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戴振军的头像

戴振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1/09
分享

感蒙情书创作

 

那年立秋,我接到姗姗来迟的高级中学录取通知书,毫不犹豫地扔进了水塘。昔日在校学业优异,而今却与一纸“普高”录取通知书形成因果,我强烈的虚荣心备受敲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哪怕前程从此一路泥泞。弃学的我,慌不择路地当了一名代课教师,被人结论为钻进了死胡同。

民师的唯一出路在于“民转公”。那年那月,好几年全乡才轮上一个“转正”指标。幸获指标者必定引起轰动效应,不亚于一名乡下学子考取了大学。业务、教龄、学历、人缘,我全无优势,“四大皆空”。“转正”的幸事轮上我,除非日出西山。但我也颇有自知之明,从未奢望和奢求过。

不能获准“转正”,但不能说亦不能获得爱情。而腼腆怯懦、不善辞令的我在爱情上仅仅局限于单相思。对于青梅竹马的她,如何表白心迹,我一筹莫展。苦思冥想,权宜之策是“以书代言”,把自己的思恋及企盼诉诸笔端。然而此计虽妥,施之何易!因为我驾驭文字能力甚是有限,于是不得不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翻破词典。首先确保不出错别字,不出语病,最好能用最质朴或最热烈的语句去打动她的心,引起她的共鸣。初稿不堪入目,一改再改,然后默读、诵读,仍不满意,再改再读,反反复复直到自我感觉绝佳后,第一封情书正式出品,夹在书里送给她。我执钢笔写字颇用力气,每写一页信纸,都会在第二页纸上留有清晰的印痕。在她审阅成品时我在读力透纸背的“清样”,反复揣摩斟字酌句看会否存在丝毫纰漏,捉摸她读信时的心思,最后居然能把写就的“情笺”背得一字不漏。幸而她回信了,没有谢绝的暗示,于是有了又一封情书。为了提高“办文”质量,加强情书的可读性,我下意识强化写作练习,自以为情书的“情致”愈发浓烈,就越能受到她的首肯。她的褒奖是我最大的荣耀,促使我再接再厉地写下去。

然而,维持了一年半载的爱情,最后因双方家庭介入,我们还是分手了。我为之惋惜。但在怨叹之余,我惊觉自己对写作已有了浓厚的兴致,而且写作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失恋以后,我把我们的故事写成文稿,居然见诸报端。备受激励的我不辍笔耕,新闻、文学稿件都写,用稿率颇高,尔后受聘于乡政府主事文秘和通讯,成了全乡小有影响的“笔杆子”。这不能不说是创作情书的意外收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