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到很惭愧,许久以来竟然遗忘了故乡小村旁的那条大河就是承载了千百年中华文化的京杭大运河。小时候记得父亲说过我们村挨着大运河,现在才知道挨得如此之近。
我的故乡是孔孟故里济宁鱼台惠河桥畔的一个小村庄,“鱼台”之名源于鲁隐公观鱼之台。她有一个传统朴素的名字:大黄村。近九十高龄的奶奶出院回家养病,我携妻女回去探望,走近故乡。
一枕运河水,两岸稻花香,三面荷花柳,四处鸥鹭飞。这是一幅美丽的画,更是故乡真实的全景风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我站在村口小桥边,凝望宁静的村庄,脑中飞快地回忆着尚在村里的一些近门亲戚、邻居的姓名、相貌、称呼,以免见面时不知如何张口而尴尬。村里道路洁净平整,路边绿化带草色青翠繁花似锦,青砖红瓦的平房和小楼错落有致,掩映在翠绿茂密的槐树枣树的浓荫里。小广场里,三三两两的村民或聊天,或休憩,或照看孩子,几只乳黄的小鸡唧唧唧地在土里啄虫,两条打架打累了的小土狗趴在地上费力地吐着舌头,谁家婴儿的啼声在这夏日午后显得特别响亮。
小桥边成排的柳树迎风摇曳,树上的知了丝毫不知疲倦地“声声叫着夏天”,只是树下没有了“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牧童。显然,捕蝉的乐趣远不如捕鱼,两个不知名的小童光着膀子、撅着屁股,吃力地从柳树下的小河里拉起不知何时撒下的地笼,你一言我一语地蹲在河边研究着“笼中对”。这笼中有泥鳅、螺蛳、小鱼、龙虾,数一数,对一对,满满的收获引得两个小童咯咯欢笑。笑声惊得岸边的青蛙扑扑通通跳进水里,一只花脸猫也被这笑声吸引过来,悄悄地藏在草丛里朝这边伸头探脑。
这条小河连通着旁边的大运河,充沛的水源灌溉着广阔的稻田,环绕村庄的河道里荷叶田田,粉红的荷花娇艳欲滴,让人忍不住深呼吸去品尝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清香。在桥边、路旁树着几块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布局自然,位置协调。现在党的政策好,新农村改造成效显著,村里年轻人得以放开手脚,施展抱负奋斗创业,给老人和孩子创造了富裕的生活,故乡也因此在新时代里日益年轻,散发出勃勃生机。
有人说,人生就是和故乡渐行渐远,人生回不去的是故乡。这话给本已让人深念的乡愁更添了一份伤感,其实人的生存需要物质的满足和精神的滋养,如今国家和社会给了我们每个人美好的物质生活,虽然我们的日常生活无法再回到故乡,但是我们和故乡母亲的脐带始终未曾剪断,无论我们走的多远,给我们源源不断提供根本精神滋养的还是内心深处那个村,那个庄,和因那个村庄而结缘今生的亲人。
奶奶身体正在恢复,一切安好,于是都放下心来。返程时,开车驶上大运河河堤,我下车脚踏乡土,回望故乡,河水波光粼粼,渔舟数点,稻田荷塘,村民四五,鸟鸣啾啾......这画面美得让人心醉,让人幸福。
几丛芦苇栖白鹭,一湾“流水绕孤村”。岁岁华年如绿波,不尽流连是故乡。我已不再是我,这运河泛起的不再是儿时的波澜;我又仍然是我,这村庄回荡的依旧是当年的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