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胜来的头像

赵胜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9/10
分享

心中的“三味书屋”

赵胜来

悠江铺小学是我心中的“三味书屋”,那儿有我快乐的小学时代。

悠江小学的前身,是几十年前的一个私塾。听长辈们讲,六十年代,由于上学的孩子人数增多,学生们便搬到一所庙里上课,紧接着又搬到元咀社新盖的教室里,这便是悠江铺小学,人们习惯上叫它悠江小学。

校门上方有木制匾额一块,上刻“悠江铺小学”。从校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教室,共两大间。右手边是几间教师宿舍,左手边的一排房子,老师们住了三间,另外一大间辟为五年级教室,前面有一棵大楸子树,不远处还有一颗老核桃树,下有一个乒乓球台子,是孩子们读书、纳凉和捉迷藏的地方。秋天,楸子熟了,红彤彤的楸子挂满枝头,可诱人了。调皮的孩子们趁老师午休的机会,悄悄爬上树去摘楸子,要么在树下打,结果往往是吵醒了老师,等老师出来,孩子们早溜走了。学校的西南角是一块菜园,里面种着包包菜。每到秋学期开学,倒是孩子们课间捉菜青虫和抓蝴蝶的乐园,东北角方向后来新修了一座教室,供高年级同学上课。操场上唯一的体育活动器材便是两个木制的篮球架子,栏杆也是木头的,篮板由于风吹日晒,早已前倾。地面是土的,平时下午自习时间,孩子们常常蹲在那儿,一人一块地方,手里拿根电池里拆下来的碳棒,在地上写生字,等待敬爱的老师来检查。一下雨,坑坑洼洼的地面积满了水,我们便在积水的水坑里拿着扫帚上拆下来的削尖的竹子在地上戳个深深的洞洞,然后看着积水打着漩涡往下渗,那可是最快乐的童年。

求学的孩子们大都来自河北社、河南社、元咀社、阴坡山、阴坡川、许家岔、山庄、王庄,都是朴实的农村娃。每逢秋季开学,那可是孩子们盼望已久的。尽管大人们为了几块钱的书费发愁,孩子们早就急不可待了。先是在菜园里拔葛蓬、灰调调,捉虫子,抓蝴蝶,然后到许家岔沟边的地里去抱麦子,做到颗粒归仓,有时到悠江河湾里抬水做大扫除,可望着河里一群群游来游去的鱼儿,那有做卫生的心思?早挽起裤管下水捉泥鳅去了,把抬水的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等胳臂晒得黑黝黝的抬水到学校,那能逃过老师的“法眼”?老师在孩子们胳臂上用手指轻轻一扣,现出一道白印,只好束手就擒,老实交代了。

那时没有什么玩具,除了“滚铁环”、“跳八方”、“斗鸡”、抢“金砖”,便是偷着带宠物了。小黄鼠、花栗鼠、戴胜鸟、小喜鹊、小乌鸦、小鸽子、麻练鸟、还有那大长腿的白脸水鸟,都曾经是小朋友玩的宠物,陪伴着孩子们度过快乐的童年。

教室里的桌凳,大多是非常简陋的长方形桌子和长条凳,类似于《水浒传》里的那种。当然还有两头用砖头砌好,中间搭一条木板,几个孩子坐在上面,有些个子矮的,够不着课桌,样子太可爱了。桌子几乎大部分没有桌兜,书包挂在桌沿边,有的孩子把母亲纳鞋的麻绳拿来,来回交织缠在桌撑上,算是桌兜,那是狗狗多,经常偷吃孩子们的干粮,等课间操做完回来,馍馍早让狗狗吃的剩下不多了。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将头侧着伸进桌兜里,然后将头转了一下,横着往出来拿,出不来,大哭,我们都吓坏了。幸亏老师及时发现,才解了围。课外活动时间,班里那位左手画画的大神画了戏曲里面的人物,在窗子的玻璃上耍皮影戏,同学们都围在他周围,津津有味地看着。

冬天是要架火炉子的,轮流生火,真有点冰锅冷灶的样子。我根本架不着,免不了拉着心疼我的爷爷,抱着木材,替我生火炉子,架上煤块,可不到中午,早让调皮的同学捣腾灭了,每次遇到这样,同学们只能搓手呵气,靠信念取暖了。手脚冻得起了冻疮,化脓,有时袜子和皮肤粘在一起,钻心的痛。

我的启蒙老师,几乎都是民办教师。李碧老师,赵九科老师,李耀山老师,杨守玺老师、李富权校长,王孝义校长。石老师可是一位像爷爷一样慈祥的老师,心底善良,有时会把自己的喝茶馍馍给孩子们吃,全校只有一位老师是有正式编制的,一般只有在毕业年级才能遇到。他们一边务农,一边给我们上课,扎根在农村教育的这片热土上,默默奉献,支撑着农村教育的发展。有的后来欣逢国家民办教师转正的好政策,有的则没有等到转正的那一天,带着深深的遗憾长眠在山的那一边。

      学校规模最大时有一百多名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可以同时坐两三个年级的六七十名学生,同一位老师,可以将同学们分成几列,先给一年级小朋友教拼音,教会了让孩子们练习或写作业,再给二年级或三年级同学教加减乘除或语文,讲完了孩子们再练习,依次类推,老师们都是全才,既教主课语文和算术,又教副科,全盘工作,也许这便是最早期的异步教学实践,现在想来,当年这些老师们真可谓大神,真伟大厉害,个个简直是教学高手。写毛笔字,分大楷、小楷两种。老师最初提前给每个同学打好格子,我们衬在大楷本下描红,到后来再慢慢临帖;作文用小楷写,有时毛笔尖开叉,我们便用嘴抿,弄得墨汁满嘴唇都是,样子有点滑稽可笑。

李老师上下课手摇的铃声是那么的催人奋进,尽管阅作业的蘸笔有时染红了老师的手指和孩子的作业本,但孩子们聚在一起数大楷本上老师红笔圈的毛笔字,或者数语文算术本上老师批阅时的“甲”谁多谁少,却是又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听说后来由于合班并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学生们都陆续到镇上的学校求学去了,学生越来越少,也曾经出现过几名老师教几个学生的现象,为了优化教育资源,改善人居条件和环境,悠江小学后来被拆除,原址上建起了高标准的小康村,成为蓝天白云映衬下一道靓丽的风景。

教师节,是一个让我心情复杂,思绪万千的日子。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向当年曾经陪伴过我、教过我这个懵懂少年,一直坚持在教育一线,用一生的守望为我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在三尺讲台上坚守教育情怀的恩师们深深地鞠上一躬,道声:“珍重”,愿您们保重身体!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