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天的新兵连生活结束了。我分配到了“红一连”,有必要我先介绍一下“红一连”,它是由毛主席、朱总司令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在1930年10月7日,在江西安源创建的工兵第一连。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西藏剿匪、抗美援朝、炮击金门、两次对越自卫还击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新兵连听老兵说,“红一连”的兵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如果哪个新兵能分到“红一连”,是非常光荣的。但是,我在新兵连军事素质一般,个子不高,怎么分到了“红一连”?后来从连队文书口里找到了答案,文书说:听说你在新兵连就在偷偷的写小说。我想,我能分到“红一连”,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红一连”也需要能写故事的人。在以后的日子里,虽然我没有能成为一个小说家,但是,我从“红一连”走向了战场,后又成为了一名军校学生,开始了近20年的军旅生涯的跋涉。离开一连多年,在我的情感世界里,“红一连”永远是我的精神家园,在“红一连”接受的传统教育,是我终身的指引。
凡是在部队呆过得都知道,连队在老兵退伍和新兵未到的新老交替时间,连队是一年来最轻松的时候,连队的日常工作就是上午政治教育,下午搞搞小生产。老兵的日子终归平淡下来,但是,动惯了手脚,突然不训练,老兵们难得有些寂寞。我们新兵下连,无偿不是给寂寞的连队带来了欢乐。老兵们聚集在连队大门口两边,打着横幅“热烈欢迎新战友”,敲锣打鼓。对我们22个新兵蛋子,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记得,离开家乡参军时,家乡的人们也是这样欢送我参军入伍。时隔45天,“红一连”老兵们以同样方式,欢迎我这个新兵。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幸福滋味。当我沉浸在这幸福的氛围中,肩上的背包,突然被一个老兵接过去了。“谢谢!不用、不用。”“你是哪里人?”一口山东话,我的新兵连班长就是山东人,听起来特亲切。“湖北黄梅的”“九头鸟,聪明。你叫啥?”……我们边说边走,来到了连队操场。老兵把我的背包放地上,说了声:我是九班副,以后来九班找我,就离开了队伍。
站在队伍中,我看见队伍前面,站着三名高矮不同、穿着四个口袋,一看就是连队的干部。后来才知道,站在中间是连长,右边是指导员,左边是将要带我们新兵排长。他们面带微笑,扫视着眼前这些新兵蛋子。我是多么希望,这三双目光,能在我身上多停留一会,哪怕两秒也行,可是,那目光都是飘渺而过,我感觉,我太平凡了。
新兵都参差不齐站着,这时,只见帮我背背包的九班副班长,走到前面在排长的耳边说了什么,排长点点头。就见排长向前了几步,给大家行了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说:新兵们注意啦,统一将背包和旅行包放在自己的右边……都有啦!稍..息,立…正!然后,一个转身:连长同志:新兵排集合完毕,应到22名,实到22名,请指示!新兵排排长。报告完毕,排长跑步到自己先前的位置。连长是1米75的大个子,就像正火热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里连长梁三喜,听说连长七九年也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是尖刀排排长,荣立了一等战功。连长向前一步,大手一挥,没有一句客套话,就开说了:你们这22名新兵能分到“红一连”来,证明你们在新兵连各方面都表现不错,是好样的。但是,那只说明过去。不代表以后,更不代表将来。你们来“红一连”还是块铁;但是,我希望,你们再从“红一连”走出去,就是一块钢,是一把利剑。连长的话,在两年后,在云南老山对越自卫还击战斗中,就证明了,“红一连”的战士是一把插进敌人心装的利剑。连队被昆明军区授予“开路先锋英雄连”荣誉称号,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
连长话讲完了,就是指导员讲话。指导员像个书生,江浙一带人,讲话像唱歌,好听极了:新同志们,欢迎你们来到“红一连”这个具有光荣历史和传统的连队,为你们能分到“红一连”感到庆贺。但是,大家知道“红一连”为什么红吗?因为它是靠一代又一代的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才红。因此,你们能在“红一连”生活、工作、战斗,既光荣,又预似着“责任”。在以后的训练和学习中,是为“红一连”增色彩,还是为“红一连”抹黑,是你们一进到“红一连”这个大门,就该考虑的问题……
指导员的话像春风,像暖流,融入了我的心里。作为一个大山的儿子,我第一次知道“责任”这两个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