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叶炎的头像

叶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28
分享

父亲的脚踏车

                                                       父亲的脚踏车


                                                                                                          叶炎/文


脚踏车,又称钢朗车、单车,俗称自行车。其实,脚踏车的定义还是比较科学精准的,自行车哪能自行,不还是靠脚踏才能行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脚踏车相当于八、九十年代的私家车,一般家庭是可望不可及的。

六十年代初,我们全家随父母从巢湖回迁老家桐城。母亲安排在城关镇北街小学任教,父亲则安排在孔城中学任教。说实话,孔城离城关不算远,三十华里地,现代人开个车,早出晚归一点问题都没有,也就是一脚油门的事。可当时交通极为不便,客车一天也就几班,而且车票也不好买,否则只能步行,所以,父亲一个月只能回来一趟。

为了解决交通问题,在当时经济条件十分拮据的情况下,父亲竞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也非常前卫的决定,和家也在城关镇的吴姓同事合伙买了一辆二手的脚踏车,还是苏联产的,车龙头似羊角,弧度很大。这样,父亲和吴老师就可以一周一轮换着骑车回家了。

每到周末,我们都倚门翘望,最想听的是父亲脚踏车清脆的铃声。

父亲买了脚踏车,全家人都很兴奋,因为每半个月都能见到父亲了,更重要的是父亲回来从不空手,龙头上,衣包架上,总要挂夹点什么东西,家里的伙食也比平日好了很多。记得有一次周未,风雨交错,雷电交加,父亲买了一条十几斤重的大草鱼挂在脚踏车的龙头上,鱼尾几乎拖在地上,摇摇晃晃骑了三十里,其辛苦可见一斑。

印象中这辆苏式脚踏车在父亲调回城关后仍超期服役几年才正式下岗。

后来父亲自已又买了一辆也是二手的永久牌加重脚踏车,中间三角大杠区域还安挂了一个邮包,能装不少东西。父亲的这辆爱车功劳可不小,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就是在它身上学会了骑车的。我是无师自通,自学成才,后来就自告奋勇给他们仨当教练。教练骑车很有学问,既是个体力活,又是个技术活,一定要先扶着骑几圈,稍微熟悉后,就在后面跟跑,然后把手慢慢松开,但不要告诉他,这样再骑几圈,才正式告诉他,你已经会骑了,我早就放手了。此时此刻他信心大增,很快就可以放单飞啦!记得刚学会骑车的那阵子,车瘾特别大,看到车手就痒痒,只能等父亲午休时才能“下手”,在父亲口袋里或包包里偷偷摸走车钥匙,悄悄推出门,到操场上过把瘾。父亲一觉醒来,发现车没了,估计是我们干的,直径寻至操场,见到父亲提包而来,我立马把车甩在地上逃至夭夭,把父亲心疼的直叫唤。

到了文革末期,脚踏车逐渐多了一些,当时它和手表、缝纫机有所谓的“三大件”之称,是每个准备结婚的家庭的必备之物。随着家境有所好转,父亲才换了新车。凤凰、永久、红旗等名牌产品价格贵,还要自行车票,一般人买不到,父亲只好买了一辆合肥产的脚踏车。这辆脚踏车,既是父亲的“座驾”,伴随着父亲风雨兼程,上班下班,周游四方,一身的确卡的中山装,三七开的头发始终梳的溜光,皮鞋始终擦的锃亮,手里拎个人造革的黑包,这是父亲的标配。这辆脚踏车又是家里的运输工具,买米买煤,走亲访友,钓鱼郊游......都是它。后来我和姐姐下放农村,弟弟经常骑着它,颠簸在乡间小路上,给我们送菜送衣裳。

自从买了脚踏车,什么擦车上油,撤御组装,补胎打气换钢丝,都是父亲自己动手,工具齐全,技术尚可。

父亲退休后就离开了老家,随子女先后在合肥、多伦多居住,这几辆脚踏车也就失去了往日的繁忙与辉煌,静静地停靠在老宅储物间里。冬去春又来,一年又一年,它见证了历史沧桑巨变,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虽已锈迹斑斑,今仍不舍不弃。


                                                            首发于2021年6月10日《亳州晚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