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筱非的头像

江筱非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5/29
分享

村路的变化

 

村路的变化  江筱非

我们村里最初有的,都是人走的路,弯弯曲曲,蜿蜒在田间,延伸到村外。

在农民心里,每一寸土地都是生命的种子,能被脚践踏的地方实在很少,所以乡间的路都很窄。即使是路,路边也种上黄豆、玉米等五谷杂粮,预防路被越走越宽,占用了耕地。

改革开放以后,土地分包到户,让农民自主耕种,大多数农民利用种植间歇外出务工,他们扩大了眼界,放宽了视野,尝到路宽带来的甜头,才认识到路对于致富的作用。脚下有路,方可行远,道路宽敞,方可精彩。

路在村人的意识中有了新的意义,原来弯的路渐渐取直,原来窄的路渐渐拓宽,生活可以是自己的,但是路永远是公众的。修路成了村人持久的愿望,也是村人最大的心结,农民很难接受把自己的利益出让给公众,路总是在脚下磕磕绊绊地绕弯子。

要致富,先修路。直到九十年代初,村里六零后、七零后年轻农民走上历史的舞台,价值观得到洗新革面的变化,才有一条石子路通向村外,路虽然不宽,但是比以前宽多了,石子路面虽然也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但下雨天不至于一身泥了,汽车可以下乡,小四轮拖拉机可以进城,农民的粮食可以向外运输,农民需要的农用物资也可以运进来,改善了肩挑人抬的艰难。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那时候八岁,刚刚进学堂。队里需要一台打谷机,因为要上城去买,城里路远,路又不好走,没办法运进队里,队长提出给两个工分,但仍然没有人愿意去买,父亲因为孩子多,年年超支,终于有了挣工分的机会,他便一口答应,要求去城里。

父亲带上我,扛上扁担和麻绳,要我和他上城去,帮他抬打谷机。走到城里,我的脚板都磨出了血泡,血泡磨破又流血了,像撒了盐一样疼痛,更不要说肩膀上能压着一条一百多斤的扁担,我哭了,哭得十分委屈,父亲无可奈何,瞅了一眼我的脚板,灰着脸说:你自己走吧。他弓腰曲背扛着打谷机,一步一步地迈开不太灵便的双脚,扛回打谷机。

打谷机扛到队里,父亲回家说他感觉咽心,让母亲给捶捶背,父亲“噗!”一下,吐了一地殷红的血,我吓得缩在墙角里一动不敢动,那是多么清晰的记忆啊。

如果当时有一条路可以车行,他就不会在年轻的生命里种下疾病的祸根,以致过早地离世。

2010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一条平坦的泊油路串村而过,村道也浇上水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人甩掉了笼罩祖祖辈辈穷乡僻壤的落后帽子,出门说话声音都大了一倍,咱村有路了。

在外地创业的二弟,听说家乡也修了泊油路,特意让我拍照给他,发在朋友圈,与他分享有路的兴奋。春节期间,二弟开着自己新买的车子回家来,带着我们一家在新泊油路上兜风,体会村路平坦的快感。

孩子们好奇地问他:你没在泊油路上开过车吧?二弟不服,争辩着说:我一年开车走过来的桥加起来,比你们走的路还要长,怎么说我没开过泊油路?孩子们又好奇地问:那你还这么转来转去不是浪费时间吗?二弟辩解说:快乐是能拿时间来衡量的吗?

二弟开车一年走过的泊油路一定有好几万公里,但那都是在外地,都不是家乡的路,不是自家的路,只有车开在自家的新路上才会生情,其快乐成分才是无可比拟的。

往前20年,没有路,没有车,我们运送粮食要挑,买种子、化肥要挑,修建个路、桥,用的石头、水泥、沙子也要挑,肩都磨破了,腰都压弯了,还不能歇着,不能让要干的事情就搁浅。不记得了吗?谁家的扁担是直的?二弟一定是记起了那些肩挑的日子。

家乡的道路建设简直是一天一个样子,一天一个水平。通城大道向外延伸,双向行驶,既宽敞又平坦,接通了庐江南高速,拉近了我村与县城的距离,从我们家门口进高速上省城也只需要三十分钟。水泥路也通村入户,笔直、宽敞、干净,村道还装上路灯,把夜晚也照得明明白白,真正过上出门不带泥,进门不沾灰的城市生活。正因如此,农村家家都铺了地板,夏天热的时候,大人躺地板就睡觉,像个孩子。

更让人兴奋的还在后头,2018年春,合肥至黄山高速庐江南延工程启动,这条新世纪大道经过咱村,不久,我村也成为县城的“郊区”呢!看着新铺设好的路床,公路在我们的头脑里有了雏形。汽车在宽坦的公路上来来往往地飞速穿梭,两边的绿化带四季常青,绿树红花,花香缭绕,蔚蓝的天空白云飘飘,村庄里的空气干净清新,清早起来,面朝公路背朝村做一次深呼吸,甩几下胳臂,打个哈欠,伸几个懒腰,神仙看了都羡慕。

每到夜晚,繁星满天,蟋蟀自由地弹唱,青蛙快活地奏鸣,公路两边碧绿的庄稼地里,水稻在悉悉索索地拔节,玉米在卡擦卡擦地下槌,棉花在咯吱咯吱地长绒,人行道上,闲适的村人手牵手谈笑风生,讨论收成,恐怕陶翁的“桃花源”也赶不上我村。

不仅仅是公路哦,还有铁路和水运,也大气磅礴地经过我村。

合铜铁路、合安高铁两大铁路枢纽交叉和咱村不谋而合,据说还要在我村的附近修建高铁站呢!若真如此,今后,通过我村上北京也就需要几个小时,那是多么惊人的速度啊!想着想着,我就想到我家小孩,现在都市有了工作,我们不是担心路远吗?几个小时就能搞定的事情,没有时差就不算远吧,多让人羡慕啊!将来娶个都市媳妇,假日里回家探亲,说不定我们急急忙忙还没准备好中饭,他们携儿带女就到家了。未来的不久,高铁通车了,四通八达,出行的距离短了,城市都在我村的“附近”,我村就是城市的“郊区”。

最最惊喜的,引江济淮工程也在咱村潇洒地淌过。这条人造“大运河”目前正式开挖,机器隆隆,车马穿梭,忙忙碌碌地开展运输。

 

引江济淮这条人工运河不仅解决城乡供水和改善巢湖、淮河水生态环境,而且是为了发展江淮航运的大通道。它给我村增添的不只是无限风光,不只是巨大的经济和物质源头,我们还能把家乡的土特产通过水上航运输送到全国各地,输送到世界,我们村人并有机会坐船饱览祖国的灵川秀水,把“运河经过咱的村”唱到大江南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