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禾源的头像

禾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07
分享

廊桥表情

当我把目光投向一朵云,便能俯瞰鹫峰山脉群峦叠嶂,山间的清流环山跌谷流出形态万千的河道。城镇、村庄,以山为屏,以水为界,各安其属。在这样的地情水性中,峰与峰的对视庄严肃穆,山与山的相望汇成溪流,流出云蒸霞蔚,雾霭升腾,造就山神、水妹浪漫相约的梦境,流出飞鸟与还,鱼虾往返的身影,流出一桥架通两岸,走向山外的愿望。

风念着四季经,一年年吹过;人念着山水经,一代代走过。桥的意义从他们脚下说起,一直说到天上,说着,说着,桥有了历史,有了故事,闽东人智慧表情也就随着廊桥生动地展示在山水间。

在人与自然相处中,人先认知自己的弱小,再思考如何抑劣扬优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智慧也是天性。人造出的桥植入人的心性,如何趋利避害,如何和谐相安,如何求得永世其昌,每一步都小心谨慎。桥建在哪?何时动土、何时进山伐木、启梁,这不是哪个缘首说的算,更不是哪位“爷”点头同意。占卜,只有占卜成了最让人信服的选择。就这样在建桥前先架通一座与天、地、神沟通的无形桥。躬腰敬天中择下建桥吉日;叩首敬地时选中建桥方位;祭祀各路神祇、鲁班先师,等等,为建桥请来精神上的加持。相传中,东南险桥之一的“龙井桥”在桥屋盖完,要齐整椽木,木匠师傅一上屋顶见桥下潭深水幽,不敢立足开锯。后师傅梦见有姑娘撑伞过桥,从中受启,倒挂雨伞于在两边,才得以竣工。这一智慧,民间归功于观音菩萨的开示;还听传,万安桥原名为龙江公济桥,只为一次重修中有一位工匠从拱架上跌落河中而安然无恙,更名为万安桥;还有寿宁的“虎啸桥”,也因地势险要,在立三间苗时,师傅赔着小心,总觉得不是这里差点,就是那里不对,工匠们迟迟放不下扛在肩上的梁木,后听到山上虎啸,他们在惊恐中放下梁木,桥成!杨梅州桥得了个“虎啸桥”之名。……故事多多,讲述着同一个道理,神助!因此廊桥的表情里饱含着顺应自然、敬天畏地的谨慎。同时,又因为工匠们刀斧劈出果敢,墨绳弹下准头,铁锤击发声响,廊桥谨慎的表情中隐不住那种自信和勇敢。两种表情的组合外化于廊桥,正如廊屋顶上片片黛瓦如鱼鳞相挨,廊屋里的每一立柱如士卒阵列,拱架并排的一根根原木似众臂擎举……它们小心,但就是这小心蓄积了所有力量,举起桥屋的主梁,借桥栋两端的飞檐翘角,昭示虹桥雄姿,展现青山碧水间的那份优雅。

有人说建在村尾的廊桥像一位镇守村前老者,是一幅慈祥的表情,建在山谷间的廊桥,像菩萨在山间遗下慈航,是一副悲悯的表情。我真喜欢他们用一副温暖的心肠去解读廊桥的表情,更佩服以慈祥和悲悯来定义这一表情的内涵。是的,山谷、溪涧布下天堑,只有慈悲才有力量化天堑为通途。慈悲是人人合十向善,慈悲是众人发愿,慈悲是公德在行,慈悲的力量源自公德的凝心聚力。每座廊桥桥头的留芳碑力挺着这一力量的硬度和质感,尽管留下芳名与捐款数目,在风雨的侵袭里模糊不清,但公德之光耀和桥名寓意一样同在同辉。就如屏南的“广利桥”“广福桥”,德在福泽乡邻,利广千家;又如寿宁的“普济桥”“福寿桥”,德在普惠四方来客,福泽代代行人。廊桥,一个公德寄予的符号,它以跨山过水的雄姿,以不言不语的石碑,为一个村庄,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的公德做了见证和注释,永久持着慈悲的表情驻守在村口、山谷间,迎送着代代过客。

廊桥生于自然,成了山水中的风雅之士,许多文人为此倾心倾情,走过廊桥,景为其设,他们会情不自禁,才思涌动,或为褒赞,或为应景,或为抒怀,或为言志,作诗题联,勒碑留迹于其中,廊桥便沾染了笔墨,虽说人已过桥墨香随着淡去,但留下的诗文字字留魂,后人拾字而读,便能古今相叙,甚至可以隔世吟诗作对。蕉城梅鹤有座“沉字桥”,其中有“紫阳诗谶石堂名彰千古,玄帝位尊金厥寿永万年”这么一副对联,相传上联为朱熹所撰,下联则是百年后石堂先生陈普对出。故事是这样说的,朱熹游学路过梅鹤,行至水尾,见在修建桥屋,时值正午,师傅回村用餐,朱子看看山水,看看村庄,顿觉这廊屋一建,风景不同,便顺手从墨斗中抽取竹签写下上联,便走!木匠师傅到场时,见柱子有字,随即用刨刀去刨,可字沉其中,刨不去,便向村中老者汇报,村中老者见状,连声说大儒之字,“沉字,沉字桥!大吉,不可再刨。”历经百余年村庄出了石堂先生陈普,才对上了下联。廊桥留住文心诗魂,架通了古今文脉,走过廊桥不仅可以拾取“四山周匝,别开榕峤奇观。两岸崔嵬,不减桃源妙境”这样溢满才情的楹联,还可以品得“水尾高山朝朝朝朝朝拱,桥头大树长长长长长生。”趣联;会读到“天矫溪桥偃卧龙,何年成此济川功。……”的益美诗,也能读到“廿丈桥横两岸边,眼看鱼戏浪三千。前村犬吠花间客,隔水牛耕屋上田。……”山水田园诗。山野间就因为了这么一座桥,山风野嗅里有了斯文气。此时,我借来苏轼《和董传留别》一诗中“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行描述山间廊桥的表情,应该妥帖吧!

廊桥沉在溪里的身影与流水垂直相交,那是要兜住逝者如斯的感叹,从岁月长河中捞取一段段记忆。一级级进桥石阶的苔痕是岁月对季节的记忆,一榀榀廊屋架构上的小裂缝是一年年冷暖的记忆,一串串嬉笑的童声则是一代代的记忆。呵呵!我听到青山哥在说:我忘不了奶奶那时常带我到桥上祭拜观音,求菩萨佑我早点长大,娶上孙媳,她要四代同堂!听到水伊妹在说:最让我感动的是娘在桥上向陈靖姑祈求,下辈子还要当我父亲的老婆!听到叫树壮的流洋大伯在说:树立,树高,还记得吧,当年我们就在这座桥的真武大帝面结拜兄弟,我回来了!还听到几个中年人说:当年我们在桥头撒尿、玩火被那叫正直的叔罚跪在五显大帝龛位前。……一个个记忆串成乡愁念珠,佩戴在个个游子身上,在一天天的揉搓中,恋家的心思从指尖传入心扉,想家的梦在一个个月夜从廊桥走回故乡。一拨一身影、一代一彩绘,代代叠加,廊桥的表情就是上了包浆的神像。

“我信女五月初五去走桥,看见溪河水漂漂,看见水面一座桥,金做栏杆柴做桥,一同玉女一同信,金童玉女接我信女桥上拜观音,拜得观音云头现,保我信女子孙满堂做个好福人……”,这是端午走桥习俗中信女们念的一段经文。端午节,四野夏日炎炎,而桥屋清风徐徐,走桥的信女在节前三日吃斋诵经,当日沐浴绾发,换上专用服装,胸前佩挂佛珠,有的手执经文,有的肩挑纸钱粽子,领头者木鱼击奏,铃铛、钟磬紧随其后声声应和,队伍踩着同样的节奏,齐诵一样的经文,诵过《观音经》再诵《过桥经》,载歌载行,就在廊桥来回走动里仿佛跨越千山万水,甚至还打破空间界限,想象中“桥门”打开,让她们迈入一个洁净的空间,得菩萨甘露洒净,洗去浑身病苦,除祛一生厄运。一座走过,两座走过,三座走过,再看信女们脸上的表情发生了变化,晴晨从家里出发时的沉重不见了,脸上洋溢出满是希望的神色。这,这是廊桥又一幅展现在人们生活中的生动表情。

一种表情,一端气象,在廊桥的表情里,会读到它与自然和人文的关系,它不仅是人们走出乡村的桥,也是精神返乡的桥,还是走向美好愿望的桥。桥在村旺,廊桥的表情在种种眷顾中显得那样生动鲜活,应和着村庄的兴旺发达。“鸾凤桥”的大德之行,让下党脱胎换骨;“万安桥”涅槃重生,再旺人气;“千乘桥”“福寿桥”等,雄姿英发,兜一溪风光,引万千游客,创立了文旅融合的新兴产业。

一副表情,一根文脉,根根汇聚,滋养出文明的火种,在新时代闪烁着光芒。我要站在廊桥中,跟建桥师傅唱一首桥屋上梁诗,为文明传唱,“桥上造厝接云霄,脚踏云梯攀桥厝。肩扛喜梁脚踩稳,一步更比一步高。”好啊!一步更比一步高!

2024、3、16于听月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