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叶炎的头像

叶炎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7/28
分享

初上铜锣寨


                                                                                叶炎/文

初伏末尾,决定去铜锣寨看看。仅管受台风“泰利”影响,有大到暴雨,还是带上小狗,说走就走,无需理由。

车子上了高速,倾盆大雨便结伴而来,雨刮器吃力的左右摆动着,仿佛在提醒我,慢点开,慢点开,雨天路滑,安全为佳。

好不容易下了高速,入333省道,又拐到529国道,雨还在下,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因为是山道,担心落石塌方,所以是特别的谨慎。上灯时分,终于安全抵达六安市霍山县上土市镇铜锣寨村“陡沙河畔精品民宿”住下。

早晨起来散步,雨过天晴,山里的空气格外清新。身边的陡沙河河水涛涛,与鹅卵石撞起浪花飞溅;蛙声阵阵,与林中的鸟儿同鸣合唱;蜻蜓低旋,仿佛伸手可捉。纯天然,好舒服。

早餐后我们驱车十来分钟,便来到铜锣寨景区。铜锣寨景区位于大别山腹地,总面积92平方公里,东临大别山最高峰的白马尖,南接湖北英山旅游胜地桃花冲和北宋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的故里,西望国家森林公园金寨的天堂寨,北靠汉武帝敕封过的小南岳和新中国第一座水利大坝佛子岭水库,真可谓众星捧月,名副其实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神秘的铜锣寨。铜锣寨因何得名,传说不一。一种说法是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到衡山国(今霍山县)巡视,当时皇上已五十高龄,一路艰辛,晚上做了一个美梦,一轮皎洁的明月像一个无瑕的玉盘高悬在淡蓝色的夜空中,忽然化作一面铜锣,晃晃悠悠的落在他上寝的寨子里,因此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朝末年,农民军领袖张献忠率部攻打六安,当时六安四周有高大城墙,背依淠河天堑,却没能阻挡住农民军,张献忠轻松的攻陷了的六安,农民军士气正旺,趁势南上,攻克霍山后,却进攻受阻,迟迟拿不下这么一个普通的小山寨。原来,当地的山民以山寨为根据地,农民军一到,山民们便敲击铜锣告警,组织乡亲们居险守卫。锣声清脆锐耳,震天动地,乡亲们听了鼓舞士气,农民军听了惶恐不安,不知道这崇山峻岭中藏有多少兵力,只得退去。后来,方有“铁打铜锣寨,纸糊六安洲”传说。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之女率军在此安营扎寨,清军追来时,山民鸣锣示警而得名。

红色的铜锣寨。铜锣寨处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千里大别山,主峰在霍山,大别山主峰白马尖与铜锣寨近在咫尺,遥相呼应。这里是一遍红色的热土,是著名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的摇篮。1931年底,红四方面军在大别山腹地宣告成立,总兵力共4.5万人,分布在湖北黄安、英山和安徽金寨、霍山、岳西一带开展武装斗争,铸就了“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这方圆几十公里,有30万人为国捐躯,走出了108位开国将军,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也许是天意,也许是缘分,我当兵时的老部队13军前身就是红军时期在鄂豫皖苏区的红四方面军第73师。我不禁问自己,我这一趟铜锣寨之旅算不算是寻根溯祖之旅?我们从北寨门拾级而上,沿着先辈当年走过的山道,瞻仰红军洞,重走红军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我站在山巅上眺望,仿佛看到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一队队红军战士头戴八角帽、脚穿草鞋、身披蓑衣穿梭在这崇山峻岭之中;仿佛听到伟人的“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豪壮诗篇,听到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岭上开遍映山红”的美妙乐曲。我在默默的告慰先辈,你们当年闹革命的穷乡僻壤,如今发生了沧桑巨变,已成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榜样和网红旅游打卡地。此时,一阵阵山风拂面,感觉是那么的凉爽清润。

美丽的铜锣寨。铜锣寨风景秀美,生态极佳,以奇松、怪石、绝壁、云海、珍木、繁花、温泉招引八方游客,素有“江北小黄山”之美誉。群山叠嶂,峰峦起伏,青山如黛,览秀峰、铜锣峰、慕云峰、阅翠峰、玉簪峰险峻幽深,峰峰耸峙,峭拔秀丽。古栈道、古石刻、古寺庙、古石桥、古亭台等一众历史遗存星罗棋布,点缀其间。森林茂盛,享有大别山植物生态基因库的美誉。幽谷叠翠,奇松密布,石托松、钉石松、连理松、六君子松,棵棵崖上生,同胞松让人浮想起“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美丽神话。银杏、五针松、天女花等珍稀树种被称为植物王国的活化石。怪石林立,神态各异,酷似苍龙、神龟、大象,栩栩如生;观音坐莲,神龟背玺,惟妙惟肖。铜锣石鬼斧神工,灵秀绮丽,神采特异,佳景天成,难道不就是当年明月的化身吗?铜锣大峡谷九曲十八弯,溪流清澈、幽潭深邃,飞瀑高悬。整个景区移步换景,举目届景。站在寨顶登高望远,一处处现代化的生态农庄、一幢幢精致的山村别墅、一排排漂亮的精品民宿,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撒落在这群山叠嶂之间,犹如人间仙境。

可期的铜锣寨。党的十八大以来,受益于国家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新农村建设等一大批改革红利,铜锣寨不仅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也在稍稍的变化着。下山后我们来到向阳客栈解决肚子问题,点了红烧鱼头、地锅鸡、清炒缸豆角、青椒肉丝等山里土菜,客栈老板金华明是一个憨厚敞亮的山里汉子,特意交待服务员,来了都是缘分,免费送一盘炒花生米,再拍个黄瓜。据金老板介绍,铜锣寨以前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现在纷纷回来“靠山吃山”,经营生态农业、林业、旅游业,家家户户建民居,开饭店,建网店。铜锣寨的将军菜、黄芽菜、小河鱼、红灯笼辣椒、百合粉、香菇木耳、小吊米酒、烟熏红豆腐等地道的农家土特产品供不应求,销往山外。旅游旺季,山里客满为患,一房难求。金老板的言谈举止间不经意的流露出当下铜锣寨人满满的自信和自豪,让人心生羡慕,流连忘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