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黛乱子草虽然名字里有一个“乱”字,但这和它的长相与品行都没有关系,只是代表它在植物学上的类属。每到秋天,它的顶端便开始喷薄云雾状的花絮,勾勒成一片低矮连绵的远山,上面缱绻着蓬松柔软的霞光,每一阵路过的风都会在这里留下自己的吟咏与墨宝。远远望去,花海如同一条蘸满了梦幻色彩的毛毯,盖在秋日的童话上,一颦一笑间都是浪漫与诗意的摇曳。这自然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参观。
有诗道:“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美人如花的比喻在华夏流传了千年,让人下意识地认为,只要站在花海里,就能把粉黛涂抹到青春的面颊,为生命渲染上娇艳的光泽。可对花海本身而言,更适用于另一句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天气转寒后,与花海一起盛放的,是网络上争奇斗艳的短视频。跟风、从众的人蜂拥而至,花海硬是成了人海。唱念做打,呼朋引伴,精心打扮的人们在花间摆出各种姿势,在镜头下对着花亲吻、闻嗅,显出亲昵的模样,可香水的味道却早已遮住了花香。
在镜头之外,是一阵沙哑的画外音:“你们拍出的照片很美,可你们的行为却非常难看。”那是养护人员百般劝告却无人听取后的怒斥。在那些游客的脸上,是略施的粉黛;在他们身后,是如烟的粉黛;而在他们的屁股下、脚下,却是再也站不起来,甚至就此夭折的粉黛。
这可能是粉黛乱子草中“乱”字未曾想到的含义,带着一份无可奈何的意味。
王力宏曾在《花田错》里唱道:“花田里犯了错,拥抱变成了煎熬”,“请原来我多情的打扰”。什么样的云蒸霞蔚,能承受住人来人往的践踏,并保持着温柔的笑脸?美,天生便是脆弱的。对于一种美的逝去,哪一个脚印又是无辜的呢?
可就在这美的面前,人们却上演了一出丑丑与共的闹剧。当欣赏变成了破坏,当田野变成了坟墓,埋葬的除了粉黛,还有一份沉沦的良知。恰如《乌合之众》所言:“一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国民的劣根性中有一个重要的词叫做“法不责众”,这不仅是对法律的误解与轻视,也是对个人社会责任与道德修养的背叛。君子慎独,行乎于道,让自己的行为始终处于公序良俗的范畴中,坚守心中正确的价值观,不随波逐流于错误的群体性行为,才是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一个为花海所欢迎的人。
这种从众心理其实还牵涉着当下流行的“网红”文化。它把全民都卷入了一场名为流量的大潮中,名与利是如此赤裸直白、如此唾手可得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为了获取曝光度、关注度,他们闻风而动,伺机而行。每一个网红景点、热点事件的出现,都是一场网络的狂欢——即使这些事件本身是悲伤的,但吃“人血馒头”的人最多只会擦擦嘴,有时候连惺惺作态的泪水都懒得去挤。毕竟人世间的悲欢并不相通,而手机上显示的流量才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这种狂欢的精神内核很多时候是贫瘠、空乏甚至病态的。踩踏丹霞地貌、骚扰景点居民、古树上刻字斗嘴等,都是它的具象。而过度猎奇、消费女性以及突破法律底线的视频,更是对人们思考与判断能力的绑架,使其最终迷失自我,一步步成为曾经自己深恶痛疾的人。
回到游客的身上,若真是欣赏花、慕名而来,又怎会舍得亲自把花踩倒,让连绵的花海成为断垣残壁的废墟?他们爱的终究只是自己,而花仅是附庸风雅的道具。
大自然对于人从来都是厚待的,但人不能理所当然地消费、透支自然的恩赐。一个景点的美,先天上靠天地的审美与创意,后天则依赖于人工的养护,文明的欣赏与分享,而非流量的堆砌与“网红”破坏性的宣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看花的人,不要透过钱眼来赏花,我们应和粉黛一起摇曳在花田与人间,不喧不闹,宁静致远。
须知,人与花的比喻并非局限在美的一面,利欲熏心,失去了自持与自重,肆意踩花的人,他的灵魂也会和花一起,被踩在泥泞之中,沾满污垢。