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漂
到了北京城,总想写点什么,放着雄伟庄严的紫禁城不谈,偏要拿颐和园说说。
颐和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导游告诉我,这是目前保存最完整且是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记得小学的时候,我学过一篇课文《颐和园》,那时还不懂什么是“园林”,也未曾见过真正意义上的园林。我记得课文《颐和园》是要求背诵的,即便那时候把文章熟记在心,也未曾对课文中所写的颐和园有什么特别的新奇之感,倒是对园子的主人——“皇帝”,却怀着一种特殊的情结。由于电视里常播清廷剧,受其影响,放假的时候,村里的孩子聚集在一起玩耍,便模仿剧情,到一个隐蔽的山林里,挖出大坑,用树枝垒成一个个的格子,当成皇帝居住的皇宫,把床单、蚊帐挂上,铺上破旧的草席子,大一点男孩子扮演皇帝、大臣,女孩子做皇妃、公主。儿时的那个山林里,有我们的童真故事,也有我们那些爱闹的孩子假扮的颐和园。
然真的颐和园是乾隆皇帝为了其母亲而修建的。
乾隆似乎是民间最为传闻的一个清朝皇帝。如果要弄一个最受百姓热议的清朝皇帝排行榜,乾隆肯定稳居首位,他的名气最大、故事最多、评价也最为复杂。所以民间喜欢戏说乾隆,他的许多故事被写进小说、编入影视剧、说成段子,广为流传。当然,对乾隆的印象绝不能如戏文里所说的那样,可无风不起浪,“十全武功”、“大兴土木”和“六次南巡”的确又是乾隆朝所做过的事情,且争议颇多。站在历史长河之今日,立于滚滚潮流之渡口,我们回首而望,修园子、南巡也未尝真如众人所想的那样是一件完全错了的事情。
乾隆未登大宝之前,就有去江南走走的想法。他也许是读了那些写江南之美的诗词歌赋,心中难免不起波澜吧!江南诱惑乾隆的,恐怕不止山水风景,还有江南的故事,江南的才子佳人。乾隆最崇敬的爷爷康熙也曾六次南巡,但康熙的目的大部分是为了视察水利和地方官员的政绩。乾隆曾经立过誓,毕生当以圣祖爷为榜样,励精图治。他想去江南看看,一来效仿爷爷视察河工水利和地方军政,二来也可以满足平生夙愿,饱览烟雨江南,纵情山水美景。再说,乾隆也是诗人,常吟诗作对,写诗就免不了要到处逛逛,北方的山水看腻了,往江南游玩自然成了皇帝的雅兴了。
《清史纪事本末》中记载,乾隆即位不久,就表达过他想去江南的苏州巡游,并派大学士讷亲去江南查看道路。讷亲心中算盘,皇帝巡游,免不了劳民伤财、惊动各方,打心底不赞成,于是,他便给乾隆回奏:“苏州城外的虎丘还算得上名胜,实际上像一个大坟堆。苏州城里河道狭窄,粪便船只拥挤在一起,过了中午就臭不可闻,根本不算什么风景。”乾隆听了讷亲的回报,虽说半信半疑,但也只好暂时打消了南巡的念头。可江南的魅影依旧荡漾在皇帝的心中,那些咏物抒情之辞,那些才子佳人之说,总在他的脑海徘徊。乾隆十四年,江南地方官吏知道了皇帝的心思,开始琢磨如何迎合乾隆,一封封奏章再次呈上,奏请乾隆南巡。乾隆一看机会来了,于是下旨,两年之后南巡。
圣旨抵达江南,各府各道的官吏有喜有忧。圣旨传至百官,军机大臣、大学士、御史言官,一些不赞成南巡的朝臣们蠢蠢欲试,他们要大大方方地跟皇帝理论了。这些上书反对南巡的官员队伍里不乏名流之辈,内大臣博尔奔察、礼部侍郎齐召南、大学士程景伊,也有那位老百姓熟知的纪晓岚。这些朝臣们也开始琢磨心思,如何再度打消皇帝南巡的念头。他们又何尝不知道,皇帝的每一次出行,几乎是大动周折,一旦南巡,举国惊动,不仅朝中要紧密安排,煞费苦心,不能出一丝差错,而且地方官吏也要忙得个不亦乐乎,上下窜动,左右摆布。言官们实在是沉不住气了,奏折呈上不见奏效,就跪谏,一篇篇文章文采飞扬,奉劝圣驾不要南巡。各部衙门一盘算,一想到偌大的清朝,财政收入有不少将要花费在圣驾南巡的事情上,不免觉得冤屈。身为人臣须忠君报国,用的是圣人之道,如果不防微杜渐,纵容皇帝大肆铺张,岂不是以后要在历史上留下骂名?奉劝之词情真意切,连乾隆自己看了也无可奈何,他又气又恨又无措。终于在这一回合,乾隆爷碍于要做圣君的面子,决定暂时放弃南巡。臣子们似乎胜利了,可皇帝心里的那股冲动却仍然存在,只是忍一时罢了。
也有一批大臣,看出了皇帝的心思,上言建议皇帝何不以江南园林风格在京城修一个大园子?乾隆心中大悦,心想虽然一时间去不了江南,但修一座园林,于帝京能有个可以逛逛的地方,正好一解心中思念江南之馋吧!可这样一来,那些言官又要上折子话说了,这事情总得有一个好时机啊?乾隆犯难了。
理由其实早就有了,清朝提倡以孝治国。乾隆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他一直想为母亲修筑一个园子。思来想去,不知道要修个什么样的园林好,何况北边已经有一个避暑山庄了,而且京郊也已经修筑了圆明园、畅春园、长春园等,要是再修一个,又怕单调重复,那样便也无趣了,不符合自己做事情的一贯风格,他要修一个独具风格的园林。乾隆想起了江南,想起了大臣的建议,要是为母亲造一个江南风格的园子,那样岂不妙哉?于是,颐和园向历史走来了!
大批的官吏、设计师、建筑师、绘画家、风水师、文人墨客等会聚于乾清宫,他们组成了那个时代的顶尖级专家团队。皇帝把想法给大伙说了,要大伙拿个主意出来。这些人领命谢恩过后,就开始落实皇帝的圣旨了。不久,一张图纸给皇帝呈了上来,那便是最初的颐和园,那时候它的名字是“清漪园”。
果不其然,又有言官为皇帝的大兴土木而抱不平了。他们匆匆忙忙进宫,要找皇帝说理。言官们这次是抱着死谏的决心而来,如果皇帝盛怒,被砍了头或者流放也无所怨。只见他们一个个手里捧着奏折,踏过金水桥,进得午门去,很快便是乾清宫了,虽然心中还有所忐忑,但一想起圣人之训,自然理直气壮起来。言官们一见乾隆,振振有词地开始读起奏折里所写的圣贤之道,他们故作镇定,措辞严厉,完全没有看皇帝脸上的不悦之色。听完言官们的话,乾隆痛骂一顿,斥道:“这园子乃是朕为太后、为尽孝道而修,若不然,岂不让朕背上不孝之骂名,尔等身为大清朝臣,不奉孝道,不为君父分忧解愁,如此大言不惭,可是圣人之道?可是人臣之道?”乾隆一语,倒也说得言官们一时间难以辩论,站在金殿之上目瞪口呆。
于是,颐和园按照原计划进行规划设计。着手园林设计的主要负责人乃是乾隆最喜欢的宫廷画师郎世宁。这个郎世宁的确不简单,他递给皇帝的那张设计图纸,美观、大气、准确、精妙,想象中的亭台楼阁分布有条有理,大体的建筑细节也十分清楚,连一砖一瓦也没有含糊。
乾隆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乾隆十五年,当郎世宁所绘的园林设计稿摆在他眼前的时候,他龙颜大悦,传下圣旨,要把这个园林修造成北京城的“天宫宇阙”,那佛香阁要雄伟华丽,如同灵霄殿一般;昆明湖要宽阔,好比西湖等等,一切设计都要参照江南风格,要在京城再造一个江南胜景出来。乾隆开始想象着园林的美景,他期盼圣驾游览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颐和园历时15年方得竣工,这段时间,乾隆没能耐住心思,还是按照他的想法南巡了。那些言官只好对天长叹,他们的奏折没能阻止皇帝的南巡,他们的奏折也不可能阻止一个帝王去实现自己多年的梦想。
我站在颐和园,看着这些江南风格的亭台楼阁,凝视那好比西子之美的昆明湖,来来往往的游船,景色目不暇接,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我想静一静,于一棵古老的松柏下深思片刻,我应该如何来看乾隆皇帝的那个“江南梦”呢?
如果当年言官们胜利了,皇帝迫于压力取消了修筑颐和园的想法,我们今天又怎能够堂而皇之地将颐和园摆出来,作为我们今天炫耀灿烂文明的一个地方?又能到哪里去挑选一个代表中国园林文化的颐和园来,以吸引如今这样多的游客?又能到哪里去寻觅这样一座气势宏伟的皇家园林,走在其中听故事,领略古人的园林建筑艺术?登上楼台,走在长廊,漫步树荫之间,泛舟湖上,我似乎只有感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我想象着,当年大量的钱用于皇帝修造园林,国家的负担的确增加了,朝廷如果拿那些银子去修一修大堤、疏一疏河道,当然是造福了百姓。可是,我彷佛又看到,一波波洪水将那些修筑的工事冲得面目全非,然这样一个饱受争议、饱经沧桑的皇家园林却留下来了,而且它今天活得很好。历史总是像电影,情节曲曲折折。自康乾盛世之后,闭关锁国,国力逐渐颓废,以至于惨遭列强蹂躏,颐和园作为大清国盛衰的见证者,也未曾躲避浩劫。
可以说,颐和园既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痛楚。无论如何,历史功过自有论道,但园林无罪!
我们今天要为颐和园点赞,不是因为帝王的一个决策,也不是因为昔日的一段光环,而是折服于那些前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技艺,他们为后继者留下了一把钥匙。拿着这把钥匙,便可以打开一扇厚厚的文化之门,从这张大门进去,使今天的我们看到了祖先的智慧和心血。
今天,我们仍然在研究这座皇家园林,研究它的建筑技艺,研究它的历史典故,研究它的艺术价值。我们不应该反思吗?当今,一大堆的建筑垃圾和腐朽工程接二连三,一大堆的面子工程此起彼伏,我们像是在为后来的人播下文化的种子吗?我们保护古代的园林,不仅仅是增加一个可供观赏的博物馆或旅游胜地,而是在增加一个园林艺术的学习班和研习所。站在颐和园,我看到了古人的才情和匠心,我看到了前人的智慧和技艺,惊叹后,是不是也应该去看看时下那些蜂拥而建的城市累赘和生态棺材?
突然之间,我想要谢谢乾隆了,也要谢谢那些后来不断修缮和保护颐和园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