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禾源的头像

禾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21
分享

爱 延续——国保漈下建筑群

 


                         禾 源

《台北故宫》片头曲:《爱,延续》词是这样写的:“溪的美,鱼知道,那流泪倾诉的依赖,难分离。风的柔,山知道,那留在千年的故事,难忘记……”

在这首曲子流淌的旋律中,我的情感如鱼游入了屏南龙漈甘溪,徜徉在古往今来的溪水里。如风从文笔峰出发绕过漈下村的四周群山,再拂过一堵堵土墙,扣响院门,吹进堂屋,抚摸过壁板,轻轻触过遮风挡雨的黑瓦,眷顾着古老的韵味,聆听当代的诉说。爱从远古流来,又留在当下。

翻阅甘氏族谱,我读到了这样的记载:“甘氏为渤海郡堂,入闽始祖甘德音于皇明正统二年(1437)同弟侄子,率二十余人由浙江处州府景宁县花桥头村迁居福建福州府古田县二十二都九保龙漈下……甘德音后仍归原籍,甘细旷留居漈下,开疆拓土。”

一支迁徙的队伍,选择在哪里定居,应该始于对生存环境的钟情,这个钟情就是最原始由内而发的爱,这种爱若能与这个地方达到契合,那便是代代繁衍的理由,那种爱便生根开花与结果。甘公细旷把那份爱移植到漈下,成为了屏南甘氏的肇基始公。爱人,生子繁衍代代;爱山水,代代经营开荒种田;爱家园,筑舍成村。就这样,历经580多年。580多年的发展,甘氏枝繁叶茂,今有甘氏子孙万余人,迁居八闽,就屏南本土花开五叶,有了漈下、小梨洋、洋头寨、坂兜、门里五个行政村。人丁兴旺,事业跟着发展,漈下村留下许多生产生活的基业,留下了许多挚爱深深的珍贵文化遗产。2008年10月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12年12月又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漈下建筑群又于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漈仙宫、云路门城楼、龙山公祠、甘氏支祠、迎仙桥、峙国亭、飞来庙、聚宝桥”八处古建筑翘楚。这些文物植下先辈热爱家园的深情,植下延绵不绝的文脉,用夯土、青砖、架木、黑瓦等元素,架构起他们智慧与审美境界,一代代的热爱化作烟熏为文物染上一层层包浆,让爱内敛而持续。

“龙漈仙宫”又称登瀛宫与仙奶殿,重檐攒尖顶,圆型屋顶形态落址村庄中心,其余文物点与村居分散四周,势如众星拱月。《甘氏族谱》载曰:“登瀛宫即仙奶殿,坐南向北,左右两河合后,为溪山第一。”仙宫的主体建筑由前面的门房、天井、二侧厢房和后部的大殿组成,总建筑面积230.39平方米。殿虽不大,但不失古朴庄严,大殿重檐中高悬“方壶圆峤”匾额,天井一对明朝石狮,左右相望,共护着正殿神龛上的马氏天仙。一根根立柱斑驳留迹,此境,一定会摸拍轻扣,询问建于何年。粗糙触感,坚实轻响,你有多少的时空感,她就能引领你走多远。她,始建于明隆庆三年(1569)、清光绪十七年(1891)扩建重修。对于一个人几百年的时光真够久远,而对于几千年的文明史,她还只是小字辈。走进殿内,不见空旷,然而穿斗、抬梁混合结构,挑檐斗拱,层层擎举,中间藻井旋转而上,形成外观独特的圆穹窿顶,让空间拓展,这个奇妙的结构,则有了焚香通三界的感觉。

若把仙奶殿、城门楼、迎仙桥三个文物联成一体,仿佛就是一个大如意搁在村中。“云路门城楼”又称城门楼,她与仙奶殿隔溪斜望,立挺着城门的巍峨,宛如是如意的握手一端。双层结构,高7.07米,面宽7.85米,进深7.42米。下层砖石结构,开北、东二门,北门石砌拱顶,门额镶嵌“漈水安澜”四字,城门还题写:“文峰对照玉楼秀,漈水洄澜两岸春”的对联。上层为木结构城楼,若为防卫可观战事,若为平时,可观风景,可以登楼临风把酒。城楼始建明朝天顺年间,明朝天启五年(1625)重修。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已是故事满楼,然则一些故事风过雨过,丽日晴天的太平盛世守下的只有风景和文脉。如今村子大了,曾固守村北的城门现居村中,但城中城外理念因她存在而存在。如今嫁入与嫁出的姑娘,不管家居哪隅都必须经过城门,出城门才证得这里是娘家,证得是明媒正娶,进城门方证得已是漈下人。

城门楼与迎仙桥紧紧相挨,迎仙桥就是那块如意板的中间板块。她俗称花桥,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桥为木平梁廊屋桥,单檐歇山顶,四扇八柱风雨廊屋桥,面阔三间。长9.99米,宽3.50米。中设神龛,龛上悬挂匾额:“登彼岸”。花桥,本意为如花之美,但凭其单檐歇山,与平梁结构,外观称不上美,可她内秀于中,在桥内梁枋的内外侧面,保留大量的人物故事和花鸟彩绘装饰,这些彩绘堪称一绝,于是有人说这桥质朴显低调,内秀出俊才。这桥还是一面镜子,一面省人审事的镜子,花桥中的老者,便是这面镜的代言人。他们聚在桥中,一面避雨纳凉,一面评说诸事,村里每个人的德行会在这里评说。村里人常说,有理没理,花桥中自有道理。

乡村中这块如意板,不只是搔搔痒,那是一块安心立德的大法器。

龙漈甘溪之水,向西南而流,沿溪逆行往北,便是另外两处文物保护单位“龙山公祠、甘氏支祠”。龙山公祠,系甘氏开基二世祖思玉公祠堂,堂号“识春堂”,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龙山公祠门楼斜迎来水,单进合院,四面高墙围合,宽15.82米,深29.67米。前方天井,常年蓄水,中植花草,天井前方是空透的下马厅。二面围廊,通达正厅;厅堂面阔五间,宽13.5米,进深七柱,深13.73米;明朝建筑使用跨空大额枋,中柱共八根立柱,开成宽大通透的厅堂空间。厅堂正中设正龛,两边可进后厅,后厅加置天井,前后采光。这里曾经接待官员到地方办事的官厅,这里设过武馆,这里开祠执过宗法,这里传习过甘氏祖训,如今陈列着纪念清朝戍台名将甘国宝的展板。这里每一块青砖都铺下了纲常,每一根柱子都挺立着“讲明孝悌、力读勤耕、和睦宗党、崇尚俭勤、敬长慈幼、恤寡怜孤、戒争息讼、扶弱抑强、敬修礼让、亲近善良 ……”的祖训,每一片黑瓦都栖下“所谓武者,即止戈为武之义,以威杀而止残杀,以奋战而达非战,实为护生仁术之功德也。”的武术精神和习武德操。

紧挨着龙山公祠是甘氏支祠,就是一个孝子之态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祠名“良清公祠”,堂号“善继堂”,是开基三世祖良清公的祠堂。祠沿溪而建,四面高墙围合,门开中间;宽8.9米,深21.53米。单进合院式,前天井三面围廊,厅堂面阔三间5.71米,进深七柱10.41米,次间二侧用山墙搁檩,不用立柱。厅堂前廊轩顶,穿斗式梁架,结构简洁,明晰实用。漈下村皆为甘氏家族,为何祠堂多座呢?据村里老前辈说甘氏开基祖细旷公膝下三子,他平等爱护各房子孙,希望他们如翠竹成林,株株挺秀,他为三房子孙选择了三处建祠之地。长房建了“垂统堂”,二房建了“识春堂”,三房迁居洋头寨,就修祠在寨子之顶,没在祖村建祠,那块地还闲置着。大概这个思维成了习惯,于是二房的又在“识春堂”边建起了三世祖良清公的支祠。建祠祭祖,本是敬爱,但各房也有着财力的竞争,大概宗族文化中少不了这一味。

漈下村的文物群如粒粒珍宝分布在龙漈甘溪沿线。北为水头,仙奶殿居中,另三处就为下游,她们分别是:峙国亭、飞来庙、聚宝桥。

峙国亭隔溪北望仙奶殿,但这个距离很近,举手可招,一呼即闻。为南向进出村子必经之路亭。亭子正方形,单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均三间,宽6.5米,高5.48米。穿斗、抬梁混合结构,前后金柱间抬梁,但在亭子东北侧通往横路街方向,又减去一柱,成为独特的15柱结构。就这少一柱,成了甘氏家族人会亲的密码。因为甘氏家族在清朝时出了个两度戍台的名将甘国宝,后官至福建陆路提督,兼闽检阅操大臣,为一品大员,就怕一些人冒充甘氏族人以蹭荣耀,便以峙国亭有几根柱子来检证。15根柱子,亭前临溪台阶15级,东北侧进村台阶15级,这三个15报准了,就以宾相待。该亭始建于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重修,神龛供祀武圣关公及关平、周仓神像。亭内构件简洁明朗,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亭子古朴,热爱之情倾注,亭子内条条梁枋的内外侧面,丹青其中,“三国”“水浒”“封神榜”等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呈现在梁枋之上。

亭台八面风,庙宇风绕梁,飞来庙又称水尾殿,始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清同治二年(1863)重修。总面积155.89 平方米。单进合院式,单檐歇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式。供奉“飞来神”。飞来之神不见经传,然而敬之则成神灵。村里人说因为一具香炉随水而来,便拾起供奉,敬神如神在,爱物物有灵,就取了个“飞来大王”。这是一个清静之地,可以温书,可以冥思,许多文人墨客就把这当笔会之地,于是殿内留有清时的壁画与楹联。这飞来之王,守得一方正气,也守得让人钦敬的文根艺脉。

水尾殿常伴水尾桥,她们如同村出口的一个门槛,飞来庙边就是聚宝桥,聚宝桥又称漈川桥、水尾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建。木质平梁,二侧加支斜撑拱臂,单檐歇山,八扇十六柱风雨廊屋桥。面阔七间,长25.11米。神龛供真武大帝。村水尾有了一座廊桥,就如一位先生有了一条围脖,围出温度,围出气度。这大概也是水尾建桥的一缕文脉基因。

时光流失,唯爱长传,爱倾注于建筑,建筑就留下这段情愫,后人在触摸这些文物时,就能把这份爱延续。“看似漫长的等待,却是永恒的未来,你的出现将是我,幸福开始的骄傲。”漈下村,国保漈下建筑群就是给我这种感觉。

 

                      2020年4月15日于听月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