接见我一个小人物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张文丽敲响了鲍弓的门。谁知鲍弓不但很热情地接待了她,还认真地看了她带来的剧本。看完后,又讲课似地从主题、情节、人物、唱段等各方面说了不少意见,直说得张文丽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以至于最后谈到剧本的修改时,张文丽万分诚恳地说,还是劳驾鲍老师帮助改一改吧,您是大家呀!我自己都改了好多遍,实在是能力有限。您改了,若您不嫌屈尊低就,就把您的大名挂上。鲍弓很爽快地答应下来。
鲍大家离开县城不久,那个题为《门当户对》的剧本,就在国内一个知名剧本刊物上登出来了。张文丽以前也把剧本给这个刊物寄过,却渺无音信。大家真是大家啊,能够点石成金!收到样刊后,张文丽怀着无限崇拜的心情,迫不及待地逐字逐句把剧本看了一遍。看完后她一下呆住了,口里喃喃自语:“跟我原稿一样?一个字也没改?”自语完后,她又摇摇头,“不,不一样了,前面多了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