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在干燥的地铁站里
文/陈渌煜
在干燥的地铁站里
我们像一条条没有名字的鱼
一些人抱怨地吐着气泡走过
但一会就消散不见了——
我走到地铁车厢口
一排排的人被装了进去
像是沙丁鱼被装进罐头
你来我这里吧——
我这里不太拥挤
因为我从他乡逃走
不必
带走太多的行李——
我知道,这里不是故乡
这是混的地方,当
某人在年末需要被某事带走
他们的心就变得空荡——
“喂,你踩到我的脚了”
“哦,对不起……”
但这声对不起好像
并不是为了他
而是为了默默在这里
拼命拥挤的自己——
【品读】
中外关于地铁的文艺作品很多,之所以创作者关注它,是因为这里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十分动人的故事:重逢、别离、邂逅、落败、奔波、渴望和机遇、甚至是避难所(二战时伦敦大轰炸时期)……
“在干燥的地铁站里
我们像一条条没有名字的鱼
一些人抱怨地吐着气泡走过
但一会就消散不见了——”
你说它是开往希望的起点也好,你说它是工业时代城市产品的流水线也好,个中滋味只有当局者才能品味。因为人的本能是追求像鱼儿一样自由,可在冷漠、举目无亲的城市里,你只能倍受煎熬,成为一条条咸鱼,难以翻身!所以,连“抱怨”都是一闪而过。
这首诗的作者陈渌煜《金秋文学》社和《当代网络诗人档案》编委会的主编,没想到他今年只有21岁,刚大专毕业。这首诗可是说是他冷静思考后的心得,写得情真意切,令人动容!我想他在异乡的遭遇应该并不比那些“漂”在各大城市的青年人好多少!他以真实的内心感受写出了当代中国青年面对的真实境遇!
“我走到地铁车厢口
一排排的人被装了进去
像是沙丁鱼被装进罐头
你来我这里吧——
我这里不太拥挤
因为我从他乡逃走
不必
带走太多的行李——”
来时一无所有,别离时仍旧是空空的行囊!
你再怎么努力,也不能维持你体面生活必需的房产、私家车、假期旅游和子女良好的教育资源!可即便这样,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良知未泯,不愿意对他人报以冷漠和怨恨!只要有机会,他们愿意给予别人发展的空间!这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但现实呢?
想起我看过的一篇报道,心里特别堵得慌:瑶瑶和亚明就要离开北京——这座他们分别待了5年和13年的城市。
两人原计划今年5月回亚明的河南老家举办婚礼,全国蔓延的疫情搅乱了这一计划,瑶瑶工作的连锁酒店复工遥遥无期,亚明早在2019年10月就因所在公司资金链断裂失业至今,仅靠接私活生活。考虑到房租成本、生活成本,离开北京的计划也被迫提前。亚明说,这是“一次疫情后的匆忙逃离”。
临行前,瑶瑶对记者酸楚地说这么些年,:“没有夜游长城、没去国贸三期最高层看北京夜景、没吃老张拉面、没去德云社听相声,还没看过升国旗呢。……,以为有的是时间。”收拾完后,瑶瑶倚在阳台的墙上,望着窗外的五彩斑斓,内心空落落的,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了下来。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末全国流动人口2.36亿人,其中仅北上深广四城流动人口总数就超过3500万人。瑶瑶和亚明正是这3500万中的一员。
“逃离北上广”的话题并不新鲜。在这些特大城市里,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新面孔涌进来,每天也有无数老面孔收起行囊离开,只有晚上6点后,出租屋内的灯火永不熄灭。
他们有梦,他们在努力拼搏,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可现实,却往往把他们的梦想击得粉碎!
“‘喂,你踩到我的脚了’
‘哦,对不起……’
但这声对不起好像
并不是为了他
而是为了默默在这里
拼命拥挤的自己—— ”
这里作者表达的自责,更让人无语!
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一个自由伸展手脚,去创造,去收获的空间;他们并不想涉足丛林法则;可残酷的现实是——这样的空间却越来越逼仄!
难怪B站的《后浪》只是前浪们的一厢情愿,自我高潮;后浪们却集体沉默,他们在想:
是逃离?还是继续留?
这座城市
早已春暖花开
可我
却感到非常难受
这朝九晚九,一周休一次的工作
它何时是个头
浑身的细胞干涸
人像一部机器在游走
每月的收入
大部分都交了蜗居的房租
心
在颤抖
壮志未酬
却被996的镣铐锁住
犹如一头困兽
霓虹灯的闪烁里
常常从梦中惊醒,
想起
乡下的田间地头
呆呆地看着茶几上:烟缸里堆满了烟蒂
还有未喝完的一罐啤酒
又想起我
那哭泣的女友
黑暗中
我的泪,湿透了枕头
是逃离
还是继续留
2020/05/14 于武汉洪山区关山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