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流的头像

何流

网站用户

剧本
202306/28
分享

变 味

(电视短剧)

(根据本人发表在《人民文学》的同名小说改编)

夏季里的一个早晨,县城里的一条普普通通的街道上。

店铺林立,人流涌动,叫卖声不绝于耳。

姚导演提着一篮菜在人流里穿行。他,五十多岁年纪,性格开朗。

刘嫂:“青菜、豆腐。姚导演,你呢?”

姚导演幽默地:“和你不一样,豆腐、青菜!”

二人哈哈一笑,随后同走。

刘嫂:“姚导演喜欢吃豆腐,在文化大院是出了名的!”

姚导演:“文化人收入低,豆腐物美价廉,当是最佳选择!”

刘嫂:“你和咱们老董一样,一买菜,就叫买豆腐!”

姚导演风趣地:“这就叫‘英雄所见略同’!”

刘嫂笑着:“俺们老董可不是英雄,他是‘懒熊’,最怕买菜。”

姚导演:“他那个文化馆长太难当,钱少事多;再说这集贸市场离咱们文化大院也太远,我来买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要不是想吃点好豆腐,我才不御驾亲征呢!”

刘嫂乐了:“哈哈,御驾亲征为豆腐!”

文化大院门外。

姚导演和刘嫂走来,和从院内走出的人互打招呼。

文化大院内。四周为宿舍楼,中间是一个不大的院子。

姚导演和刘嫂走进来。

一位卖豆腐的瘦高个男人,正推着三轮车在院子里吆喝:“豆腐哇!卖豆腐哇……”

那豆腐又小又黑,无人上前去买,院子里站着三三两两的人,正在交头接耳说着什么。

“瘦高个”发现姚导演和刘嫂,赶忙打招呼:“姚导演,刘嫂,买豆腐了没有?”

姚导演、刘嫂各都下意识地扯青菜遮住豆腐,一齐答:“没,没有!”

“瘦高个”:“你们可都是老主顾,现在咋很少买豆腐了?”

姚导演:“总不能老吃豆腐呀,得换换口味!”

刘嫂也大声附和:“对,电视上常说,饮食要富于变化!”

“瘦高个”不乐意地“噢”了一声,然后抬脚上车,蹬车出门,

“卖豆腐”的吆喝,在他身后甩得脆响。

几位居民笑着围上来。一居民:“姚导演真的换口味了?”

另一居民要看刘嫂的菜篮:“刘嫂的饮食在怎样变化,让我们参观、参观!”

姚导演和刘嫂同时从菜篮里提出用塑料袋装着的豆腐,姚导演做个怪脸:“唬人的!”

刘嫂:“这个人的豆腐越做越差,送上门来也不想要了。” 一居民打趣地:“哦——,你们这是在搞战略转移呀,我还当你们真的要把豆腐给抛了呢!”

刘嫂:“抛不了!这豆腐营养丰富,含有什么、什么……嗨,我们老董一说我就忘了,姚导演最说得上来!”

姚导演提着豆腐、腆着肚子、拿腔拿调,像电视上做广告:“本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还有钙、磷、铁、碳水化合物,经常食用本豆腐,能使男士更潇洒,女士更漂亮。先生们,女士们,剩货不多,欲购从速,要买的只有排队,一概不批条子!”

众轰笑。

姚导演仍一本正经地:“再补充一句,买豆腐时别忘了带钱包!”众又笑。

一居民笑着:“再补充一句,当今之中国,由姚导演领导豆腐消费新潮流!”

众再轰笑。

次日上午,文化大院宿舍楼的楼道里。

刘嫂提着菜篮下楼,迎面碰上拿着一叠资料的姚导演上楼来。

刘嫂:“姚导演,今天还去买菜吧?”

姚导演摇着头:“今天去不成了,剧团要上一个新戏,我要拿导演构思,得一阵子好忙!”

刘嫂:“噢。”欲走。

“哎哎,刘嫂!”姚导演在口袋里摸索着,“你给我带两块豆腐,我给你钱。”

刘嫂笑着:“不用给钱了,回来再算帐吧!"

文化大院的院子里。

刘嫂出了大院往前走,猛抬头,见院子里新来了一个卖豆腐的,四十左右年纪,人生得胖胖大大。他把装豆腐的三轮车放在院子里,也未吆喝,只在那里呆站着,火红的太阳晒得他满脸冒汗。

刘嫂走近豆腐车,看那豆腐,不禁又惊又喜。他的心声:“哎呀,豆腐又大、又白、又好,还没买过这么好的豆腐呢!问问价。”她问那卖豆腐的,“师傅,这豆腐咋卖呀?”

卖豆腐的显得有些腼腆,小声地:“和别人一个价。”

热心快肠的刘嫂,赶忙向四周宿舍楼里的人吆喝:“哎——,要买豆腐的都快来呀,今天的豆腐好哇!姚导演,你也下来看看,豆腐就在楼下!”

楼上,姚导演的应声:“来了!”

要买豆腐的人们拿着家什陆陆续续走下楼来,姚导演也下来了。

刘嫂:“姚导演,你来鉴定、鉴定,看这豆腐咋样?”

姚导演走近一看,连连称赞:“咦,不错、不错!”

众人也都交口称赞,踊跃购买。

一车豆腐转眼卖光。

刘嫂刚要付豆腐款,姚导演掏出钱包挡住她:“哎哎,刘嫂,你推荐豆腐有功,你的豆腐钱应由我来付!” 

刘嫂推开姚导演的手:“去吧,我是义务推荐!”

众笑。

一买豆腐的问那卖豆腐的:“以前咋没看你来卖豆腐?”

卖豆腐的:“我是才干这事儿。”

刘嫂:“你卖豆腐咋不吆喝呢?”

卖豆腐的憨笑一下:“我——还不会吆喝。” 姚导演:“要不是刘嫂义务推荐,只怕你卖不成豆腐,只能在太阳底下晒干鱼!”

众笑。

卖豆腐的被笑得不好意思,推车欲走。

一买豆腐的:“明天还来啊,你的豆腐在文化大院里包销!”

卖豆腐的应:“嗳。”推车离去。

另一买豆腐的:“他明天来了还是不吆喝咋办?”

刘嫂想了想:“这样吧,反正我每天都在家里干家务活,多留点神,他要一来,我就喊你们买豆腐!”

一买豆腐的:“这太难为刘婶了!”

另一买豆腐的:“刘婶还要长期搞义务推荐啦?”

刘嫂笑着:“长期义务,不收报酬。”

姚导演特爱开玩笑:“哎哟,刘嫂不为名、不为利,精神可嘉,就是我们大伙儿过意不去呀!我看这样吧,你不要利,名还是应该要的,我们给你授个光荣称号……”

刘嫂笑问:“啥称号?”

姚导演:“豆腐中介!”

众轰笑:“要得!要得……”

次日,刘嫂家。

刘嫂系着围裙正在忙家务,她不时走近窗口,向院子里张望。

昨天那个卖豆腐的又来了,刘嫂及时发现了他,她连忙从窗子里向外喊道:“喂——,要买豆腐的下去买呀,‘胖大’来了,‘胖大’来了!”

一居民家。

男人:“‘胖大’是谁?”

女人:“就是昨天那个卖豆腐的,他人胖胖大大,豆腐也又胖又大,刘嫂就喊他‘胖大’!”

院子里。

人们陆续下楼来买豆腐,姚导演、刘嫂亦在其中。

“胖大”的豆腐倾刻卖完。

又是一天,文化大院的院子里。

卖豆腐的喊声响亮有力:“卖豆腐哇!大家快来买喽!”

刘嫂从窗子里探头见是那个“瘦高个”,赶忙缩回头去。

“瘦高个”仍在使劲地连声嚷嚷:“卖豆腐哇!卖豆腐哇……”声音里像是含着一种发泄情绪。

无人问津。“瘦高个”怏怏地推着三轮车往外走,在门洞里碰见迎面而来的“胖大”。

“瘦高个”:“不要去得了,这院里没人要豆腐!”

“胖大”也不理他,径直将车推到院子里。

在阳台内“眼观六路”的刘嫂伸出头吆喝:“哎,‘胖大’来了,‘胖大’来了,快买豆腐呀!”

转眼,买豆腐者“云集”在“胖大”周围,顷刻又将豆腐买光。

一直站在门洞里未走的“瘦高个”,在一旁看得十分眼热,这时他大声道:“嗨,我喊破喉咙,还不如个哑巴!”

一买豆腐的“回敬”他道:“人家这是卖豆腐不喊——仗块块!”

姚导演家。

姚导演正伏案写东西,他的案头摆满了剧本、杂志、各色书籍等。

有人敲门。

姚导演起身去开门,来人是剧团的青年女演员小徐。

小徐:“姚导演,是你打电话找我?”

姚导演点头:“对,小徐,快进来!”

小徐坐下后,姚导演拿着剧本说:“小徐,你把剧本看完了吗?”

小徐:“看完了。”

姚导演:“小徐呀,这个戏由你担任女主角,是觉得从你的年龄、外形、行当上都比较合适。可是这几天我通过反复研究剧本,感到这个女主角的性格相当复杂,你要演好她,还有一定的困难。”

小徐:“我也是这么想。”

姚导演:“这个戏是写市场经济中人的感情纠葛、心理变化,背景是一个集贸市场。我已跟团长说好,建议你到我们这里的集贸市场去观察几天,体验一下那里的生活,兴许对你演好这个角色有帮助。”

小徐:“团长都跟我说啦。”

姚导演拿起一张纸:“我认为观察、体验时应注意的一些要点,都写在上面,供你参考。”

小徐接过那张纸:“谢谢姚导演!”

姚导演:“你抓紧体验,找准感觉,等我把导演构思做完了,咱们立即投入排练!”

小徐:“您那导演构思啥时能做完?”

姚导演:“前几天进度挺快的,这几天不知怎么,很难有灵感!”他说到这里顿了顿,打趣地说,“我想,是不是这几天没吃上豆腐了?”

小徐惊异地眉毛一扬:“哦?吃豆腐能产生灵感?”

姚导演“哈哈”一笑:“这是我跟你瞎蒙,我这人最爱吃豆腐!”

小徐:“姚导演没时间买豆腐,我帮你去买。”

姚导演拦:“不用了。你不知道,这文化大院里前几天来了一个卖豆腐的,块子又大,质量又好,可他就是不会吆喝——嘿,这也是市场经济里的一道独特景观!原来是文化馆董馆长的爱人刘嫂代他吆喝,可这几天刘嫂走亲戚去了,我这豆腐瘾就没过成!”

小徐笑道:“那个卖豆腐的说不定也造成产品积压!”

姚导演:“可能让你猜对了,这就叫供需脱节!唉,我住的这个单元也看不见院子。小徐,你顺便帮帮忙!”

小徐:“做啥?”

姚导演滑稽地:“我今天要来个守——株——待——兔!”

院子里。

姚导演坐着小凳,趴在茶几上写写、看看。茶几上除放满资料外,还放了一个买豆腐的塑料钵儿。

日光灼人,姚导演操起一把纸扇,边扇边做事。

“胖大”推着豆腐车犹犹豫豫地走来,一直将车停在姚导演眼前。

姚导演偶然抬起头,发现“胖大”,兴奋地:“嗨,这下可把你活捉了!”忙对楼上喊,“喂,都下来买豆腐哇!”

一居民从窗户里伸出头来:“姚导演,是‘胖大’的吗?”

姚导演补充喊道:“哎,是‘胖大’的,正宗的‘胖大’豆腐!”

人们涌来,豆腐倾刻卖完。

“胖大”推车欲走,被姚导演喊住:“哎哎,师傅,你停停!”

“胖大”站住。

姚导演抱怨地:“要买你的豆腐多费事!你咋不学着吆喝呢?现在是广告社会了,这吆喝就是做广告!”

“胖大”嗫嚅着:“我不会……”

姚导演:“很简单,你就只大声喊两个字——豆腐!”

“胖大”难为情地:“我、我喊不好。”

姚导演将自己买的豆腐往茶几上一放,说:“来,我教你。”他想了想,然后喊道,“豆——腐——”

众笑。有人近前鼓动“胖大”:“学呀,你快学呀,这是姚导演在教你,你跟他学没错儿,一定能喊得呱呱叫!”

“胖大”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姚导演:“来,我再教一遍,豆——腐——”

众人都鼓动“胖大”:“学呀,你快学呀!”

“胖大”就是不开口。

有人提议:“我建议,咱们大伙儿一起跟着姚导演学好不好?也好给这位胖师傅壮壮胆子!”

众人响应:“好呀,姚导演你教吧!”

姚导演教:“豆——腐——”

众人都笑着学喊:“豆——腐——”

众轰笑。

姚导演再教:“豆——腐——”

众人再学:“豆——腐——”

……

“胖大”开始还不张口,慢慢地他也动了嘴巴,随声附和地喊起来。

一群小孩也跑来看热闹,跟着怪喊。

姚导演:“好了,咱们现在让这位胖师傅单独试验一下,还是我喊一遍,你跟着喊一遍,来吧,豆——腐——”

“胖大”小声地:“豆腐——”

姚导演:“声音大点,再来,豆——腐——”

“胖大”的声音大了点:“豆腐——”

众笑。

姚导演鼓励地:“要得,要得,不错,不错,总算有进步!就只是还有美中不足,一是声音太小,二是把‘豆腐’两个字连得太紧,没有间歇,像平常说话。这吆喝生意嘛,得讲点艺术性才行……”

一买豆腐的对“胖大”:“这是姚导演在给你说戏,你可要好好听!”

姚导演笑着继续讲:“嗯——我也琢磨了,这‘豆腐’的‘豆’字是个去声字,又在前面,可以念本调,只是字后面要拖一点音;这‘豆腐’的‘腐’字是个上声字,又在后面,念本调就不响亮了,应该变调处理,念成阴平调,这样就平仄协调了。你可能还是不太明白,

我再给你示范一下,你听着,豆——腐——”

“胖大”还是小声地:“豆——腐——”

姚导演:“嗯,有进步,就是声音再大点,跟我一样,豆——腐——”

“胖大”提高嗓门:“豆——腐——”

姚导演鼓励地:“行,强多了,强多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强多了,强多了!”“就是胆子还没放开!”“跟姚导演的水平还相差老远!”

姚导演笑着:“慢慢来嘛!”

楼道内。

“胖大”的吆喝声传来:“豆——腐——”

姚导演和几个买豆腐的男、女走下楼来。

一买豆腐的:“‘胖大’今天的吆喝,比昨天强!”

众人:“强多了,强多了!

众人下到楼底。

又是一天。“胖大”的吆喝声传来:“豆——腐——”

姚导演和众人下楼来。

一买豆腐的:“‘胖大’今天的吆喝,比昨天棒!”

众人:“棒多了,棒多了!”

众人下到楼底。

又是一天。“胖大”的吆喝声传来:“豆——腐——”

姚导演、刘嫂和众人下楼来。

一买豆腐的:“‘胖大’今天的吆喝,比昨天更好听了!”

众人:“好听,有味!”

刘嫂:“姚导演,你真有办法,训练出这么个好徒弟!”

姚导演笑着:“拿我导戏的水平,来导一个卖豆腐的吆喝,不是绰绰有余嘛!”

刘嫂:“那是,那是,得感谢姚导演叫我们在买豆腐时,也能得到艺术享受!”

众笑。

姚导演家。

姚导演正在伏案工作。

“‘胖大’的吆喝声接连传来,可姚导演无动于衷。

画外音:“此后,‘胖大’的吆喝声越来越大胆,越来越好听,可是,他的豆腐却越做越小、越做越差,文化大院很少有人再买他的豆腐了!”

敲门声。

姚导演起身开门,来人是那个女演员小徐。

小徐:“姚导演!”

姚导演:“哦,小徐呀,请进!”

小徐进屋后坐下,兴奋地:“姚导演,按您的指点,我到集贸市场去观察体验了一段时间,还交上了几个朋友,真还有点收获,对理解剧本、理解角色很有帮助!”

姚导演笑着:“嗯,再深入下去,你的收获会更大!”

小徐:“我想把剧本重读几遍,然后再去进一步体验。”

姚导演高兴地:“很好!生活是一部最好的书,它复杂多变,最难捉摸,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多读它。读不懂生活,也是文盲啊!而文盲,是不能成为一个好的艺术人才的!”

小徐听得凝神又贯注:“姚导演,您说的真好!”

“胖大”响亮动听的吆喝声又传进来:“豆——腐——”

小徐笑道:“姚导演,今天这个卖豆腐的很会吆喝,您该去买豆腐了?”

姚导演摇摇头:“小徐呀,这个人正是我前些日子跟你讲的那个不会吆喝的人。他现在倒是吆喝得很动听了,可是又拿不出好货,那豆腐质量越做越差,没人愿要!”说到这里,姚导演忽然一拍脑门说,“哎哟、哎哟,这不是天意嘛!我正为我们手头这个戏里,有个角色的转变太突然而纠结,这个卖豆腐‘胖大’的事,正好能补戏呢!妙、妙、妙呀!”

小徐望着姚导演兴奋的样子,笑着说:“姚导演,您导戏也要体验生活呀!”

姚导演连连点头:“就是、就是,艺术源于生活嘛!”

文化大院的院子里。

“胖大”的吆喝声又急又高: “豆——腐——豆——腐——豆——

腐——”

他面前的豆腐又小又黑,无人问津。

面对“胖大”的吆喝,周围宿舍楼的一个个阳台内站着的人们纷纷责备:“我现在听他吆喝就心烦!” “真刺耳,这简直是噪音污染!”“这哪像姚导演教的?完全变了味!”“就是变了味,难听死了!”

“胖大”还在不停地吆喝,火毒的太阳晒得他满头冒汗……

砰、砰、砰、砰——人们纷纷用关闭窗户来抗议这种吆喝。

在关闭的窗户上“定格”。

演职员表。

——剧 终

( 写于一九九八年七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