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贺玉明的头像

贺玉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12/20
分享

心诚则灵

老圪垯的血压又上去了,说起来也真叫人生气。用老圪垯的话讲叫做“八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太他妈妈的……。”

前些天吃了一顿“涮羊肉”,着实叫老圪垯生了一顿恶气。老圪垯姓葛名达,原名“葛达”,由于年纪稍长,办事又过于认真,同事们都叫他“葛哥”。年轻人却喜欢叫他“老葛”,后来不知谁别出心裁地把“达”也加了进去,便叫成“老葛达”了。天长日久,“葛达”这个名字已渐渐被人们忘却, 随着其谐音的演变,“老圪垯”便成了葛公的尊称雅号了。

“老圪垯”活了七十岁,想当年也是个风云人物,曾身兼数职,经常出入于餐馆、酒家,对于“吃”多少也算是个行家了。

“涮羊肉我吃得多了!”老圪垯愤愤不平地说。

“在香港回归的那年,我一年就吃了二百多回涮羊肉,有时一天涮两回。就是要个锅子,再点些羊肉啦、肥牛啦、青菜啦什么的。点上锅子就得给人按人上调料,糖蒜是每人一头,这是桌面的规矩,我懂!”老圪垯越说越激动。

“就说这回吧!这锅子有日子没涮了,想着怪香的,在家吃又麻烦,这就去了羊肉馆……。锅子开了老半天,羊肉、青菜都上齐了,竟没给上调料。我这儿还自以为是服务员忘了,叫过服务员一问,差点没把鼻子给我气歪了!”老圪垯涨红了脸声嘶力竭地叫着:“你猜怎么着!他竟然怨我没点!妈妈的!涮羊肉不要调料?有那样白吃的没有!我就问问!世界上有没有这个吃法,谁他们家吃涮羊肉不沾调料白吃……!”

停了一会,老圪垯似乎平静了一些“我即然来吃就不怕花钱;调料、糖蒜什么的该多少钱我们给多少钱、你说嘛!难道羊肉我吃得起,块儿八毛的调料我就吃不起了不成……。”

就这一顿涮羊肉,老圪垯郁闷了足足有两个星期,见了谁都得绘声绘色、一字不差的念叨一回。这两天的心情刚刚好一点,昨天又在理发店莫名其妙地生了一顿气……

老圪垯是个很传统的老头,严格地遵守着古老的习俗,决不肯越雷池半步。他虽已古稀之年,却还有个年少于自己十岁的老舅,而这个老舅又是他格外尊敬和信服的长辈。这就意味着老圪垯的一生,每年的五月是无缘光顾理发店的了。

在西山村至今还遗留着一个古老的关于剃头的“禁忌遗风”;俗话说:“正叔、五舅、九老子”,就是说,在这三个月份内剃头将会对相应的亲人们不利:正月剃头妨叔,五月剃头妨舅,九月剃头妨自己的老爸。亲人的安危尽系于晚辈的头上之物,不免会叫人心有余悸。况且老圪垯又是个做事严谨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给自己尊敬的老舅招来任何麻烦。

头发早就该剪了,好不容易熬过了五月。六月初三的一大早,老圪垯便来到了的山前集的一家理发店。理发的人还真不少,“他们大概都是还有老舅健在的吧!”老圪垯心中琢磨,随后便找个座位坐了下来。

理发师只一个人,工作效率倒蛮高的,半个多钟头,前面的三、四个人就理完了。老圪垯坐在了那个大靠背椅上,理发师麻利地给他围上了那块桔黄色披布……。理发、刮边,一切按正常顺序进行,也许是剃刀锋利吧!也没抹那种白色的沫沫。

“您洗头么?”理发师客气地问。

“洗!”

“刮脸么?”

“刮!”

“那就先刮脸吧!”理发师说着便放下了靠背,随后老圪垯悠闲地躺在了大靠背椅上,闭上了眼睛,他准备享受那白色沫沫抹在脸上的那种软软的、滑滑的、酥酥的感觉……。

他想起了那次去天津开会,在三联店的那次理发。先是热腾腾的毛巾轻轻地敷在脸上,几分钟后揭开毛巾,再浓浓地抹上白色的沫沫。理发师拿起剃刀先在一条牛皮带上“噌、噌”响亮地钢上几下,然后洒脱地舞动着剃刀,在脸上一下下轻轻地掠过,痒痒的、麻麻的、酥酥的,就像女人的辫梢在脸上款款拂过……。

猛然,老圪垯觉得脸上“吱儿”的一下,好像被什么东西蜇了似的一阵疼痛。额头被理发师牢牢地按住,剃刀紧挨着面颊,须髯像干枯的树枝被锋利的剃刀粗暴地折断,迸发出“叭、叭”的断裂声。

老圪垯这才从甜美的回忆中惊醒,他想叫,但剃刀正好压在嘴唇上。

“难道……干刮么?”当剃刀刚离开嘴唇,老圪垯赶忙小心地说。

“疼啊?”理发师问。

“疼……!”

“哎!我以为有汗……,”理发师一边解释一边拿过沫沫给老圪垯重新抹在了脸上。

“真是八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老圪垯心中暗暗地骂着。

老圪垯享受过传统的服务,理发、刮脸本来就是综合在一起的服务项目。而刮脸项目中又包含刮胡子和刮脸两个内容。老式的剃头是很讲究的,刮完脸以后还要剪鼻毛、掏耳朵……。最后取过镜子,让顾客前后左右地照几遍,看是否满意。一个活儿下来至少也要四十多分钟。

“现在可好!这一个头,十分、八分钟的就打发了”,老圪垯越想越气。从山前集返回西山村的二里地,老圪垯足足走了一个半钟头。“真是八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他逢人便讲,见了人就要絮絮叨叨地抱怨一番。

回到家,已过了十点,他的女儿“好儿”也已下班。见老爸回来便打开煤气炉坐上了水,准备给老爸沏茶。

“你说!那童谣竟然成真的了。”老圪垯看见了女儿,又开始絮叨起来。

“哪个童谣?”好儿奇怪地问。

听女儿发问,老圪垯便一板一眼地念了起来:“理发店的手艺高,剃头不用剃头刀。一根一根往下薅,薅得脑袋起大包……。”

“怎么又想起这首童谣了呢?”女儿笑得弯下了腰。

“还笑!老爸刚才给人家干剃了,说不定下次就该干薅了!”跟着,老疙瘩便把刚才理发的事情又向女儿念叨了一遍。

“这也有点太离谱了吧!”女儿看老爸仍然气呼呼的,便安慰道:“算了,老爸!气大伤身呦,不许再生气啰!下次我们不再光顾他也就是了。”

老圪垯接过女儿递过来的毛巾擦了一把脸上的汗,说:“我也真的不敢再领教了!”“有什么吃的吗?折腾了这一阵儿我还真有点饿了”老圪垯接着说。

“先给您热袋奶垫垫底,一会儿我给您做炸酱面吃,好吗?”女儿跟他商量着。

“你去和面吧,我自己热奶去!”老圪垯说完就拿了一袋奶,来到厨房倒入陶盆,然后放进微波炉中。他调好了时间便按下了微波炉的启动按钮……。

“嗡……!”随着微波炉的启动,一个奇怪的声音也响了起来。“糟糕!微波炉怎么也出问题了呢?”老圪垯心中想着,便顺手关了微波炉,可那声音却没有停下来。“究竟是哪儿的问题呢?”老圪垯干脆拔掉了微波炉的电源。但那声音却越来越大、越来越响。“难道是冰箱的毛病……?”惊慌失措的老圪垯又赶紧打开了冰箱、拉开了冷藏柜的所有抽屉……。

“老爸!”随着叫声女儿跑了过来。“您找什么哪?壶开啦!”老圪垯随着女儿的叫声转过了身,这才发现那响声是来自煤气灶上沸腾的水壶。老圪垯长舒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了微波炉旁边的矮凳上,这才放下了那颗绷紧着的心。

老圪垯最信服的就是老舅,虽然比自己小了整整十岁,但老舅渊博的学识不得不叫自己折服。老舅是山前集人,姓吴名博,为人仗义又博学多才,故尔还得了一个“博士”的雅号,深受众人的尊敬。

那是老圪垯退休前一年的“七一”,单位组织去西柏坡参观。他和老舅分到了一个组,第二天去游抱犊寨,行至“牛郎织女庙”前,见一伙人正围着一块大石头在看,还不时指指点点地议论着什么。二人走到近前才知道,原来大家是在看镌刻在大石头上的那几行字。字是用行草写成,落笔娴熟利索、绵连流利,但却很难认;老圪垯看了半天也只认出了一个“河”和一个“天”字。

“快让博士看看!”有人向吴博打着招呼说。老圪垯转头看了看身边的老舅,众人也都把目光投向了“博士”。吴博也认出了其中的“曲、黄河、沙……”,但他很快认出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阕《浪淘沙》。也巧,这几句正是他背熟了的,于是吴博又从头至尾逐字辨认一遍,确切无疑。见大家望着自己,便微微一笑,念道:“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毕竟是高人,字写得这么草都能认得,再看看这几个字”。大家一边赞赏,一边把吴博引向另一块巨石。

这几个字是篆书,吴博有点慌,自己毕竟对篆书不怎么太通,众望所归,吴博也只好欣然领命。幸运的很,这也是一个熟句,他很快认出了其中的“情、长久、朝”等字。他断定这两句肯定是宋代大诗人秦少游《鹊桥仙》中的那一名句,于是脱口吟道:“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众人惊叹不已“这么复杂的字都能忍得出,太了不起了!”自此老圪垯便对这位老舅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老圪垯病了,就在他才退休不到半年的时候。先是发烧,烧得很厉害,女儿带他去医院看了医生,诊断为急性肺炎。老圪垯死活不愿住院,因为他不愿受医院的限制。在家输了一个星期的液,烧是退下去了,却转成了剧烈的咳嗽。女儿劝他少抽些烟,他说不抽烟憋得慌,抽烟只不过是解闷儿。

老圪垯已经三天没睡好觉了,脑袋不能挨枕头,只能直挺挺地坐在沙发上,只要往沙发背儿上一靠就是一阵剧烈的咳嗽。他的烟依然抽得很凶,老圪垯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依据,他说:“长期吸烟的人对烟都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如果戒了,失去了某种可依赖的元素,就很有可能发生病变。”他还罗列了一串可作为佐证的名单:他们都是戒烟没多久便得了肺癌,而不久于人世的……,看来烟是横竖戒不得的。

好儿眼睛红红的,这几天老爸剧烈的咳嗽吵得她也没有睡好。老爸的歪理邪说也更叫好儿犯愁,没办法,只好去找老爸最信服的老舅爷、也就是老爸的老舅,也好想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

吴博虽然是葛达的亲老舅,但却比这个外甥小了整整十岁,小时候自己经常被这个大外甥背着满山遍野地疯跑。有一次葛达背着他去后山摘桑葚儿,那一年他还穿着开档裤,大概还不满四岁吧,葛达给他摘了满满的一兜儿桑葚。吴博吃得很开心,那也是他平生吃得最多的一次,嘴唇、下巴吃得黑紫、黑紫的,一双小手更是黑得有趣。吴博记得很清楚,现在回想起来亦不禁会暗自发笑……

吃罢桑葚儿葛达背着小舅一溜烟似地便跑下了山坡,突然传来几声布谷鸟的啼叫,葛达似乎像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似地,把背上的吴博麻利地放在了一个石台上,搬过了老舅的屁股端详起来。半晌,才认真地对吴博说:“小舅,你吃了那么多桑葚,屁股怎没红呢?你说那鸟是不是在骗人呢!”吴博先是傻傻地望着他,俄而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葛达望着迷茫的小舅轻轻地摇了摇头,接着喃喃自语道:“是它说‘吃我桑葚红屁股’的呀!”。

好儿含泪向老舅爷叙述了父亲的病情,她告诉老舅爷,根据病情医生是建议父亲戒烟的,可他呢,你爱说什么说什么,该怎么抽他还怎么抽,谁说他都不听。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叫他先把烟戒掉,只好拜托老舅爷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了,别人是无论如何也很难办到的,说罢又揉了揉红肿的双眼。

吴博太了解自己这个大外甥了,他可是位出了名的死心眼、一根筋。有时天真得像一个顽童,有时又固执得像一头倔驴,只要是他认准的事,八匹马也别想拉回来。要想叫他就范,确实还要费一些心思。

好儿告辞以后,吴博陷入了沉思。对于这位外甥,自己是十分敬重的,且不说自小背着、抱着,长大以后依然是爱护有加。虽然年长自己十岁,对自己这位老舅却是毕恭毕敬、无一丝怠慢。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久而久之,吴博对葛达就更是敬之又敬了。几十年,老爷俩相互敬重,从来没红过一次脸。吴博心里明白,虽然这个外甥格外崇拜自己这个老舅,但是就凭自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跟他摆事实讲道理,说服他为了自己的健康把烟戒掉,也是很难奏效的。相反,还很有可能使他反感,产生逆反心理。对于他这样即传统又固执而倔犟的人,就得采用非常规的思维。只能智取、不能强攻,须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想到此,吴博心中一亮,立即起身来到超市,买了几种水果,还特意选了两瓶葛达特喜欢喝的马奶酒。明天,他要去探望那位患病的外甥。

第二天一大早,吴博就来到了西山村,老远就听见葛达那高亢的咳嗽声。“老外,在家么!”来到门前,吴博高声吆喝者。这个称呼是吴博对葛达的昵称,直接叫“葛达”心里总觉得怪怪的,又似乎对年长的外甥不敬。叫老葛呢,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在唤“老哥”,又与彼此的身份不符。同大家一样叫他“老疙瘩”,自己又觉得太俗。后来,干脆便以“外甥”称谓的字头,再冠之以“老”字,作为对这个大外甥的专用昵称了,即显得亲切又显得近乎。

随着几声咳嗽,门开了,葛达像个孩子似的跳了出来。他抢步上前,兴奋地念着道白:“老舅乖乖,想杀我也!哈、哈、哈哈!”说罢搂住吴博就吻,口中还哼哼唧唧地叨念个不停。吴博手中提着东西动弹不得,只得一边拨楞着脑袋躲闪,一边大声地叫道:“看你那脓涕!我可是刚洗的脸!”爷俩嬉笑一番,葛达去接吴博手中的东西,吴博顺手把那两瓶马奶酒交到葛达的手中。葛达见是马奶酒便又添了几分喜色:“爷们,你净捡我喜欢的那口儿,今儿个咱爷俩可得好好地喝上几杯。”爷俩唠着嗑、手牵着手儿走进屋中。

葛达的家是一个小三合院,三间北房中间开门,西侧单间是个里屋,是女儿的闺房。外屋两间,靠东山墙是一个条山大炕,靠后山墙摆着一个三节木柜。木柜上摆着一些盆盆罐罐之类的器皿,中间供奉着一尊观世音菩萨塑像。木柜的前面是一个八仙桌,上面摆放着茶具,八仙桌的两侧是两个小坐柜。电视机摆在靠里屋隔断的酒柜上,一进屋的右侧、窗下摆着一对单人沙发。

进了屋,葛达招呼吴博坐在了挨着炕沿的那只沙发上,然后是沏茶倒水地一顿忙活。葛达斟满一杯水递给吴博,自己便麻利地又点着了一支烟,贪婪地吸了一口,然后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吴博赶紧端起水杯用手捂住,戏道:“小心,你的吐沫星子!”

葛达直起腰,苦笑着说:“就这样咳了够一个星期了,震得我五脏六腑都是疼的。”

“既然咳得厉害,就把烟先停几天,也省的这么受罪”。

“可不把痰咳出来,嗓子眼也憋得慌,反正怎么都不好受!”葛达努力辩解着。

吴博无奈地笑了笑,端起杯喝了一口水,又把杯放在茶几上,望着木柜上摆着的神像问道:“那木柜上供奉的是哪位神仙?”

“是观世音菩萨。”

“什么时候请的?”

“摆了快两年了!”

“唉呀!罪过呀、罪过!”吴博停了一下接着说:“怎能如此对神灵不敬!要说‘请’、‘供奉’才对,不然神灵要生气的!”

“对、对,请来两年了!”葛达赶紧改口,接着又连忙站起身对着菩萨又是鞠躬又是打拱,嘴里还不停地唠叨:“救苦救难的菩萨,刚才是我的不是,您大人有大量,我以后再也不敢妄言了,就请您饶恕了我吧……!”逗得吴博刚喝的一口水差一点呛了出来。

“老舅爷,来半天了吧!”随着叫声,好儿走进屋来。她走到茶几前先为吴博斟上茶,然后脱下外罩,坐到了吴博旁边的炕沿上。

“想吃什么,老舅爷?”好儿看着吴博问道。

“先整点酒菜,咱爷仨喝点儿!”

“我可不敢喝,那白酒喝一口就脸红。”好儿边说边摆了摆手。

“脸红也要喝,不然老舅爷可不答应!”吴博装作很认真的样子,严肃地说。

“好!好!我陪老舅爷喝,一定叫老舅爷喝好,这总行了吧!”好儿摇着老舅爷的肩膀嬉笑着。

“我投降!我投降!”吴博边说边举起了双手,接着说:“再不投降,我就要散架了!”

“咱吃火锅好吗?”好儿停住了手,站了起来。

“好!再活点面,擀点面片……”。吴博附和着。

“我去点锅子!老舅你先喝着水,一会咱就该换色儿了。”说着,葛达也站了起来。

锅子开了,葛达招呼吴博入座。好儿为父亲和老舅爷斟满了酒也坐了下来。吴博拿过酒瓶也给好儿斟了半杯,好儿连忙立起身,叫道:“老舅爷,太多了,如果喝完这点酒,您的面片可就吃不成了……。”

“不行,面片可得吃,你能喝多少喝多少,剩下的给我。”说着吴博端起酒杯:“大家先喝一气儿!”葛达和好儿爷俩也随着举起酒杯,三个人轻轻地碰了一下……。

“好儿!你说,你爸他是不是越来越糊涂了!先前他总是教育我,不要亵渎神灵,现在他自己倒忘了。愣说,观世音菩萨是‘摆’在那儿!难道是玩意儿不成。”吴博喝了一口酒接着说:“咳嗽,还得叫你咳嗽呢!触犯神灵,有你好受的。”

“我又不是有意的,只是说顺口了;再说,我刚才也向观世音菩萨忏悔过了呀!”葛达似乎很委屈地说。

“这事咱先暂且不提,就说你供奉这个观世音菩萨,连个香炉都没有,有这样供奉的吗!”吴博放下酒杯:“他在你们家一点人间香火都享受不到,能保佑你么?”好儿看了看父亲,又望了望一本正经的老舅爷,不禁心中暗自发笑。心想,老舅爷今天一定是有备而来,但愿能够如愿以偿。

“如果你真的没有、确实穷,那也罢了,家里全揭不开锅了,神仙自然也不会争竞你那几炷香火。”停了一下吴博指着木柜上供着的观世音菩萨塑像,望着葛达:“可你倒好,菩萨跟前冷冷清清,在菩萨眼前,自己成天的却是香烟缭绕!你说菩萨心里该怎么想?那是大不敬啊,老外!”吴博摇了摇头,故意加重了语气。

“其实,神仙的大度、宽容也是有限的,有时甚至还不如常人。”吴博抬头看了看葛达接着说:“你看过西游记吧,凤仙郡的上官郡侯,只因一时怒发性起,推翻了祭天的素供,被狗抢吃。玉帝便不问青红皂白‘止雨’问罪,使凤仙黎民饱受了干旱之苦。”吴博边说边举起杯,喝了一口酒又把酒杯放在桌子上,接着说:“其实郡侯真是个好官,爱民如子,再说他也不是有意的呀。”

好儿给老舅爷夹了一筷子煮熟的羊肉,愤愤地说:“玉皇大帝都那么小气,别的神也就更没有什么大度的了”。

“也怨我,本来有一个香炉,不知放在什么地方了。总说找出来,就是老忘。”葛达自责地说。

“自己的香烟怎就没忘呢!都咳得这样了,少抽一根都不成……”。好儿撅着小嘴埋怨着。

“这么说,叫我如此剧烈的咳嗽,便是菩萨降罪啦?”葛达看着吴博忐忑地问。

好儿拿起酒瓶又给吴博斟满,吴博哈下腰抿了一口,正色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礼多人不怪,况神乎!”

“哎呀!老舅爷果然是文采飞扬,如行云流水一般。”好儿拍着手儿喝彩。

吴博放下酒杯,眯着眼睛望着好儿叹道:“呀!好儿什么时候也变得文绉绉的了,真是时隔三日,当刮目相看……。”

“哪……?我真的得戒烟啦!”葛达显得很无奈。

“停、停、请打住,我们谁也没指望叫你戒烟。只是告诉你,不要怠慢了神台上的菩萨。你抽一支烟,就要给菩萨上一炷香,这样菩萨才不会怪罪。”

“那!如果抽一支烟给菩萨上三炷香呢?”好儿好奇的问。

“你爸的咳嗽一定会减轻很多。”吴博停了一下接着说:“如果能虔诚地侍奉菩萨,每天早晚三炷香,自己不再享受香烟,说不定还会受益终身。”

“怎么叫受益终身呢?”葛达不由得心中一震。

“就是说,此生此世你可能就失去咳嗽的机会了。”

“这机会还是留给更需要的勇士吧,反正我是领教够了。”葛达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接着问道:“真能有这么神么”。

“俗话说,心诚则灵。 再说,你抽了几十年也不可能戒掉,这个机会我看你是不会失去的。”吴博说完看了看好儿。

好儿会意,长叹了一口气,说:“我看也是,我爸的烟是戒不掉的了。”

“小看人!”葛达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把酒杯重重地放在桌子上斜了好儿一眼,接着说:“老爸是有原则的,如果真是由于我的吸烟而怠慢了观音、冷落了菩萨,那么我宁愿戒掉!”

好儿闻言跳了起来,立刻给老爸斟满了酒,兴冲冲地举起酒杯,念道:“为了老爸的英明决断,也希望老爸心想事成……。”

“为了老外的成功……!”吴博也高高地举起了酒杯,随后三盏酒杯响亮地碰在了一起。

葛达真的戒烟了,他牢记“心诚则灵”这一警世铭言,每日早晚三炷香,毫不怠慢。

要说戒烟,葛达还真有股子犟劲。在那开始“戒烟”的两周里,他每天都是早早地起床,先给观世音菩萨恭恭敬敬地上好三炷香,然后再为自己泡上一杯浓茶,坐在观世音菩萨前面,只管一口接一口地喝水。一看见电视里有人点上烟,便赶紧跑到观世音菩萨跟前,点燃一炷香向菩萨拜上三拜,口中还不停地念道:“心诚则灵!心诚则灵……!”然后把水果、小吃摆在自己眼前的茶几上。电视里有人吸烟,他便迅速地抓起眼前的食物塞进嘴里,也不管是酸、是甜,只管大口、大口吞嚼着;努力抵制住画面的诱惑。就这样两周多的时间,葛达像耗子一样,搜寻尽了家里所有的干鲜水果,就连好儿那些放忘了地方、过了保质期的小吃也未能幸免……。

葛达成功了,他虔诚地侍奉着观世音菩萨,早晚三炷香,他坚信“心诚则灵”这一宗旨。从那儿以后,葛达的感觉真是好极了,早上的呼吸真如同通天彻地般痛快,至今十年竟没有一次感冒,从此也告别了咳嗽。

葛达更信服老舅了。他相信,一定是自己的虔诚感动了神灵,是观世音菩萨在保佑自己。

可恼的是上个月体检的时候,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血压竟高了起来。起初葛达并没在意,因为葛达相信自己的身体素质,况且自己的血压从来也没出现过毛病,心想是自己一时情绪激动所引起的血压波动,也在所难免。可是,连续几天血压监测的结果并不乐观,葛达有些沉不住气了,在好儿的陪同下来到了久违的医院。

葛达被诊断为“高血脂”、“高血压”病,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这就意味着葛达每天都要与降压药为伍了。葛达很不甘心,“天天吃药”实在太麻烦了,他想:难道非得药物治疗不可么?是否可以尝试一下非药物治疗呢!想到此,他的心头豁然开朗:为啥不找自己信服的老舅仔细斟酌一番,也好商讨一个两全之策。

吴博也退休了,闲在家里半年,呆得浑身上下紧紧绷绷的。这些天,随着“拜佛”的人们爬了几次山,确实觉得筋骨轻松了不少。看来,“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一点不假。

在山前集的北坡上有一个不知建于何时的古庙,人称“菩萨殿”。这菩萨殿依山而建,汉白玉的神台上供奉着观世音菩萨。自坡跟至这座小庙山门前的路全是用条石砌成的石阶,阶高五寸,共二百九十九级。石阶逶迤曲折,两旁乔木林立、灌木丛生、百草茂盛。天不亮,鸟儿、雀儿们便在路旁的树丛中“叽叽喳喳”地追逐、嬉耍起来,给这条原本寂静的小路又增添了几分朝气。

自从封山育林以后,这条路便萧条了下来,隔三差五地只有护林员才偶尔走上一遭。是发生在一个中风病人身上的奇迹,使这条荒废已久的小路又繁忙了起来……

“老歪”便是这个奇迹中的传奇人物。他患中风多年,落下了个半身不遂的毛病。整天流着口水,拄着拐棍在大街上一步一挪地晃来晃去,“老歪”这个雅号就是由此而得。后来不知受了那位高人的指点,竟虔诚地信奉起了观世音菩萨。每天早上天不亮,就来到北坡的石阶前,扔掉拐杖,趴在石阶上,一步一叩首地一步步向上爬。第一天,这近三百步台阶他足足爬了五个多小时,膝盖被磨得血肉模糊了,可他仍然坚持到了最后,终于爬到了菩萨的神台前。老歪坚信“心诚则灵”这一真谛,持之以恒,每天坚持“一步一叩首”地爬上菩萨殿,跪在神台前虔诚地祈祷。就这样日复一日地滚爬在通往菩萨殿的神道上,老歪的病情也逐渐有了明显的好转。

有一天,奇迹终于发生了,就在老歪开始虔诚膜拜观世音菩萨三个月后的一天,他竟传奇般真的扔掉了拐杖,大步流星地从菩萨殿走下山来。这一奇迹马上轰动了山前集,人们传说是老歪的虔诚感动了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降福给他,为他祛病除灾……。从此这条路便兴旺起来,一时间,上山的石阶路上熙熙攘攘、人潮如涌。每天早上天不亮一直到傍晚,上山拜菩萨的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吴博并不迷信,但他坚信每天往返于三百步石级确实是一个健身强体的尚佳途径。又何况一步一叩首,那是多么大的运动量啊!

“老舅,老姨儿晒屁股啦!”吴博刚爬山回来,葛达便大呼小叫地拍响了他家的大门。吴博迎了出去,见葛达抱着一箱子二锅头等在门前,赶忙接了过来,让进了屋中。

“我还以为你没起来呢!”葛达坐在了沙发上喘着粗气。

“早起啦!爬一回菩萨殿都回来了。”吴博沏着茶随口道:“怎喘得这么厉害?”

“抱着这箱子老二还怪沉得,走得又急了点。你看!我都冒汗了。”边说葛达便脱下了外罩。

“别感冒了,走的热呼呼的!”

“没事!我还没那么娇贵。”葛达边说边把外罩递给吴博挂在了门后的衣架上。

“我还以为你的喘病又犯了呢!”吴博给葛达斟满了茶也坐了下来。

“今儿就是来向老舅您讨招的。”葛达喝了一口水,气息也稍稍平稳了:“倒不是喘,是血脂、血压出毛病了。”葛达看着吴博接着说:“我这些年虔诚地拜佛、烧香,真的一点没敢怠慢,怎么又摊上这些麻烦了呢!”

吴博断定葛达这些毛病一定与缺乏运动、营养过盛有关。他知道这个外甥的生活习惯,就是喜欢喝酒,虽然喝的不多,每天两次、天天如此。而且就爱吃个肉,对于青菜没有什么爱吃的品种。退休十年来体重增加了十多公斤,血脂、血压又怎能不出毛病呢。

“是不是我又得罪那路神仙了?”见吴博眯着眼睛半天不说话,葛达有些急了。

吴博看了看葛达,心想:“看来,这回务必从增加运动、合理膳食上做文章了!”想到此他喝了一口水,神秘地说:“听说了吗?菩萨殿的菩萨很灵的!”

“是吗?我倒是也听说了,就是那三百步台阶,我有点发憷;从家走到你这儿我就歇了七、八起儿,走几步就喘得要命”。

“你那纯粹是呆的,净蹲了膘啦!也不能成天的不动窝儿啊!”吴博装成很生气的样子,使劲瞪了一眼葛达,严肃地说:“什么叫‘心诚则灵’啊?简单一点说“心”乃信念,“诚”乃坚决,‘心诚’就是虔诚、执着,只要你坚持你的信念,相信自己,你的愿望就会实现,这就是心诚则灵。”吴博又重新给葛达斟满水,接着说:“要说心诚,真得说人家老歪!菩萨殿拜菩萨,那是风雨无阻。三百步台阶,人家一步一叩首,磕了九九八十一天,这才感动了上苍。观世音菩萨降恩为他祛病除灾,从此扔掉了拐杖,多少年的半身不遂也就好啦!”

“哇!好深奥、好生动啊!”葛达呆呆地望着吴博,一边连连作揖一边高声念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真是‘听老舅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领教了、领教了!”

“为了自己的信念得勇于吃苦,贵在坚持,最后必有灵验。”吴博深有感触地说:“我前些日子就是总觉得精神不大好,成天犯困,三天两头的闹感冒。是老歪的传奇故事启发了我,每天早上爬山拜菩萨,这不!才一个月精神就好多了,自那儿至今一次没感冒过,这就是灵验!”

“那我也爬山拜菩萨去!”葛达显得有些委屈:“只是我到山根要比你远差不多二里地了,来回得多走半个多钟头。”

“哎呀!‘心诚’岂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呢?敬佛更要虔诚,甚至还要吃斋诵经、虔修善果。”吴博开导着:“路远,还说明你更心诚呢!唐三藏去西天取经十万八千里,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这才取得了真经、终成了正果……。”

葛达下决心登山拜佛了。这三百步台阶爬得他大汗淋漓,到了山顶的菩萨殿,葛达站在神台前向观世音菩萨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第一天,这往返的五里路,葛达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

从此登山拜佛就成了葛达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天一遭、风雨无阻。

三个月后,葛达再次来到医院复诊。医生为他进行了一系列仔细的检查,检查的结果使医生惊叹不已。短短的三个月,没想到他的血脂、血压都已奇迹般地趋向正常。葛达自豪地说,这是自己虔诚拜佛所结的善果。葛达还绘声绘色地向医生描述了自己登山拜佛的经过,他告诉医生爬那三百级台阶如何的艰难。是自己信念坚定,日复一日地虔诚拜佛,感动了观世音菩萨显灵降福……。

医生笑了,笑得很开心。医生告诉他,这是他坚持运动、进行体育锻炼的结果。早先,葛达虽然也听说过“生命在于运动”这句格言,此时此刻,听医生讲起方觉得格外的深刻。

葛达依然很迷茫,他实在闹不清菩萨究竟有没有灵性,但他确信“心诚则灵”这一真谛。至于自己的康复,不管是膜拜菩萨降福也好,还是运动健身也罢,总之这几个月的功夫是没有白费。从此,他更加崇拜这位老舅,同时“登山拜佛”也成了葛达每日的必修课。他坚信“心诚”就一定会得到如意的收获,而且也只有“运动”才真正是健身强体的秘笈良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