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少华的头像

何少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7/04
分享

美女时代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姐”的称呼过期作废了,也不知这取而代之的“美女”新称呼最早是从哪儿流行的。

爱美是人的天性,爱听赞美的话也是人的天性。在爱美的人群中,女人们似乎对于外表的装扮更在乎。而身居闹市,对美的向往、对美的追逐、对美的迷恋,比乡村要风潮许多。从10多岁的小孩到五六十岁的老太太,在自己每天的生活节奏中都把妆扮视作最为重要的大事之一。像梳妆呀也要讲究个发型,洗脸呀也要用上洗面奶,洗澡呀也把香皂给淘汰了,用洗浴露给替代了。抹胭脂、涂口红、画眉毛、贴睫毛、擦香水、做面膜也都老少皆宜了。如果要省事,干脆就进美容院请美容师包办了。走在街上,一位位拎着小包的少女、老妇从身旁一过,立即就有一股香味扑面而来,而当你回过头去望一望,那花花绿绿的打扮、珠光宝气的闪烁,使人竟然分不出走过去的是大妈还是小妹,只有从那背影的粗细和走路的形态才能略微判断出老少。

多年前,有位熟人的女儿爱打扮的事曾让父母伤透了脑筋,也曾让大家议论纷纷。那是一位10多岁的女孩,每天早上洗漱后都要对着镜子画眉毛、涂口红。父母亲生怕孩子从小就一门心思讲究打扮,会养成一种奢侈的坏习惯,很担心。此事一传出,人们都在背后议论,有人说这是对小孩娇生惯养的结果;有人说这是家庭条件太优越的结果;也有人说,这小孩就是一种早熟,还在读小学就模仿成年人的生活方式了。

也许换了今天,许多人都会对此习以为常。时代的变化不知不觉地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而在我们的老辈们看来,人的穿着打扮只要干净整齐、合身得体就是一种美。过去的女人一头整齐的短发或者留一条长辫子,身穿一件大面襟也能显出漂亮的脸蛋。在电影里看到女赤卫队员一头齐耳短发,身穿打着补丁的花衣裳,腰间扎一根皮带也常给人飒爽英姿的朴素美。当年电影《小花》《洪湖赤卫队》中的女主人公便是。在六七十年代,人们喜欢草绿色军装,年轻男女们不知是出于对兵哥哥的敬仰,还是对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崇尚,纷纷都穿上绿军装、戴上绿军帽。虽然没有领章帽徽,但那样一种干练、精神的样子也流露出一种阳刚之美。甚至工人们蓝色的工作服也成为一种美的象征,也有许多不是工人的女孩喜欢一天到晚穿上工作服出入各种场合,衣服洗得发白了也舍不得丢弃。再到后来,女人喜欢穿翻领衣、短袖衣、旗袍、百褶裙、筒裙、喇叭裤、直筒裙、牛仔裤、西装短裙、T恤衫、等等,美发也由长短辫子演变为卷发、大波浪、小波浪、运动头、男人头、染发、直发……,化妆也从一般的涂口红、画眉毛、发展到了做面膜、整容甚至拉皮。花样在不断变化翻新,对爱美的追求日趋强烈。

在注重外表修饰的同时,人们对体型也十分讲究起来。据说东方与西方对美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就是在我们国家,城市与农村、过去与现在,对美女的评判标准也不一样。现代人都比较讲究瘦身,采取各种办法让自己变瘦,有的忍饥挨饿不吃饭,有的服用减肥茶、减肥药,也有的采取锻炼的办法,跑步、散步、跳舞等增加运动量减肥。清晨的都市,不知从何时开始出现了许多跑步族、散步族;都市的公园里,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一伙一伙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一起,伴着音乐舞曲跳得欢快,舞得来劲,而打开电视、翻开报刊,关于美食、瘦身的介绍琳琅满目。生活条件好了,体力活干得少了,一不小心就让自己肥胖起来。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对瘦身的追求已经相当普遍。

在中国最传统的眼光里,瘦与胖似乎跟美没有太大关系。在古代十大美女中,也有较胖的。然而人的五官是否端庄、身材是否丰满倒是很基本的条件。在农村,选媳妇有时还得看看姑娘是否长得健壮,如果是那种一点儿曲线都没有的瘦高杆儿,说不定还会选不上。但看电视中的选秀节目,有时很令人纳闷:一些眉清目秀、五官标致的有时竟会被淘汰掉,而有的五官不大成比例却能夺冠,后来一看,许多所谓的选美、选秀,似乎都是在选瘦。

瓜子脸,柳叶眉,双眼皮,樱桃嘴,丰乳肥臀黄蜂腰,高挑个儿修长腿。要说长相美,我想这才是顶尖的标准,但即使在演员里寻找,也难以找到十全十美的,何况演员的脸蛋还常常离不开化妆。一旦走下舞台卸了妆,容貌就大不一样了,显出了自然规律的本来面目。由此我常想,对一个人容貌的评价,包括选美之类,如果能有一条规定禁止化妆,去除粉饰,靠人的天生丽质去比试,这才是最能征服人心的。

我的老家是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千年古镇,这里既有历史名镇的文化气息,也有田园山水的温馨景致。清澈见底的小河水养得大地绿油油,养得姑娘水灵灵,喝这里的水长大的姑娘们个个都白白嫩嫩、眉清目秀,不用涂脂抹粉也很能吸引小伙子们的目光。老辈们说,这人的长相跟水土的关系可大了,水色好,人的肤色也就好。这话有一定道理。从我们镇子里走出去的姑娘们即使在贫困的年代,穿一身打补丁的衣服也不比城里的姑娘逊色,跟县城的姑娘相比就更没说的了。多年以后,这里的漂亮姑娘一拨一拨地离开了家乡,有的出嫁到外地,有的迁居到外地,有的务工在外地,镇子就成了山区人向往的地方。他们中的许多人从大山沟里搬出来,在镇子上做起了生意,有的赚了钱、盖了房子,成了镇子里新的主人。前些年逢节假日有空,我会回老家看看。见到到处的新楼房,到处的陌生人,让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我也感到怯生生的了。甚至我讲着标准的家乡话去购物,店主人还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我,毕竟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带着山区的口音,这让我多少感到有些孤独。听说这些从山沟里来的女人们都把这个镇子当做安居乐业的好地方。在这里,她们觉得开阔了眼界,沾了一些新鲜的气味,尽管只是一个镇子,但能在此定居和赚钱也算是一种出息,赢得山沟里乡亲父老的羡慕。而她们中的许多人在这个镇子里生活一段时间以后容貌确实大有改变,于是我便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清冽冽的河水能将人的容貌滋养得娇美,而文化涵养却能把人的气质变得高雅。

满街的“美女”在流动,满耳的“美女”在叫唤。在现实生活中,美女已成了一切女性的代用名,也组成了这个时代流行的风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