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良军
我很早就听说过红旗渠,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想象着去拜访红旗渠,就会想象着走进一个神圣的殿堂。那个不仅仅是共产党员壮丽的精神家园在吸引着我,更关键的是让自己接受一次不同寻常的精神洗礼。
7月27日早晨,黄州被40℃的高温笼罩着,我带着高温一样的热情从黄冈东站乘高铁列车,直达河南安阳东站。列车9点22分发车,越往北走,手机上显示的气温越低。列车中午1点30分到达安阳东站,我下车后,感觉到气温非常宜人,室外温度在23℃。听说安阳前天与黄州一样,也是长期被高温包围着,是昨天的一场雨,洗去了躁热,留下了舒适。今天,我在列车的转移中,成功突围了高温的包围圈,终于甩脱了连续黏糊近1个月的晴热高温,像胜利者一样爽。
在安阳火车站附近吃过中餐,再转乘大巴车前往林州市(1994年由林县更名为林州市)。在大巴车上观看了《红旗渠》纪录片,纪录片是红旗渠在建设过程中,记录的真实场景,10年的工程建设就有10年的现场拍摄,纪录片是黑白图像。我看得很认真,开始对红旗渠建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红旗渠是林县人民面对无水可饮时,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带领全县人民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实施的“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以浊漳河水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1969年7月全面完成各支渠配套工程,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设计最大流量23立方米每秒。建设者们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架设151座渡槽,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是林县人民自力更生的杰作,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人畜吃水异常艰难的问题,使全县耕地得到有效灌溉,被称之为"人工天河",是人类又一大奇迹。
观看完纪录片后,大巴车进入林州市。在红旗渠大道上,透过明亮的车窗,林州市街道非常宽阔,十分整洁,像艺术品一样让人感到赏心悦目。道路两旁没有乱停乱放的车辆,非机动车道未被机动车占用。放眼望去,道路两旁的路灯随着坡道一起起伏不断向前流动,这路灯不仅仅发挥了照明的作用,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巴车不停地把眼前的高楼大厦往后甩,目不暇接的高楼大厦在绿树、青草、花朵的衬映下,显得气势磅礴。坐在车内极目远望,远处均是高楼林立,欲与更远处的太行山一比高低,使林州市尽展繁华。在我脑海中,原来的林县彻底改变了模样,换成了一个全新的林州市。
大巴车来到红旗渠文化教育培训中心。我在培训中心参加了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培训班开班仪式,听取了林州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申慧的讲座,她详细地讲解了红旗渠从无到有的过程。然后又观看了央视主持人张泽群访谈杨贵的纪录片,使我对红旗渠有一个全新的了解,为建设者们坚定的信心和昂扬的斗志所震撼和感动。当时,建设者们要面对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资金问题(只有300万储备金)、粮食问题(只有3000万斤)、技术问题(全县水利技术人员28人,最高学历为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和水源问题(为保证水量必须到漳河上游山西境内修坝引水)这5道坎,他们众志成城,不惧困难,克服阻险,艰苦奋斗。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的铮铮誓言,这誓言就是决心,也是撼天动地的信心,凝聚了7万干群的力量。他们奋战在工地上,大家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有的垒石庵,有的挖窑洞,有的露天打铺,真是铺地盖天。他们自备粮食集中后再分配,干部每人每天的口粮只有8两,群众每人每天的口粮是1.2斤。他们在繁重的体力活中没有抱怨,勤俭节约,乐观创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在接到设计红旗渠的任务后,不畏艰险,翻山越岭实地勘测。期间他遭遇了母亲病故和妻子救人牺牲的巨大变故,坚持奋斗在红旗渠建设的第一线。1960年3月28日下午,吴祖太听说王家庄隧洞洞顶裂缝掉土严重,深入洞内察看险情,却不幸被洞顶坍塌掉下的巨石砸中,壮烈牺牲,年仅27岁,后被中共林县委员会追认为共产党员。红旗渠修建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
红旗渠于1990年由国家拨款修复后,灌区现有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304.1公里;支渠51条,总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总长697.3公里;农渠4281条,总长2488公里;沿渠兴建小型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共有兴利库容2381万立方米;凿通隧洞211个,总长53.7公里;架渡槽151个,总长12.5公里;还建了水电站和提水站。林县人民的汗没有白流,血没有白洒,引来了一渠油、一渠粮、一渠欢喜泪、一渠庆功酒,红旗渠已成为人民的幸福渠。
开班仪式到持续晚上7点30分才结束。虽然未能及时吃上晚餐,我意犹未尽,深深地感到红旗渠精神就是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工程建设条件异常艰苦、工程特别浩大,申慧主任呈现出的一幅幅图片、讲述的一段段文字、标注的一组组数据,全方位地解读了红旗渠建设过程的艰辛;还有纪录片中杨贵老书记的真情讲述,使我真实地感受到林县县委一班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非常强烈,林县人民的干劲冲上九霄,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造就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现在成为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坚韧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在我的精神领域占据了至高点,需抬头仰望才可见。
第二天早上7点30分出发,前往青年洞参观。沿着主干渠走,天下起了大雨,我穿上雨衣还是不能阻挡雨水的撩拨,但雨水也不能阻挡我前行的步伐。我携着身上的雨水,致身于巍巍太行山脉中,淹没于湿漉漉的山林里,眼前的主干渠就紧紧地贴着山腰向前蛇行。站在干渠堤坝上,眼前所见的是1990年后修复的,之前看的纪录片中渠道有些简易,堤坝是用石块平砌而成,如今加上了护栏,较好地保障了参观人员的安全。看到渠道里面水色有些浑浊,水流还是很急,这里面流淌的不仅仅是滔滔不息的红旗渠水,而且还饱含有奔腾不止的红旗渠精神。渠道上方是悬崖绝壁,高高的沉积岩层耸立在面前,沿途的崖壁上和堤坝石碑上留有名家的题字及纪念当年建设者们丰功伟绩的石刻,有“红旗渠”、“红旗渠纪念碑”,“红旗渠·太行天河”等,还有“劈开太行山”、“老炮眼”、“虎口崖”、“创业洞”等石刻为厚重的红旗渠增添了文化底蕴。在堤坝宽敞地带,矗立着当年建设者们测量、推车等奋斗情景的雕像,让人仿佛回到那个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使人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
一路行走,一路感悟。每走一段就有一个界碑,这是当年修渠时,为保证质量,刻下的责任界碑,这既是一种责任的展示,还是一种荣誉的记载。我继续往前走,突然耳畔一声巨响,顺着声音定睛一看,原来是堤坝脚下不远处一棵粗大的杉树倒在地上,树叶青翠,只是底部有些腐蚀,中间唯一的维系生命给养通道不堪雨淋的重负,断了,从而告别了生机。这是一棵见证红旗渠历史的杉树,而红旗渠堤坝不腐,红旗渠精神不朽。
到了青年洞前,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山碑”两个大字在崖壁上遒劲有力地绽放,从崖缝里生长出的绿色植物,为崖刻赋予了鲜明的生命。青年洞正上方是郭沫若题写的“青年洞”三个大字,旁边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写的“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崖刻,崖刻下方有一面鲜艳的党旗,党旗下面是庄严的入党誓词。有一队党员正冒雨站在青年洞旁,高声地重温入党誓词,每一句誓词震彻山谷。
青年洞位于红旗渠总干渠任村卢家拐村西牛岭山村,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当时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暂时停工。为早日将浊漳河水引入林县,县委决定成立了一支由300名青年组成的突击队,继续施工。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于1961年7月15日凿通了隧洞。后来为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
面对青年洞,充分地感受到林县党员干部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呈现出领导垂范干、党员带头干、群众加油干的热火朝天的场景。“党员干部流汗水,我们就不怕流血水;党员干部搬石头,我们就能搬山头”,这是林县人民以实际行动表达了比钢铁还硬、用炮炸不烂的豪情壮志。
离开青年洞,雨还是一直下。我收获了一身红旗渠的雨水,也见证了红旗渠的壮举,还感受到了了不起的红旗渠精神。此行受益匪浅。
下午参观了分水闸、红旗渠纪念馆,一个个珍贵的实物、一帧帧黑白的照片记录了昔日建设者们无私无畏不屈不挠的气概,树立了一座无愧于历史和时代光辉的丰碑。
20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